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互动环节二:经济危机时企业并购如何实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00:15  新浪财经

  主持人:陈总的观点,您认为这个东西是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陈爱国:我认为这肯定是机会,好不好不敢说,因为我们要站在谁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机会。如果从我们国家的角度来讲,或者说政策制定者他的目的去讲的话,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不知道。

  主持人:对在座的CFO们呢?

  陈爱国:我觉得那肯定要关注,如果你不关注你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CFO。

  主持人:好的,明白了。

  吴克忠:

  我觉得购并在市场好的时候进行投资,市场不好的时候作为一个工具。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所以对一些企业来说,有几个具体的问题,第一个人才非常重要,第二个购并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当然购并可以赚到利润,我刚才说过了,你购并的企业必须要能够产生价值,产生资本市场的价值,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国外经常会有,甚至在分拆,将一个上市公司拆分几个公司,无论是购并还是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价值最大化。你看到总是市盈率高的公司收购市盈率低的公司。这里有一个协同效应。

  分拆也是这样的。市盈率低的公司,分拆成高市盈率的公司,他原来是一堆沙子在一起,但是沙土价值不值钱,后来把里面的黄金挑出来。所以购并也是这样的,购并会收购无价值的公司,比如说广告公司是没有价值的,但是什么时候有价值?把这个公司并到媒体公司里面的时候有价值。

  他今年赚一个亿,明年合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取消了。这个媒体上市了,他这个公司就有价值了,可以乘多少倍。做销售也是一样的,销售在终端,某一个店,他是为利润而利润,没有价值。但是把这个公司并到集团公司的时候,就有价值了。百利公司在上市之前华了六七千万的钱收购了一千多家店,在资本市场这个利润产生了180亿的价格。所以这就是哪一种购并都要带着价值最大化。没上市的企业也是这样的,有现金的利润的,没资本价值的收到有资本价值的当中来。

  所以我觉得购并判断价值,要看被收购的对象都可以产生价值。

  潘亦藩:

  很难说,这种购并工具的增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工具的增加,撇开其他的因素,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或者购并,肯定是一种促进。第三个就是说作为我们企业来讲,能够不断的去学习掌控这样的,去了解深层次的东西,我主要是这样三点。

  主持人:有一个问题,说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作为创业者来说,特别是中小创业者来说是不是有适合的机会,如果有的话,哪些行业可以进行创业尝试的。

  吴克忠:作为风险投资来说,有几个行业投资机会比较大,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创业投资的话可以尝试这种机会。另外一个大的机会,刚才我也说了,因为我们在这之前投资了一些能源企业,农业集约化是最低的,但是中国政府看这到一点。所以提出农民的地可以流转,实际上这都是一些新的产业。现在出现了农业房地产,我只是说带来了机会,随着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我觉得会有越来越的这方面的产业,能够做大做强,而且不仅能赚钱,而且会产生价值。

  陈爱国:

  我补充一点想法,刚才说的是一个新的行业。我们作为创业者,创业机会永远是有的,怎么样去发掘这样的创业机会呢?我觉得能不能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第一个,我们的社会基础架构,新的技术一定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所以我们有很多的科技创业者。

  第二个,我们很多传统的产业,商业模式改变了以后,就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这个有很多了,比如说旅馆业。

  第三个,就是说这个社会在发展,社会需求在变化,比如说我们以前不关注的,我们关注我们自己生活的质量,所以有很多的产业就产生了。比如说现在我们对环保的要求,对于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等等都有很多要求。所以这当中就产生了新的商业机会。

  第四个,其实是一些重大的机遇,比如说奥运会给我们一些特殊的企业带来了机会。比如说大地震,也给我们一些企业带来了机会。包括接下来的世博等等。包括反恐,以前大家都知道反恐是一个产业。反恐这件事情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机会。所以从这样一些角度去考虑问题的话,也许我们创业者的思路会清晰一些,这是我的几点建议。

  主持人:还有一些问题,包括重要性,融资等等的。其实这些问题,不管台上坐的三位,包括我自己也是做投资的,我们也给中小企业做贷款、投资,这个问题可以在下面来讨论。有一个问题,收购方在并购结束后,5年之内,并购的企业从收入上可能不会增长,反而会下降。在目前的金融危机的态势下会不会并购。就是说并购以后不一定会怎么样,反而会下降。

  陈爱国:

  我说并购肯定没有吴总讲的深入。并购,简单的就是说把别人的钱拿到我的口袋里,确实有很多的购并不必要去做的。你的购并要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这个不是站在CFO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CEO的角度来考虑。这样的其实很多的答案都明确了。

  吴克忠:

  购并的确不会产四直接的效应。而且购并一般来说,一种是对企业的,一种是对市场的,这是肯定的。往往对资产的购并,企业经营更困难了,所以说如果觉得在市场上面、在技术上、在成本上能够比它有优势,你可以购并。所以中国很多的购并,现在目前都停留在这个层次说。对资产的购并。

  对公司的购并,你购并这个公司本身还是需要原有的运营者,来继续运营,所以我觉得更多是在资本层面考虑。如果是一个上市公司,我觉得可以直接反映到股价上面,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更多地反映在你的帐面上面。所以从购并的角度来说,从帐面上要重视。从战略上要比较重视,从战术上上,每一个成本都需要一个比较仔细的考虑。这就是现在CFO,的确在方面,中国的人才是缺乏的。

  潘亦藩:

  前面一个问题简单地补充一下,刚才说的资金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一个坐标来解决,有行业的坐标,有一个类型的。比如说服务、制造,还是别的,还是科技,在哪个方面。第三个还有一个实际的坐标。恰到好处的时机很重要。第四就是你的能力。这四个组合在一起,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作为一个投资者,可能两三年是可以接受的,时间长了不一定能接受。但是如果你已经投上去了,或者说你投的时候他不会告诉你,五年、八年有一个选择。你既然投上去了,你培育的过程、方式、以及退出的方式有一个选择。如果你告诉我五年以后一定有一个发展,有也不完全会考虑。看它的价值在那里。

  主持人:在什么情况下是最好的机会。下面还有那一位要提问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么精彩的对话主题到此告一段落了。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共同召开了“2008年上海CFO论坛”,我们邀请了各位嘉宾和同学,有一个非常好的互动。相信本次论坛对各位一定会所收获。另外我们感谢大家的共同参与,今天“2008上海CFO论坛”到此结束,我们明年再见。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