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SK研究院副院长Yunjong-Wang主持讨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 11:29 新浪财经

  

SK研究院副院长Yunjong-Wang主持讨论(图)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SK研究院副院长Yunjong-Wang。(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以下为SK研究院副院长Yunjong-Wang主持分论坛“新兴亚洲区域化和中国:趋势和挑战”的讨论环节。

  Yunjong Wang:非常感谢主席!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我要感谢主办方对我的盛情邀请。李教授的论文摘要,我都读过了,我也准备了一些讲稿。但是我想说的是,Peter Petri和Giovanni Capannelli的演讲非常独到,非常有见地。我完全赞同Peter Petri和Giovanni Capannelli先生的观点。关于他们的演讲的技术性的内容,我没有什么疑义。关于Peter Petri所讲的东西,我想再补充一下。

  Peter Petri谈到未来全球经济体系的建设,我想他在谈的是三级的格局。分别是美国、欧盟和亚洲、泛亚洲集团。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一些制度架构,但亚洲目前还未成熟,并没有这样的制度、架构。特别是从政治方面而言,还没有这样的制度体系。亚洲可能会走与欧盟不同的路。目前,亚洲经济体迅速一体化,研究也显示这样的一体化进程将会继续。但我们必须要区分一体化,以市场为主导的和以制度为主导的一体化进程,这两者是不同的。当我们谈到市场一体化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看看北美自由贸易区,虽然三个国家有了自由贸易区,但是我们依旧看到有边界效应的存在。边界效应显示,边界的壁垒依旧存在,关税依旧存在。应该如何消除壁垒来消除这样的边界效应呢?我想,一个主要的壁垒,就是货币的问题。美元和加元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还有行政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也阻碍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自由贸易。

  之前我们谈到的自由贸易区和贸易自由化,我们依旧面临很多不同形式的边界效应。全球化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运输的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正在下降,但现在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边界效应挥之不散。你很难把这些边界效应的所有表现形式完整的列出来,但是我想说,在亚洲和欧盟以及北美自由区相比,亚洲有着更多的边界效应。Peter Petri谈到宏观经济的相互依存,在亚洲国家之间依存度逐渐增强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先前的论文中我也谈到这样的趋势。他的研究并没有谈到是什么样的驱动力增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纵向的行业之间的贸易,在价值链上亚洲公司开始专营于一些特别的价值链,特别的环节,并通过产业内和地区内的贸易来实现经济增长,这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力。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