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18日上午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 15:07 新浪财经

  2007年8月15日,由第一财经日报主办的“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18日上午实录。

  任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来宾以及各位媒体同仁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任靓。欢迎大家光临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

  韩英珂:

  我是来自第一财经电视频道的韩英珂,我和任靓呢代表第一财经日报以及纵横合力两家主办方对今天能够准时到场的各位来宾表示最诚挚以及最热烈的欢迎。因为今天天气很不好,所以我为大家能够准时出席我们的会议表示由衷的感谢。

  那么同样我们今天的论坛还是通过新浪网做全程的图文直播。

  接下来我想我们还是直奔我们的主题。首先呢让我们请出我们今天论坛的第一位主题演讲的嘉宾,他是来自大会的主办方纵横合力的执行董事总经理于公先生,请他来为大家带来今天的第一场演讲,掌声有请。

  于公:

  谢谢各位今天的光临,谈不上主题演讲。谨代表第一财经和纵横合力向大家致以一个问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由第一财经日报主办,纵横合力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在今年的金秋时节北京隆重召开。我谨代表组委会向各位领导、投资人、企业界的创始人、传媒界的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本届论坛得到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机构的倾力指导,得到了北京德道传媒有限公司、酷6网、购房者网站、合众世纪、九帆投资等机构的鼎立支持。

  新浪网、中国企业家、

中国经济周刊、北大商业评论、新京报、南方周末、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证券市场周刊、新财经、商务周刊、成功营销、证券日报、东方财富网、凤凰新媒体、和讯网、中国经济网、金融界、中国金融网、中经在线、北广传媒、框架传媒、FT中文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型网等各界的知名媒体100多家给予了大会的大力支持,在会前、会中和会后给予了充分的报道。

  再次谨代表组委会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中国的创业投资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得到了国际知名的VC以及PE、投行和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的高度关注。中国需要建立新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创新经济的崛起,而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是推动中国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携手风险投资、促进中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借力私有股权投资、加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2007中国创投融资发展高层论坛是中国创业投资领域的年度盛会,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中国创业投资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一个品牌论坛。

  本届论坛旨在打造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全流程。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投资银行……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基金,不同的基金又有什么样的选择和发展方向,如何获得资本的青睐?资本如何选择未来有潜质的项目,这是一直围绕在创业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话题。已经融资成功的创业家们将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跟大家进行分享,这都是今天所要进行探讨的一些话题。

  近几年大量的资金涌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据数据显示2006年,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在美国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3600亿美元,大大高于2005年全年的1630亿美金。全球私募股权投资中一半以上的资金来源于和投资方向,都是在北美。那么欧洲占了四分之一。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发展中的亚洲市场,中国在亚洲市场又是重中之重。那么这里包括百度、如家、蒙牛、分众等等的重大的被投资企业在海外上市的良好效果。而且也给投资机构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随着我国新的合伙企业法于2007年6月1日实施,也将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向国内进行转移。消除了法律方面的障碍,增加了很大的自由度,在催生诸多新思维和制作的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即将迎来新的篇章。全球的投资集团及跨国公司屡屡掀起了投资与并购的热潮,那么投资与并购的交易额大幅度递增长,企业渴望发展。全球并购交易额高达4万亿美元。

  2007年上半年,亚太地区由私募股权公司管理的PE总额达1712亿美金,同比增加了23.6。今年上半年新募集的PE,总额达到158亿美元,同比下降5.7。但其中针对中国新募集的资金总额达到52.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倍。PE正在从各个层面渗透进入中国市场。那么PE的西方思想如何在中国起步?今天也将针对这个话题探讨PE的发展之道。

  今天本届论坛同时也拉开了2007第一财经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的序幕,中国的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国际资本纷纷涌入,本土资本正在崛起,2005年走过了普及和推广的一年。2006年资本与需求的平衡发展。2007年厚积薄发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创业投资市场日渐完善,私募基金已经蓄势待发。天时投资培育了广阔的土壤。

  上市的浪潮那么激荡着每个创业家的心,一边是握着重金的基金组织、一边是渴望展翅高飞的创业家团队。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那么第一财经携手纵横合力在2007年8月至11月期间,隆重退出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的评选,覆盖整个投资领域,帮助优秀的资本确立领导地位,挖掘无冕之王脱颖而出。中国需要更多的优秀基金引导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同时也需要生生不息的创业家们挺身而出,用于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

  我衷心希望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增进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公识,共同为创业发展和私募股权投资之道献计献策,力求对企业通过吸引私募股权投资的机制和并购,境外上市做强做大做优,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最终实现资本运作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愿在座的业界朋友们能够确实把握机遇,为进一步增强中国企业的发展竞争力、共创美好明天而努力。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企业家、传媒界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韩英珂:

  谢谢于总的精彩致辞,我想于总的期望也是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今天在座各位以及全体业界的共同期望。

  韩英珂:

  谢谢于总的精彩致辞,我想于总的期望也是我们的期望,也是我们今天在座各位以及全体业界的共同期望,再次感谢!

  好,那接下来我们请出另外一位演讲人。他也一样是拥有着一份非常传奇的经历,他曾经是软银亚洲投资基金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目前,他担任盛大互动和金地集团的独立董事。同时,更是管理超过250亿美金的贝恩的投资有限公司驻中国的董事总经理。

  从成功的企业家到知名的风险投资人,从风险投资基金转战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E。他的成功经历在鼓舞着无数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我希望我今天手里拿到的这份履历是比较准确的一份履历,因为昨天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失误。那他是谁呢?我想我们就特别地请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任靓:

  让我们有请来自贝恩投资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先生,掌声有请。

  韩英珂:

  有请!

