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3日 10:30  新浪财经
图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演讲
  2008年12月13日,“21世纪中国经济年会(2008)”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图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8年12月13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中国经济年会(2008)”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图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演讲。

  龙永图:各位朋友在几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候,我们《21世纪经济报道》举行这样的一次会议是很有意义的,特别这个题目“中国道路全球价值”,应该说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验教训,对全世界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当然有很多重要的一些经验,因此时间关系我讲两条:

  第一、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放,以改革开放促发展。实际上我们中国对外开放 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最重大的中国基本国策的改革的开始。然后我们中国三十周年的开放将有很多重大开放行动促进我们改革。而我们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所以这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就是改革开放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我们中国的发展。我想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验中我们怎么样以开放促改革。

  我将我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了15年,无非八个字“遵守规则、开放市场”。更简单无非四个字“规则、开放”。一个国家在自己改革历程中,发展历程中总有一些外部的压力,没有外部压力很难进行发展。所以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中我们始终欢迎健康的外来的压力。我们认为对我们中国有好处的压力,所以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引进很多国外规则,实际上是对我们进行市场经济的改革施加了非常健康的压力。比如市场经济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保证公平竞争,而保证公平竞争,必须对所有的市场主体实行国民待遇。本来是欢迎怎么样对进入一个国家的外资和对国内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国在入世以后引进了市场经济这样重要的规则,就是国民待遇原则的时候,我们举一反三,对中国改革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当我们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很多同志说如果我们要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为什么不能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呢。所以对民营企业国民待遇在入世以后有了很大进展。我觉得对于民营企业国民待遇问题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发现对许多中小企业的困难根子还是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有很多歧视性的做法。所以觉得对民营企业实行国民待遇的做法还有很多事情。虽然目前有很多措施,但是根本上的措施观念上的歧视还有不同。对于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的问题,我们既解决了外资企业的超水平的待遇问题,但是对于外资企业的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怎么从法律上给外资企业以国内企业的待遇。有些报刊上一些同志还是讲民族企业和民族产业,我觉得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现在应该谈的是国内企业。凡是在中国政府注册登记的,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的,受中国政府部门监管的,受中国的法律约束的,给中国政府交税的,给中国老百姓创造就业机会别管是外资企业也好,国内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都叫中国企业,或者叫国内企业。所以我觉得从法律上通过一些报刊的宣传猛攻把这样的概念深入人心,这样就避免掉很多不必要的困难。外资的并购也好,三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好,属于把所有三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看成中国的产品,如果都看成是中国企业,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法律上政治上甚至外交上的困难。所以这样的问题上我们还是要支持来自外部的健康压力,促进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而且我认为只有真正的实现国民待遇以后,我们在处理很多经济贸易问题,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问题的时候,避免政治贸易倾向,政治贸易倾向是妨碍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所谓以健康压力促进国内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经验。现在金融危机的发生,在这样极大的压力也可以促进中国的改革和盖房,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看待这样的金融危机。如果没有这样金融危机,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不可能从政府拿出那么多钱支持国内经济发展,欧洲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我们不仅要看到4万亿刺激国内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应该看到全球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日本这样一些主要的国家提出的一揽子计划等,对我们外贸出口吸引外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的企业不要只盯住4万亿的机会,也要研究一些其他国家的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如果不研究其他国家给我们带来机遇就丧失了一次非常好的健康的外部压力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