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公司总裁张续超(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30日 16:16  新浪财经

图文: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公司总裁张续超(2)
  2008年8月30-31日,“2008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宁夏银川悦海宾馆隆重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本次会议。图为北京第一会达风险管理科技公司总裁张续超主持风险管控与企业成长分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我们要管理风险,我们怎么样管理风险呢?我们要靠一套理论和方法,在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风险管理发展的历程。在七十年代以前,我们关注的是什么,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物质损失,所以我们的风险管理是以保险、投资组合、流程控制为主,目标是避免损失,到了八十年代,我们希望波动少一些,收益稳定,这时候金融产品成熟,转到第二阶段,资本产品、金融产品合理化。股东关心收益最大化,这时候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更多手段来管理,到了2000年,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利益最大化,我们关心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时候传统的理念,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足以管理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内部控制做得很好,我们的保险也上得足够,我们就要再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全面风险管理就应运而生了。

  全面风险管理:把企业放在完全不确定的框架下,从各个方面管理风险,考虑到企业的战略层面,包括企业的运营层面。一是系统的要件,任何一个管理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体系,体系就是管理要素,也就是硬件。一部分就是软件,像计算机一样,操作系统里面运行的程序就是软件,所以全面风险管理是由硬件小房子,包括风险管理的策略,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包括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理财,最后落到信息系统上,左边是流程。

  全面风险管理认识。一是始于董事会,风险是最大的事情,是战略层面的事情,是董事会有决心,要有投入才能够做。二是作为战略决策层面,而不是仅仅在流程和保险上。三是需要融入企业的一切,包括业务管理活动和企业文化,而不仅为了合规要求,是一个历程,不是一时之事,国外统计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能够建立起初步好的体系。

  风险管理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说管理最难的一点是,怎么样把它的效果结合起来,前年国外的机构统计的结果,这些企业家的回答是,风险管理价值信息支持更好的决策,这个支持从风险和不确定的角度支持信息。二是深见远虑的风险承担,想好能承担多少风险,而不是说风险来的时候,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掉到什么样的窟窿里,三是规范的治理结构,这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最后一点,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统一管理层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得到,服务五十多家企业当中,到目前为止,问企业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或者主要的十大风险排序是什么?从来没有一致过,这是对的,人的风险偏好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差距太大了,带来什么样的问题呢?带来我们的矛盾和分歧,带来思想不统一,方向不确定,最可怕的是带来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管财务的老总把财务做得强强,加强信息系统ERP,管安全的,我们要加强消防措施,这样就使得没有一个统一,所以在这一点上,不仅是国外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在这一点上尤其表现特别突出,大家认为风险管理最基本的收益就是统一办这个事情。

  外部的推动因素是什么,一方面监管机构的压力,另外股东对风险管理的关注,宏观经济和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全球市场的镇长,这些和当前市场环境经济形势紧密相关。

  首先是董事会,提高经济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风险管理不是增加成本降低效率,而是支持企业更快更好成长。出现新的经营风险,不同的产业,进入到新的不同的领域,必然面临新的风险。市场和经营区域的扩展,企业业面临这样的问题,还包括走出去的战略,还有就是文化产业。这也是国外得出的结论,首要不要发生意外,这都是医疗之中,在决策当中加上量化的考量,风险管理整合到企业所有管理当中。

  外国的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是什么,企业声誉受损,商业活动中断地第三方责任,供应链失灵,市场环境风险,法律法规变化风险,我们看企业,我们对社会环境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结论,有什么样的差异。

  01年,也就是6年以前和2007年在国外的企业当中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绩效指标到动因,我们过去都说利润、销售增长、资本回报都是很直接的利润增长,大家关注这方面的利润增长,我们现在看的商业中断、第三方责任,这些都是引起财务指标最根本的原因,从绩效到动因的变化。另外从成本到过程。三是声誉风险,过去很少有排到前几位,第一位的风险是企业剩余风险,法律风险、环境的变化带来法律合规等问题。突发事件的后果和供应链的问题,这一点尤其突出。

  中国的企业,我们参加了国资委的调研,包括我们也有幸对部分中央企业进行了普查,也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对面临的风险也有相对一致的地方,也就是说外部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已经在企业当中是首位了,我们自己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我相信今天在座的,特别是500强企业,哪一家都做得很好,不能说没有缺陷,但是基本是有的,我们缺的是外部环境怎么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竞争的形势,所以外部的风险、战略性的风险是尤为突出的。

  国外的风险管理怎么做的?如微软、BHP、诺和诺德。微软主要的体现在大的体系管理两个风险,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BHP风险管理已经融入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每一个岗位都有风险管理。诺和诺德目标不是规避风险,而是积极地应对风险,这里体现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过去一听到风险就是损失,是灾害,大家避而不提,但是实际上我们做金融的、做投资的,听到风险的时候我们感到机会,积极面对风险,有些规避,有些风险要避免,刚才分享的就是这样几个案例。

  中国企业最近几年我想可喜的是,看到全面风险管理新的管理理念在中国企业里面,不仅是应用,在一部分企业当中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央企业据我们了解,已经有六七十家企业已经在不同的层面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践,他们的实践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机制建设,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包括组织职能和责任、政策、制度流程,一部分企业是从具体风险入手,这些企业在国资委的历次会议上都推荐过,所以我只是把名字说一下,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他们完全按照国资委的指引,在总部层面、子公司层面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包括对风险管理的应对,宝钢、神华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老总一个月没有接到一个风险管理报告,没有一个红黄绿灯告诉他我现在的风险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心里没底,风险管理已经是在日常管理当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中石化在下面几个业务单元不同程度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像中国移动,从点开始,比如整个集团开展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地方企业也在推动,山东、深圳、河北、北京等,已经在做试点,同时把风险管理捉为企业业绩考核的一部分,民营企业也开始启动。

  这些都是告诉大家一个信息,风险管理不仅仅在中国已经开始了,而且有了收益,这些收益有很多直接的收益,但是我想这里边更强调一下,软性的收益,一方面明确明显,统一了认识,分配了资源更合理,另外就是提高意识,形成了文化。有一位中央企业的老总抓两件事一是战略目标,再一个就是管理风险。还有一位企业老总,凡事必谈风险,不管战略决策还是具体的项目的审批,第一句话是说你告诉我有没有风险,风险的影响有多少,这些可以看得出来,企业的风险文化在逐渐地落实和形成。第三,建立了机制,落实了责任。第四是科学决策,支持战略。借这个机会,把我所了解的风险管理在中国的实践给大家分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