  黄晶生:

  大家早上好!我先介绍一下,我现在所在的公司,贝恩投资,贝恩投资应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那么,我们的办公室覆盖美洲总部、欧洲在伦敦,在亚洲是在东京、香港和上海。我们目前总公司是管理着450亿美金。其实主持人介绍250亿美金私募股权投资。还有是有一个对冲基金,大概是80亿美金左右。剩下的是有叫公司的这种债务基金,然后贝恩投资在美国也有一个创业基金。

  那么贝恩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们中国基本上是做两类的投资。第一类投资是买断式投资,也就是说投资是要获取公司的控股权,然后经营几年以后,股东的股权价值提高以后,再把公司卖出去。这样在我们全球范围内,贝恩投资是颇有名声的。

  在中国我们还做一件事情,我们在美国和欧洲并不去做的。也就是说做成长式资本的投资。在这样的投资当中,我们是占有非控股的股东,我们所投资的行业是比较多元化的,从制造业、零售、媒体和高科技都有涉足。

  我们在中国,就是覆盖中国的投资经理的人数已经到达了20几个人,分布在上海和香港办公室。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刚刚从美国休假和工作回来。我觉得回到中国来以后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现在在欧洲和美国,甚至日本,还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着一个股票市场上的狂风暴雨。股市已经连着几个星期受到了非常大幅度的重挫。

  这样的一个,在狂风暴雨之中我回到了中国,中国好像还是比较风和日丽的,我们的股指,上海的股指是接近了5000点,所以这样一个对比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们要分析一下最近几周在美国的重挫,如果用一个我自己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不知是不是有道理。

  就是这次重挫,从最根本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现在银行是很少再给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贷款了。之所以引起这样的一个现象,它是银行在几周之前,或者说是在几个月之前,忽然意识到他们银根太放松,流动性太强。而对风险的意识控制得并不好。

  那么这个故事可能要从几年前开始讲起,在几年前,在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是非常非常发达的。在那个时候,普通的老百姓一有点钱就要去买房子,而且他们买房子可能在跟中国还不是特别一样。他基本上是大部分都是贷款,20%有他自己的股本金,就已经很客气了。这个时候房市是一个劲儿地的在涨,我有些以前的同事、同学,他们那个时候怎么买房子?这个使我想起来了在中国买房子的情景。就是在第一期没开盘的时候,他们早上很早就去排队买房子,然后买到了第一期以后,在这个整个的小区的项目卖到第四期的时候,他们已经可以赚到50%的收入了。这个时候可能适合一年半,他们甚至是在没有完成交易,在美国的话是说你要付全款的,房子交到手以后才付全款。他们有时候在房子没有完全交易的时候,他已经再把自己的房子专卖出去。挣个20%到40%、50%,这个还是很正常的。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银行的贷款也就放松了。有的人的收入没有那么强,也给他们贷款,这个就叫做次级贷款。并不是一个优质的贷款,因为他们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审视。那么现在我们几周之前,或者一两个月之前,我们发现的是什么呢?这些次级贷款已经崩盘了,这些老百姓,由老百姓引起了对房市的这种追求,已经大大的减弱了。那么,昨天刚刚发表的数据,美国的房地产这个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好几十,所以次级贷款的崩盘,也就是说这些老百姓还不起钱了,于是这些贷款已经了坏的贷款。在坏贷的影响下,紧接着就引起了投资这些坏贷的那些对冲基金,这些基金自己本身就是贷款非常高杠杆式的。这些基金就有几个比较,非常显著的失败。

  在这之后,紧接着就是大家,我说的大家就是在华尔街上的人和银行家们忽然意识到风险还是存在的。房市的跌幅会有一系列的影响,于是大家就同意在同一个时间一起紧缩银根,那么造成了我们,刚才我最初所说的股票市场的这种重挫。

  所以,我们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在海外市场有一个观念性的急转弯。回到中国来,我们现在的风和日丽,在什么时刻有老百姓,由这个叫零售投资者所造成的这场股市上的这种飙升?在什么时候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会有一个概念性的急转弯,但是我的感觉是,好像中国在投资、在经济这些还是遵循着一些规律的,那么如果美国由于老百姓买房子造成了现在的这样一个局面,那我在想老百姓这么疯狂地去买股票,在什么样一个事件能够产生这样一个有巨大的这种影响的概念急转弯,我觉得这个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比较不同意中国政府现在一再严控外资的这样一种举措。

  第一我不同意的是,说外资的热钱冲击中国,豪赌人民币。这个在某一类型的外资,比如说对冲基金、比如说那些真正去购买中国股市的这些人,他们来去是非常地自由的,是非常灵活的。那这个可能不无道理。但是在外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外资的创业投资,还甚至是外资的房地产的投资基金,这些基金到这边来是要,他的资本的撤出是没有什么灵活性的的,而这些基金遵循着一种比较正规化的运作,所以对我们中国普遍的受到这些私募股权投资、创业基金和房地产基金投资的这些企业,往往是比较中规中矩,是遵纪守法的。所以如果紧控这一部分,是对我们整个的中国企业,能够向着正规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其实是不利的。所以我觉得要对外资不能够一视同仁,要有一定的分别。

  刚才于总说了,现在基金多了、资本多了,企业家的选择也多了。国内的人民币的私募股权基金也现在开始纷纷地成立,国外的基金就不用说了,这个已经不是新闻了。那么我感觉呢现在的企业家们就有一点这种看花了眼、挑花了眼。因为投资基金和基金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我遇到很多的项目现在的在融资的时候,企业家有的时候完全并不问你这个基金的来源、你的基金的声誉,他只看中你是不是在非常快的时间之内,不做非常严格的净值调查,就能够给我投钱。我觉得这个里头借用一个老百姓都经常说的一个话。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在忽悠,基金也在忽悠说自己如何如何有名。那么企业家也在忽悠,反正是如果不做净值调查,没有审计基金就愿意投的话,反正我说什么就是什么。那这个现象也是表现在大家对于风险的意识是非常淡薄的。

  我刚才所描述的情况,在美国的房市和银行家贷款的时候,那个时候大家的风险意识非常差,那么我们现在觉得在私募股权、创业投资这个领域里头,大家对风险的意识。就是基金对于什么样的风险他愿意承担?那也不追求在他的这个比较高的回报承担高的风险的时候,我们出现了很多的投资,我觉得应该是说并不是特别正常的,这是我的一个观察。

  企业家呢对于今后上市的这个选择也多了,A股市场、港股和美股,那么现在如果美国的股票市场在重挫,恐怕大家觉得作为公司价值来讲可能体现最好的是中国的A股。但是股票市场除了你最初定价的那一时刻以外,在公司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还是有多次融资的机会。那么我觉得A股市场现在的股价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而且是根本其他的国家是无法去跟它竞争的。如果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司就可以挣到市盈率60的话,我想这样一个吸引力是不可阻挡的。

  但是A股市场还是需要去改进公司上市以后再去二次融资、三次融资这样一个程序和速度。在这个方面的话我想外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有它的优势的。

