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第一财经传媒公司董事长高韵斐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9日 17:15  新浪财经
图文:第一财经传媒公司董事长高韵斐演讲
  2008年12月19日-20日,“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图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公司董事长高韵斐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8年12月19日-20日,由传媒杂志社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和传播学院联办的“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了本次论坛。图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副总裁、第一财经传媒公司董事长高韵斐演讲。以下为实录:

  高韵斐:大家下午好。

  第一财经的同事给我准备了讲稿,但是我发现这不太适合在这里讲。讲稿主要是讲我们最近编了专题片叫《激荡》——1978到2008年。这在东方卫视第一财经播出,这个效果不错。想从这里切入电视专题片的创新,今天显然不太适合。所以,我主要是讲讲第一财经这几年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当然,在讲之前我还得强调任何改革和探索都有他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地域性是有一些事情我们这里能做在其它的地方未必能做。有一些是时间性,有的时间做得太早太晚都不行。所以,第一财经在2003年的时候开始做财经的内容掌握了比较好的时间点。同时在上海做,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具备这样的第一财经成长的比较好的条件。

  2003年7月份的时候,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批文,把原来的上海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台财经频率统一更改呼号叫第一财经。我认为这件事情对中国的传媒业来讲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广播电视业来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因为在这之前中国的广播电视业主要的是呼号管理而不是品牌管理。大家可以知道我们的电台、电视台叫市级办台市级覆盖,任何电台、电视台频道和频号的呼号是跟行政级别、行政区域联合在一起后面加专业名字的名称。只不过是一个呼号,很难作为是一个品牌。但是,2003年7月份的时候,广电总局批准上海做这样的改革的试点,把原来东方广播电台的财经频率和上海广播电台的统一呼号改为第一财经,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基础。

  从2003年7月7日第一财经正式呼号到今天经历了5年半的时间,我们所有做的探索都是围绕着第一财经的品牌展开的。2004年的11月份,我们联合北京青年报社和广州日报社,一南一北两大报业巨头联合一起创办第一财经日报,这张报纸经国家新闻报纸总署出版,由三家媒体联合主办。在这里我也要感谢新闻出版总署能够给第一财经这次机会,让广电的媒体率先联合报纸媒体进入到纸媒当中去。

  经过4年多时间的发展,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已经成为在市场上市场化运作的主流的财经日报。在今年,我们又在去年的时候收购了原来上海的一个杂志叫《买卖世界》,明天我们可以听到的何承伟先生讲的。我们收购把他的刊号转过来,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转给了我们。我们承担他们历史的债务,包括吸收主要的业务人员,全部由第一财经来吸收重新安排工作。

  今年2月25日在北京正式创刊——第一财经周刊。经过10个月时间的努力,第一财经周刊现在已经成为在全国14个主要城市的经管类、财经类期刊当中销售量的第一名,已经取得了这样的成绩。第一财经日报经过4年多时间的发展,到去年已经实现了微利,到今年第一财经日报它的整个营收的规模和利润的水平都可以达到上海所有报纸的第三名。第一名是尹社长下面的新闻晨报是上海现在报纸的真正老大,第二名是新民晚报(音译),第三算下来的是第一财经日报。能够花短短四年的时间取得今天这样的市场地位,第一财经日报在依托第一财经的平台、基础优势和品牌的影响力,取得了超常规的超速发展。

  在过去4年当中,我觉得对第一财经日报来讲最引以自豪的不是过去4年的成绩,而是成功的塑造了品牌,扩大了第一财经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把我们的竞争对手拖下了日报的竞争泥潭当中,这是第一财经日报在过去4年当中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第一财经日报的发展也是出乎股东方、投资方的当初对于报纸的要求的。现在我们是提前两年实现了董事会对第一财经日报下达经营的指标,提高两年实现。同时,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实现了第一财经的网站上线和成立了第一财经的研究院。从网站来讲,第一财经现在是在互联网上有了这样的门户,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盈利模式。所以,规模现在没有做大。大家知道如果把人流做上去,没有商业模式的话就意味着无限的投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有人会来质疑六大频道当中第一财经网站仍然是短版,我承认目前为止这是短版。恰恰是这点我们要推动第一财经在其它方面需要做的工作。

  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对于互联网上的投入我跟邵忠聊这件事情,这需要极其谨慎。我觉得要关注两件事情,第一几乎所有成功的互联网的网站都是民营的。第二几乎没有一个传统媒体办的网站是成功的。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如果我们没有做好体制、机制、人才运作、经验等方面的准备的话,涉足互联网领域是需要极其谨慎的,但并不是说我们未来在互联网这方面的投入是不需要的。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特别是新一代人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互联网对于未来的传统媒体的颠覆性我觉得是不能够忽视的。

  目前看来,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我觉得还并不是那么严重。我也注意到一个CTR的在今年年初发表过的一个监测数字,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的传统媒体的广告是超过3千亿,而互联网的广告收入是在106亿。这些收入不包括网游收费的收入,是它的广告收入。中国现在有2.6亿的互联网的网民,但是它的广告总的营收规模只有106亿,排除有一些重复的计算。

  所以,在商业模式没有建立起来之前,第一财经对于互联网的投入是比较谨慎的。第一财经研究院的成立我跟第一财经团队讲,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研究院,我说过这样的话。从短期目标来讲,第一财经的研究院主要是实现三个目的,第一是在专业的财经领域当中要发出第一财经自己的声音。中国的财经传媒到现在为止主要的还只是一个观点的平台,我们构建一个平台发表各种观点,采访各路专家,培养了一批知名的专家,其中有真正的专家和冒牌的专家。这是我们自己的媒体对于专业的财经领域当中的一些自己的声音,在这些方面我觉得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一个要塑造专业形象的品牌的媒体,发出第一财经自己的声音,这件事情太重要了。这是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要有效的支撑目前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杂志等所有的媒体形态的专业水准。这点我不多讲,我们现在专业媒体的专业水准是有待提高的。经常我会碰到一些经济学家,碰到我说他说我现在不太愿意接受采访,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你们的记者不专业。所以,我觉得怎么样有效地提升目前媒体的专业水准,这点来讲也需要借助研究院的形式去做。

  第三,有效地降低我们的采编成本。作为研究院来讲要生产内容,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当中,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市场定制了很多行业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报告。同时,我们也根据中国目前资本市场的情况编制了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和道琼斯第一财经行业领先指数,编制了区域经济指数,长三角指数、珠三角指数和环渤海指数。同时,我们还根据市场的情况第一个发布了中国第一个阳光私募的基金榜单。它需要生产内容,这些内容都能够提供给所有的各大媒体平台来有效地降低我们的采编成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