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9月21日下午,由英才杂志社主办的2007“创造价值·贡献中国”活动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宴会厅隆重开幕,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的盛况。以下为“创造价值·贡献中国——共创中国商业价值”分论坛实录。
主持人蒋璐阳: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2007创造价值·贡献中国的论坛现场,我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主持人蒋璐阳。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会的主办方《英才》杂志社以及各合作单位向诸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大家!
10年可以说是弹指一挥间,这之间我们也伴随着中国的商业绚烂崛起,《英才》杂志用其绚烂的笔法,记录和改写了这些中国商业的英才。那么我们在下一个10年当中,中国的企业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呢?下一个10年中,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又将会发生什么样深刻的变化呢?在今天下午论坛的现场,我们可以一一解开这些谜底。
今天我们以创造价值·贡献中国为主题,将分为两场论坛,一场是跨国企业论坛,创造价值·贡献中国——共创中国商业价值,另外一场是国企论坛,是以新国企、新价值——国有企业的全球化责任。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我们第一场论坛的嘉宾,他们是高通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孟樸,EMC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朗盛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那么这场的主持人我们请到了资深的媒体人何力先生,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嘉宾,有请!
主持人何力: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主办方很信任我,让我来主持《英才》10周年这样一个重大的活动。
应该说我看到这个论坛的主题以后我非常喜欢,就是共创中国商业价值,或者说共创中国商业价值10年。
第一,过的10年像在坐的跨国公司中国区的领导人,都参与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变化,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之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
其实昨天晚上我在上海,碰到了本土公司爱国者的冯军,他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开始,每30年是一个剧烈的变化,或者是有一个里程碑的事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么1979年改革开放,那么下一个就是2009年,就是奥运会之后上海的世博会之前。那么我们从2009年开始算起,我们今天讨论的共创中国价值,回顾过去的10年以来,我们更多地是展望未来的10。那么如果我们展望未来的10年,我们会大致地描述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或者是大致的10到12年情景是什么样的?如果按照平均全球的证券市场占GDP的市值算的话,中国在120万亿左右。
其实还有一点,如果大家关注美国市场的话,美国还有一个占GDP300%的深度的资本市场,就是各种各样的债券市场,就是各自的市场是有深度的。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市场的话,大家想象一下12年之后的情景。
那么回顾来看,今天中午我还在想,回顾这一段的历程,我们能不能用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适应的阶段,跨国公司他们进入中国的时候已经有了全球的经验,那么他们刚刚进入中国来就是一个转型的市场,他们需要调整,那么调整的过程中,有的很适合,有的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我觉得未来我们必须创新和创造在中国,也许有一天中国的经济反过来会领导全球的经济,因为在这个市场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市场。中国的领导人,在跨国公司里面都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因为这个市场每年的利润只有10%左右,于是中国的这些商业事件,是不是可以成为全球新的焦点、研发、技术创新和创造。那么跨国公司的商业价值,能不能在中国真正地体现。
我们今天的讨论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我们回顾过去的10年,下半部分我们展望一下未来的10年。在回顾过去的10年的时候,我们准备了4个价值,一个是技术价值,一个是人才价值,一个是文化价值,一个是财务价值。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这10年来在中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无论是为中国的本土企业还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跨国公司自己,但是跨国公司还有待于成长。刚才在休息室里面,更多跨国公司的领导人,都在说中国现在的新挑战。
我想请三位嘉宾自己选一个或者是选两个进行阐述,就是在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10年里,您认为对公司乃至对本土,什么样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或者是说,哪些价值是你们这个企业在本地经营的10年中体会最深的。我们看到你们的设计中心等等都转移到中国,战略的转型在不断地调整。台上三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领导人都是本土领导人,叶总是来自香港的,但是普通话非常非常好。
是不是跨国企业在过去的10年,是不是有与本土融合的一面,也有不融合的一面,那么对于跨国公司本身,是不是应该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孟樸:我觉得文化价值对于我来讲非常重要,现在大家都在讲创新,所以我从我们外国公司或者是中国公司,还有整个社会来讲,其实都是被看好的。但是我想说一下我对文化价值方面的看法。
因为从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公司是依靠技术,但是我觉得实际上它都离不开,他怎么样能够对中国的文化能够有好的理解。不管是这个公司总部,它的一些做法,肯定拿到中国来有很多不融合的地方,因为中间最大的差别是跟文化有关系。美国公司有美国公司的文化,日本公司和欧洲公司有日本公司和欧洲公司的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怎么样进入中国的时候,能够与中国的人文和习惯能够相匹配。不管是从消费者的习惯,还是整个社会中间,都是跟文化有关系。
