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1节 驱动创新的“飞轮”(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1:33  新浪财经

  要驱动起创新的飞轮,就要有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创新不是忽发奇想、灵机一动、兴之所至,也不能无的放矢、四面开花,真正成功的创新是一个严谨、缜密和科学的管理过程。深化改革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样要树立起科学的改革观。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理性地评估可行性和风险,对改革实行科学化管理,提高改革的成功率。没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方向正确的改革措施就会大打折扣或产生负面的效果。

  科学管理本身也是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泰罗曾说“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在各种实践下,实践都在理论之先”,“在科学管理中,并不存在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科学管理思想融合了实践性、科学性、规范性、协调性、效率性等特征,其生命力就体现在它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每一个行业的某一部分工作不断创新从而找到更快更好的办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基础和条件,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和背景,科学管理之所以称之为“科学”,就是它要求管理理论和思想能符合并应用于当时的实际情况,正因为如此,过去一百多年来在“泰罗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创新是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试图超越某些环节和阶段,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科学管理思想虽然起源于一百年前的管理实践,但它是整个企业现代管理的基础,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企业无不是历经科学管理的磨炼而发展起来的。创新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创新,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尚未充分经过科学管理的洗礼,更加需要打好基础,分阶段逐步推进,在实践中创造出能解决中国企业具体问题的细节-规范-过程控制模式与积累方法。中国企业群体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步步地积累、壮大。第一步迈出后,还有第二步、第三步,每一步都更加艰巨,每一步都更加需要创新。只要我们坚持这样一步一步地迈进、一寸一寸地耕耘创新试验田的土壤,一圈一圈地推动创新的飞轮,终将达到创新的目标,收获创新的果实。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陈鸿桥:《16节科学管理课》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