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春明: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14:21 新浪财经

  第二个方面,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实际,我们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三步走”这样一个发展目标。首先是近期目标:到2005年左右要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城市圈内的信息化建设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整合城市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框架;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圈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两到三个百分点,武汉市的经济增长年均要达到12%以上。中期目标是:到2010年,就是要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和城乡建设“四个一体化”的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网、高速公路网、公用通讯网的现代化;要形成高技术、机械制造、原材料及新材料、轻工纺织及食品,还有农产品加工几个产业群;城市圈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要提高到70%左右;武汉城镇化率要达到70%,其它八个城市的城镇化率也平均达到50%以上。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要提前三到五年实现全面小康,武汉市率先在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武汉城市圈要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武汉城市圈整个的框架,我们把它叫做“四个一体化”的基本框架。第一,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个就是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重点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内外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新型的综合运输体系,重塑武汉乃至湖北“九省通衢”的新优势;第二个是要加快城市圈信息化的进程,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数字化、网络化的城市;三是要构建完善的能源供应网络;第四个是要建立和完善生态与环境领域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也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个“一体化”就是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产业是城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圈内各个城市在产业的发展上要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围绕以武汉市核心发展区融合互动,以特色产业园区来促进产业的集聚,建设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是这样的一个情况,第一条,是以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的辐射极,要推进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黄石、鄂州、黄冈、咸宁市的产业集聚带。第二条是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的辐射极,要推进汽车制造 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要建设仙桃、潜江、天门的产业集聚带。第三条是以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区为主要的辐射极,推进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要建设武汉到孝感的集聚带。第三个“一体化”就是要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是城市圈互融互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在市场一体化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这是非常之重要的。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中央银行和众多商业银行区域分行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区域性总部所在地这样一个优势,要推进武汉市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柜台市场等为特色的华中地区金融中心的建设,并要逐步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对接。再就是要进一步地发展和提升商品市场,特别是我们这个零售业今年底要放开这样一个机遇,要进一步地发展商品市场。再就是要进一步地推进要素市场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的发展。要加快技术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在市场一体化方面,要规范市场的准入制度,要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实行合理流动。第四个“一体化”就是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既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目标,也是城市圈发展的动力。在这个方面,重点是采取三大措施:一个是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结构;第二个是要优化城市功能的结构;第三个是要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完善城镇规模结构。特别是要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要走多样性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