在人们的生活里面,基本上是都和文化有关系,它基本上是靠法制一律平等。这个进入中国以后,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对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完善,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来看,实际上中国的文化还是我们平常讲的情、理、法这三个。就是怎么样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衡量,其实中国有中国的做法,中国几千年来有自己的文化。但是,从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来讲,这个是非常地不适合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文化上的差别对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或者是中国公司以后进入到外国社会,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再有一个例子,通常大家觉得看到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当地的领导,大家说看他的成功与失败,通常都看表面上的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把执行外国总部的执行力拿到中国本土。或者是在总部的公司,是不是能够融合中国的文化。所以,这个在具体的执行,不管是哪个企业,我自己的体会是,一定要有一个融合、互相包容的过程。
如果你想把外国公司的做法搬到中国来是不行的,但是你一定要说是我完全用中国文化强加到外国公司的身上也是不行的。所以,从亲身的经历,我说为什么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何力:孟樸能不能就你的经验,或者是在这个影响的过程中,就是跨国公司到中国这10年来,也带来的很多的做法、观念、经验,还有你讲的法律方面,那么对于企业或者是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或者是在本土的公司,是不是也产生了一些影响。那么这些影响是不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呢?
孟樸:我觉得现在不管是国内的企业,因为跨国公司在国内也有合作伙伴,很多中国的公司在做计划的时候非常注重,而且做得非常好。这个我觉得我自己的体会是跟外国公司改革开放20年慢慢进入中国之后体会到的。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他们很多时候在做任何事之前,就是先做计划。我们过的习惯就是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你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所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我自己刚进入外企,其中有一个非常难协调的方法,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协调。就是美国公司总部,对于做预算等等方面非常注重,如果没有这个,美国公司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盈利。
但是从中国的销售来看,销售人员非常难于做任何的预测。比如说大家会给你讲100个意外,政策有变化,客户也有变,所以什么都在变是没有办法的。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过一、二十年,不管是中国的雇员还是中国的公司,我觉得还是非常注重计划的。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于以后所有中国公司能够进入全球化,进入海外市场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主持人何力:是这样的,我02年参加国际访问的时候,因为我睡不好觉,我对翻译说明天你带我看医生,去开一点安眠药。他说明天看急诊,但是看不到急诊,所以只能约,最后看了一个台湾在美国开诊所的医生,挂号花的8美元。所以,孟总跟我们分享跨国公司在中国的10年,在文化上与本土公司相互的影响。那么王总您觉得哪个方面有体会很深的?
王永利: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刚才主持人提到了4个价值,那么从企业的方面来说,我认为这4个价值在过去10年,对于中国是一个非常变异非常快的10年。我们中国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如果我们在这10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一个阶段不同的价值会为我们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它能凸现出不同时段的价值的重要性。
我们对于技术的需求是非常非常强的,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价值型的产业,还有IT产业,我们对于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非常看重的。当我们整个的中国企业不断发展的时候,就是说我单纯有技术已经不够了,但是不是说技术没有价值了,还是非常有价值。但是,在这个领域,价值不足以使这个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地步。这个时候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人才的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我们越来越重视本地化的人才。
大家也看到了,跨国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发展的时候,中国的本土在20年前或者是10年前,是一个比较大的产业。那么不少的跨国公司在这10年的竞争也是很大的,就是跨国公司相对而言也有比较大的。那么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家看到中国的国有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已经可以在相当多的领域可以跟跨国公司进行抗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人才的匹配上。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在20多年前、10多年前,是优秀的人才是非常愿意到跨国公司去工作的。