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香港蔡罗会计事务所合伙人蔡国辉演讲(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0日 17:13  新浪财经
图文:香港蔡罗会计事务所合伙人蔡国辉演讲(2)
  2008年12月20日,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七届年会”在北京威斯汀酒店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会议。图为香港蔡罗会计事务所合伙人蔡国辉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另外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来自于所谓服务酬金的收入。这个就是说,如果我今天一家香港公司,我帮国内企业做市场调查,就代表说我提供服务不在香港,我是在国内,我公司是在香港,那我这一个案子的利润要不要交税,因为他不在香港,而你提供的服务不管在哪,他都不需要交税。公司所得税的税率,07年到08年,有限公司是17.5%,无限公司是19%。这样的一个税率在世界各地绝对是很有优势的。

  刚才我们讨论完公司所得税,接下来讨论一下个人所得税。比如说,在座各位,如果你们企业有一天到香港开分公司,或者开一家公司,各位可能会被派到香港去,去经营这些香港公司,你们要不要交税?相信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的,基本上香港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就是说,只要你在香港受雇工作,或者因为香港受益性的职位得到的收入你都应该叫个人所得税。那么大家会担心说,如果公司派我去,我就要交香港的税了,其实也不是这样,是否要交个人所得税,主要决定因素在于你签的合约是不是香港受雇的工作,这是最大的前提,他是你就要交税,不是就不用交税,通常为受雇工作的不一定在香港,但是要交税。

  一般来说,如果三个因素同时存在,雇佣合约的磋商,总结及受法律的约束地点,第二个,你的雇主居民身份地点不在香港。第三你支付工资的地方不在香港。

  对于非香港收入工作的话,就是说国内企业把你们派到香港去,可能你不是所有时间都在香港,可能一部分时间在香港,一部分时间在国内,那要不要交?有可能要,有可能不要,是不一定的,看你停留在香港时间有多长。如果所有雇佣服务都在香港以外的地区履行,受雇的工作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最重要的在于说,各位停留在香港的时间上,很多国内企业他们在香港开公司,然后他派了国内的员工到香港去,但事实上,名以上他派去,他领香港公司发出来的薪水,但是大部分时间在国内工作,只要你在香港停留不超过60天,你的工资都是不需要交税的。其实在这样情况之下,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香港税并不是说你可以这样可以那样,这个用交那个不用交,而是基本上税务局只提供一个概念,或者说他提供一些法则,比如说公司所得税,他没有一个明文规定说这样交税不交税,而是他提供所谓的作业验证法则,用这样一个法则判断说,这个公司利润产生自哪里。这是香港税制有趣的地方。

  刚才提到说,香港税制另外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说,我们提到他不是界定你一定要怎样怎样,而是有一个作业验证法则,他不规定你,而是你要证明你是还是不是,这是香港税制非常重要的地方。

  自从911和这次金融风暴之后,当然97年香港回归足够之后,中央政府给了香港很多礼物或者优惠政策,香港今天可以提供给国内企业很多不一样的富裕,但是我们最近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趋势,就是说,如果我们在拓展业务上可以利用香港,比如说香港的税制,应急设备,把香港作为平台可以跟世界各地不同客户接触。但是我们发现911和金融风暴之后香港有一个不一样的作用,这个作用是来自于财务管理,或者是避险。我想请问一下大家,财务管理是什么?是不是财务管理就是投资?其实并不尽然。我们所谓的财务管理当然有投资管理,还有税务、退休、遗产、风险、教育管理等等。什么是教育管理?各位小孩子可能大家已经在头疼了,小孩要念什么样的中学?什么样的大学?这些经费哪里来?就是说你如何管理你的财务,能够提供你的小孩去继续他的学业。

  当然另外一个东西非常重要,也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红的工具就是信托。不管是香港还是国内,很多有实力的人士,他们都利用信托这样的工具来避险或者保护资产,当然还有员工的福利管理跟私人银行的管理。我不知道各位之前有没有看过这个书,《黑天鹅》,这个就是有一个黑天鹅效应,就是原来欧洲人并不知道有黑色的天鹅,等有一天他们到澳大利亚发现天鹅有黑色的,他们完全无法接受,黑天鹅效应就是说他存在我们不知道,但是他对我们冲击非常大,它还有一个事后的可预测性,就好象今年的金融风暴似的,我刚才还跟包处长在商量到底金融风暴会怎样样。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发现企业和个人会利用香港的法律制度,金融制度,税制,加上我们刚才理清的所谓财务管理概念,他们会为个人或者企业进行避险或者资产保护,这样一个该连这几年在香港是非常非常红的。

