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银行业务与业绩的影响(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11:45 新浪财经
杨青丽: 对于“从紧”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我们根据模型测算哪种升息模式对银行有什么样的影响。至于资产质量,我们认为2008年情形好一些,可能2009年会影响大一些,因为调控的影响一般会有所滞后。 如果很悲观地测算,银行净资产增长率可能下降20个百分点。原来我们觉得银行业2008年是增长40%多,当然比今年要低。根据我们自己发明的半年报分析方法,从资产负债表各项增长率推算,最后净资产增长率可以等于各项之和。整个行业加了56%,利息大概占30%,费用、拨备、中间业务各有8%~9%,基本上是这样的构成。可以看出拨备比较大。这种测算没有考虑资产质量极端恶化的情况,就像美国当前的情况,这是悲观的情况。不过悲观情形出现概率较低,也许在10%以下。 还有适度乐观的,像我们开始的测算,就是适当地调控一下,软着陆,可能是增长45%。 乐观的情况也有可能,大家都说先紧后松,最后一放松又不管了,有可能最后还不低于今年。这种乐观情况的概率可能是20%。 这些测算都是静态的,基于假设,比如假设信贷成本没有大的变化,各种资产负债结构没有大的变化等。当然,央行调控资产是在我们的预测里面。成本方面,大家好像都很乐观。中长期来看,如果直接融资发展起来,负债成本可能会上升。至于说紧缩会不会影响到业务,肯定有影响,但影响的可能是主要一些边际客户。 沈明高: 我对银行的利润没有预测。我感觉,如果2008年的信贷增长控制在15%左右,加息2~3次,银行的利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银行可以通过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来弥补利差方面的损失。有一些银行可以做到,其中一些可以做得很好。这是最佳情形。 如果说差的情形,比如信贷增长控制在13%,加息加得更多,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再加上美国经济衰退,中国的银行业可能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有可能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后第一次面对宏观经济波动的挑战。这个挑战到底能严重到什么程度,我想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在国内政策的反映,如果政府国内政策及时调整,可能会好一些,比如说原来13%,现在马上放到15%,或者其他举措,增加企业的流动性供给,可能不至于出现企业大面积破产,从而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会小一些。反过来,如果政府操作不当,能糟到什么程度?经过开放和改制,当前银行业整体效率是挺高的,虽然单个银行肯定有风险较大的。但银行即便遭遇比较比较紧张的情况,直接后果可能不是破产,而是重组。总之,我认为不会出现什么特别大的银行危机。 而且,即便出现一些银行危机,对中国来讲也未尝不是好事。我的感觉是,中国可以避免小的危机,但如果真的出现大的危机时,整个政府能不能处理反而有些让人担心,因为出现短期问题,地方政府有能力化解风险,但真正到某一天,宏观经济调整非常剧烈,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化解时,甚至中央政府的能力都有限时,中国的调整就不可抗拒,那可能是一个非常惨烈的调整。所以,我实际上乐于见到一些小的金融风险,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大的、长期性的金融风险,这对中国来讲是有利的。面临危机时,比如经济过热或通胀时,一定要防止为了减少短痛而采取一些可能增加长痛的所谓药方,这样做得不偿失。 谭雅玲: 我认为,从紧政策后,跟政府挂钩的,或者跟政府指标连接的银行可能压力大些。跟国际市场走、国际业务比较突出的银行,相对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从紧对利润的影响也是双向的,有好有坏,因为如果利润太高,未必是真实情况,而合理的调整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目标都应该有好处,对银行改革,包括对推进务实作风和效率也有好处。从国家金融体系和银行发展考虑,调控的目的是促进银行和保护银行,而不是压制和伤害银行。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