但是,现在本土企业有非常明显的人才优先性,就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本土企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发展经济,企业发展、商业成功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商业的成功而成功,其实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责任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发展。在这里,刚才孟总讲了很多,就是企业文化方面的发展的价值,在这里,我也不想再重复这一点。那么不仅在文化方面是一个企业自身的文化,还包括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的文化。在这个方面,我的感受很深,比如说我们跟其他的国家进行交流的时候,商业的成功可以使这两个国家建立纽带,但是这个纽带是利益上的纽带,而只有通过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这样才能够提升本地文化。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国际的,越是世界的。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在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时候,我们内部并不是仅仅追求在商业上的成功,而是要把我们的文化带领到社会上。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并不仅仅是要企业的文化适应全球化的浪潮,而是要把整个企业适应在当地大的文化环境中。
在今年8月,我们赞助了欧洲很著名的音乐节开到了中国,这个音乐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因为欧洲的音乐节有深厚的底蕴,我们这个乐队聘请了中国上海的交响乐团,曲目也是有中国的曲目。那么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国赞助音乐会,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因为我们中国的人民,愿意以开放的心态来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其他地方的文化,这样,我们可以使我们的文化更加深厚。
在这里面,我觉得文化的价值,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国来拥抱世界会产生更多更重要的价值。
最后,商业成功是其他一切的基础,如果没有商业成功,你就没有基础做一个很好的企业,所以,我觉得财富的价值是最核心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有很多人才的价值、文化的价值,这是我个人的见解,谢谢!
主持人何力:王总刚才把4个价值,按照他的逻辑关系做了梳理,跨国公司在中国和本土的用户、合作伙伴一起创造了经济价值等等。其实我们发现这4个价值之前确实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从经济到技术之间的成长还有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最后到了财富,我想财富在这里面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和社会财富上,体现在人们在这样经济社会的成长中,能不能分享到好处,能不能都过得开心。
最近有一个电视剧是写人生经历的过程和成长的过程,我觉得看似普通,但是其实很有意思。王总总结得更全面,下面请EMC的叶总,虽然他的发言有一些困难,但是我想他在这4个价值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叶成辉:我觉得我们应该探讨一下在过去的10年中国的发展,我自己觉得是技术价值的平台。
你建一个桥梁,从建立开始,可能在美国建需要5年的时间,在中国可能需要10年。我是做IT的,比如说美国、英国核心银行的系统,每一步的软件、硬件的修改都是有专业人员负责的。中国的银行从没有IT到有IT,他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第一个是技术,第二个是人才,就是说我们的人才应该怎么变通?老百姓最多的钱在房子里面,房子里面就是有房产证,我相信很多人有房产,但是没有房产证,但是在香港,你根本不会担心有没有房产证。比如说在律师事务所全部登记好了,有备份的东西。
整个财富如果都烧掉了,那如果没有备份,你知道从文件到电子化的文件,需要长时间把这个变成电子的东西然后进行备份,之后再从一个很遥远的形式里面找一个灾难备份的形式。所以,机械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些东西是很多时候在外企是不会没有的。
中国的人才是很重要的,在很短的时间把技术价值提升上来。我觉得在过去的10年,我们发现很多很多生活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没有外企的技术,把在中国的文化建造得很快。在中国我们需要不同的人才。
主持人何力:谢谢叶总。我觉得叶总从技术的角度,其实讲了一下关于技术人才,我觉得有他的专业性和独到的方面。刚才您还讲了数据备份的问题。其实刚才叶总讲了,在电子时代,有一个迅速的存储技术和软件的集成在一起的运营商,那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个,好像数字带给了我们很多的便捷,但是有的时候如果不注意这个所谓的备份和存储带来的麻烦,手机突然一下子文件都没有了,或者是电脑的文件都没有了。所以,存储技术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或者是IT技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感谢三位从各自的公司和各自切身的体会,讨论了我们今天回顾过去1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这样一个立场,和对本土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一起在技术、人才、文化和财富4个方面所创造的价值。
那么刚才我们也说了,我们如果展望未来10到12年,从08年到2020年这样的时间周期,或者是从09年到2019年这样一个10到12年的周期。中国市场在还有这么大的生产空间,而且似乎所有人都认为未来的黄金10年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分享,就像我刚才说的,未来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成功,就意味着他在全球市场的地位。那么如何在中国的市场成功?如何把在未来的10年新的商业实践转换成全球经验?那么三位企业家,三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对未来这10年,这样的一个发展,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是你们怎么找到这10年的发展有哪些要素?那么在未来的10年当中,如何把这些要素组合?如何去寻找在市场上最重要的资产?那么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在不断地变化,那么比如说环保的问题、社会化的问题,一个企业今天,其实竞争很激烈,本土的企业要不断地成长,那么跨国公司未来的10年怎么样创造更大的价值?
