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纪金源:为普通消费者盖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16:45  新浪财经

  关怀感动员工

  2007年,世纪金源集团收购了云南省腾冲县恒益矿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70%的股权,当得知该公司员工伙食依然收费时,黄如论很不满意。他立即通知合作方和相关部门,免费向该公司员工提供一日三餐。

  “包吃包住”已经是世纪金源的一项传统福利,集团所有员工(一万多名),无论是高级管理者还是月收入千元左右的普通员工,都可以享受到企业免费提供的营养餐。同样免费的还有卫生保健和住宿。世纪金源各区域集团的员工如果遇到感冒发烧等小病,可以直接到所属区域集团下属的保健站咨询并获得常用药品。集团也向所有员工免费提供宿舍,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单独兴建宿舍楼,为员工提供更好的休息、生活环境。

  2008年初,世纪金源集团为了让全体员工感受到集团发展的成果,开展了集团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员薪酬普调,将各公司薪酬总体上调10%-27%,以切实提升员工收入水平,保障员工生活质量。整个薪酬体系以“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加班工资”为薪资构成,并在执行办法上有重点地向长时间服务企业的老员工和基层员工倾斜。在具体实施与发放时间方面,虽然薪资调整决定的出台时间为2008年3月份,但集团领导在下发文件中作出明确要求,将元月及2月的薪酬差额在3月份工资中予以补足。

  这些举措不仅使世纪金源的员工受益,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企业“诚信创业、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企业对员工的负责与善待,同样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对企业的负责精神。

  善举推动发展

  很多人认为中国企业家对慈善的热情不如西方社会,是由于宗教和体制的原因,比如,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及各国开征的高额遗产税。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着善举济时的传统,而且更为朴素。

  2005年,黄如论回乡期间听到了这样一件事:福建古田县有一个农民因为穷困看不起病,产生了异化心理,拿着炸药在公交车上引爆,造成一起公共安全事故。时隔不久,他就联系有关部门,捐出1亿建立了福建省江夏百姓医疗救助基金。近日,从福建传来消息,在历经两年多的运作之后,福建省江夏百姓医疗救助基金各项手续已经全部办完,正式依法获批成立,成为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之一。

  目前,世纪金源集团的各类捐款总额已经高达12亿元。就在年初南方地区遭受雪灾的时候,世纪金源集团分别向贵州、安徽各捐300万元,向湖南省捐款1000万元,成为该省受灾之后来自民营企业的最大一笔捐款。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集团董事局黄如论先后向社会捐出1320万元,并带领广大员工一道积极为灾区捐款。在完成社会募捐之后,他又带头发起了一次集团内部的捐赠:为家在地震重灾区的集团员工捐款。在倡议书中,他这样写道:“我倡议大家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向来自重灾区的同仁捐一份善心,以表达金源人的互助友爱之情,风雨同舟,共渡难关,一道走过这段艰难历程。”这次捐款共募集到50余万元现金,相当于全集团每个人捐出50元钱给受灾的员工。

  2008年6月7日,世纪金源集团向云南省一次性捐赠1.816亿元,支持当地的公益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其中除了传统的助学、养老之外,捐赠中还包括了扶贫项目。集团捐出五千多万元用于在该省临沧市的临翔区、云县各建设1万亩高标准、高水平的泡核桃基地,帮助当地农民饲养2000头优良品种奶牛,让这些缺少经济收入来源的家庭可以一步步致富, 逐步帮助受助地区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壮有所为”的和谐社会体系。

  此前,世纪金源还参与并发起了众多社会文化活动,比如投资1300万元开展福州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让福州方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社会关注;投资200万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国学基金会,支持国学教育与研究工作等。世纪金源在慈善中形成这种极具现代公共管理思想的捐赠体系,不仅仅是将做生意的精明和管理的方式应用到了慈善中来,更是在用情做慈善,用心帮助这些地区的父老乡亲。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之一,肩担社会责任,胸怀时代使命,是因应社会发展、民族进步之要求,服务国计民生,完成自我成长之人文过程。而世纪金源集团以造福民生、回报社会为己任,同样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尊敬。很多地区会主动邀请世纪金源前去投资兴业,参与地方建设,共同实现发展。众多消费者也因世纪金源的负责精神,不断对其产品投下信任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世纪金源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扎实,获得了更多成长空间。前不久,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了该集团当下执行的楼价定价策略,他说:“由于今年以来物价不断上涨,商品房建筑成本每平方米提高了近400元,算下来,湘江世纪城每平方米的成本已达3400—3600元(不含投资利息和管理费用)。而我们却坚持原来的承诺,没有把这些衍生的成本摊给购房者。也就是说,我们事实上已经并正在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宏观调控的号召。” 也许,这就是现代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最好的注脚,这种立足行业特征造福社会的责任感,与慈善行为同样意义重大,并将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多元构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