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互动讨论三: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18:30  新浪财经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入互动讨论环节,欢迎杨晨先生。有请Miodrag Janjusevic先生,德意志银行亚洲区董事;有请丁圣元先生,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有请徐行先生,衡泰公司CEO;有请林晓先生,光大银行资金部副总经理;有请詹涛先生,德意志银行亚洲中国机构客户部董事。

  主持人杨晨:谢谢。我看了一下他们的背景,都是有惊人的相似地地方,要不然是学物理的,要不然是学数学的。我大概准备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有实操性。我们也想把模型用到中国本土市场当中去。

  咱们能不能结合一下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用衍生品模型设计金融产品的时候,尽量不要脱离这个基础资产价格。现在看起来次贷危机我们很明显地发现,跟这个基础价格偏离的太远,尤其有这个杠杆的放大作用,使得这个风险进一步的放大。哪位先生可以就这个话题讨论一下。

  丁圣元:我叫丁圣元,是银河证券的。我们这个股票市场,早就开始下跌,现在的幅度也很快。当时就想把经济调控下来,所以没有什么意外,我们市场上也没有大规模的衍生品,监管也很好,这种情况下,市场跌了70%左右,现在不止了,我作为从业者,个人认为这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大的基本面没有出现大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能够出现70%甚至更高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严重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好象跟今天讨论的不是一回事。

  主持人杨晨:我们下面有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PFE计算是小概率事件的风险,而会计准则要求财务上反应的是,需要的是大概率的金额,请问在目前的财务报表中如何反应对手信用风险,特别是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有哪种方法?

  徐行:对不起,我对财务不懂,我只能怎么理解PFE这个概念。之前开首第一句话是,我同意它是小概率事件。就像两个光谱,一个在紫外线,一个在红外线,但是给你的信息主要在于明天到底是下雨的概率有多少,或者晴天的概率有多少,假如公司有一个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是减还是增,我感觉应该是金融资本市场运行中间和前中台关注的一个概念,跟后台的财务关系,我还得去查一下,不知道在座哪一位可以帮我回答。

  詹涛:这的确是小概率事件,从数学来说非常难精确出模型。过去我们用的手段是用历史的平均来算,就是在财务上,我们留出一个准备金,今天我讲的是信用风险准备金,在这里我们留的准备金就是对于对手风险我们要留一定的准备金,这个准备金完全是用我们经验公式算出来的,并没有一个特别复杂的繁琐的公式,我们把这个准备金按照经验留出来以后,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我们到年底能够用了,用的部分减去,不用的留到下一年。

  徐行:我感觉,现在有一些机构开始关注这个领域,事实上我们关注这个领域也是受国内潜在客户的讨论,受他们的启发。这个在欧美比较活跃,发展比较快。事实上我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他们的预算在对手风险、市场风险好象是五比一,所以还是比较新兴的领域。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实际的考虑,比如我做交易的时候,向客户要多少保证金,这个问题其实是介于定价和风险管理之间。

  主持人杨晨:这边有一个问题比较有现实意义,荣智健先生可能也比较头疼,他在北京寻找一些新的资金,我想请在座的嘉宾稍微点评一下这个事件,看这个事件对我们内资企业,内地银行有哪些启示?是一个外汇置换的损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