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春明: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14:21 新浪财经

  下面我们再从武汉本身来看。同志们都知道,武汉历来都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可以说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综合优势。下面我们略举几个方面的优势。一个是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武汉,湖北居于全国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北边的北京到南边的香港,从东边的上海到西边的重庆,如果把东南西北这四个点用一条直线把它连接起来,交叉的这个地方就是湖北,区位优势非常之独特。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叶大年先生他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描绘。他说,中国现在已经公认的三个经济圈,这就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再加上正在形成的成渝经济圈,这四个经济圈构成一个大椭圆。南北向是椭圆的长轴,长度是两千七百公里,东西向是短轴,长度是一千八百公里,这个椭圆的中心就是武汉。所以他说,武汉理所当然是一个分量非常重的经济圈。武汉在历史上都有“九省通衢”之称,现代交通的发展更加营造了武汉“九省通衢”新的优势。第二个优势是产业优势。武汉城市圈工业基础良好,武汉、黄石等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的门类比较齐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武汉城市圈正在形成六大支柱产业:第一是以汽车、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钢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医药化工、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工业;以水泥等为重点的建材工业;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轻纺工业;还有以光纤、光缆、光电器件、激光、通讯系统、软件等为重点的光电信息产业。可以说,这个产业优势在中西部地区是非常鲜明。第三个是科教和人力资源优势。武汉城市圈特别是武汉教育发达,它集中了我们湖北省70%以上的高校,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大批覆盖国民经济诸多行业的科研院所和科研开发机构,从技术研究到应用开发、成果转让的新型科技开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武汉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和科研中心。第四个优势是市场优势和金融优势。在武汉自古就有“货到汉口活”这样的美誉,至今武汉仍然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商贸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当中居第二位。武汉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目前仍然是华中地区的金融重镇,拥有一批区域性监管机构和地区总部。近些年来,武汉利用外资不断地迈上新台阶,长期居中西部地区的前列。

  在这里我还要向各位提供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10月19号 《经济日报》上登载了一片文章,它的题目是,《谁是未来十大功能中心城市》。这篇署名倪鹏飞的大作是中国社科院专家小组。他们选择了中国内地四十三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来作为样本,以综合经济中心城市的十大功能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定性、定量,大量的分析,经过计算和排序,确立出了中国综合经济中心城市的排序。所谓综合经济中心城市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投资、决策、金融、贸易及其生产性服务等多种功能的集聚地区。根据专家小组的排位,武汉市作为综合经济中心它排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之后的第八位,这个第八位也是除了沿海地区之外的内陆城市的首位。而且这个报告对武汉市的各个功能定位做了这样的表述,这个报告说:武汉依旧是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武汉进军中南地区的科技中心;武汉是华中的装备制造中心;武汉是中南地区的加工制造中心;武汉无疑是中南地区的旅游中心;武汉的目标是成为中南地区的金融中心;武汉竞争未来中南地区的物流中心;武汉独霸中南地区的会展中心;武汉是中南地区无可匹敌的人居中心。最后这个文章得出结论说,华中地区的综合经济中心在武汉。所以这个信息对我们来讲是具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可见,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龙头,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武汉不仅仅是湖北的武汉,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武汉,世界的武汉。建设武汉城市圈不是武汉的战略,也不是湖北的战略,是国家战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