|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 正文
他认为,贫困不仅仅表现在收入的不足上面,更由于人文发展不足而表现为能力的贫困,从而不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他指出人文发展作为发展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应该作为消除贫困战略和区域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此外,蔡昉从80年代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逐渐转向劳动经济学领域,并组建了国内最有生产力的劳动经济学研究团队。首先,从论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性及其意义入手,逐渐对劳动力流动的各种特征及其制度环境进行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其次,分析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以及中国就业、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劳动经济学问题。第三,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人口政策、就业政策和探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他撰写的“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2007(3))为获奖论文。该文对刘易斯模型进行拓展和修正,描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元经济发展路径及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利用人口红利、比较优势、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和更广泛参与全球竞争等。进一步研究了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达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的“刘易斯转折点”阶段,据此提出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5、姚洋
姚洋长期致力于农村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制度变迁研究。他从在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时起就开始关注中国的三农问题,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中国农村市场与制度缺陷及其后果的三篇论文》。回国后陆续发表了若干有重要影响的“三农”主题的学术论文,成为国内经济学界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经济学家之一。
他撰写的《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为获奖论著。该书围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集中探讨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对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绩效和福利效应、农村信贷市场等不完全及其影响、农村集体决策过程及土地合约中的权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该书以严谨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和计量工具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制度变迁理论及对中国土地制度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6、胡必亮
胡必亮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与农村发展。胡必亮及其研究团队以大量的村庄调查为基础,广泛研究了乡村社会在转型期所面临的文化变迁、组织演进和乡村治理结构的变化,构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全景图。此外,胡必亮还对中国乡村的经济社会运作和文化传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将田野调查的各种材料作了进一步提炼和概括,2005年形成了《关系共同体》一书;2006年,胡必亮等出版了《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这两本著作是他村庄研究系列的一个必然的符合逻辑的延伸。前者对村庄研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与抽象,而后者将村庄共同体的理论应用到农村金融尤其是农村民间金融领域,用以解释民间金融的拓展与变迁。
他认为中国新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模式)必须包含这样两个内容:一是将集中与分散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二是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体现在实践上,就是要大力发展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带。
他撰写的英文著作《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的乡村发展)(Routledge, 2007年英文版)为获奖作品。该书重点论证了非正式制度对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论证了三个方面的非正式制度对于促进农村发展的影响:一是建立在村庄信任基础上的作为非正式金融制度的标会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二是中国特定关系共同体中所体现的社会网络对于促进城乡移民、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三是通过上市公司整合村庄发展的“以厂带村”治理模式对于探索我国农村发展新模式的影响。该书以作者在全国五个村庄跟踪调查研究十五年来积累的翔实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方法较先进,理论上有较大创新,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实经济发展有较大意义。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