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晓梧: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 16:12  新浪财经


宋晓梧: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2)
  2008年12月6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举办“第六届中国改革论坛”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盛会。图为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兼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振兴副主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宋晓梧讲话。(来源:新浪财经 韩明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再分配方面,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由0.3迅速扩大到接近0.5,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全球少数几个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很高的国家。近两年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缩小收入差距,但是在根本上还没有遏制住这一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城乡差距仍然在扩大,劳动报酬以及其中职工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这不符合共同富裕的要求,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

  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它在实际工作中长期作为国企配套改革的措施,在打国企攻坚战的时候是正确的。但是长期坚持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就难免使政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职工身上,对城镇其他人员顾及不够,也使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难以进入视野,现在突出表现在城市与农村、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般职工与党政领导干部的关系方面,社会保障有逆向转移的取向。怎么样从我国实际出发,妥善处理好这些管理,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保障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挑战。

  在教育方面,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阶层之间分布严重不均,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但是总体来看,1993年政府提出的在2000年达到4%的目标至今没有实现。这和我们30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巨大反差。另外,教育结构单一、学制僵化、各类教育之间衔接不密切,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尤其是教育体制的官本位化、行政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仍然引人注目,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卫生服务严重不足,农村卫生服务匮乏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从1980年—2006年财政预算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36.2%降到18.1%,也影响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像以药养医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本世纪初国务院的文件已经明确要解决,但在实际工作中推行很慢,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以药养医”致使天价一类的一要首文,评出使白衣天使蒙尘,药药丑闻频出,成为各界批评的焦点。

  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民间组织数量虽有较大发展,但质量不高。到2007年,在国际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总数已经达到35万个,其中大多数行政色彩浓厚,缺乏应有的民间性。部分民间组织政社不分,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行政收费,这就使得民间组织的官办、官管、官运作现象严重,反映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难以真正拓宽,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自协调机制难以广泛建立,这也必然造成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继续维持管得过宽、过细、过死的局面。

  分析当前社会事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为了通过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绝不能够抓住当前存在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来否定改革开放,甚至主张退回计划经济。

  改革30年来,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成绩很大、存在的问题很大,如果加以归纳可以用总量和规模迅速扩大,而结构和关系严重失衡来概括,例如就业总量、居民收入总量、社会保障资金总量、高等学校规模和毕业生总量,医院规模和医务人员总量,以及民间组织的发展规模,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业结构、分配关系严重失衡,不推人群享有的基本保障水平和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差距过大,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失衡,总量和规模的问题可以依靠加大政府投入和合各方面的投入来解决,而结构和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国务院通过的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 当前和今後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应该说,作为国务院通过的年度经济体制改革意见,第一次把社会体制单列一章,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体制改革的途径,其中提到就业体制改革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分配改革要规范深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提高统筹层次,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方便有效合理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教育体制改革要促进教育公平,等等。真正落实这些有关社会体制改革的措施,我认为会大大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

  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主要谈的是近期的问题,从中长期看,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培育,包括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等在内的民间组织,与计划经济相比,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组织形式、社会组织形式、职工的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都日益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按理说,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自组织的对话协商加以协调,但是由于目前缺少社会组织协商这一环节,政府包揽了本应该由社会组织自行调节的大量具体繁杂的事务,使得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在基层难以得到解决,激化了以后还得政府出面。以当前突出的劳资矛盾为例,由于劳资集体谈判行为的实际缺失,政府只好干预企业内部劳资纠纷,原本应该由劳动力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市场机制被局限住,同时人们看到,缺少劳动力供求双方统治行为的制约和平衡,当政府急于发展经济,提出重商富商口号的时候,劳动者的权益往往容易受到损害。当政府关注民生,侧重保护弱势群体的时候,经营者的权益又往往容易被忽视。从某种程度上看,之所以改革以来社会事业出现了总量和规模迅速扩大,结构和关系严重失衡的严重就在于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不畅,尤其是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和私营企业职工的利益表达不畅。

  各方面的民意能够充分反映,各阶层的利益得到相对平衡,这是保持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意义重大,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几十万个社会组织,较之计划经济时期完全垄断社会管理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政策分开,解决官办、官管、官运作的弊端,就可以建立生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这样一个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使社会体制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四位一体,协调发展,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