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品牌与奥运高峰对话现场实录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6日 15:05  新浪财经

  我们速度慢了以后,我们就会感觉到,我们花的钱和我们的收益不成正比,就像搜狐、新浪也好,搜狐是赞助商,新浪不是,但是新浪做得更好;阿迪达斯和李宁对比,而李宁这次做得很好,出境的体育记者都穿李宁的服装。比如招商银行不是奥运合作伙伴,也不是奥运赞助商,中国银行是,但是招商银行借助于奥运的合作伙伴VISA,他跟VISA联盟推出招商银行的VISA卡。

  我开了一个头,对阿迪达斯、李宁等等类似的对比做了一个评价。给我们一个什么感觉?就是企业要做品牌,要找契机,我们说现在的国运当头,现在是历史以来最强大的,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抓住这个点?

  比方我是一个企业的老总,我怎么去做奥运的营销?我就像做企业一样,我的战术怎么走?你花的2000万做赞助,你还要花2000万做终端推广,你的一整套推广方案才能将营销做到位。

  李金恒:如何对开幕式和闭幕式评价?应该说我是没什么发言权的,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有这么两点意见,一个是我们的闭幕式、开幕式重点的笔墨是泼在中国的文化上。

  1.中国的工商业、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应该是沉淀的一部分,张导没有表现出来,我曾经在一个会议上公开批评过这个事情。

  2.奥运会是品牌的奥运会,应该有我们中国工商业组织成功的案例,这个奥运会花了几百个亿,当然要塑造我们的国家形象,塑造国家品牌,同时我们几百个亿如何来?我们要宣传我们的纳税人,亚特兰大奥运会也好,他们主体的大理石有上万个品牌的广告,时时刻刻踩在他们脚下。

  开幕式和闭幕式是很重要的,也是展示整个中国古代、现代文明的好机会。我们也要把中小企业纳入展示的范围,展示是由国家组织、行业组织、企业本身组成的,在开闭幕式这方面体现得非常薄弱,政府没有给我们留下很多的余地去展示。

  1996年全国运动会,我被任命为融资部部长。在开幕式上,三令五申是不许做广告的,北京市委书记尉健行等领导都说不允许做的,但是我们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包括一些企业拿着小旗子临时做一个展示。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年,崛起的是经济,这次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应该把经济放在重头戏上,而在整个组织上,种种的原因,我们经济的重头戏显得非常苍白,另外就是属于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关系。我们的城市花了很多钱,就是没有奥运会,有国家统一说法,交通地铁改善的环境,这些钱也要花的。花这些钱也是我们的纳税人提供的,我们可以翻开北京的财政收入来看。大型企业拿出多少?中小企业拿出多少?可是为了中小企业纳了多少税呢?

  我是一个纯学者,这个概念不是不跟企业接触,每年我要接触几百家,但是我的观点一直是站在中立的观点上,我们的经济的崛起是政府导向型的经济,政府负有很多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次奥运会是政府导向型的奥运会,我们的中小企业品牌能不能推广、打造,政府仍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杨曦沦:我们要有新的方式来展现企业,李宁点火结果使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奥运会之后会把中国烟花企业带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我想这也是一个机遇会产生的结果。

  朱向群:开闭幕式只是张艺谋导演整体的一个策划,没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在策划的时候,往往忽略核心的东西,只注意表面的宏大的场面。开闭幕式上最大的是缺少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更深是缺乏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毛主席曾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都有很好的脉络,体现得最好的是太极拳的表演,太极是四两拨千斤,与我们申奥的标志很融合!

  奥林匹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全民都可以参与的,现在我们好象谈的是奥运会TOP赞助商,没有几百亿就不要跟国际奥组委商量这个事情,中小企业做不了奥运营销,本来中小企业也可以参与,但是参与不进来,没有一个渠道和途径!不能说依赖奥运会就达到整体营销了,奥运营销他只是一个营销的事件,只是一个营销点,在奥运后还要做品牌的传播和推广。如果说全民参与的话,中小企业就可以参与,就能够把体育的蛋糕做大。

  比如耐克也不是靠奥运会,而是通过一个慢跑运动,耐克倡导和推广慢跑运动,如果我们在奥运会后继续倡导奥运精神,让中小企业参与进来,冠军有可能产生在中小企业品牌中。

  杨曦沦:两位专家把开闭幕式和品牌的推广和经济的发展密切地结合在了一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到底给国家形象带来了什么?

