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世界经济新趋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1日 11:10  新浪财经

  陈伟鸿:好了,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讲嘉宾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家海闻先生,有请。

  您好。其实在我们请出您之前呢,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2008年世界经济发生的一些新变化。但是在这些变化中的确还有很多我们看不清、看不透的现象,所以我们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您,请您为大家来分析一下,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掌声有请。

  海闻:实际上从2007年开始,世界经济就出现了很多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刚才也谈到了次贷风暴、美元下跌、油价疯涨、粮价不断涨以及全球的通货膨胀。实际上我们把这些问题都归结起来的话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呢是由于美元下跌和次贷风暴引起的全球的金融动荡。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呢,是由于粮价和油价上涨引起的全球的通货膨胀。那么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一个呢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进一步去调整所产生的问题。比方说全球化使得全球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发展中国家现在进入了工业化的阶段,包括中国,包括印度,还包括东南亚,像越南等一些国家,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同时呢,就迫使了一些发达国家要进一步朝着新的领域去发展,包括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像美国在90年代出现的全球化过程当中,它更进一步地要发展它的金融业。所以在发展金融业的过程当中,怎么样金融创新,怎么样能够发展金融事业,发展资本市场的,也有许多需要尝试的东西。

  那么粮食涨价和石油涨价呢反映的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当中的一次调整。那么像中国、印度,还有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以来,基本上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本来以农业为主变成以工业为主,从以农村的经济为主,从农村逐渐变成城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增长、收入很高的时候,那么农民的收入怎么增长?因为农业的产品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它的农产量的提高呢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呢,农业产品就需要涨价了,它就要通过涨价的办法来平衡它的收入。

  同期:美元的反弹是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基础上的一个反弹。不仅仅是在上半年,其实在过去几年里面,美元的持续的贬值,那么从去年下半年的次贷危机以后,进一步打击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的实际下跌就使得美国的出口商品相对变得便宜了,增强了美国的出口竞争力。随着你美元反弹以后,你这个动力一定会减少,就会来打压美国的经济增长。所以对美元的反弹我们必须看到是在一个持续、大幅度贬值以后的一个反弹,那么这个反弹到底能持续多久?能够反弹到什么幅度?这个确实是很值得观察的。

  同期:最近出现的石油价格的回调呢更多的是反映出自年初以来呢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元、美元减息以及流动性过剩本身使大量的资金涌向这些大宗商品,推高了他们的价格。但是呢,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并不能支撑这样大宗商品维持在那样的高价。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包括美国、欧洲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放缓,大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就会出现一个减缓的过程,那样,经济的基本面就不能支撑大宗商品保持如此地高位。所以我们认为现在的大宗商品从当时的高位现在回落是向基本面的一个反映,但是从整体来讲,放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来看呢,大宗商品的价格恐怕会维持现在的高位相当长的时间。

  海闻:所以这一次的现象呢,我们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全球经济会放慢,无论是发达国家也好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好,我们都可以看到,2008年的经济的增速肯定要比2007年是要下降的。经济方面以后我们的收入也会减少,一些国家会出现失业状况,这样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收入。还有就是我们的生活水平会下降,因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呢使得我们在生活当中的支出会增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粮食价格的增长使得很多生活比较贫困的、收入比较低的人面临一个比较艰难、困苦的时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对通货膨胀都采取了很多严厉的措施来压抑价格的上升。哪些国家受通货膨胀影响比较大的呢?因为发展中国家呢我们在消费当中的农产品的比重仍然占得比较大,因为发达国家呢整个消费当中农产品的比重相对要小一些。所以你可以看到,这次通货膨胀里面印度、中国、越南,普遍的要比欧美呢要增长得更快一些。所以呢,我概括一下呢,就是说,金融动荡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产生的问题,而通货膨胀呢主要是由于我们初级产品需要调整,它的价格需要调整,它的收入需要调整,所以呢出现了一个短期的调整。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