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 > 正文
2008年11月9日,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蒙纳士主办的“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活动。图为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
王广谦:今天从院长介绍当中有很多感想。87年第一次去做研究,就跟谭先生在一起,我们共同发表过文章,那对我印象非常深刻,进步非常大。包括读国外的书,我把西方经济学思想,西方金融学思想介绍过来,很大部分读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外语好的直接读原著,不好的就得翻译过来看,很重要的书是麦金农的《货币资本》,是最重要的学习著作,这些著作影响着中国几代学人,这话实事求是说不会过,这是临时的感想。
张礼卿给我一个任务,我是东道主之一。任务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总结,对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今年许多学术机构都在开会。对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回顾与总结,从发展成绩方面总结是一个方面,如果从理论上解决难度很大,但是非常需要。但是从理论上总结,为什么不是很容易总结,现在学界深刻的总结,还需要深度地去思考,为什么这么说?三十年是一个时间概念,从中国改革发展来看,仍然处在不断上升的视线上,尽管今年有一点迹象,对中国这么大的影响,对中国改革发展处在比较健康、稳定发展的直线上。比较好发展20年应该没有问题,因为中国基础太差了。我们跟三十年前比切身感受到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喜欢用它的一句话,几乎超出了三十年前所有人的想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四分之一,而中国人口是它的四倍,明显可以看出来中国这么广大的农村,生活还不那么富足。马局长用词,我们脱离贫穷国家的行列向着中等偏下的国家迈进,中国这么拼命中国勤奋,所以未来肯定没问题。
我们最近两年做了国家教育部的攻关课题,是金融改革课题与货币问题研究,一套系列书刚刚出版。我们这里面谈到几个问题,我给各位汇报一下。这项成果是中央财经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有人文论坛,我们五个单位有三十多位专家参加,我分三个问题谈。
第一,中国改革发展中国模式的问题,中国改革发展的中国模式,这个词用得比较多,前几年我们讨论欧美模式,后来到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现在提得更多。华尔街风暴之后,在反思当中,大家更多关注中国,中国模式是未来发展当中值得参照的或者有影响的模式之一。总结中国模式可以从多方面总结,可以分不同层面。从世界大环境看三十年的改革,中国仅仅抓住了三个大方面的机遇,一是从经济方面来说遇到了世界性经济结构的大调整。
第二,从科技创新来讲正好赶上了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浪潮。
第三,从形势来看,赶上了从对立走向缓和,国际和平为主的大趋势。一个经济的机遇,一个科技的机遇,一个国际政治形势缓和的机遇,使得三十年来中国在很好的国内外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发展。从战略层面选择分析,应该说中国的改革发展总结了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总结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经验,总结了一些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以发展生产力为主线,中国从政治为主到发展经济为主这是很关键的转变。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最大限度地解放原来已经积累了并没有释放出来的生产力,并且创造新的生产力,这是最主要的动力。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并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要素分配为原则。中国传统这么强的国家,不是轻易实行所有私有化,所有按资分配,这绝对不是。所以正确地选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种制度的选择,包括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搭配,提高综合国力水平为目标,以渐进式改革和平崛起为战略选择,这种道路中国选择是正确的,有一些我们想到,有一些是自然而然的进程。当时并没有理解那么清楚。如果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稳定发展有两点至关重要。一个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当中,国有经济的发展与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竞争的。一方面发展国有经济,同时发展非国有经济,两条腿走路发展起来,这是很重要的方面。鼓励非国有经济竞争,创造一系列较好的条件,同时改造我们的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