  再有就是在一个海外上市的公司,他往往借外贷是相对来讲比较容易的。那么由于我们在中国的银行真正给发展非常好的企业,用这个现金流的手段,而并不是用固定资产的手段去做贷款。那么在这个还不是特别发达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借外贷也是一个他发展资本的来源。所以从这个方面上来讲,每个市场都有每个市场的特点,企业家呢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在上市的那一刻的定价,而是要考虑其他的方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像我们的基金怎么办?我觉得用一句话说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我们不变的是什么?我们不变的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一个风格。贝恩投资自从1984年成立以来,我们几十年如一日,都是一个比较,本着一个比较长期的投资的精神。

  第一我们认为我们投资的这个行业是长期的,而且我们在全球的业界的名声、名誉也并不是非常急于在最近几个月、最近一年就要在中国的业界去来加强这种名誉。我们不着急。

  第二我们不认为追求上市前那最后一轮是对我们有那么重要。上市是明年上市还是五年以后上市,上市不上市对我们并不是很重要。我们投资以后在五年之后这个公司是不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如果是那么他还有今后的五年的发展是可以预测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卖股票的时候,在第五年卖股票的时候,接我们股票的人他对我们的公司也是非常有信心的。至于说这个公司是不是一个上市的公司,我觉得从最长期的角度来讲对我们并不是那么重要。

  我们非常看重我们自己的声誉,我刚才说我们并不着急用我们中国的业绩急于地去做几个项目来证明给谁看说我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人,我们已经不用这样做了。反而我们要维持我们在全球的声誉,那也就是说我们的投资是非常地严格的,我们的筛选和净值调查是非常地严格的。在中国这种数据并不是很完全的情况下,这种严格带来的是时间上我们可能并不存在竞争性,我们还是需要审计的,我们还是需要看一下公司的运营、公司的长期的发展,我们要问很多的问题,我们有很多的团队去做这个净值调查。所以呢如果企业家们觉得这样的一个过程并不适合于他,那我的建议就是说,可能我们最好就是互相尊重地不要浪费对方的时间。

  那么我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刚才说,既然是全球性的基金,就有可能出现一些我们做起来可能是比国内的基金比较有利的,那也就是说有一些全球性的这种项目。比如说最近宣布的一个公司叫美国标准,它是做卫生间用品的。那么这个在中国也有不小的业务,在亚洲也有不少的业务。从制造到零售都有。那么这个公司在美国、欧洲都是在这个行业当中是一个领头的企业之一。我们中国的投资经理们参与了这个全球性的业务,那么在今后我们的受资管理团队,也会去在这个全球的项目上来帮助在中国的美国标准,在继续地发展。所以像这样的项目我们还是可以做的,而且可能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说中国的企业如果对外去做收购,在海外去收购外国公司,那这样的话对于一个全球性的基金的平台上来讲,我们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我们是比较注重运营的,我们公司创始人都是从管理咨询行业来的。我们目前的投资人员也有75%都是从管理咨询行业出身的。那么我们在受资公司起的增值服务呢,都是在如何加强和改善他们的运营方面是非常有特点的。那么我们也期望这个特点也能够被企业家所尊重和欣赏。

  所以我们现在是非常积极地在等待,非常进取地在准备着。我们不求多,但是求精。我们认为这样的一种态度以不变应万变,那么我们终归能找到我们的伙伴。

  原来俗话说有情着终成眷属。我们认为呢我们互相如果都能够看得上的话,这是一个很幸运的事情,那对于那些幸运的少数这个项目我们能够成为今后发展的伙伴的话,我是从内心里面表示非常地珍惜。所以有幸运者终成伙伴,谢谢大家。

  韩英珂:

  谢谢黄晶生先生的精彩发言,非常喜欢他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有幸者终成伙伴。

  那刚才黄总也是观察到了中国现在面临的很多经济当中的一些潜在的风险,我想也是非常引起我们的深思的。

  任靓:

  那刚才黄总和于总都曾经提到过私募股权投资,那2006年可以说是私募股权投资最活跃的一年。根据Dealogic这个公司在去年年底公布的数据,2006年私募股权投资在美国募集的资金已经高达了3600亿美元。那么昨天呢我记得也有一些嘉宾在说过,中国在创业投资这个领域,虽然说它的数量不是世界级最高的,但是他的回报率绝对是世界级的。那有这样高的回报率,我相信也会吸引全球各地最优质的这些私募股权股本来投资中国。

  那么下面我们将进行一场圆桌讨论,这场圆桌讨论的主题就是PE,西方形式的“墨攻”。

  韩英珂:

  这是所有我们的这个讨论议题当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名字,因为我觉得它有中西合璧的味道。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请出这第三场圆桌对话参与讨论的嘉宾。

  他们是3I集团中国联席东西Michael Cao先生;

  贝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先生;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计越先生;

  殷库资本执行董事朱翠娟女士;

  这儿我要多说两句,因为我个人是有一点点女性主义倾向的,所以我发现从昨天讨论到今天,我们的主场的讨论呢,很多呢都是清一色的男士。所以能够有一位女士上场一讨论,我觉得无论是代表我自己还是代表在场的所有的各位的女士,都要抱以最热烈的欢迎。谢谢。

  任靓:

  最后我们有请出本场对话的嘉宾主持酷6网董事长,前搜狐全球高级副总裁李善友先生,有请。

  韩英珂:

  感谢李善友能够担当主持我们这一段PE,西方式的“墨攻”这场讨论。

  李善友:

  先生们、女士们,各位嘉宾、各位女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女性朋友大家早上好!

  到现在为止我们场面很严肃,但有一点过于严肃了。一个论坛最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嘉宾,而比嘉宾更为重要的是观众、是听众。为什么呢?嘉宾能够讲什么、能够讲多少是受他的情绪所控制的,而他们的情绪呢是由听众来影响的,所以各位的掌声如何、各位的欢呼声如何影响着他们的情绪,也影响着他们能不能讲出一些干货出来。

  所以接下来请各位再一次用暴风骤雨式的掌声献给各位嘉宾,我还没有做介绍,比嘉宾更为重要的就是主持人了。我是酷6网非著名论坛主持人,我叫李善友,善良的好朋友需要各位更加激烈的掌声鼓励一下,谢谢大家。

  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像我这样不要脸的要掌声的不好意思。

  我很荣幸主持今天这一场的论坛,我们论坛的题目叫PE、中国式的“墨攻”,我还是坐下来跟大家一起来主持。

  有几个数字我还是想重复一下,可能是今天第三次重复了,但是我觉得有价值还是想讲一下。

  2006年的时候全球私募资本在美国募集的资金超过了3600亿美元,之前的一年呢,2005年是1630亿美元,可以讲私募资本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资本,而中国也成为全球私募资本的关注对象之一。我们今天坐在台上的四位嘉宾都是分别代表国内、国际各个方面顶级的私募资金或者是风险投资基金等等。像他们在这个话题方面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很好的这样的体会。在他们发表精彩演讲之前,我还想给他们每个人一分钟的时间来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这样的企业。我们先从计越这边开始,请计越来讲一下。

