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长期战略(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5日 18:09  第一财经日报

  当然,只有制度是远远不够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也非常必要,要考虑到高层决策、中层执行和日常运转三个部门。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一般把社会责任的职能放到公关部,这显然是不够的。

  钟宏武认为,一些日本企业组织体系可以借鉴。其高层组织是社会责任推进委员会,一般由总裁负责,成员包括各副总和业务部长。社会责任推进部则是一个日常办事机构,典型的社会责任推进部的内部组织是:1)业务规划室;2)环境管理室;3)社会贡献室;4)责任沟通室。社会责任推进部的正式编制从3~120人不等,平均10个人, 此外还在各业务群组和辅助支持部门配备了社会责任兼任人员,一个部门设置1名社会责任推进负责人(社会责任担当)、1名社会责任推进联络人。每个月社会责任部都要召集召开“CSR推进担当者会议”,讨论CSR如何与各业务、各部门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如何有效地推广社会责任工作。

  在进行组织建设时,殷格非认为社会责任中层执行部门要与其他业务部门平行。两种做法是极端的:凌驾于其他业务部门之上;只在原有组织系统上做细枝末节修补,而没有进行系统性完善。

  体系建立之后,完全彻底的培训是最重要一环,要让员工明白社会责任是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实施,多一份贡献的思维,就少一份伤害的行为。最后就是落实到考核制度上,如果没有考核,所有关于社会责任的努力都可能将不了了之。

  企业在建立长期的社会责任体系时,还要建立应急体系,如风险管理体系、安全应急预案、赈灾启动计划等。在2007年初,伊利集团内部建立了一套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应急机制,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系统,由应急沟通反应预案、赈灾物资调配预案、抢险救援队人员配给预案和媒体联动机制、集团内部动员机制5部分组成。该机制在必要时可完成从企业外部的救援机构、媒体、一线销售渠道和经销商,到企业自身的四方联动。

  十年前,1998年,为了获得美国 Timberland公司长期合作的订单,广东省开平侪达制衣有限公司老板张毅生答应对方查厂的要求,在此之前,他对企业社会责任几乎一无所知。

  在社会责任上需要进行投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颇为挠头。不过张毅生发现,十年过去,周围一些不规范、赚快钱的企业已经消失或濒临倒闭,自己的企业却正朝前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