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5节 演绎掩盖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1:59  新浪财经

  ○ 我们在听的时候,通常不仅听到别人的话,还“听到”很多自己经验与偏见的声音。

  ○ 为什么真相总是容易被掩盖或扭曲?这就是干扰的结果。经验、偏见、好恶、情绪、固有的思维方式、利害关系等都是干扰。

  ○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真相与假象、真理与谬误的混杂。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实。

  ——黄炎培

  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的现状),也不触到事物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这样的人没有不跌跤子的。

  ——毛泽东

  传话游戏中的“杂音”

  小时候我们大都玩过传话游戏:十个人排成一行,第一个人对着第二个人耳朵传话,直至最后一个人将他听到的话讲出来,结果会发现第一个人说的话与最后一个人说出来的话截然不同,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在传话过程中几乎每个人听到的话都会有差别,每个传话人都会对前面的传话有所遗漏、篡改、扭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好恶、判断、猜测或思维定势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演绎”,致使原话失真

  仔细分析传话游戏,我们会疑惑:

  为什么原话在传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篡改?

  到底是哪些“杂音”在作怪?

  再展开来反思一下:

  通常你听别人说话时只听你喜欢听的一部分,还是听对话的全部?

  是否与你“气味相投”的话你才听进去了?

  在听的时候你是带着一个自己的看法去听,还是完全开放、不预设答案地听?

  你是听到事实的原汁原味的一面,还是听到你对这个事实已进行了多次加工演绎后的判断呢?

  另外一个例子也许可以印证这类问题。

  看看右面这个图形,在你的大脑里第一反应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听到”你的大脑和心里在说什么呢(尽管你并没有用声音说出来)?也许你会很肯定地说“这不就是汽车轮胎吗?”,也许其他人马上争辩道“不对,这明明是天花板”、“这是水上芭蕾表演”、“这是轰炸机”,不一而足。也有可能你再多看几眼的话,你会想象到这是别的什么东西,如“万花筒”、“月饼”之类。如果别人告诉你这是出自某名画家之手,你可能会将这样一幅信手拈来的随意之作赞叹为当今美术界的极品,因为在你大脑里已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固有看法:“名画家的作品绝对是佳作”,有了这个成见你自然会作出如此推断。还有可能再添加些子虚乌有的画家是如何精心设计、灵机一动的动人故事作为铺垫。其实画这个图的人本意也就是在纸上画个飞镖图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演绎呢?为什么每个人对这幅图的原意作出了大相径庭的判断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

    陈鸿桥:《16节科学管理课》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