  计越:

  大家好我是来自红杉资本的计越,首先把红杉资本介绍一下。红杉资本是1972年在美国成立,现在有40多年的时间,在美国差不多投了500家的公司。所有的我们公司投资的,经我们投资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大概占美国纳斯达克市值的10%。其中有包含大家比较熟知的早期的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软件到后来互联网这个比较兴起的这个雅虎、Google、包括李善友先生现在做的这个领域的这个视频网站Yu tobe都是在我们在公司的第一时间进行投资。那么中国我们是2005年成立,在成立的时候第一期资金的话是2亿美金我们已经投结束了。所以我们现在有两个新的基金,就是成长期的一个基金是5亿美金,然后在这个创业期的这个基金是2.5亿美金,所以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合作,谢谢。

  李善友:

  计越看起来非常文静,但是我很了解他,我们是网球场上的对手。他在网球场上的表现非常地凶猛,就像他背后的资金红杉资金在中国国内时间并不是很长,而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明星,我们再次掌声来献给计越、献给红杉资本,谢谢。

  掌声好像不够激烈,再激烈一点,谢谢大家。

  接下来我们有请德邦证券并购融资执行董事,Michael Cao先生介绍一下。

  Miclael Cao:

  大家好,我首先介绍一下,这个公司是英国的一家基金跟法国的家大学合作了这么一个机构。主要从事创投,还有企业家活动。然后我们在美国的硅谷还有法国的巴黎,还有以色列的首都,还有一个是中国的上海设了机构。我们主要是从事一些创作方面的工作。以及从事一些企业家的投资方面的一些活动。然后我另外一个职位是在德邦证券,德邦证券是中国,就是刚刚有在香港上市的复兴集团旗下的一家民营的证券公司。

  我所在那主要做IPO,还有做直接投资,主要做这些东西,谢谢大家!掌声献给曹先生。谢谢。

  黄晶生:

  我就不占用大家更多的时间了,我只想说贝恩投资在中国是不做创业投资的。我们只是要投成熟的产业,成熟的公司,我们投资的规模最小也要到3000万美金,没有上限。

  李善友:

  我不知道刚才大家听到黄总的演讲有什么感受,我自己听过很多的演讲。一般在这样场上演讲的时候,大家都讲一些你好我或这样的话,但是刚才黄总演讲让我非常地动容,正像你所讲的贝恩已经不需要做几个项目来取悦于别人一样。您也不需要来讲一些好听的话取悦于企业家,甚至不需要取悦于中国政府。以这样一个心态讲出的话反而是更加负责任,令人尊敬的。

  所以我愿意代表大家,鞠一个躬,给黄先生,也请大家掌声来献给他,谢谢!

  最后请出我们今天的嘉宾,唯一的一位女士,殷库资本执行董事朱翠娟女士。

  朱翠娟:

  大家早上好!我介绍一下我们殷库资本,我们是一家亚洲的独立直投基金,然后我们在亚洲投资已经十多年,我们1994年开始的,我们现在管理三个基金,加起来大概是15亿美元左右,我们三个基金当中,其中一个主要是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那个是一个比较早期的基金。另外两个是一些跨行业投资的资金。然后我们的投资人,我们背景是包括像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还有联合国退休基金,还有一些其他的国际性的保险公司和一些国家的投资机构,包括像文莱,还有一些中东的投资机构。

  我们的投资方向,就是我们的投资方面是在整个亚洲的投资,大概除日本之外的亚洲。我们在亚洲已经投资了十多年,投资的种类也包括一些金融业、电信、港口,还有一些制造业方面,还有一些服务性行业方面的投资。

  另外我们第三个基金是去年年底筹完的,那个基金主要的风格是一些成长性的投资方向。我们最低的投资限度是在1000万美元,高的限制我们也没有上限这个概念。另外,我想为我国大家多说一点的是我们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基金,我们不会去希望公司马上,我们进来之后马上赶上套现的那种。

  就是说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退出机制的,直投基金当然需要退出机制,但是上市对于我们来说是怎么样加强公司的将来长远发展的配合。而不是我们上市完就退出的。

  我们以往的经验就是我们公司上市完之后,我们还是继续在那边做,为他做很多引进投资者,另外的东西,大概是这样子。

  李善友:

  所以什么叫有品质的投资人,这就是有品质的投资人。亚库资本是亚洲最大的私募直接投资基金公司。朱翠娟女士也在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里面是这方面的专家。女士来做的投资做得这么好的成绩还是比较罕见的。所以我请大家比刚才所有他们更多的掌声来献给朱女士,再一次鼓一下好不好?热烈一些,谢谢大家,谢谢!

  好,我第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计越,这个问题我也只能问计越,因为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愚蠢的问题只能由愚蠢的人提出来,然后问给愚蠢的人。

  我创意不久,刚刚听了一个VC的概念,现在又出了一个什么PE的概念,搞得我很糊涂,那么这个愚蠢的问题,我相信大家可能又得愚蠢,什么叫VC,什么叫PE?什么叫LP?什么叫GP?那私人募集资本和风险投资基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我想给大家扫扫盲,普及一下,好不好?我们请计越来回答一下,愚蠢的人不止我一个。

  计越:

  那看来只能靠我这个愚蠢的人给大家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说PE跟VC的区别,其实大家现在就能看到,PE是穿西服的,VC是不穿西服的,我想这个是最直接了当地观察。

  从目前来讲的话,我想在西方来讲的话,其实VC跟PE之间的分别,或者是区别还是相对比较清晰。一般来讲的话VC是做一些公司处于相对比较早期,或者在成长期一个阶段的投资,PE一般做一些公司已经处在比较成熟的公司的投资。

  在中国的话,我觉得真正我们在严格意义上来看,这个PE跟VC之间的界限,我觉得在近阶段是比较模糊的。其实很多国内的,或者说来自这些国际的投资公司在中国的话,我觉得他们很多的投资策略现在变得越来越近似。很多人,我想很多的PE的公司,可能来讲的话还是在看比较成熟的产业。在中国的话,我们发现很多VC的公司。其实来讲的话,他们在看这个公司处于比较成长期,或者早期的公司以外的话,其实也花比较多的时间在寻找一些相对比较成熟,或者说已经处于一个公司利润比较稳定的这样一些项目。所以我觉得中国来讲的话,目前PE跟VC之间的界限没有那么的清晰。

  李善友:

  对,刚才计越讲得很好,刚才黄总也讲得很好。每个人找到合适自己的合适的对象,什么人找穿西装的,什么人找穿衬衣而不打领带的,只有我这种穿衬衣又打领的是创业者。咱们这个身份从穿着上就看出来了。我们也用掌声感谢计越给我们扫了一个盲,谢谢计越,谢谢!

