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历届年会主题内涵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动向(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 18:03  中国企业报

  2005年会:迈向企业文化管理新阶段

  2005年,中央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南。国资委同时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和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措施方法,指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企业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企业素质、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能力因素有了更加深刻认识,经营形态的升级,使更多的企业重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

  文化实效与落地是企业文化建设一直以来的难点。该届年会在总结成功的企业文化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企业实现文化落地的一系列推行策略,如制度建设、流程化规范、企业文化氛围营造、企业领导亲历亲为、塑造企业英雄人物树立榜样以及舆论灌输等。

  该届年会还提出,企业竞争已经步入品牌经营的形态。品牌的构建需要企业文化为其提供精神源泉和动力支持。“企业文化构造品牌核心”成为业界讨论的永恒话题。品牌文化是品牌建设的高级阶段,其目的在于使消费者在消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从而形成品牌忠诚度。通过品牌经营,不断进行文化渗透,用文化的差异化形成市场区隔和竞争力。

  2006年会:培育共享价值观,构建和谐企业

  2006年,和谐理念的复兴激发了企业文化的又一次自我超越。培育共享价值观,正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新方式,而且还是组织凝聚的必要条件。实现价值观共享是企业和谐的重要使命。价值观共享程度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投入企业的资源数量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他们的创新努力程度。企业如何通过培育共享价值观,应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实现和谐、永续发展,增强员工向心力和归属感,实现内部生态与外部生态的和谐,这成为企业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年年会指出,价值观问题是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培育共享价值观的根本所在就是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四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在培育过程中,企业要主动建立价值观管理的流程与方法,要形成完善的共享价值观“提炼—培育—传播—强化—评估”系统。在实现共享的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内在约束高于外在约束。

  这一年,企业文化的建设开始进入追求和谐的阶段。价值观管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共享价值观的传导模型、建立与集团公司战略相匹配的文化管控体系等议题引导企业在与时俱进中构建和谐。

  2007年会:建设企业价值体系、推进企业文化管理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正在实现从自发到自觉、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系统的根本性转变。完整的企业价值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企业价值观管理系统日益完善,进而实现企业文化“认知-认同-共享-创新”的良性循环,推动了企业价值管理的持续升级。

  价值体系建设是指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上,如何整合应用文化这种特种资源,让价值观在企业组织中有序渗透、聚拢、转化、强化、评估的过程,也是价值观的选择、认知、认同、共享的过程,也是价值观管理过程。

  本届年会的主题集中,旨在厘清企业价值结构体系,形成企业文化深入发展的理论指导体系。年会还探讨了如何激发和应用企业文化力。文化力反映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中国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辨识影响战略发展的文化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是否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通过企业文化力分布状况,判断企业文化的类型及其阶段特征;探讨如何维护那些与组织成功相关的文化要素,识别和改变一些功能失调的文化要素;探讨如何整合、调和各种亚文化等。

  企业价值体系一方面要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兼容,更要体现企业战略总体要求,因此,在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更多关注精神管理而不是物质管理,更多体现群体目标而不是个体目标,更多体现员工内在的自我约束而不是外在的如制度方面的约束,这是一个员工个体修炼与组织成长的漫长过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