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文化创意经济分论坛实录(19)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7:46  新浪财经

  主持人:中国很多导演都说我今年是什么题材,有可能是拿到奖的。今天时间有限,最后用一点时间把中国电影投资渠道,我们刚才总结了几个,影响中国电影,大家认为它可能不是好生意的原因,第一,我们整个拍摄的机制,我们的人才的储备,第三个就是投资渠道的狭窄,因为大家知道文化创意产业都有这个特点,不像传统产业,有多少电脑、多少工人就可以投资,文化产业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人,我怎么去投,我们看一下简单的几个渠道,有几种方式,我们要听专家讲讲,是不是这样的,这里有政府直接投资,一般指主旋律作品,第二个是企业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第三个是影片的预售融资,有很多片子,都是先到日本去预售,跟卖楼花一样,预售收回来多少钱,第四个是私募基金和股权投资,第五种是银行贷款,这两年中国的银行也开始给电影做投资了,比如说深发展、招商银行等等,都给一些电影做了一些投资,另外是国际化的基金风险投资。刚才我听大家讲,我们原来认为可能是投资渠道不够多,影响了中国电影不是好生意,你们其实不缺钱,一点都不缺。

  王冉:好电影完全不缺钱,冯小刚这部电影,想往里投的人有的是,中国电影行业目前来讲,这些渠道都对,都有,但是大类来分,就是两类,一类是电影公司,甭管是以发行为主的还是以投资制作为主的,电影公司直接投资。这样的话,中间有一个环节说有投资人直接把钱投到电影公司,像投到保利博纳和电影公司,他们再出去投。第二个是有一些社会上的资金,直接投到单片电影里去,这样是有的,包括一些社会的闲散资金。

  主持人:我们发现很多人股市上炒了一堆钱,就想当默多克了,中国人特别有默多克感觉,有很多女明星围着,比如陕西或者温州的比较多。

  王冉:这种人往往没有想把自己当做默多克,那是我们电影行业的问题,因为我们电影产业链不够健全,没有中国的监理和保险环节,导致正常的资金,机构化的资金没有办法进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靠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作为补充,真正拉动中国电影票房的就集中在十几部的范围之内,这十几部电影资金都是有保证的,闲散资金投的都是大家不太看,也未必赚钱的。

  主持人:那种就让他自娱自乐了,我高兴,也不拿赚钱为目的。

  熊晓鸽:现在是谈商业,还得就商论商,我们做投资,除了刚才说的物理环境以外,还有行业的环境,你谈到默多克,要看美国的五大公司,都是一个综合的传媒公司,因为电影这个行业谁也不敢保证这个片子一定能赚,像于冬刚才说,那么多人在商量半天,觉得《赤壁》上下集最多搞三个亿,当然后来取得了成功,就是不可预见性太大了,作为一个公司来讲,你比较保证现金流,每个季度怎么弄。美国的时代华纳的从出版开始,到电视、电影,像默多克先生原来是做报纸,再来搞电视,其他的行业,迪斯尼主题公园,现金流比较稳定,这个公司运作起来就不太害怕这个事,能够支撑起,这个机构可能一个电影都没有,甚至一个成功电影都没有,作为一个公司来讲,可以做这个事。中国还有一个问题,不能说中影是老大,中影不能把一个报纸兼并过来,不能把其他的合到一块来,或者说把一个频道拿过来,作为一个公司来讲比较弱,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就指着电影,电影,运气成分很大,就很难作为一个投资的商业,说它是个好生意,赚钱了是好生意,但是能不能连续赚下去,这是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看来电影行业最难讨论是好生意还是坏生意,最后请我们的嘉宾,最后我想让你们在座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这么有价值,在座的都是中国目前电影也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代表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国电影的发展不夸张讲,也要靠在座各位代表的行业的人,无论是新锐还是于冬这样的发行的大腕儿还是大的投资商还是王冉这样的重要的急救,我想请三位来点评一下,以在座各位大腕儿的能力,振兴中国电影市场有没有戏?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