  接下来我请教一下黄总一个问题。最近我也查了一下资料。2006年的时候,全球股票方面的平均回报率是17.1,房地产方面的回报率是6.1%,而私募资本的回报率却高达37.5%。那么尤其是在美国的上市公司控制越来越严,出了一些法律之后,很多的企业愿意接受这样私募资金的投资也好,或者并购也好,但是关于全球国际私募资金的并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很多企业管理层说,当我们私募资金的时候,我们就很有钱了,那么另外一种说法来讲,说私募资金经常通过一些恶意的并购来撮合起来,然后并购出去或者分拆,来达到自己升值的这样一个目的。那么以您专业角度来看,您如何评价全球私募资金在并购当中的角色、作用、影响等等。

  黄晶生:

  谢谢主持人,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觉得我尽量的用比较短的时间,比如说两分钟时间,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两分钟时间。我觉得是这样,私募股权投资它投成熟的产业,成熟的公司,这个公司可能是没有上市的,但是也有可能是上市的。那么再拿我们基金项目流来讲,我们在全球的项目流大概几乎三分之一都是看上市的公司,而把这上市公司往往是遇到了一些问题。那么,我们把它退市之后,一般来讲,这些公司都面临着一些整体的战略或者是运营方面的需要进行调整。比如说我刚才所举例的最近报道也报道了,像这个美国标准它是一个上市公司。那么我们当然现在这个还没有完成交易,但是如果完成交易之后,那我们在投资之后是要给它作为一种扭转式的运作,所以呢往往这个私募股权投资去投某一项基金的时候,他在评价这个公司的时候,是把你是不是能够把这个公司的运营能够更多地改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的标准。

  那这个在全球范围内又存在着另外一种趋势,就是在很多大的公司、大的控股公司他们原来都是非常多元化的。但是现在呢你发现由于资本市场的投资人本身他的细分是非常地清晰的。比如说有的基金他只投成长性的,这个公司分红也还可以的。另外的一些基金呢他只投这种叫收入性的,那他是要追求分红的。另外一种投资基金他是要投资价值的投资,也就是说这个公司的股票很低,他的业务某一个资产可能是被低估了等等。但是如果你把各种类型的资产都放在一起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控股公司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在评估这个控股公司的股票,很多的投资人就搞不清楚我到底应该怎么样了。那于是就有可能并不投你这个公司。

  所以呢回归核心是一个大的趋势,那么如果回归核心的话,那很多公司就在看我不同的这种公司、下属的公司,可能某一个公司就要给卖出去。比如说我们参与购买的飞利浦集团,他把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分拆出去,就被私募股权基金所购买。另外一个就是刚才你说的这个上市监管越来越严格。那么上市公司从定义上来讲就是非常非常地短线的,他在一个公司遇到困难,要长线地去作为转变的时候,往往这个股票是被低估的,因为上市的投资人对冲基金和零售的老百姓买股票也好,他一般就看这个公司的季度的业绩。那么公司要做一些比较大的战略转型,他是需要以年、以两年、以几年为时间单位的,那么往往这些公司就会寻求要有私募股权公司先把它私有化,然后呢把这个战略转型之后,然后再来上市。所以从这个大的背景之下,私募股权投资是起着它这样的一个作用。如果大家这个公司股票非常好,成长也非常好,没有问题,它的价值也被投资人所充分地认识,那么这个时候并不需要我们去追求,换句话说我们并不追求明星,我们是追求那些过气了的,或者是大家不要的这种公司。

  另外一个就是我再说最后一句话就是说,为什么我刚才在演讲当中说的这个借贷的问题,对这个私募股权的声誉非常重要。就是因为私募股权的投资就像大家买房地产是一样的,可能是出20%、30%的股本金,但是70%、60%就这样一个很大的比例,是银行借款是吧?所以呢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如果银行开始不借款了,所以呢私募股权基金的项目就做不下去了。因此在过去的一个月当中,大概有几千亿美金的这个交易已经签了协议,但是呢无法进行下去,就是因为银行呢已经开始不去这么松驰地去贷款了,所以这个呢也是私募股权基金呢跟这个贷款是不是很容易借到贷款是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的。

  谢谢。

  李善友:

  谢谢黄总,作为一个创业者,我本来很想跟黄总亲近亲近,但是听了刚才黄总讲的话之后我心里凉了一大截,人家贝恩追求的不是明星,而是过了气的企业,希望酷6暂时还是不要被关注为好,我们谢谢黄总、谢谢。

  我接下来的问题想请教一下我们唯一的这位女士,殷库资本金董事朱翠娟女士。那我们知道在全球私募资金最近很多的走向是往中国来的。2006年的时候中国吸引了120亿美元的这样的一个资金,是亚洲最热的这样一片热土。那比如说凯雷投资这是一件轩然大波的事情。包括高盛入资双汇等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特别地多。那么关于这样的事情也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是外资来入股国有企业也好、中国民营企业也好,这是一件好事情,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动力。但是也有一些相反的说法,比如说股神巴非特就讲,说这样的投资都是一些短期行为,注重六、七年的短期的这种投机的行为。那对于这种外资的资本进入中国,大举中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这种方法,朱女士您是如何来评价的?

