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文化创意经济分论坛实录(1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7:46  新浪财经

  谭飞:他们都很重视品质,所以他们选择三点,最重要的就是档期,两个字叫排厅,你在鸟巢搞一个足球赛的票房高还是工体的票房高,肯定是鸟巢,因为座位多,很难讲刚才的因素都能决定,影响是有的,真正决定的是排厅,我觉得李湘太谦虚了,确实有一个明星就是你,或者说你夹杂着湖南卫视十年积累的符号性的意义,给观众带来的影响,把观众带到电影院。现在网上只要是带着李湘的博客文章都会很高,无论写他什么。

  于冬:《疯狂的石头》,首映的时候刘德华做发布会的。

  谭飞:你们处在大赛综合征的并发症的发病时期,《疯狂的石头》,也是世界杯的中后期,德国世界杯,当时也是没的选择,我不喜欢看世界被,怎么办呢?我得去电影院,刚好看到这样一场和世界杯一样的刺激的电影,所以就喜欢看,我觉得你有相同的因素。

  主持人:这种电影和世界杯一样让你酣畅淋漓。

  谭飞:缺点就是无法复制,我们不能再等四年,来个十全十二美,在于总和李湘,今后能否做到复制,我就佩服你。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偶然,我觉得这样说可能比较客观一点。

  主持人:电影很难复制,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都很难复制。

  嘉宾:今年票房最高的《赤壁》是无可争议的,做文化的人比较知道的理论就是水能生财,《赤壁》里是最多水的,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大场面的水战,这个可能从文化的层面带来财运。

  主持人:于冬想过这个问题吗?

  于冬:没有。

  谭飞:你要到广东和香港,他们不会太喜欢,因为有个梅字,要分析电影的东西,有很多因素,不是我们举的八九项,是全部,比如说地域因素,有很多这样的因素。

  主持人:有一项我们没有写,像谭飞这样一流影评人的关系、人脉、媒体的亲密度。

  谭飞:中国这个社会还是注重,你实在要选的话,还是导演的影响力排在第一位,大的导演不可能拍小成本,也不可能拍没有明星的,比如《集结号》,冯小刚自己的名字就是一亿票房,中国威权向民主转型过程中,还带有这个影子。

  主持人:刚刚讲的是电影是个好生意,顺着刚才石老师和谭飞的话,我们反思一下电影真的是一个好生意吗?我们看一下数据,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是335多,美国本土电影票房是96亿,大概672亿人民币,是中国的20倍,加上海外票房高达267亿美金,中国电影票房2007年的33亿相当于大家非常熟悉的地产商潘石屹三天内卖出的三里屯HOH,于冬你们很辛苦,这么多年,还不如老潘卖三套房子,这个差距让我们觉得欲哭无泪,看来这个也不是一个好生意。为什么这样,我们拿《赤壁》上和十年前1998年大家看过的《泰坦尼克号》比,《赤壁》3.3亿人民币,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就是3.6亿,加上全球票房是18.45亿,题材上来讲,《赤壁》是个历史的巨著,《泰坦尼克号》是爱情的戏,如果从《泰坦尼克号》到《赤壁》,十年时间,中国的电影都没有赶上好莱坞的票房,大家怎么看待这个事情?请各位讲一讲为什么会这样。

  熊晓鸽:很简单,从市场来讲,你要看电影,从影院来看,中国的影院,如果说银幕量是美国的1/12,8%左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