孟樸:我想分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个从现在展望今后10到12年中国的发展,我觉得从现在的发展势头来讲的话,不管是世界各地的咨询公司,还是老百姓感觉到我们可以保持发展的势头,我相信会越来越好。我自己脑子里面有几个数字,一个就是我们占世界上20%的人口,我们现在的GDP增长很高,前一段时间讲我们今年要赶上德国。但是,另外一个数字我自己在脑袋里面觉得,我们要加油,实际上我们的GDP在全球GDP的比重,只有5%。所以,我们的20%的人口创造了全球5%的GDP。说实在的,我们值得骄傲的资本不是很多,所以我觉得今后10年,如果我们大家不管是外国公司还是中国公司,大家一起努力,怎么样把这两个数字能够中间的差缩小。这个,我觉得是起码大家有一个愿景,起码是大家可以做到的。
我自己觉得,结合今天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怎么样创造价值,从我自己在高通公司服务,所以我觉得,我们为中国创造价值最根本的就是合作的文化。所以,我想也是在今后很多年里,我想我们会一直以合作的文化和精神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发展。
那么高通公司通过5年的努力,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密切配合,我们在5年以前,大概高通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基本上是0,是很少很少的。我们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增长非常快,我们上一个年度,去年的9月份,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占到了高通公司在全球业务的17%。所以,在今年我相信财政年报结束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这些都是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中国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合作,他们和高通公司一起,有他们的创新,把他们的产品通过高通公司不光是在中国,在全球的市场上面销售。所以,我们和厂商合作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和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不太一样,因为跨国公司出去的时候,大部分的公司是说怎么样走出去,跨出国门。我们在过的几年里面,我们一直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说走出去不够,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然后高通公司可以帮助你。我们一个要走进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要走进国外的主流市场,而不是中国的产品只能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是低档产品的国家。我们要帮中国的企业走进全球主流的市场。
再一个就是走上去,在技术上一定要提升,把技术、产品优势提升起来,不是简单地大家在国际市场上,觉得中国的企业只能靠打价格战。我们要帮助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创新,能够把产品做好,做到高端的产品。这样,企业可以长久地发展,可以做大做强。
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一直和我们合作企业合作的一些精神。所以,在过的几年里面,我觉得我们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如果在坐的有在做电信行业的话,可能会注意到上个月有两则消息,我们觉得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个是中兴公司他们生产的一款CDMA2000EMDO的手机在加拿大上市,是第二大运营商发布。而且,那款手机获得了世界上工业设计的红点大奖,是一款非常好的高端的手机。
另外一个消息是华为公司在美国的一个移动运营商,把它生产的CDMA2000EMDO的手机,最新上网的技术功能卡发布。他们现在都是进入了非常高端的市场,所以这样的话,通过公司的合作,包括个人的能力,对中国的合作伙伴和中国的企业可以创造价值,大家一起共赢。
主持人何力:非常感谢,从简单地走出去到走进去,一直到走上去,最后还可以走下去,就是要持续地走出去。
王总,我们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在中国的商业事件当中成为哈佛的案例或者是世界标准,或者是贡献出什么新的价值?
