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教授简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5日 16:06  新浪财经微博

  张培刚,男,湖北省红安县人,1913年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奠基人之一。1934年夏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1941-1945年就读美国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获得1946-47年度哈佛大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列入《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1969年美国再版。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中译本于1984年由华中工学院(现改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此书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夏回国,任武汉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1947年兼任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48年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解放初期任武汉大学校委会常委兼经济系主任,代理法学院院长。1952年底调华中工学院,负责建校规划工作;后任社会科学部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

  主要著作包括早年在早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清苑的农家经济》(1936)、《广西粮食问题》(1938)和《浙江食粮之运销》(1940)三部著作,《农业与工业化》(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1985)、《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997)、《新发展经济学》(1992)、《张培刚选集》(1997)、《发展经济学教程》(2001)、《20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2002)、《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合卷)(2002)等。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论文“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刍议”和“关于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分别刊载于《经济研究》和《经济学家》,均为1989年第6期),开创了新型发展经济学。学术界广泛认为,二十世纪40年代,张培刚启动了发展经济学的诞生;二十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张培刚为使发展经济学走出困境,又提出并建立有特色的新型发展经济学。张培刚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点课题和重大招标课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