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文化助推海亮稳健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9:09  中国企业报

  据测算,每吨铜管的加工附加值为2500元,耗能0.43吨标准煤,两项指标分别是加工一吨钢管的5倍和0.3倍。铜管加工是典型的高附加值、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铜管加工这个行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产业,铜管加工企业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参与国际竞争,来提升产品的结构和质量。市场和资源方面,也是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因此,铜管加工行业,是一个参与国际先进生产力竞争的行业。

  多年来,在参与国际先进生产力的竞争中,海亮依托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形成了坚强有力的创新文化,促进了企业稳健发展。目前,海亮集团已发展为全球最大合金铜管生产企业。

  创新文化的“财富效应”

  今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出现暴跌,铜价已从3月份每吨68000元跌至近期的30000元,加上能源价格震荡、市场需求骤减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国内铜加工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1-9月份,国内铜材产量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4.53个百分点,行业内5家上市公司有4家三季度业绩同比跌幅在5.7%-492.6%之间。

  在创新文化的助推下,海亮集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逆势而上,爬坡越谷,再创历史最好成绩。1-10月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利税7.9亿元,自营进出口13亿美元,居浙江省第一,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16%以上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铜管出口同比增长62.7%,占全国铜管出口总量的38.6%,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

  练好内功的秘诀

  重科研,创新强优势。自企业创办以来,“海亮”就重视科技创新,注重科技投入。去年,“海亮”的R&D费用已占销售收入的2.1%,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3倍。近年来,“海亮”充分利用企业内设立的铜加工技术研究院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两个平台,建立健全了《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及科技成果申报管理办法》、《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考核与奖励办法》等研发制度体系,逐渐形成了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海亮”负责起草了《铜及铜合金管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国家及行业标准8项,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3项,开发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荣获省级科学技术奖30余项,申请并授权国家专利40项。在空调及制冷用铜管、热交换器用铜及铜合金管,精密铜棒材等产品及其加工设备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铸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海亮”始终保持行业的领先位置,企业由2001年营业收入23.5亿元迅速成长为年营业收入258.7亿元、综合实力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的大型集团公司。

  重延伸,外拓展生机。2006年后,在做强主业铜加工的同时,“海亮”也围绕产业链进行战略性的延伸拓展。特别是2007年7月,“海亮”在越南投资1600万美元成立了第一家海外铜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合金黄铜棒及管接件。由于采取加工贸易的经营方式,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均在国际市场,不仅未受越南国内经济动荡影响,而且企业土地单位价值和厂房单位建设价值已分别增长59.27%和31.40%。2007年12月,“海亮”又在越南前江省龙江工业园保税区设立了海亮(越南)铜业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4718万美元,产能达7.1万吨,主要进行铜及铜合金管材、管件及其他金属制品的制造与销售。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是“海亮” 制造业全球化布局的一次重要尝试,对于实现生产国与进口国的无缝对接,降低国际贸易壁垒风险和财税成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意义。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海亮向外拓展的信心,今年4月,“海亮”又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到内蒙兴安盟等地投资铜矿资源的开采及治炼,实现从单一的国内铜加工向矿山资源开发、冶炼、深加工产业一体化转型,以提高抗御风险能力。目前,普探基本结束,强探工作正有序开展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