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世界经济新趋势(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10  新浪财经

  海闻:首先呢,我现在还看不到这次经济的波动深度有多大,如果说我们世界上比较大的经济波动,你像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造成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那么这次呢,虽然有经济影响,但是呢,看来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回转。所以我没法判断说这次经济的波动,它就这样结束了呢?还是会来一次更加猛烈的这种变化。但是呢,肯定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会影响的。比方中国,肯定中国的出口结构要进行调整,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不能靠大量的低成本的劳动力、便宜的优势,而是要想办法在产品质量方面,要好好下工夫。而且中国的经济可能不再能以国外市场为主要的一个推动力,要转向以国内市场作为一个主要推动力的这么一个经济。所以这些影响肯定会有的。多或

  陈伟鸿:好,欢迎大家回到我们节目当中。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经济频道的特别节目,《经济热点面对面》。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为大家请到的是北京大学的副校长,著名的经济学家海文先生来为大家来介绍世界经济形势的未来发展格局。接下来呢,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个短片。

  同期:……

  解说:拉米,世贸组织总干事在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后给出的上述结论。2008年7月21日多哈回合谈判重新开启。这是两年来,主要WTO成员贸易官员首次会议,也是美国大选之前完成多哈回合谈判的最后一次努力。作为总干事的拉米,期待各方能尽最大努力缩小分歧,特别是关键的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上,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经过九天的僵持,多哈回合的谈判仍免不了无果而终的结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进口的特殊保护机制问题上,僵持不下。美国指责印度不肯让步,要为谈判破裂负责。印度则批评美国对农业的高额补贴政策冲击了国内农民的竞争力。双方的互不相让的结果,直接导致多哈回合谈判宣瓦解。参与此次多哈回合部长级会谈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对谈判失败深表遗憾。

  陈德铭:悲就悲在最后没有成功,还是失败了。壮就壮在它是人类全球化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新体制建立的一次勇敢的甚至伟大的尝试,它会留下它的里程碑。

  解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这次较量,看似打了一个平手,但酿成的结局却是全球共同追求的零关税的自由贸易理念划为泡影。未来世界经济版图是否会因多哈经济谈判的破局而产生新的变化?

  陈伟鸿:我想在谈判最后破裂的那一刻,心情沉重的并不仅仅是拉米一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多哈回合谈判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那么这样的一个破裂的谈判,未来它的影响将会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接下来把时间继续交给海文先生。

  海闻:多哈回合呢是世贸组织成立以后,第一次大的多边谈判,那么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参加的第一次、第一个回合的谈判。那么这个谈判呢,实际上它的目标是很大的,它主要是希望能够进一步降低关税,进一步消除贸易壁垒,然后促进全球的一个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那么,议题呢很多,而且呢当时比较雄心勃勃,可是呢,经过了七年谈判以后,最终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说到目前为止,它并没有就原来设定的目标呢,使得每一个国家都达成协议。那么看起来呢是印度和美国,但实际上背后反映的呢还是各种利益,包括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达国家就希望发展中国家要放弃对农产品市场的保护,比方说我美国要出口产品到你印度去,或者是到其他国家去,你不应该有太多的保护措施,当然允许保护。而发展中国家呢,它更加考虑的是一个是粮食安全,还有一个农民利益,它不愿意放弃对它自己农产品保护的措施。那么当然了,我们从表面上来看是农产品的问题,如果从深层次上面来看呢,实际上它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深层次的全球化给各个国家带来的利益冲突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那么从体制上来讲,这是一个多边的贸易谈判,它需要这153个国家都同意。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