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 10:35  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
  2008年11月15日,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天行健国际教育集团承办的2008中国CEO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大会。图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8年11月15日,由华夏时报主办、新浪网联合主办、天行健国际教育集团承办的2008中国CEO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大会。图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以下为实录:

  于丹:谢谢大家,非常荣幸,这个标题上能够给我留有时间,应该说今年的年末,这是企业家纵轮古今,面向未来的英雄论坛的时刻,刚才听尹总提到经济环境大局之下很多的宏观预测,我自己是企业的外行,也是金融的外行。站在这里,我能谈的只是相对微观的,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应对。

  我们正在走过的2008年,我想在历史中是会被深刻记忆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我们的情感激荡超出了我们所能想象的极限,我们所经历的光荣、辉煌以及苦难、困顿,都超出了我们的期待,什么是期待?我记得原来说到21世纪的时候有这样一句名言,叫做21世纪最大的预测是它的不可预测性。这句话在2008又一次被充分印证,2008可期待的是什么,我们知道这是改革开放的第30年,而立之年,算都算得出来,我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奥运年,七年的倒计时到这一刻圣火必然会点起来,这是可期待的,不可期待的是年初的雪灾,大地震,金融风暴,以及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一年中出现的矿难和危机在内的突发事件,这一切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这是特别匆忙的一年,这是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笔记录的一年,它对于每个人生来讲意味着什么呢,我们面临仓皇的动荡,我们感觉历史正在从我们的生命中穿行而过,每个人被这个时代选择,以什么面目走过去,给时代留下什么,这个时候我们社会会有一种现象,很多高端人士,精英人士内心的困惑比此前任何一个念头都更加强烈,因为我们的手下有团队,肩上有责任,在自己的名衔之下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慌然,所以我在这里谈一个企业家内心能力建构的话题。

  因为人的外在行为我们可以遵循规律,但是一切的出发点在于内心的把握能力,我们怎么样把握自己,怎么完全跟世界的融合,我们用什么态度,看到这个世界上的真正的机遇所在,这其实是在挑战我们人的素质。

  中国文化是什么,其实我从来不希望过分夸大儒家的力量,应该说中国人的精神源头是儒道释三家融合,如果没有这份格局我们无法面对,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常说一些词,我们说一个人工作能力可能会有局限性,局限怎么办?那就是把局做大,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为其所限,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大格局,我们就突破了局限。

  我们还经常听到社会上说,面对种种的小纠纷,小计较,人要宽容一点,宽容是一种美德,何为宽容,是先宽而后乃容,没事的时候使自己先宽起来有事才能容得下。

  一个人有了一种天地气象,那么我们才能在穿行之中不慌乱,能够看得见心里的定力。其实面对这一场金融风暴,它真正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些利润额的下滑,数字的改革,它使我们觉得有太多不确定性出现在未来。

  我们手中的地产有可能是贬值的,我们的股票可能是下跌的,但是人的价值一定贬损了吗,《庄子》里面有这样的话,一个人面临变故的时候,无论融入,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都夸奖你,说你好,往前走一步。你可以不走,因为你自己觉得该停下来,不管大家怎么鼓励你都可以不走了。第二句话叫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人有时候也会感受到举世的非难,所有人都责怪你做错了,选择失当,一切都在你选择的时候,而不加沮,一个人可以不沮丧,不颓唐,坦然自若,怎么样做到这两点,叫做定乎内外之分,也就是说外在,一万个声音赞誉你,一万个声音非难你,都只是一种,因为它只叫外在,你的内心只要还有一个声音在,知道你的选择,明确你的方向,那你也是一种。外在的一种跟内在的一种之间的制衡,需要定理,这叫做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泰山崩於前而不变色,人能有这样的定力,庄子说这个境界就差不多了。这样的境界做起来不敢需要我们的勇敢,也需要我们博爱和内心的大智,在这个时代,充满惶惑的时代,智慧多重要。

  论语里面说过一句话叫智者不惑,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有迷惑,迷惑的惑下面是活着的活下面是心字,这个什么意思?什么叫或者,就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选择。比如我们自己的投资,可以投这个行业,可以投那个行业,项目可以选短线可以选长线,当社会出现多元选择的时候就是或,这么多的或压在一颗心上你能不迷惑吗,这个心就是被过多的选择覆盖了,可以说今天这个时代,比起贫瘠的六七十年代迷惑只会更多不会更少。那时候都是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所有人家的差别差不到哪去,没有比较或就很轻,反正大家都生活在底线上,但是现在或此或彼的选择太多了。我们唯一摆脱的方法就是让心定下来。可以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我自己的选择不一定要大家说多么高,多么好,但我自己知道它是合适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只有合适不合适,选择做一个企业就像人选择一个婚姻一样,外人说什么是不管用的,一个人自己的优长以及他的劣势,你这个企业或者婚姻是不是合适只有自己知道,有了外在的选择托起来了那就是不惑,所以中国字很有意思。或此或彼的选择与主观的较量就形成了惑与不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