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Peter:亚洲经济利益的相互融合超越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6日 10:38 新浪财经

  

Peter:亚洲经济利益的相互融合超越金融危机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国际商学院卡尔·肖皮罗国际金融学讲座教授Peter-Petri。(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这张地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具体的模型,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贸易会达到之前的水平。这是以泰国为中心的一幅图。大家可以看到,在所有的东亚国家,都有与泰国的联系。还有区域以外的国家,与泰国发生联系。生产方面,也出现了一地化。10年前,这样的一体化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信息和通讯技术却使其成为可能。从深层次来讲,是高层次的经济合作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我们还有其他的一些图,都向我们展示了汽车行业、其他制造行业所经历的整合和一体化进程。

  在这图表上,大家可以看到金融板块一体化的进程。大家可以看到政府债券收益的标准差与美国债券的标准差、5年期和10年期债券的标准差。随着时间推移,是稳步在下降的。刚刚李教授也给大家看了一些数据,显示亚洲金融一体化要比贸易一体化落后很多。有很多的数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同时,也可以证明金融一体化在逐步的跟上。

  这张图表,显示了宏观经济相互依存。左边的方框,橙色的显示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相关系数。亚洲和美国、欧洲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蓝色的线所显示的。危机之前,亚洲国家之间的相关度并不是很高,但危机期间以及危机之后,亚洲国家之间的相关系数进一步的增强了。而蓝色的线,所关注的是亚洲经济体和美国、欧盟经济体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间有所下降,之后也没有很快的复苏。在这张图表上,我们还不能够看到这样的连接是否还在继续或者终端。亚洲经济和全球经济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一些趋势表明亚洲、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经济耦合进一步加强了。亚洲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也进一步提升了,比以往更加密切。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一体化指数的总结。我们主要选择了六个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可以反映同样的结果。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衡量了不同领域的一体化进程。蓝色的这一块是危机之前的一体化程度。而橙色的数字,是一体化之后的情况。在所有的领域,所有的指标,针对所有的亚洲国家,橙色的都比蓝色的高。贸易指的是区域内贸易所占的份额,投资指的也是该地区的投资,政策合作指潜在的双边合作协定。不管是自由贸易协定,还是已经在实施的贸易协议。人员的交流指的是旅游、区域以内、以外的人员交流占GDP的比重。金融这块看的是股价的走势。你可能很难将他们整合起来,因为他们指不同领域的变动,但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深远的一体化的趋势。这是我们过去搜集的数据,这只是冰山一角,显示了一体化进程在进一步的加剧。这张图表上可以看到2020年的前景,这个预测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三年前所做出的。我想这个预测,对于亚洲经济的前景是太过于保守了。中国和印度目前的表现比它的预测更好。在市场价格上,左边是对于中国2020年的市场规模的预测,右边的是PPT调整之后的数据,调整之后的数据加起来中国和印度将会超过美国的水平。这显示出了在世界经济中中国和印度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的增加,而亚洲市场将更有吸引力。随着亚洲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的加强,一体化将会更加深入,而且会进一步的加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