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热点面对面第一期:成思危(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9日 18:55  新浪财经

  陈伟鸿:

  其实在我们看到这个关键词的时候也提出了我们的一个担心,就是我们看到CPI和PPI之间的背离的关系,我们来听听成思危先生的专业的分析。

  成思危:

  好,大家知道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CPI是消费价格指数,这两个它是不一样的。那么一般情况下,这二者的趋势应该是大体相同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生产价格它早晚要传递到消费上,对吧?这是我刚才说的,企业不能亏本,它的价格涨了,它肯定最后要传递到消费上,但是呢PPI和CPI之间它有一个时间差,就是说它从生产转移到消费,它有一个时间差,所以上半年我们确实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比较厉害的,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原材料、能源等等的价格上涨1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8.4%,大概是这样一个数字。

  但是下半年我个人看法,PPI的增速可能是差不多到顶了,一个因素就是石油价格。今年1月份我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我认为石油的价格从它的成本来看就算把资源税什么全加上它也不应该这么高,而且从油价的合理价格来说,应该是在100美元以下。在达沃斯那次BBC直播里头有一位非洲国家的产油国的证券交易所的所长是位女士,大家就问她,说油价这么高,你有没有负罪感她说没有,我很高兴。油价高了,我的国家收入多了,我人民生活可以改善。接着大家问她,你认为合理的油价是多少?她回答,60美元。所以她也看到这个油价过高是不合理的。那么随着油价的回落那么其他一些生产资料价格,我认为它的增幅可能还会涨,但是呢它的增幅会下降。所以从这样看,PPI我们可能再看两三月,PPI价格我认为到年底,肯定是会回落下来波。那么关于大家非常关注的CPI,刚才我们看到这个CPI

  是在下降过程当中的,增速下降,增速有所下降,那么它意味着什么呢?增速下降就说明我们采取的措施开始发挥了一定的效果,增速下降一定要理解物价还在涨,并没有说在跌,幅度放缓了,但是它涨的趋势放缓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和去年一同比下来,显得它增速下降得很多,就是这个道理。

  你比如7月份比去年降了6.3%,那是因为今年我们现在增速缓了,去年的增速是上升得很快的,所以这样就显得下降得多了。

  陈伟鸿:

  其实除了GDP增速放缓之外我们注意到其他几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同样也出现了一些下降的趋势,比如说外贸出口也下降了5.7个百分点。再比如说固定投资可能,如果我们考虑到价格上涨的因素的话,它实际上也是走的是一个下降的趋势。

  我们在态度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调查,他们说中国宏观经济的拐点是否已经来临,其中有51%的人认为这个拐点已经到了,49%的人认为这个拐点还没有到,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也邀请了一些中外经济学家来作为我们的观察员接下来我们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王庆:

  上半年以来的一系列经济数据的确表明了中国经济活动在放缓,从GDP 从工业生产 投资以及出口,尤其明显的是出口的增长速度放缓是最明显的,这反映的是整个经济增长放缓的性质,我认为是一个外部需求放缓带动的经济其它部分放缓的一个过程,所以呢我判断中国经济活动整体正在从一个过去的四五年的高速增长的过程向一个较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那么这样一个由外部需求放缓带来整个经济放缓的过程恐怕还会持续,至少要持续到2009年的上半年。

  陈伟鸿:

  刚才的这个问题您怎么看?我们特别想请成思危先生为大家来分析一下,究竟我们的宏观经济的拐点是不是已经到来了。

  成思危:

  这个根据经济周期的理论,经济总是有周期的,它不可能只涨不掉,那么从我们的经济周期看,大概是十年是一个周期,那么1990年到2000年是一个周期,那个周期的特点是开头涨得很猛,但是后头七八年是缓慢地下降,一直下降到8.6%,从14%下降到8.6%。那么第二个周期从2001年开始,它的特点是上升的,时间长,到现在七年了,一直保持着上升。

  所以我认为2008年,如果我们说2008年的GDP增长速度低于2007年,这就是叫拐点的话,那可以这么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不大同意,因为拐点有一个含义就是,可能说以后就老这么降下去了,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是我们的经济周期进入了下降阶段但这个下降阶段和前一个经济周期比那是短暂的,因为前一个经济周期将近有七年的下降,那么这次我认为就是两三年的下降,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陈伟鸿:

  好,欢迎大家继续来关注我们的《经济热点面对面》。

  在2008年的下半年我们宏观调控的主要的手段将会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对此呢我们搜集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我们在大屏幕上一块来看一下。

  第一种看法认为是政策方向的转变,第二种看法认为是政策的一脉相承,第三种看法认为是微调。在态度网上我们注意到这三种看法的比例分别占到了38%、34%和28%,同样比例非常地接近,我们想听一听成思危先生对这三种看法的评价。

  成思危:

  我个人的看法认为,从大方向上目前并没有转变,所以可以说是在“双防一紧”,当时还有个紧缩货币政策,“双防一紧”的政策根据现实的情况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还不能算微调,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所以我可能算第四种观点吧。其实我想不管大家如何来理解我们的宏观政策,我们下半年的目标当然就是已经制订出来的一保和一控,究竟在保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措施和以往不同,来保证我们的经济平稳和快速的发展,刚才我讲了,就是在我们采取措施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它带来的一个负面的效应就是经济的增速会降低,经济学家研究问题不是就数字看数字,而是要分析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它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拉动GDP的三大要素就是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来计算的。所以我们要保的就是要从这三驾马车里采取措施,来保证GDP不会有太大的下降。

  那么首先一个就是在投资上我们要合理的保证投资的有效的运用,特别是对于农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不能够投资减少得太多,在消费上也是这样,那么消费来说呢,要推动消费我认为还是要让人民群众的收入能够和经济增长同步,让人民群众的存款不至于因为负利率而损失太多,也就是说我一再主张是不是可以实行保值储蓄等等措施。

  再一个就是对低收入群体应该提高他的保障标准。

  那么第三个呢就是出口。我们不能够再出口那种高耗能的产品,因为这样的话能源价格很高,对吧。这样我们不合算,牵扯到出口结构的调整,也牵扯到出口地区的调整,因为我们对美的出口由于人民币升值原因肯定是减少,那么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得向别的地方增加出口。所以总体来看要保GDP的增长就要从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努力采取措施。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