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朱桉演讲(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1日 12:06  新浪财经
图文: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朱桉演讲(4)
  2008年12月20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会议。图为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朱桉。(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知识产权的规划,公司可以考虑设立一家专门的公司来持有知识产权,并且将公司知识产权带来的利润通过高税率的地方转移到低税率的地区,通过自主研发,研发成本还可以加上50%的扣除。为什么知识产权的筹划非常的有效,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上或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企业的竞争就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竞争,你的劳动和资本,在经济发展情况下带来的利润已经是固定和有限的,真正能取得超额的利润就是在于你的创新、你的研发,知识产权能给你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一块在筹划中比较容易做的,因为知识产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可以放在北京,也可以放在美国,可以通过相应的商务安排,比如说研发合同的重新确定,使得它能够在一个合理的核心公司、低税率的公司持有,所带来的利润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完全符合税法的要求转移到低税率的地方。

  (见图)讲了几个例子,海外知识产权持有的公司。通过服务费和销售的合理安排可以使得知识产权带来的利润享受较低的税率。

  也可以享受在中国做知识产权的安排,对于高新技术的企业,只有15%的税率,同时从2008年1月1日起如果在五个经济特区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规定,花一块钱做研发活动,可以在税收上拿到一块五税收上的扣除。

  这个例子讲的是符合孵化内部的知识产权来产生税收的效果。

  另外一个吸收注意的是集团架构的考虑,原因是新税法中对于过去很多税收优惠,比如说预期所得税都做了重新的修订,如果有一些利润要支付出去,现在要交10%的预期所得税,中国已经有80多个税收协定,能够提供更好的税收安排,同时能减少在税务筹划时被认为是纳税居民或者做税务上的安排被税务局所挑战的风险。

  企业并购,昨天也有嘉宾讲到了,目前在金融风暴中,跨国企业和在海外并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通过并购可以实现全球化的发展,保证盈利的增长,对资本组合的调整,同时也增强你的技术和无形资产的实力,可以购买国外的技术提升你整个价值链上的位置。

  对于并购而言,2008年的新税法将会出台一套更详细的并购税制,正在起草中,很可能在年底和明年年初做一个公布。原因就是,税务在并购中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影响。下面我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并购可以做税务中做两大处理,一个是普通重组,一个是特殊重组,普通的重组就是在交易的时候要交税,增值税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其中一部分要交给国家,会带来非常大的税收的支出。特殊重组是符合条件可以在交易中暂时处理,不需要征税的情况。在未来发生新的交易的时候进行的确定。如何保证在并购时尽量达到特殊的重组,而不是每做一次重组就要交一次税,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至关重要的方面。特殊重组是必须要满足若干的条件,据我们了解至少有四个条件要满足,比如说合理的商业目的、股权的变更、企业的连续性和权益的连续性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特殊重组是境内的规定,如果是跨境特殊重组还会有更多、更严格的要求,对此进行一些相应的控制。由于并购的税务规定现在还在起草,给大家介绍的只是目前的一个方向。我们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税务的重组计划,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

  对于人力资源来讲,目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企业集团重组在进行模式转换的时候都会带来对员工安排的一些重新的变化,雇员在跨境流动和跨企业流动是税务的安排,直接节省人员支出的一个方面。

  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我们觉得一个是给员工长期的股权激励,在未来人力资源筹划的一个方向,原因是股权的激励本身不需要有明显的现金支出,但是同样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给员工在未来的收入产生实质的影响。目前税法对于股权激励的要求是,在行权的时候才发生纳税义务,如果不行权是可以不交税的。对于员工的调整,也是进行税务筹划的合理安排,原因是国家对于离职费也有一个规定,员工是否可以按照离职费进行处理,与年终奖进行筹划。如果有境外人员,如何进行税务上的分别的安排,可以对你减少员工的支出产生相应的帮助。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