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大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7:59  新浪财经
图文:北大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讲话
  2009年1月8日,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老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9年1月8日,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

  仲大军: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可能大家都是来自公司、企业的。我本人是搞宏观经济方面研究的,干企业不是我的本行,你们应当是专家。我今天能给大家提供的,是从宏观的该度来谈一下我们的创新,因为创新的内容不仅包括你们企业微观的层面,它更有宏观的层面和政府的层面、政策的层面,特别是创新的概念是非常大的。

  我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的是我们国家的微观创新是非常活跃的,干劲非常足。但是,宏观方面的创新,坦率地说,制度、体制方面的创新要比微观的创新弱得多。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哪方面的创新是最大的呢?除了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创新,我们想微观的创新应该是最大的,否则你们这么多的企业,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很快会由于一个政策的错误或者是政策发展的道路的错误而丧失。

  所以,我今天和大家谈一下这方面的感受。比如说现在我们面临的金融危机,我们现在每一天、每一刻都在遭受着经济损失。大家有没有想象到,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国民财富,每时每刻都在时时刻刻受着巨大的威胁。如果你们每天看电视、看新闻,都会发现我们国家的国民财富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威胁。

  可是,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于我们的创新,我们的发展的战略可能是有问题,有一些方面没有把握好。比如说我们国家这些年来走了一条很大的外向型的发展道路,不遗余力的搞发展出口的道路,不遗余力地追求外汇的道路。可是,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辛辛苦苦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外汇财富正在遭受威胁,随着美元的贬值和国际价格的上涨,可以说我们攒下来的国民财富,每天都在受到损失。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你们企业辛辛苦苦搞了这么多的发明创新,创造了这么多的国民财富,但是到头来又没有了,所以哪个创新是比较重要的呢?所以,国家的创新、制度的创新、政策的创新、思想的创新应该是最首要的创新,要比你一个技术的发明,甚至它产生影响的经济效益还要大得多。

  昨天我看了凤凰卫视,主持人和学者们在这里讲,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说,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中国造成的,把账推到中国身上了。说是由于中国的不消费、只生产、只储蓄这种模式造成的。把金融危机的责任推到中国的身上来,甚至这在外部的舆论里面占很大的声音。接着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听到各种消息,美国巨大的政府的债务怎么办?根本没有偿还能力,没有偿还能力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要印钞票,这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美元大贬值,高通胀,那么中国手里捏的美元还值钱吗?你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创汇的国民财富,就成了一张废纸。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到2008年的最后一个季度,1年间的时间,由于国际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我们一年损失300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折合人民币是2万多亿的国民财富,无形中的转移掉了。

  当前在国际间是一场巨大的财富转移,这是没有硝烟、看不见的财富转移,正在每时每刻发生着。所以,你们企业创造的财富怎么保全的问题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攒了这么多的钱,不舍得吃、不舍得喝,突然之间发现我们的储蓄没有了,这一次我们对金融危机有非常多的看法,你们也听到了很多的观点,到底这场金融危机对于我们国家带来多大的影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我想大家应该有一个清醒地认识。

  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冲击,不是国外市场外部需求的减弱,导致我们的出口没有了、订单没有了,还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冲击,更大的损失是我们的国外投资,我们美国的外债,在海外的各种投资、购买的债券,是海外资产的损失,以及我们手里捏的外汇储备贬值的损失。这样的一种损失,要比我们订单减少了、经济活动减弱了还要大得多。所以,中国今天面临的是双重的损失问题。

  双重的损失哪一个更大?我认为可能我们对于我们积累的国民财富,造成这个损失可能要比外部需求减弱的损失还要大。外部需求订单没有了,最多你不挣那个工资了,没有那个活了,我来到家我不干了,最多就是工厂歇业,农民工回家去了。可是,你要是一个巨大的美元的变化,我们手里积攒这么多年的钱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的居民储蓄是将近25万亿,企业和政府的钱加起来是20多万亿,加起来我们有50万亿的国民储蓄,其中有15万亿是以外汇的形式储存的,是以美元、欧元、日元等形式储存的。但是,今天外币当中的美元大幅度贬值,英镑也贬值。