  朱翠娟:

  谢谢主持人,基于我的身份,我们也属于外资类,所以在这个身份肯定是一个答案,就是说肯定是正面的。但是放开这个身份呢,就是说以一个从事了这个行业那么多年的投资人来说,我的答案也还是一样的,我觉得是正面的,这个看法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看。一个就是对于企业本身,另外一个是对于业界。

  咱们先说一说对于企业本身,对于企业本身也可以说是一个对于企业运行的本身和对于企业资本方面。我们先说对于企业运行的本身,就是说外资的基金进来,因为他们就像我们已经有很多的投资在其他国家的经验也有其他市场的经验。一方面就是市场的信息是比较敏感,这方面就从外面得到来的信息可以帮助公司在他们方向性的决策上面有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因为我们也投资在其他的地方,可能也有一些相关上下产业链的产业,对于他们就是说可能去开拓国外的市场或者是去做一些,就是说策略性的方面的并购,这方面是有一定的先机,就是比较起如果是主要只在国内的方面的基金。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因为投资在很多其他的国外企业,所以说看的不只是国内的运行模式,也看了很多其他国家的运行模式,这方方面面如果你接触得越多、看得越多,当然你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越多。比如说经过1997年我们也投资在印尼那些金融风暴打击得比较重的地方,这个我们是经过了各种各样的情况,这样子转过来看国内的企业就是比较在准备上来得比较充分,因为我们看过它的高的时候,也看过低的时候,需要去怎么做,需要去哪些方面去帮助企业。

  另一方面就是说在一个股权激励机制或者是怎么动员起员工的管理层的这个积极性来说,这也是等于是一个经验的总结,这经过了那么多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内,也有很多公司是被成功带上市了,上市之后也做得非常好。其中我们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就是说我们在印度投了一家电信公司,我们投的时候他们还很小,到现在已经是做到了印度最大的电信公司,然后市值什么的,他的老百大概是印度首富这样子。就是说我们不是说我们做的企业一定做得好,但是就是在不好的时候,我们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综合了那么多的学习的过程,那么多的经验。就是说在我们回来中国发展的时候,将来遇到风浪的时候可能看起来会比较透彻一点点。

  另外就是说在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刚才各位也探讨过就是说有国际的视野,就是说我们在国内可能看的是A股。刚才王总也谈过,可能是一个比较短期性的就是市场的概念。将来A股也肯定是会走向一个成熟的市场,走向是像香港或者是像国外市场这样子的走向。这样子就外国来的基金,他们已经是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那种规范、那种条件下已经经历过很多投资非常有经验,所以也不会为短期的利润追求这个市场方面的利益这样子。

  另外就是对于我们的业界来说,资本市场方面当然就是另外一个比较可以为企业增值的地方,就是也可以。因为我们有亚洲的网络还有一些投资人的背景,就是将来为他们谋求一些合作伙伴,或者一些在家投资、追投资的投资人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好处。

  另外就是说在同业方面,我觉得外国的基金进来对中国的基金肯定是一个促进的作用。你想想如果就是美国的NBA篮球队每天都来跟你的国家队打比赛的话,肯定是会有一个技术的提升,这个是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学习的一个过程。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市场包括是直接投资的市场,还是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就是需要这么多强的对手进来,大家越来越强,才可以拼出新的火花过来。

  李善友:

  我追问你一个问题,刚才黄总在演讲的时候讲一点,说对于国家现在的控制或者说外资进入这个方面呢,它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您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怎么样?

  朱翠娟:

  我觉得国家的控制,现在短期的控制可能是需要稳住A股市场,因为那么多的钱已经投进去了,你不稳住它,不把它培育起来怎么办?但是我觉得控制不是一个最好的手段,刚才我也说了,就是包括像基金,外国基金进来,也包括像这样子的外来、开放的市场,是其实对整个国家是一个促进的作用,就是说如果你是一直持着一个锁过的台湾,就是我不跟别人打交道我自己最好,那就长期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我也相信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暂时的封闭这种状况不会是一个持久的方法。到股票市场慢慢稳定下来,肯定会再开放起来的。

  李善友:

  不知道在座的记者们有没有听到他们两位关于这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这种比较倾向性的想法,希望明天的报纸里面能够看到相关的报道出来。

  我们接下来请德邦证券的曹先生。那么跟另外三位不同的是,德邦证券是在座的唯一一个国内的资本。那么随着全球私募资本的增长,中国国内的私募资本增长得也非常地迅猛发展得非常好。我们也请曹先生讲一下,国内并购资本发展的状况、规模、特点等等。有请曹先生。

  Michael Cao:

  谢谢李总,首先我们是非常看好这个形势,因为我们主要基于以下这几点:

  第一,在整个中国的产业方面有两个趋势,第一个趋势它是规模变大的趋势,所以会存在一些横向的并购,也会存在纵向的并购。第二个趋势就是刚才黄总提到的回归核心,那这样的话一些很多、很大型的一些企业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他回归核心的话,他必然会涉及到一些剥离,他会把他一些不相关的资产进行剥离,所以这方面的话,对我们这些资本来说,对我们都是机会无论是横向兼并也好、纵向兼并也好,还有是你回归主业的那种剥离,对我们来讲都是一种机会。

  第二,我们觉得是,第二种是国有企业的改造,在过程中我们肯定也是有很多的机会。

  第三,可能大家都没注意到,民营企业的换代。现在民营企业家的话很多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企业家这一批,他们的下一代成长起来的,这个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子承父业,他也喜欢老爸的行业,还有第二种情况他可能不喜欢老爸的行业,比如说老爸是挖煤的,老爸是做衣服的,他儿子可能不喜欢这些,他可能喜欢去做高科技。在这种情况之下,在继承他股权的情况下,他也可能会把它出售掉,所以说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机会。

  然后特点的话对我们国内的机会来说,对我们国内的并购基金来说的话,我们可能有三个特点,我们用三个比较来形容吧。

  第一个我们比较低调,比较低调的话可能是为了减少障碍,如果你太大肆渲染的话,可能交易没完成的过程当中,那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被扩大开来。那这样的话可能国际资本上一些做,所以说从国外借鉴一些经验的话,我们尽量就是交易没完成之前,我们尽量什么都不说。

  李善友:

  这个要悄悄地赚钱,打枪的不要。

  Michael Cao:

  第二个呢我们是比较灵活,这个为什么?因为我们可能在资本方面,可能跟黄总的基金,包括跟计总的基金,可能资本上不能跟他们比拼。倒是我们通过灵活的话,就是彻底从企业家的角度考虑、从企业的角度去考虑。然后我们设计一些架构,这样的话就提高了我们的交易效率。

  第三就是正因为前面比较低调,我们也比较灵活,所以我们的交易数据比较难以获得,所以我很难去估计那个整个国内这一块的,国内并购的、私募的这个规模多大,这个比较难估计。

  然后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我们投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像那个贝恩资本一样,我们会比较关注管理、关注运营,我们也会帮助我们投资的企业,我们并购的企业,我们改善他们的管理、他们的经营。因为对我们复兴来说的话,我们在民营企业的管理方面还是要结合中国国情、特色的一些管理方法,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帮我们企业改善比较大的。比如说我们收购的南钢股份等等,在我们的过程当中,在我们的管理当中都改善非常多,所以业绩是非常好的,谢谢大家。