  一定要知道,奥运会作为国际化运动,在当年东京举办奥运会之后,媒体评论是奥运会不仅改变了对日本的印象,也改变了日本人民对自身的印象。

  鸟巢、水立方在奥林匹克历史上,是创造记录的一个场合,美国的游泳运动员和牙买加的田径运动员,为这两个建筑物注入了灵魂。我们现在讨论中国品牌的塑造,奥林匹克是使中国国家形象清晰化的一步,包括火炬接力对全球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奥运会是世界聚焦,你的问题在哪儿,世界就会关注哪儿。

  这次在中央电视台演讲,杨元庆做《对话》节目,说联想赞助奥运,就是为了国家,奥运成功,就是中国的成功,也就是联想的成功。但是我觉得这次比较遗憾的就是中国的特色产品没有走出国门,比如茶叶……

  提问: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御茶园公司的,听到各位专家提到了茶叶和奥运会的关系。

  中国的茶文化在开幕式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就是因为可口可乐的赞助,把我们茶叶作为唯一指定饮料,但是我们御茶园作为提供茶叶给奥运场馆,等于也打了一个擦边球吧!我们怎么在奥运之后,我们御茶园品牌如何塑造?

  李庚:我跟茶的渊源近一点儿,“茶马古道进京城”就是我搞的。就是搞“茶马古道”的普洱茶运输方式。好水配好茶,北京的八大处有慈禧太后喝的泉水。所以使北京人从来不喝的普洱茶,成了有身份的人要喝的普洱茶。茶叶往下掉了不少,只是从100倍降低到50倍,比百十来块钱的好茶提升了,不是炒现行的茶,就像古玩一样收集茶。我们这次奥运会又做了一些,但是力量弱了一些,路遥主任还搞了研究中心,我所在的奥运经济研究会,也搞了一次大活动,我想是一个好的开端。

  我给茶行业提两个问题,茶商太散,借助奥运有了一个凝聚力量,福建茶行业做得比较好了,浙江茶行业没有力量,茶现在还要从工艺品上想一下,比如给运动员发一些茶的奖牌,茶是中国非常有前景的行业。

  它有三重市场:第一重是13亿人不分民族阶层都饮用的饮料;第二重是茶叶已经国际化了;第三重是茶已经有了时尚口味,比如茶餐。

  我们现在还有跟宗教结合了一下。还要把《茶经》诞生地——浙江的长兴水口镇,就是陆羽写《茶经》的地方,当地最有名的茶,叫做“紫笋”,这个茶在当时就很有名,专门有大唐贡茶院,但是现在我们只知道太湖边上有龙井,不知道有紫笋。

  叶建华:前一段我在北京大学圆桌论坛里讲到,中国的品牌该如何国际化?现在中国的品牌真正国际化的不多啊。真正的一些更重要的是原有的一些品牌内涵,比如中国的同仁堂的药,是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如何挖掘这个文化,使我们的品牌有文化,茶也是一样的,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喜欢喝茶。喝茶可以身体健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他跟喝饮料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有中华文化的内涵,而喝茶对文化有大益,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种元素、生活的品味,从这方面然后造势,广而告之去传播——他跟喝饮料不同的地方。

  我觉得没有文化的品牌是走不远的,我们茶文化太低调了,怎么去挖掘它?离不开一个好的文化传播、战略的规划,大打文化这张牌,这也是我们作为品牌专家由衷希望的。

  因为一个国家因为品牌而振兴,有品牌就是有国家形象,我们真心地希望,我们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举办这次品牌节,就是把“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推动。

  我们要开始从茶叶走向世界!

  李金恒:茶叶确实有中国的文化底蕴,但是茶叶你想走近国际的话,你要解决两个问题:

  1.茶服务的问题。看看日本的茶道你就会知道,茶的服务体制是属于阻碍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两大要素,你比方说茶农是比较分散的,三农问题要解决,茶农比较是商业的产品,他没有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化,产业化需要一个龙头。

  比方我们汇源果汁,他好不容易形成一个龙头,他要迈出国门,首先就遇到国际化问题,你是自己走出去还是靠可口可乐走出去?如果看成一个民族品牌,很可能主张自己走出去的多;你如果把我们果农带上国际化渠道,应该是支持的。因为我们卖的是一个企业,而不是一个品牌,双方互补,他没有果汁这个产业链,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比我们自己创路子走出门外强得多。

  茶叶跟三农很多问题都一样的,将来很多问题,目前的服务方式是粗加工方式,就是大陆货,又卖不出高价钱,又受国际的制约。

  2.群聚龙头。谁要做龙头老大?还有龙头老大是做出来的还是鼓励出来的?