  我前一段时间在山西做报告,山西大学的校长跟我一起吃饭说,这次惨了,他是英国留学的博士,他有3、4万亿的英镑,等于是贬值之后1、2万亿没有了。凡是有外汇的,你每天的财富都在减少。所以,在座的企业家们,不要光考虑如何生产、创造,还要考虑积攒下来的国民财富如何保全的问题。否则无形中就流失了,就没有了。

  你看现在英镑贬得多厉害?欧元、英镑、美元,前几年等于我们挣的外汇全都不断地在消失了,这是归为一个发展道路的问题。可是大家想一想,就是在昨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还在埋头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扩大出口、追求出口、追求外汇,我们还在蒙头沿着这个道路迅跑。我们为什么走上了这样一条不归的路,为什么没有提前考虑到美元是存在着巨大的风险?美元是一个极其虚弱的货币?为什么没有事先想到要避险?这就是国家创新的问题、思路陈旧的问题、经济学理论陈旧的问题、思维方式极其守旧的问题。你遵循着国际的规则,但是突然发现美国的美联储并不按规则办事,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企业再努力,当没有大的把握和大的国家政策,这样一种宏观的对经济的调控假如掌握不好的话,你企业再努力又能怎么样呢?我们这么多的企业,突然之间垮台了,这么多的企业,像沿海地区突然由于汇率问题,感觉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一个国家真正影响企业命运的是国家的宏观的政策、宏观的制度问题。我们微观的命运,是被控制在大的宏观环境之中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大的宏观环境的土壤,我们的企业很难生存,你们会干得非常辛苦。

  如果给中国的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安全的、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环境,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政府今后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所以,今天我说我们这个创新大会,我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并且特别缺少研究,很少有人思考这种思路。

  我跟大家说,刚才介绍人说我是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我是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的主任,我本人也是从体制内出来的。我们的中心发展有8、9年了,我们感觉到这8、9年我们的政府存在着问题,所以我们呼吁我们的政府适当地转变一下模式,放弃这种中伤主义的传统的发展道路。

  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什么叫做中伤主义的发展道路,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追赶先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发展的模式、方法。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捡起了世界上各个国家,比如说欧洲等国家,在历史上都共同走过的中伤主义的发展道路。这样的一些发展道路,它的核心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拼命地生产、拼命地节约、拼命地出口、拼命地储蓄。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坦率地说,是一种很勤俭节约、积极苦干的模式,是一种非常值得称赞的模式,是生活费用、拼命创造,然后积攒下来财富,我们国家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

  我们国家这几年的发展当中,把工人的工资压得非常低,把居民的消费压得非常低,把市场的需求压得非常低,然后让国外都到我们国家来购买,我们就可以大量地出口,有大量的竞争力,我们就可以赚回外汇。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从上个世纪的不到1000亿美元,我们现在已经到了2万亿美元了。我们以GDP式的目标,作为我们外汇储备发展的追求目标。

  可是,我在2002年、2003年的时候写文章指出,我说我们的创汇,我们所挣的外汇、美元,是一个极其虚弱的货币。再一个货币不是重金属的时代,绝不能单纯地去掌握过多地这样的外汇。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应该保持贸易平衡,不要搞太多的贸易顺差,不要追求太多的外汇储备,人民币要适当的升值,适当的增加国内产品的价格。但是,我们那次会议,我们写的那些文章,在当时根本没人理会。在2003年3月份的人大政协两会上,我们的那篇文章还被送到人大会上,成为经济会议上给全会代表讨论这种思路怎么样,但是没有对决策产生影响。

  接下来,我们发展的形势就一发不可收拾。国外的热钱看到人民币有生之的空间,从2004年开始就大量地进入中国。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内的热钱进来至少有7、8千亿美元,这部分钱到现在还潜伏在中国。我们的外汇储备在急剧的增加,到现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捏着这样巨大一笔钞票之后,马上面临着美元的贬值,贬值以后完了,我们全都没有了。所以,2009年对于中国经济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不是来自于我们的国内,而是来自于外部,来自于美国。所以说,大家要时刻注意美国的变化,如果美国撑不下去了,他只有印钞票的道路,钞票一防水,那么美国借我们的债,统统地就贬值没有了。