  到底这是怎么样一个原理?其实各位刚才我们提到香港的税制,因为香港有三项,就是公司跟个人,房地产税收,这个是非常好的制度。如果各位想象一下,如果今天都跟我的朋友一样,他是独资企业他一个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在公司赚了一笔钱,当然我们很清楚这个公司利润就是他个人的利润,同时也是他家庭开支,让他儿子可以念书,让他太太可以买衣服,如果遇到911,这个公司会变成什么样?这个公司债务会变成个人债务,个人债务会变成家庭债务。而独资企业在这样状况下,他会面临什么问题呢?公司债务变成家庭债务,如果这个负责人走了,代表说负责人的家人必须负起这个债务。再来就是说家庭成员能不能继续经营这个企业?因为这个负责人走了,银行会不会减缩他的贷款,供应商会不会停止供应他的商品,客户会不会流失?资金会不足,员工信心会下降。最后有没有可能这个企业给别人经营?在这样状况之下,因为现在整个世界转变太快,很多个人也好,企业也好,他们不断的思考我如何避险,基于这样的概念,最终的意义在于说,到底资金来路在哪?或者说资金不足的话,我们该如何处理?

  所以刚才提到说,我们利用的香港税制跟法律以至于财务管理的概念,我们利用了风险以及遗产策划,帮企业做一些买卖合约,或者保险,用来干吗?用来支付遗产开支,提供家人未来收入,为延续企业经营提供资金。如果是合伙人或者是股份公司,他们又会面对怎样的问题?第一个,如果我们说三个好兄弟认识二十几年,他们合伙开一家公司,非常努力赚了一点钱,如果万一其中一个股东出事的话,其他人怎么办?第一个面临就是继承问题,这个股东有个儿子,他每天就是玩,如果他来继承他的职位,其他两个股东会愿意吗?当然不愿意,如果不让他继承,儿子会不会把他的股份卖给我的竞争对手?如果他把股份卖给竞争对手,代表我竞争对手就有我这家公司的股份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那么到底我要不要回收股份?如果我把它买回来我资金哪里来?我用公司现金还是借贷?这个股东走了,银行贷款会不会受影响?供应商会不会萎缩?一切一切都是问题,家属也是一个问题,他会想另外两个股东会不会回购我的股份?如果不回购,他们会不会稀释我的股份?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合伙人公司有一个共同及连带的债务责任。

  所以我们会理出一些解决方案:我们利用风险跟遗产策划,设计一些买卖合约跟保险,然后订立回购的价钱和计算方式,万一这个状况出现,我们可以确定他的价钱和计算方式,提供家庭未来收入,指定回购对象,所谓指定回购对象就是说我的股份不会到我的竞争对手手上。比如说我们可以各自为另外股东买保险,利用这个保险来支付将来的股份回购,或者说以公司名义为各个股东购买保险,利用这样子一个保险来支付将来的股份回购。

  另外一个大家可能会忽略掉,因为都是企业里的精英,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甚至说可能会被分派到公司股份,如果万一911出现,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其实这个是实例,911之后我们发现对企业影响非常深,很多东西都在911不见了,如果因为这样,业务会不会受影响?银行贷款不会减缩?供应商会不会停止供应?家属所面临的问题,比如他为这家企业奋斗20年,911之后什么都没有了,家属得到什么,他被分派的股票其实是不被保证的,因为公司很可能稀释股份,另外家属什么时候拿到这个费用?也不知道。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些想法,就是公司可以为公司一些比较重要的员工帮他们买保险,然后公司做受益人。利用这样的资金应付将来营运上的损失,利用被分派的股份解决家属的问题。这里很重要的地方在于说,很多企业他会利用这样子的方法作为公司要员的福利,就是说他帮要员买了保险之后,当他退休以后,这个要员是可以把这个保险一起带走,这是作为一种鼓励和补偿。

  所以我们在这里,我们看到原来我们运用香港不但只是因为他的硬体或者软梯,或者是我们所说的法律也好,税制也好,而重要的是我们能整合香港一些可利用的制度,为企业或者为个人,不但只是作为业务拓展的平台,也同时香港变成企业或者个人在避险或者资产保护上面另外一个重要平台。今天我的报告就到这里,如果有问题,待会儿请大家提问,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