王永利:我觉得刚才何总讲得非常好,就是说怎么样走下去。过去的10年我们中国的经济是飞速发展,我们应该说取得的非常骄人的成绩。
我们也不否认,我们GDP的快速增长,它的代价是非常高的,这个代价是GDP增长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我们要看一下我们在环保方面的压力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压力。
如果我们继续忽视这些方面的投入、改良的话,这样的话,我觉得如果我们不去节约能源,不去保护环境,那我们的持续发展就只能等下一个10年。可能,我们中国的这片土地,就承受不了中国继续高的GDP的增长。
在2006年的5月份,有报道影响了这个城市几百万人的饮水。在6月份,温家宝同志专程视察了整个泰国水质的情况,他专门视察了我们朗盛在无锡的基地。温总理去我们生产基地看的时候,他主要看我们朗盛公司作为一家跨国企业是怎么样做安全和节约能源的?在这方面,温总理对于朗盛在环保领域和节约能源,还有在可持续利用方面,对于我们的经验和技术非常赞许。我觉得我们未来的10年,经济当然还是要发展,这是一切的基础。但是,在这个环保领域,在这个能源有效利用的领域,在这个循环经济方面,这是要继续努力的,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从中国的中央政府,一直到各地的政府,对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非常关注的。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我们可以拖下去的事情,它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大家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那么我们的近来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一个世界的工厂,用我们的蓝天、纯净的空气,换取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这样是不值得的。所以,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我们希望是一个黄金的10年,但是我们希望这黄金的10年我们的谈还是蓝的,水还是清的,我们的空气还是清新的。就是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在这样好的环境里面自由自在地生活、呼吸、玩耍。
在这一点上面,我觉得作为朗盛公司来说,我们非常自豪,温里去我们那里视察。我们也非常愿意把我们在环保方面的经验、基础与中国的同行,与我们的客户共同分享。我们在整个客户和供应商的层面,我们都会对他们做帮助,比如说开始调查和申请,只有确认符合了环保的标准,符合了可循环的标准,我们才会跟他们合作。
而且我们在这个方面的投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这方面,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能源再利用方面的投入等等它有很大的投入,所以我们也要随着国家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这方面的重视,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非常有信心,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公民,他会在良好的竞争的环境下,使得中国的GDP发展向好的一个方向前进。
主持人何力:王总谈到了自己的企业在行业方面的优势。其实王总谈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未来10年,跨国公司、中国公司在中国合作伙伴一起创造的价值,那么这些价值的含义需不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义?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的,当我们没有汽车的时候,到处都是清新空气的时候,我们觉得走起来很累,坐车里很爽。但是当没有清新空气的时候,大家就会吸取这个教训。那么叶总呢?
叶成辉:像我们外企怎么样帮助中国的本土企业呢?我也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从EMC,我们10年是只做硬件的公司,完全没有做软件和服务。那么我们是发展了很多的时间,然后是收购了30几家的软件公司,收购完了之后整合。到今天,我们是全球第六大的软件公司。那么我们应该想一下我们能不能挑战高端?我们能不能多做一点远见的事情?IT领域不同软件的事情,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那个经验对于很多的中国企业来讲,是怎么样做到最快,最便宜,这是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中国的企业怎么样面对外面更高端的一些市场?中国的市场,我们过去10年、15年做得很好,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市场。
第二个就是外企,我们来自中国之后,比如说对于外企来讲,是帮助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和他们合作,帮助他们壮大。壮大了之后可能把这些解决方案卖给美国或者是其他的国家。
我们也想一个定义,比如说EMC有很多高端企业的用户,那最大的价值是在未来10年当中。那么EMC有400多人的上海研发中心,那么这个研发中心是在中国研发,是为了让中国成为一个存储的系统。做完了之后,跟中国中小型的软件的存储的事业连接,连接完了之后就有了全球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未来10年的发展,肯定要想到中国的企业怎么样让外企进来,让他们怎么帮助中国的企业和用户。
主持人何力:我们有一个环节,就是在坐的诸位如果有问题,就这个“共同创造中国的商业价值”的话题,有没有想和三位嘉宾一起沟通和交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提出你们的问题,我们请三位嘉宾和大家进行沟通。
如果大家没有问题,我提一个问题吧。我们看过去的10年,其实到现在为止,中国还是一个直接投资为主吸引外资的国家。那么其实我们注意到,最近这几年的时间,以并购这样的形式进行的投资活动,其实在中国也越来越多了。而且在中国的并购活动,其实是外资资本进入更主流的形态,那么我不知道三位怎么看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未来会直接投资引进合作办企业,直接做草地投资、绿地投资直接盖草房那样子,还是和中国好的有市场前景的企业,把它们买下来,继续使它们成长?
因为有一个论坛他们说,现在要么是已经被外来的资本买下来了,要么是在要被外来资本买下来,那么对于这个趋势,三位有什么意见或者是建议,又或者是经验可以跟他们分享一下?
