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光大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兵兵(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14:45  新浪财经

图文:光大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兵兵(2)
  2008年10月28日,风险管理论坛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图为光大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兵兵。(来源:新浪财经 元平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实施任何一个部分新协议的时候我们都要做的的是改进组织、重组流程、制定新的政策,最终肯定有一个技术上的改进,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我将“风险文化”这四个字放在四个角落里,实际上这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因为技术肯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是关键看如何运用技术结果的人,他的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那么才能真正使我们这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走上一个成功之路。

  我们的步骤,就是先从大家最熟悉的开始,先从对公开始,这是04年做完,现在正在正常运行,从组织到流程是各个环节在运转的过程。再有就是同业,可能在05年的时候,我们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认为我们做得有点没有意义,这个没有什么风险吧,金融机构在国内同业当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没有什么风险,银行有什么风险,那时候我们还是认为我们对于银行的评估不够准确,我们更多地是依赖于外部评级的结果,而没有对这个事物的分析方法,这是比较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05年的时候开始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并且将公司业务和金融机构融成一体,是再一个系统平台上运转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公司业务风险管理。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从06年开始做零售风险,这块做的时间比较长,因为坦率讲,这个对我们有难度。开始做的时候,银行刚刚开始转型,没有足够能力和数据去分析这个市场。从07年,这才是真正开始进入到项目当中。

  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整个的信用风险平台我们是在统一的一个平台下做的,应该就能够实现从组织到流程到技术到政策到文化的一个完整的转变。这个转变的结果还是以数字来说话,到时大家可以看我们的年报,特别是看今年、去年这几年的一个变化过程,这个就是我们的一个实践结果。

  再往后就是市场风险,现在大家感觉到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认为在这个市场风险当中,真正起作用的,市场只是个结果,还是前面的信用风险和后面的操作风险在真正起作用。所以我们操作风险早于市场风险,我们是06年底开始操作风险的项目,到今年进入到第二期,进入到计量、分析部分,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整体路径的搭建和一个实施的过程。这些我们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这个就是一个实践的结果,应该说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年底这一年半才是真正的实践结果的一个检验。因为我们这些系统的推出基本上都是在顺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上行阶段推出的,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到底实不实用,到底管不管用,真正检验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一年的时间,我们希望在09年的时候,如果有机会跟大家再次在这里交流的时候,那时候交给大家的答卷,应该是我们这套体系能够抵抗经济周期下行的运转,希望能够有这样一个答案。剩下这些都是我们实践情况的结果,不用具体来谈了。

  最后谈一下思考。我相信也是所有金融机构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大家的一些共同考虑,或者是面临的一个共同的困难。首先还是高层持续关注的问题,领导关注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很容易,但是作为这样一个系统,我们算了大概需要持续六到七年的建设,这个实际上对领导也是个考验,也是对我们中国金融机构是否能够持续的进行一项大型工程的考验。

  因为在中国金融机构里面很少会做一项工作持续这么多年才有一个完整的结果,我们基本上做的是短平快。这个跟我们新兴市场是有直接关系的。这个持续关注,特别是在今年经济周期上行的时候,大家觉得你有用吗?因为很好,在下行的时候还是问你有用吗,因为好象用的这些机构也都不行了。无论在上行,还是下行可能都会问到你有用吗?

  我刚才讲到了,技术很难完全领先业务,特别是领先创新业务,关键是在于我们应用技术结果的人,就像前几天我跟他们谈的压力测试,我相信压力测试是对小概率事件的一个发现,而这次次贷也许大家认为是个概率事件,那么因此在这个之前应该被压出来,或者被压力测试出来,但是,是大家不知道,还是没有用这个技术,还是技术用的不好呢,我觉得可能是技术形成的结果没有得到高层的一个充分重视和应用,而他们的原因是来自于对风险文化的认识。所以这个持续关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至于目标及范围,在实际上具体都不是很重要。另外就是关于数据的问题,这个可能很多金融机构所困扰,因为我们新协议当中经常会出现三年、五年、七年等等的数据要求,这些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你的技术要被完整地应用到实践中,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检验而已。但是并不影响你从什么时候来开始做这个项目,因为我们有很多机构会说,我等三年,我等五年,我等七年,实际上等你等到那个时候相信你还是不会做的,因为发现别人都已经做的很远了。成本问题,现在看也不是问题。

  倒数第二个问题是真正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的问题,实际上这套系统、体系在运用过程中对我们人力资源是非常高的一个要求,这跟我们中国金融业和中国教育体系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原来金融教育更多偏重于文,而我们现在应用的金融人才,希望他至少是文理兼备。他要能够看得懂这个模型的结果,知道假设条件的关键点在哪里,这个对我们金融业,无论是高级管理层还是我们实践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关于人力资源方面是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首先当然还是实践这个项目的人力资源。今天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也想说我们光大银行在这个方面的人力资源是敞开的,是一个开放的形式,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一起来参加到我们这个团队,能够一起作为一个探索风险管理成功之道的共同推进的团队,我是非常感兴趣。后面也有我的联系方式,欢迎我们联系。也希望以后再有机会,我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跟大家汇报我们这个银行在探索成功之道的路上走到哪里了,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