  江浙的民间龙头非常强大,你给他一个标准,修整他的不良行为,他就成为民族品牌了,民族品牌是打造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

  朱向群:大家都知道四大发明,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小四大发明”:丝绸、陶瓷、豆腐、茶叶。从商业角度来说,茶叶应该算一个大发明,要把历史文化好好发掘,文化挖掘得越深,品牌就做得越好。

  中国品牌都想走向国际化,但国际化并不简单,你至少要懂品牌,就说要国际化,你必须要懂得什么是国际化,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就认为国际化是卖到外国去!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对的概念。你比方全聚德也是国际品牌,但没有国际化的概念

  有一句俗语:盲人骑瞎马!用黑布把双眼蒙住的盲人骑着一匹又瘸又病马走到外国环境中,又是土匪横行,走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道路上。有些人就不管,到处跑,结果国际化就做得非常不好!

  杨曦沦:起码要做良心茶,不要做第二个“三鹿”品牌。

  对我们区域品牌建设和国家品牌建设,用简单地几句话做一个概括。

  李庚:这个会议我们最重要对这个地区奥运村有贡献,我在这儿郑重提议,除了世界杯赛事之外,我建议以奥运村、水立方、鸟巢、国家体育,他是运气场馆,我们向联合国申请为世界遗产。

  他是北中轴的核心地带,它在北京的发展,环渤海的发展,气侯景观非常异常,放眼30、50年看,延续北京的新文脉,而不是奥运之后的一大灾难。

  我们要解决旅游、赛事、场馆,既要挣钱,又要让他成为300年来北京发展的新起点!

  叶建华:作为企业来说,真正想做奥运营销的,一定要做一个长远的规划,想从奥运营销中得到什么,获取什么,我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这个前提下,你来做好品牌营销规划,配备相应的资金、人力、物力来展开实施!

  中小企业在奥运会后可以做隐性市场,打擦边球,奥运会结束了,政府没有控制得那么严,你没有打擦边球营销,你就亏了!我就觉得后奥运营销的戏很长,也是不断地出点子,出思路,只要你找到了一个点,你就会按照这个办法实施。

  我也要提醒企业的老板,做奥运营销也好,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让自己透支,就像人一样,整天熬夜吃得没有营养,也受不了,我成为了赞助商以后做得很辛苦,其他的人力资源的费用、新产品研发的费用都打折扣了。

  就像以前的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一样,钱收不回来,不要做那样的短视营销。一定要运用后奥运营销的机遇,

  李金恒:我们的奥运场馆是一种宝贵遗产。第一个宏观方面的是,我们的奥运场馆是举世闻名的,最后申请文化遗产也说不定,我们奥运后要平民化,不要想在奥运期间一样变成一个贵族运动。像我们高校那么多设备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第二个宏观的想法是,奥运期间比较好的管理标准、卫生标准、绿化标准、人文标准都要留在北京,刘淇书记也在向温家宝总理表态,标准不变,后奥运经济是保证奥运期间的标准。

  从微观上说是一个分享,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是看热闹的问题,就是奥运企业的赞助商,是拿到投标那些人,我们邮电部拿不到奥运的标志,而是UPS拿到了,就是我们标准不过硬。你要想国际化,就要研究他的标准。因为后奥运营销还不像奥运期间的,你不能满世界吆喝,你要从标准理念上分享奥运留下的遗产,才能打造你企业品牌的新形象。

  朱向群:奥林匹克运动留下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不是场馆,而是奥运的精神,我们做企业也好,品牌也好,都要把握这个伟大的人文精神。

  杨曦沦:第一,依然要体会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第二,要真正抓住机遇,敢于创新。我跟很多奥运赞助商谈的时候,发现很多赞助商奥运前谈奥运营销,而奥运后谈奥运战略了,正好反了。第三,承诺对国际上更多的责任。

  张会亭(主持人):让我们再次掌声感谢台上的五位嘉宾,谢谢各位朋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