叶成辉:我觉得后面的10年,我们要知道并购70%是不成功的,所以并购其实刚才讲到了,我们讲到了文化、财富,其实这些是很低层次的分析,其实美国做并购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分析。所以,我觉得我们后面,在企业是把这个方面更注重一些。
主持人何力:那么我想问,比如说EMC这样的一个公司在中国,如果并购,会不会对未来可以跟EMC业务融合的企业感兴趣?
叶成辉:一个是我们觉得这样的公司对于EMC将来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另外一个你可以看到,把大型的IT公司跟EMC公司进行融合,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好的方面。
孟樸:过从政府的行动环节和法律的完善,还没有到一个比较完善的水平,但是这几天中国进入了WTO,所以各方面的政府监管还有法律相配套都已经跟上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虽然已经看得很多了,但是我自己觉得是刚开始,经过几年,这种类似的并购一定会越来越多。因为在市场经济里面,实际上并购是消除一些低效的环节。不管是产品的重复或者是使低效变得有效。
另外一点,我觉得中国过几年,累计的很多的外汇资产,所以我觉得今后的并购,不光是外国的公司到中国来,还有中国的公司在中国本土内进行并购。更多地,我觉得还是怎么样中国的资本也能够进入国际市场,这样的话,对于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资本运作,都是会有相当好的发展。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个数据,其实我们不是唯一一个由风投引领创业最多的,还有德国,他们的对外贸易是顺差非常高的。但是,他们的外汇储备率不是很高,因为他挣来的钱,他多到国外进行了资本运作,去全球买公司,所以这样的话,他受到的冲击没有那么高。所以,这方面我们国家不管从政府还是企业,我们都可以学习一下。
主持人何力:我们现在运营公司等等,都需要能力,但是能力需要时间的培养。
提问:我想提一个问题,主要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速度特别快,但是很多国外的公司对于美国的公司有一个社会责任,那么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责任关怀方面是怎么做的?打算做到什么程度?做得有多好?
王永利:我非常感谢这个问题,我也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朗盛公司加入了一个协会,我们的有一个社会责任的理念体系推广到中国。我们也是美国国家协会共同办的关怀论坛,我们也在中国的日报上大肆地进行推广。同时,我们在运营和推广这个理念的过程中,来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比如说把我们运输发展方面,我们朗盛公司和其他大的公司组成了一个我们共同邀请我们运输公司,它要符合安全标准。这样的话,从我们的角度,我们尽可能地从源头上理解在道路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这些意外事故。
同时,我们也希望和国内行业的巨头一起来联手,推动责任关怀的概念。
主持人何力: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它实际上是伴随着全球化和产业转型一个相应地产物,比如说像一些本地制造商到非洲等等的国家,需要平等地待遇,企业的生产合同等等。
其实像王总讲的,我倒不认为把钱捐出来就是在中国尽到了一个社会责任,而是要有一个雇员关系,还有一个是如何利用商业性和本地的经济挂钩,使得本地的经济增长。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告一段落。我想接下来在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是想请三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领导人孟总、王总、叶总每个人总结一句话,谈一下在中国创造的价值,谈一下未来打造的计划,能够为经济成长和社会带来哪些价值。
孟樸:从高通公司来讲,我们的想法就是面对在我们公司忠实工作的员工我们是非常激动的,还有我们的合作伙伴,所以,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合作。这个作为总结我们今天讲的,怎么样创造价值,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合作,而且我们会非常努力致力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怎么样为世界创造价值,怎么样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创造企业价值,这个是我们为中国贡献可以做的事情。
王永利:在行业来看,我们非常希望用我们的经验,用我们的技术,与众多的同行,提供我们在中国的客户,一起实现本行业的繁荣发展,实现这个行业可持续的发展。
叶成辉:EMC来讲,我们主要的领域就是存储,我们希望数据不再丢失。那么我们希望未来,存储其实有很多本地的公司也是很不错的,我们希望跟他们多一点的合作。我们希望未来数据就是一切。
主持人何力:希望大家可以把自己重要的数据备份,而且最好是备好几份,这个地方出问题那个地方补救。
感谢三位老总,其实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很多的故事,而且我们今天来看跨国公司的定义,我们跨国企业可以把全球的要素配置,然后有利于全球的竞争。这样,我们未来不好说哪个是一跨国企业,哪个是内资企业,哪个是民营企业。我想在这样的成长中,每一个企业都可以面对巨大的市场环境,那么预祝三位企业家可以使他们的企业不断地成长、进步,我们这个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蒋璐阳:谢谢何老师精彩的主持,另外也感谢三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讨论。
那么他们谈到过去10年的总结,可以说跨国公司在过去10年里面,在中国创造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很多的理念、理论。同时,他们也在努力地融入我们中国的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环境。
那么他们谈到的关键词有合作和与中国的企业携手创造价值,另外他们谈到了社会共赢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比如说环保和能源的问题。所以,跨国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在商业价值方面。所以,我们也相信对中国成长非常重要的跨国公司,他们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这里,我们也希望跨国公司可以更好地走进去、走上去和走下去,共同和我们中国企业一起创造价值·贡献中国。让我们再次以掌声感谢三位的精彩发言。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请出的是一位理财高手,我们想请这位理财高手讲一下如何使个人的财富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位嘉宾就是中国银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岳毅先生,他主题演讲的题目是“创造价值·贡献中国——中国私人银行之路”。有请!
