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一鸣:奥运后的中国经济(1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22  新浪财经

  如何利用奥运会留下的精神财富来推进我们的经济转型?这也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奥运会的三大口号叫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个恰恰是我们转型中最最需要的理念。我们要用绿色奥运的理念去推进资源、环境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通过理顺资源价格,因为资源便宜,就不会有人去节约,理顺我们的资源价格,提高我们的环境治理水平,真正地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在工业化的同时,能够保持住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奥运的理念去进一步推动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我们也要利用人文奥运的理念去进一步利用我们的人文资源,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加强对人精神财富积累的重视,这些都是奥运后我们可以利用奥运这种理念来推进这种转型的。经济转型最最关键的还是产业转型,产业发展的转型。怎么样由低端向高端,由制造向服务推进,这个是我们面临最大的课题。现在全球分工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常说国际分工是发达国家生产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农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美国在大量出口农产品,我们在大量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口它的天然气,进口新西兰的肉食品,我们从发达国家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原料。我们以前说发达国家通过制造品和农产品的剪刀差在剥削发展中国家,反过来说我们现在是不是在剥削发达国家呢?显然也不是。实际上我们是因为全球化了,国际上产业的分工形态发生了变化,它不是一种产业间的分工,它是产品内部的,甚至是生产工序的分工,把不同的生产工序配置在成本最低的地方,往往把什么配置在我们国家呢?就是加工组装,因为我们劳动力价格便宜,成本低廉,加工组装环节放在你这儿,所以我们成了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但是我们没有技术,没有自主技术,没有品牌。我们的出口里面有相当部分实际上是进口的零部件,所以我们怎么样提高我们的产业分工地位?核心就是要向两端延伸。一端无非是向上游的环节,向研发,向设计,向技术、服务这个方向去延伸。一端无非是向下游,向营销、物流、品牌、市场网络这个方向去延伸。从我们的国情来看,我个人认为我们是可以很好地去拓展我们的服务空间。很多人以前提出叫中国创造的理念,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提倡中国服务的理念。中国现在是最大的,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但是我们在国外没有我们的营销网络,甚至没有我们的商业存在,我们没有商店在国外,我们出口东西很多,实际上都是别人在帮我们零售。事实上呢,从一个产业链来看,现在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是最低的,我们现在的生产线基本都是标准生产线,你怎么样来提高利润?现在成本又在上升,工资成本在上升,资源成本也在上升,在加工制造环节怎么提高?利润环节非常有限。

  真正是服务创造价值,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真正创造价值的是这个环节,而这些环节我们没有。所以,我是非常提倡我们要向服务空间去拓展。服务空间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最最需要的是人力资本,所以产业转型的关键,最最关键的也是人的转型,最最需要优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我们沿海地区都在发展各种形式的服务外包。什么是服务外包?比如我们都用信用卡,银行属于后台服务,我们在北京的金融街去做信用卡服务的话,成本是非常高的,他可以外包到郊区去,甚至外包到很远,为什么?ICT技术发展,网络技术发展,成本很低,远距离的,他可以外包出去。同样,我们也可以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来提升我们的服务业。他对劳动力的素质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你要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比如财会的服务外包,要有非常熟练的外语技能,要懂得这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另外也要懂得ICT技术。所以我们说生产的服务化对人力资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转型从某种意义上最关键也是人的转型。所以产业转型未来的方向,就是制造环节的服务化,服务环节的知识化,这个对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是转型不是很简单的事,是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种转型对我们的金融制度,对我们的市场配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说稳定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他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银行部门,但是产业转型过程中,高技术产业的兴起,他需要什么?需要创业,需要去冒风险,他需要创业投资,需要产业投资基金,需要一种灵活的金融市场,也需要金融工具的创新,所以我们说转型他不光是产业本身,他还涉及到方方面面,受到方方面面,受到人力资本的影响,受到金融创新的影响,受到其它制度环节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这种转型,也要做好长期努力奋斗的准备。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