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Peter:亚洲经济利益的相互融合超越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 10:38 新浪财经

  

Peter:亚洲经济利益的相互融合超越金融危机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国际商学院卡尔·肖皮罗国际金融学讲座教授Peter-Petri。(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下面,我想花一定的时间谈谈另外的一方面,就是合作,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机制?未来这样的机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体化会带来合作,很多不同形式的合作。李教授也提出了一些概况,提供公共产品会有溢出效应、扩散效应,这些都是关键影响。我们也更加详细的探讨了一体化带来的合作,在很多不同领域都需要合作,比如管理相互依存、加强国家政策、需要减少区域贸易壁垒、确保金融稳定并推动金融一体化,在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上加强合作,并提供公共卫生、国防安全以及环境方面的合作。第二是加强国家政策方面的一致性。国与国之间能够跟对方施加压力支持一体化,放弃国民利益,以追求大众利益。第三是这个地区能够代表统一的、全球的利益。在国际论坛上,有统一的话语权。这方面,我想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世界经济也需要接受这样的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出很大的政策决定。这些国家的市场准入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市场准入,需要进一步的打开,进一步的提高。这方面,就需要亚洲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也需要进一步的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这将是一个有益的手段,帮助我们实现调整。

  到底有什么样的架构能实现合作呢?首先回到之前的一张幻灯片,很多人可能之前看过这一幅图。讲到自由贸易协定在地区、内部谈判的不同的自由贸易协定,还有李教授给大家做的演讲中都谈到了亚洲与区域外的自由贸易协定要比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协定更多。很多人看到这一幅图,都会说非常混乱。这是合作的一个层面、一个架构。而这个图是另外一个架构,就是各种各样的区域论坛。在该区域,有诸多的论坛。我不想给大家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图表上,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论坛。中间黄色的圈子里是东盟,东盟很显然是最富经验的、最老道的经济集团。东盟10+3加入的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东亚峰会也叫东盟10+6,是外面这个圈子,在他们外围大家可以看到范围更小的次区域论坛,比如说南盟这些都是次区域合作机制。而另外跨区域的论坛,也如火如荼的在进行中,比如亚欧会议、APEC。这一幅图反映出了多种合作,有区域论坛、有双边贸易协定、有区域内或跨区域的论坛,涉及到很多的国家、集团,有很多不同的活动。但是,目前的侧重点还不是非常集中。

  这个论文至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未来的合作会采取什么样的框架、什么样的结构。有很多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上午也讲到了不少的细节。在我讲演之后大家也可以讨论。下面我讲一点就是我们报告讲到的一点,我们看到多轨的变化趋势将会继续保持。多轨并进的状况将会继续保持。跨区域的亚欧会议和次区域,东盟+3、东盟+6以东盟为核心的等等,我们要看一下具体合作要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地区实际有很多的多样性,有些国家并不知道以什么样的老道方式与更高级的经济体进行合作。所以不同的轨道,给他们了一个递进的梯子。这些有关的架构,相互之间也进行竞争,这实际上也会有好处,会使他们更加聚焦、更加有效的应对某些问题。

  这个架构的演进中,多轨将继续保持。可能还有一些精简、精炼,是需要的。这是多国论坛中都加以谈到的。但另外一些问题并没有,比如说贸易方面,可以有多种自由贸易协定,我们需要把有关的模块加以组合和调整。一定程度上的精炼化和整合是必要的。如果不整合,对于官员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他们需要出席的时间很多。还有一些机构,并没有常设人员,很多政府人员是兼做的。有些实质化的工作并没有推动。这里面需要一些技术性的能力使我们的合作议程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我们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建议,就是应该建立稳定的金融对话,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管理金融一体化和进行金融标准的整合,可以应对金融的不稳定。另外,跟东盟+3、东盟+6金融评估机制结合起来,另外还有清迈倡议、货币合作的倡议的合作,都应该加以推进。这些都是很广的意义上进行的。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这样的决策都是需要官方来做出的。重要的是,在一些非常紧要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先采取行动。这个方面首先做出决策,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