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吉野直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 17:05 新浪财经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吉野直行(图)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吉野直行。(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吉野直行在分论坛“亚洲金融转型”上演讲。

  Naoyuki Yoshino:我的演讲着重谈亚洲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亚洲的债券市场。为什么亚洲债券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亚洲债券市场未来发展如何?这是我的论文所做的研究主题。

  首先大家可以看一看这张表格,大家知道亚洲的储蓄率是很高的,大家看一下左手边很多亚洲国家他们储蓄率达到30%到40%。而亚洲国家投资占GDP的比重也是非常高的,在右手边可以看到这个比重,但是我想说的是亚洲国家他们的储蓄并不是非常平均的,而很多的投资都是投资于美国和欧洲,然后又通过美国和欧洲回到亚洲。在这个数据上大家可以看到亚洲人的储蓄投资到哪里去了?有42.8%的储蓄是投资到了美国,主要是投资于短期融资券,37%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而只有8.2%是投资亚洲市场的。

  哪些国家投资到亚洲?37%的投资是来自美国的,30%是来自欧洲的,18%是来自亚洲的。因此大部分的亚洲储蓄都是美国和欧洲的,但是投资亚洲大部分的资金也是来自于美国和欧洲的,大家可以看到资本的回流但是投资外部的资本是长期投资,而回亚洲是短期投资。大家看到60%的欧洲储蓄都是在欧洲做投资,我们如何转型,从亚洲这种方式转变成欧洲的投资形式呢?为什么要有那么多人都投资于欧洲和美国呢?首先在亚洲金融产品比较单一比较短缺,在一些国家只有两种方式,要不存款要不股票,没有一个中间产品,在亚洲的债券市场比较薄弱。等一下我谈基础设施,谈收入债券、对冲基金还也共同基金等等。我们希望能够发展股票和存款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债券市场,发展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随后我想要根据不同的国家来做分析,先看一看泰国的情况。到底哪些国家在泰国投资最多?位列第一是欧洲,第二是美国,第三是新加坡、香港和日本,在欧盟和美国,他们在泰国的投资额要比其他亚洲国家在泰国投资额要多得多。

  再看一下新加坡的投资情况,欧盟和美国都是最大的投资国,几乎在所有的亚洲国家欧盟和美国都是最主要的投资者。下面再看一看亚洲国家投资到哪里去了?泰国主要投资地是欧盟和美国,他们在新加坡、印尼和香港的投资是非常有限的。再看一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欧盟是主要的投资地,新加坡第二位,美国第三。新加坡的情况,欧盟和美国的投资也要超过新加坡在其他国家的投资。东盟多个国家包括中日韩三个国家,他们最重要的投资地也是欧盟和美国。下面我想看一看另外一种资本流动情况,到目前为止我给大家讲了这些国家的投资情况和接受投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这里三种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信息,一个是银行贷款,黄色是外商直接投资,红色是银行贷款,而紫色是证券投资。这边用日文来写,希望大家能够看得通,还有汉字。如果我们看一看银行贷款的话,在1997年和1998年的时候当时亚洲正值金融危机,银行贷款在97年98年减少,而外商投资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你们可以看到1998年到2000年间黄色这一块是慢慢扩大了,非常有意思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在90年代以及在90年代末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90年代间大部分外商投资都是涌入制造行业的。不仅仅在日本而且在亚洲很多亚洲国家接受的外商投资都是来自日本,但是金融危机之后外商投资更多是来自美国和欧盟,是进入金融行业的,韩国金融行业40%到50%的投资是由美国和欧洲做出的。再看一看98年外商直接投资大大减少了,到2003年亚洲经济体稳步复苏,然后外商直接投资又进一步的回升,有回暖的趋势。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东盟国家的FDI的细分,根据来源国的细分,1990年的时候很多投资都是来自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但是到1999年、2000年的时候绿色和黄色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大家可以看到欧洲有很多的投资都是进入亚洲的金融板块。看一看金融贷款,大家看到97年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大大减少了贷款,这对亚洲很多国家从金融危机的复苏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日本的银行贷款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从98年开始银行贷款就稳步的下降,日本经历了银行业危机,日本银行对于东南亚国家的融资大大减少了,到2002年2003年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