岳毅:谢谢主持人!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创造价值打造世界级的中国私人银行”。
应该说在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有着它一定产生的背景。首先从我们国家经济层面看,有一个比较高速的发展。比如说在06年的时候,我国的GDP达到了2.69亿万元,人均GDP达到了2000多美元。我国城镇的人均储蓄在持续增长,社会的人均消费额还有人均保险费都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据2006年财富报告,中国富裕人士人数位于亚洲的第二位。
那么总体上可以看到,中国的个人财富增长的趋势是很快的。比如说人均GDP的增长,从1991年到2006年人均DGP复合年增长达到的3%的速度。那么从91年到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的14%。储蓄年均增长为15.88%,接近16%。保费的收入也增加,旅游收入的增长也是非常迅速。那么个人所得税,也有一个很快的增长。
2006年全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达到了2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2000年到2006年个人所得税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上海达到的13%,北京达到了10.63%。
那么据国外的专业信息数据公司的调查,现在在中国,正在崛起一个总人数达到2.6亿的中产阶级的阶层。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所有的富有家庭当中,富有家庭的比例是0.4%,但是掌握的管理的资产达到了60%。在富有家庭中,70%的财富掌握在管理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所以说,这是从家庭的个数占有财富的总数,和富有家庭里面更富有的家庭占有的总数,我们中国国内居民的财富正在向高度集中化的趋势发展。
所以,居民可投资金融资产的占比是比较高的。比如说我们现在金融资产的占比,现在达到了38%,在产的占比达到了18%,这是比国外要高的。另外,个人的储蓄存款目前在中国占比是比较偏高的,在中国大陆有80%的个人资产是储蓄。当然,这个趋势随着股市性的炒热,在持续下降。
那么,我们的财富市场也保持了一个很有力的增长趋势。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比较,中国大陆的财富市场是很明显的增长趋势。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业就提出的一个私人银行的观念。
首先,富裕的人群需要有一些专业的财富管理的需求。因为富有的人群里面有着财富管理的各种压力,包括资产增值的压力、财富转移的压力、风险管理的压力、资产处置的压力。同时,金融市场的情况日益错综复杂,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信息需要消化,富裕的人群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和专业的能力对这方面进行关注。所以,他们更需要又可以信赖的专家,提供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比如说如何与日益扩展的资本市场接轨,税务和遗产怎么规划等等。
那么这是2006年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的比较,在这个市场上,各类金融资产,我们的富裕人群如何从这样的产品当中,找出一种非常好的组合?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课题。
那么客户为什么需要私人银行?私人银行在国际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是对私人的客户提供一种全面的财富管理的服务,还有它特殊的机制和管理形式、特殊的服务模式。它通过财富管理这样一种手段,给客户提供很好的,有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应当说,它是银行领域当中最高级的服务的形式。私人银行的客户,应该来说,都是社会上的成功的人士和他们的家人。
那么全球私人银行兴起的渊源主要是客户特殊服务的需求,还有富裕人士特别是最有钱的人,他比较喜欢被区别对待。同时,富裕人士的金融需求变得更加复杂,那么这种客户对于银行的机密、私密性,都有特殊的要求。同时,这也使银行提升服务水平,吸引客户差异化的最高实践。
当今私人银行的状况是这样的,世界上有830万人拥有超过100万美元的金融资产,其中在欧洲260万、北美270万、亚洲230万。亚洲的发展速度要高于欧洲,在亚洲的发展速度是最高的,在亚洲国家里面,中国大陆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管理的总资产看,现在有308000亿美金的数目,那么预计到2009年可以达到422000亿美元的管理规模。全球看私人银行的情况大体是股票、债券、先进、房地产、交替投资。
客户往往需要银行领域有非常好的服务,客户在有限的时间内,他需要有一种一站式的购物。另外有的客户希望提供专项的服务。