  那么,我们的中心7、8年前对于我们的政府早就提出这样的建议了,早就提出要扭转我们发展的模式,调整我们发展的道路,要转变这种发展模式。

  但是,前几年影响政府的主流学派,包括学院派,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这种局面以后,作为我本人我感到痛心疾首。我们现在走在这样一个被绑架的状态,即使在美国发生这么严重的时刻,我们9月份仍然购买美国的外债500多亿,10月份仍然买600多亿,还继续向美国借钱,明明看到美国如此虚弱,美国的国债贬值这么厉害,我们不得不被迫地向美国借钱,因为害怕美国倒掉,如果美国倒掉,那么我们的外汇就有去无回了。所以,我们处在一个被绑架的境地。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话说回来,还是我们的创新不行。我们的中国人在具体的微观层面有的是本事,我们也讲拼命干活,这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可以盖大楼、修铁路、修高速公路、挖山洞、挖隧道,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非常迅速地追上了世界先进。可以说,我们在制造行业和各个行业都迅速地追上了世界先进,但是恰恰在最高级的智慧产业,我们是薄弱的、是落后的。智慧产业指的是什么?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之间的智慧博弈,这个博弈是上升到金融的、货币的。现在大家看到出了一本书,叫做《金融战争》、《货币战争》,世界上的较量上升到金融上的较量,金融就把你的财富套过来了,不是通过实物的贸易,而是这样的国际竞争,早就进入了一个大的货币、金融的层面上去了,这是国与国之间最大的较量。

  微观的企业也有作用,你的企业产品好,你把国外的厂家压倒了,这也是一种竞争的形式。但是,在金融层面、汇率层面这样的较量和竞争,我们的人民币该升值的时候不升值,该调整的时候不调整,那就要造成损失。

  所以,回顾这几年来我们国家走过的路,我感觉我们的创新要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国家的银行部门,我们的政策研究部门,我们的发改委等智囊部门,甚至是制度的安排、设计,现在实际上国家真正的较量是在这个方面的较量。而你为了应对不断地较量,你要不断地创新,甚至要向格林斯潘学习。他是非常狡猾的,他当初在90年代就发现,大量地发行货币,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上升。于是,格林斯潘就不断地往外印钞票。可是,我们在90年代呢?在朱熔基总理时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采取了极端保守的政策,95年、96年我们的经济一场降温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办法?当中国的企业陷入倒三角链之中,我们采取的是银根紧缩的办法。朱镕基时代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搞得这么惨,就是一个货币理论的问题,该花钱的时候不花钱,搞得我们整个金融业一直到现在是一个低谷状态。大家对于10年前的状况应该是记忆犹新的,我们搞经济研究的,我们是非常清楚的。90年代美国是怎么做的?美国从90年代初的股市3000点,到了96、97年涨到了7000点、8000点。在8000点要往下掉,美国的经济马上要往下滑的时候,格林斯潘发钞票,又把泡沫顶上去了。美国不怕,从90年代就发钱,到了2001年了网络泡沫又破灭了,美国继续发钞票,又把这个泡沫顶上去了。中国有这个魄力吗?回过头看中美两国在调控手段方面,可以说是两个天地,这可以看出国与国的差异。

  我们整个衰退的过程中,5、6年起不来,一直到2001年、2002年中国的经济才往上恢复,而这个恢复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什么代价呢?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靠外部的力量催起来的,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是因为我们的内部没动力了,需要外资的资金还给我们输血,来刺激我们的经济活力。难道,我们的货币手段,如果我们再灵活一点,真的需要这样吗?当然,这几年大家都看到了,我们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我们是借着国外的力量,我们国家突飞猛进地高速成长。但是,大家有没有看到,在这个行业当中中国的企业、中国的部门有多少被外资拿走了?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日本的发展道路一样吗?再看看日本,日本有多少的企业部门是被外资控制的?而中国现在有多少的行业,整个是陷没了?完全是不同的发展道路。如果不是这几年进行了调整,那么我们国家这几年,可能非常多的企业都被外资收购兼并了,那么我们国家的民族企业会更惨。那么,我们中国这么一个大国的发展道路,非要走这么一个道路吗?非要走这么一个附庸的、依附性的发展道路吗?所以,这是国家发展的大问题。

