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油价是否继续向上(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6日 18:03  新浪财经

  韩立岩(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影响石油价格的变化,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国际金融资产体系,黄金、属于战略物资的商品期货和美元之间比价关系的变化会影响石油价格,这是相对比较长期的因素。但是长期因素在短期内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稳定性的变化,当然这个因素的背后有着政治因素。

  第二个因素就是供需关系,特别是以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四国"经济的兴起。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产业结构的升级,居民消费结构也在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对石油的消耗量自然就上去了。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年,在中国总的能源比重中,石油的比重仍然是次要的,不超过整个能源总量的18%。而且这个比重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下降,人均消耗水平,按原油计算在全世界排第18位,煤炭仍然占到总比重70%的水平,这是资源的结构性约束,因为中国石油消耗的一半依靠进口。

  原油价格的高企对于国内企业的投资选择是个有效的长期信号,实际上清洁绿色能源的增长虽然缓慢但是一直在上行。近年的统计数据测算表明,石油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接近1,近乎是速度同步的。因此,即使全球新增石油需求100%来自中国,也不可能形成12%的需求增长,并引致100%的价格暴涨。

  第三个因素比较短期,但却是长期存在的,只是以不同形式来表现,那就是国际热点、投机因素的问题。国际上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是短期的,但却是今年有今年的故事,明年有明年的故事。国际游资的量也在增加,这些钱既有来自于发达国家的,也有来自新兴市场的,哪里有赚钱,哪里收益率高,这些钱就会往哪里去。

  目前推高世界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是投机,而不是供需。从2007年到现在,每桶油价已经从70多美元上涨到140多美元,翻了一番。这是供需解释不了的。在世界原油总增量中,中国的增量是首屈一指的。中国对于石油的消耗是什么概念呢?

  1978年,原油在中国能源结构(能源总量)里所占的比例是23.7%,1980年是23.8%,2005下降则降到了21%。

  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增长率是很低的,只有1~2%的水平,人口相对也比较稳定,对原油的需求也是稳定的。"金砖四国"中,其他三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也没有中国那么快。因此,供求对于油价的大幅上涨是解释不了的。但供求是最基本的问题。

  从199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创新的主导产品是以债券为主,主要的金融寡头在债券市场投放的资金量非常大,意味着金融创新或者是杠杆效应非常高,同时意味着泡沫也很大。

  从1992年开始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西部的房地产价格就没有调整过。2007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首先受影响的就是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大量的资金从债券市场、投行等撤出来。由于美元在跌,客观就使石油的价格上涨,中国也在进行经济调整,大量的资金无处可去,所以投资者就把资金押到石油上去了。再加上战略资源的供需在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所以这些钱自然就做多商品期货。欧佩克主席说得很清楚,是美国投资银行在商品期货市场做多。这些投资银行要在商品期货获得收益以弥补他们在次贷上的损失。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