在私人银行这样一个新的服务之内,私人银行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另外,私人银行家,是我们银行在开展对客户进行分层,对最高端的客户进行分类当中,银行的工作人员角色转换的体验。
在普通的银行服务,面对着大量的一般客户,我们经常听到他们说,叫做银行的普通员工。那么到了私人银行这样的状态下,银行的员工应该称为私人银行家。那么对于私人银行家,他们有优秀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吸取新的知识。能成为银行家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生活的其他领域有好奇心,还要聪明和好钻研。
当然了,私人银行业务也面对很多的挑战,比如说银行的声誉,大的银行都有做商业银行的经验,他们有很好的品牌和很好的服务内容。那么做私人银行是刚刚开始,对传统银行,一个非常具有悠久历史的商业银行,能不能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高端的私人银行服务?比如说怎么样与客户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关系?怎么样发展客户?怎么样牵引客户?怎么样创造服务内容很好地牵引客户,构建良好的机制,怎么样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价值?
同时,就私人银行的服务范畴,远远超过商业银行的服务范畴,需要与投资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资产管理服务相结合,需要有很好的人才提供服务。
中国银行与全球领先的私人携手,中国银行目前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全球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我们要与其他业务不同的,以客服为中心的,以服务领先的私人银行模式。私人银行在上海在今年3月份率先进入市场。
那么私人银行业务的价值体现在给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感觉到便利。同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私人银行的智慧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使得客户充分信赖,建立信任的关系。同时,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私人银行和理财业务不同在于,理财业务还是对一类客户。那么私人银行的要求是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并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投资理财的规划和提供个性化的收费标准。那么要求要以专业知识为中心,能够站在市场的前沿,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品质和高效率的服务。
那么从不同的层面了解客户不同的需求,比如说从人口统计学特征不同,来分析客户行业和投资风格不同,从风险偏好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来了解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服务。
那么在我们吸纳私人客户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很重要的信息,比如说要有基本必要的信息,要符合监管的规定,要了解你的客户,同时你有最低的客户金额,要有信息的收集。
就构建客户财富的四类目标看,怎么样丰富生活,选择如何享受财富,创造财富,使个人的财富达到增值,同时达到保值?能够在个人理财增值、保值的目标,风险和偏好等等里面,选一个很好的方法。
就1对1的定制理财规划,要了解客户的情况,要明确金融信息的,制定一些理财的策略并与客户达成共识,给客户建立资产组合,定期给出绩效的建议,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就前期的财富管理模式看,它有这么几个内容。
第一个是提供1+1的服务,所谓的1+1就是有高素质的专属私人银行家,及各领域投资顾问,两个人来共同地对一个客户。就是有一个私人银行家还有一个理财专家或者是产品顾问,来共同面对一个客户,这是一个新的模式。
还有一个是开放式的产品架构。这种私人银行的产品,不仅是来自包括本行在内的市场上最好的产品,我们也会选择一些市场上更好的一些外行的产品,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为客户挑选最适合的产品。同时定制解决方案,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度和金融需求,度身定制投资产品和整体金融解决方案。全面财富管理,要给客户五星级的体验,全球化的服务。同时,我们希望利用中国银行的海外网络,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网络,为我们的私人银行的客户提供一个全球的私人财富管理享受。
这是我们北京的私人银行的服务部,这是我们上海的私人银行服务部。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