  今天的金融危机给我们重新思考的是什么东西?我们今天理解了,说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我们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创造了这么多的国民财富,可是我们面临的金融危机,可能会使我们的国民财富遭到重创。

  我在这里不是说危言耸听,我是搞前瞻性的,我们学者职业是搞分析预测的,我们看问题不是看1、2年,而是看几年长期的趋势、方向。这些年我们的每一个报告、一个建议出台之后,总是要影响今后几年发展方向的问题。所以,现在的中国的确是面临着一场大的挑战,现在摆在我们国家面前怎么办?外向型的道路,假如西方国家起不来,1、2年起不来,我们的外部需求、外部市场至少有一半没有了。那么,外部的需求减弱之后,我们的GDP怎么办?至少会影响我们的GDP,只有外部需求的一半可以占到我们的GDP15%。这15%是靠你内需把它撑起来,你内需再找15%出来,从哪些方面找?当然,我们现在采取4万亿的计划,到处找项目,这是通过内需。假如我们的内需起不来的话,我们原有的巨大的生产能力,产能要防空、闲置。像沿海地区大量的加工企业产能是闲置的,多少的工厂已经关掉了。也许你们在座的有许多是来自于沿海地区的,一片片的厂房关门,机器已经停掉了。这是我们国家宝贵的生产能力,我们的机械制造发展能力,我们国家这么大的制造业这些年来辛辛苦苦也不容易。但是,前几年我看到了这种危险,在2007年的时候,也就是1年前的时候,我到宁波。宁波到杭州大家知道,整个是一个工业地带,城乡的差别已经没有了。

  当时我去一个企业参观的时候,我跟那个企业家感叹地说,我说你这个地方一有风吹草动,你这个厂房就是一片工业垃圾。我2007年10月份刚说完这句话,不久2008年的时候,他就给我打电话,说仲先生你说得真对,我们这儿真变成了工业垃圾了。当这个长没活儿干,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你想复耕种地都没有办法种。大家想过没有,当你一个国家产生了如此庞大的这么一个制造能力的时候,当这个制造能力突然失去订单和生产能力的时候,这一片机器轰鸣的厂房突然腾下来的时候,你怎么处理这片工业地带。现在这样的工业地带大量存在,像共管地区、深圳地区、浙江地区大量存在。

  所以说,我还想谈到一个生产布局的问题、区域经济如何发展的问题。这就要考虑了,从我这样一个话题现在转入一个什么思路?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怎么办?在前20年我们把整个经济发展的重点全都向沿海地区转移,中国经济的比重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

  有一次我从深圳讲课回来,我没有坐飞机,我特意做了京九县回来,想看一下沿途的景象。我睡了一夜觉,然后经过九江向北上,我看到车外面法国人们工业迹象,整个都是一片田野、村庄、小城镇。从沿海的深圳地区,猛然来到内地,整个内地就是一片原始的状况,我们庞大的产能制造集中在沿海。从工业的理论来讲,这样的布局也是可以的,假如我们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如果可以保持的话,我们可以把我们整个制造业的中心向海边移动,并且这也是全球的趋势。

  全球有一个测算,自从这100年来,整个人类居住地向沿海地区转移,100个人有80个人居住在离大海100公里以内。日本国家整个工业的中心前都在沿海地区,因为大家都是搞企业的,你们都有这方面的常识。一个企业要从物流的角度计算,运输的成本极大的制约着每一个企业的选址。你在哪里发展,物流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因素。

  如果我们是外向型的,我们主要就是外来进口在沿海地区加工,然后出口到国外,我们整个的发展模式就是这样的模式,基本上发展的是沿海地区。

  大家再想一想,假如外部的需求突然消失了,我们沿海的发展模式还能再继续吗?我们庞大的制造业,还能仍然集中在沿海地区吗?大家考虑一下,你们在座的企业有多少是在沿海地区的?你们的市场有多少是在海外的?假如海外的市场消失之后,你们的企业在沿海地区还能待吗?你们的市场转移到什么地方?我知道现在很多的企业要么关厂,要么减产,还有的是等着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