  李善友:

  谢谢,掌声来献给曹先生,谢谢。

  接下来我们请问黄先生一个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今年最近发生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新闻,中国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过了一万亿美元这样的一个规模。所以为了管理好这样的外汇储备,最近中国政府这样一个举措,成立了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而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就投给了全世界也赫赫有名的,黑石资金,那么请黄总评价一下,中国政府这个举措您觉得怎么样?这个在资本博弈当中的中国的定位是怎么样?依我这个外行来看,有一点像成为LP的概念,就是这个样子,请问您专家对这个事情的评价。

  黄晶生:

  我们公司的策略是不评价其他的私募股权基金,所以有关黑石的这个我不好做评论。但是我可以做一些澄清。就是说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这笔投资并不是作为LP,而是作为它买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的一部分,但是不到10%。而这个基金管理公司现在是一个上市的公司。所以呢他的很多数据都是可以公开拿掉的,所以这个我也不多做评论。

  那么我想沿着你这个话题我想延伸一下。就是刚才我们在讲中资、外资。为什么要有这个区别呢?事实上你看到,它并不是以基金的管理人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区别的。比如说我们都是中国人,我是北京省长长大的人,我们在做中国投资的这个大部分人,全是大部分的中国人,还不是香港人或者是台湾人。所以呢从我们的人才上来讲的话,应该是本土化的。那么之所以把我们定义成是外资,主要是因为我们资本的来源是从海外来的。

  那么你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我们资本的来源是从国内来的,那我们是不是就成为中资公司了呢?所以我认为既然国家有这个政策,他成立了这个外汇投资基金,我认为应该可以利用这样的一个机会而把国家的这些钱呢、外作为优秀基金的LP。那这样的话,这些LP的所有的人才,都是为我们国家来服务的。那像我们就成了中国政府的雇员了。

  李善友: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明白?我是听明白黄先生的意思了就是说中国这么多的外汇储备,与其投到国外去,你不如说在中国直接投资给在中国直接做LP,投给这些优秀的资金管理人省得绕到一道弯,这样我们多为国家做一些准备。我觉得这个观点也很有意思。希望记者们也写一下。我们也掌声谢谢一下黄先生,谢谢,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建议。

  然后请教一下计越一个问题,刚才黄总的演讲讲说美国现在由于房地产市场没有那么样景气,而且由于银行紧缩银根,使在美国的资金最近一两个月发生了一些下挫的现象。那么,黄总认为这个事情在几个月之后,或者多长时间之后影响到中国。其实您一直是在中国,对中国情况应该说是最了解的。您认为这个现象会不会发生?您对中国目前的现状怎么来判断?

  计越:

  我觉得这个只要看到这个事情的话,首先还是对两个方面市场,我觉得来看一下,第一个来讲的话,就是说这个事件本身对私募资本有什么样的影响?我觉得在海外来讲的话,有一些影响可能已经会体现出来。尤其对于一些PE公司的投资,因为来讲对这个方式的话,很多PE的交易的话,蛮大的一部分,相当大一个比例是通过这个杠杆的借债,而当这个银行本身的资金产生紧缺的时候,它一定会对PE的投资产生影响。

  而相对于VC的投资会要小一些。因为VC首先它并不需要财务杠杆的需要,第二个来讲的话,在美国的话,像红杉也好,其他一流的风险投资公司,它的LP都是一些长期合作的一些LP,这个LP它并不是银行,它也不是一些大的企业,它很多是一些美国一流学校的这种基金。这种来讲的话,对一种基金来讲的话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一个结果。

  这是从对于这个PE,私募资本的一个影响。我觉得对于中国本身这个市场的影响的话我觉得就说这个肯定也是对中国有一个借鉴。就是说房地产这个事情来讲的话,它很多时候它的是跟金融相连接的,本身房地产价格升或涨,本身来讲的话,对房地产本身它只是一个价值的因素。但是问题来讲,它背后牵涉到一个国家整个的资金链的问题。

  那么在美国来讲的话,这种次级债券,这种事情的影响我觉得对中国的话,它潜在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我们看到中国,现在由于看到非常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最近一个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压力。老百姓在这个情况下面,他一定会把他很多这种积蓄为了避免人民币自己的贬值,手中的储蓄变成贬值的话,他更多的会投向房地产市场。那房地产市场一旦投向的话,会产生一种借鉴,这种接待。房地产贷款的这个作用。

  而综合房地产接待这个来讲的话,我觉得风险其实比美国还要大。美国像次级债券的话,它还会根据人的信用等级做评估。就是说人的信用比较低的,可能我给你一个比较高的利润、利率。你希望等级比较好的,我给你低一点的利率。那中国来讲,其实基本上我觉得在目前情况下,一般都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这个量就无形中,我觉得最终隐藏的这个风险我觉得更大。

  尤其在国家整个货币发生,产生这种通胀的压力下,我觉得老百姓更多有这种冲动,要么去股市,要么去房地产。而房地产给大家的感觉就是说可能更加保值更好。所以在这个情况来讲的话,一定是会在这个潜在中,当哪一天中国这个房地产开始做调整的话,随着房地产价格下降,必然会导致整个中间的资金链跟美国产生同样的情况。而这个产生的情况由于中国由于在普通居民可进行投资的手段更少的话,我觉得普通居民的比例,在房地产,假如说比美国更大的情况来讲的话,我觉得产生的影响是会挺严重的。

  李善友:

  我发现计越不但是投资家,还成了经济学家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我们请四位投资人,每人讲一句话。关于你自己的资金,或者关于行业,或者关于什么都可以,对我们在座的听众,也通过我们的媒体,对我们大家每人讲一句话,首先请朱小姐这里。

  朱翠娟:

  我觉得做直接投资,大家都要,包括企业,包括投资人都要持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欢迎所有的竞争,这样子才能做到欲强越强。

  李善友:

  好,谢谢!黄总。

  黄晶生:

  我希望企业家在公司发展的时候,在选择投资人作为你今后几年投资伙伴的时候,要认真筛选,然后我非常愿意跟企业家来共同探讨,那么我们贝恩投资是不是能成为诸位的发展伙伴。

  李善友:

  好,谢谢!曹总。

  Miclael Cao:

  我期望就是基金与基金之间,基金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多方合作,和气生财。

  李善友:

  好,谢谢!计越。

  计越:

  我觉得这个就是说可能对投资跟创业者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把它号称自己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我觉得都是一样。我觉得这一个观点就是说我觉得企业家跟创业者都有一个心态,就是说最好心比较静一点。因为现在我觉得机会特别多,到底来讲的话,属于你自己的机会是哪一个,我觉得就是说只有在新进的时候,找到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时候,去创业,去做一个你有兴趣的投资。

  李善友:

  2500年前,中国还处于诸侯争霸,群雄割据的这样一个时期。当时,强大的赵国想一举攻打燕国,而实现这个计划,赵国必须先要攻破夹在赵燕之间的梁国,于是赵国派了十万大军去攻打仅仅只有4000人的凉城,危难之机,凉王向善于守城的墨家去求救。希望他们派一队人马能够帮助他们抵御住赵国的入侵。而他们等来的是一个墨者,他率领4000人制造了无数的先进机器、武器,率领全城百姓守住了城池。

  2500年过去了,同样的博弈依然存在着,更多的从国家与国家,军事与军事转到了经济领域。在资本市场上这样的博弈,这样的合作非常非常多。那么,今天他们四位代表来讲是非常的有意思。有全球性的私募股权资本、有亚洲的私募股权资本、有在中国的外商风险投资资本,也有中国本土的资本。资本和资本之间的博弈,资本和企业之间博弈,每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想找一个能够帮助自己的墨者。

  但是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句话,从来没有救世主。从来都是自助者天助之,真正的墨者,真正的墨家就是你自己。能够拿起来的武器就是你自己的实力,你自己的信念,你自己对未来的理想。只有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下产生的合作才是一个永恒的,能够产生真正价值的合作。梦想有多高,就能飞多高。PE,西方式的墨攻,本次论坛到此结束,请大家再次用掌声谢谢为大家辛苦演讲的四位嘉宾,谢谢大家!请嘉宾落座。

  韩英珂:

  非常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讨论,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我们这位善良的朋友给我们带来的暴风骤雨式的,富有激情的主持。

  最后我们李善友先生用兼爱天下的这样一种主导思想来给我们做了一个结篇,非常非常地感谢!掌声鼓励一下,谢谢!

  好的,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我们第四场圆桌对话的部分。那这一场对话的主题是传统与新型投资银行殊途也同归。

  任靓:

  那谈到投资银行呢,大家都知道,投资银行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桥梁。现在在中国的创业投资领域,以及其他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型的投行,他们在企业私募融资、企业并购,以及企业重组方面正在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那么到2007年我们会看到这些新型的投行正在越来的发展壮大。今天我们将邀请新型投行当中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精英们为我们分享他们在投资银行界的一些宝贵的经验。

  韩英珂:

  好的,那接下来呢我们就请出我们的第一位嘉宾,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先生,掌声有请。

  任靓:

  国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张林先生。

  枫谷投资董事长曾玉女士。

  最后有请出本场嘉宾的圆桌主持人,就是我们纵横合力的段嘉奇先生,有请段总。

  还要邀请出一位演讲的嘉宾他是来自九帆投资的创始合伙人王明耀先生,有请。

  段嘉奇:

  很荣幸能担任我们本场的嘉宾主持,我们本场的一个主题就是新型投行与传统投行,殊路同归。

  我觉得在开这个主题之前,我还是有请四位在场的嘉宾做一个对自己或者自己所代表的机构或公司的主要的业务、关注的领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我们首先,女士优先吧,曾总。

  曾玉:

  谢谢,我是来自枫谷投资的合伙人曾玉,我们其实是一个在过去这两三年的时间里,在这个市场上是一个专著于私募融资的一个公司。那么现在我们也在过去这一年当中我们有一些转型,我们也帮助我们服务的一些公司和基金联合这一块做一些共同投资的事情,主要是这样,谢谢。

  陈宏:

  我叫陈宏,汉能投资的,我们主要两块业务,一块业务就是投资银行,就是协助中国的私有企业融资、并购,另外呢就是说第二部分就是我们直接投资,投过最近这个刚刚投了三个,就是这个月吧,还其中大家可能已经宣布的一个案子就是我们当时投资的框架传媒,比较早一点,我们整个的回报率也不错的。基本上刚刚我们聊了很多,我们基本上比较专著于做投资方面的,比较专著于私募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买一个公司直接买下来,不管是他们的市值是几百美金,几千万,上亿美金我们都可以做,这是投资方面。投资银行特别是中国的公司走向国外,国外的公司走进中国,中国的企业想融资,这就是我们在做的新型的投资银行的方式。

  张林:

  我是国金投资公司的张林,我们国金公司长期致力于TMT领域的跨国的并购案件,大概成立也就六年多吧,大概我们成立了八十几个案子,交易额超过15亿,甚至达到16亿美金这样,就是现在基本上一个月卖两家的速度,当然原来主要集中在TMT领域的,现在也逐渐地朝一些像教育、物流这方面的融资、并购这种全程顾问方面的拓展。当然的话在TMT领域除了融资、并购之外的话,我们现在也在做一些,我们正在尝试着。

  王明耀:

  大家好我是九帆投资的王明耀,九帆投资呢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投行,它的业务主要是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帮企业做这个私募的顾问,就是融资顾问。另外一块就是并购的顾问。那么我基本上是从2001年开始就是跟很多的企业就是企业家成为朋友,当时在中关村开始,后来涉及到全国,给大家解决资本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募资的问题。从去年开始我们更多地是介入并购的领域,从去年开始并购的领域有一些新的变化了。就是说从最早是跟VC投资过企业的一些并购需求,现在逐渐扩展到国内上市公司的需求。那么在更多的资本市场,比如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在英国交易所上市的这个公司的一些并购业务,那么我想今天可能主要探讨的是跟大家相关的一个融资方面的问题,谢谢。

  段嘉奇:

  我也简单介绍一下纵横合力,纵横合力是从做融资的交流平台起家,那做了三年多的时间,现在我们也做一些融资方面的业务。那我们的特点和我们关注的领域那就是一些比较初创期的一些案子的私募融资,主要是境内或境外的VC这一块的融资。

  接下来我们海事我们本场的主题,本场的主题是这样,传统投行与新型投行殊路同归,那我们可以说在座的四位嘉宾都可以说是新型投行,新型投行可能进入中国的时间也并不长,咱们可以这样翻译,就是一种叫专卖店类似于这种。传统的就是一个商品和金融百货公司,他做一些大的案子,居多的是和公开市场有关的。那我们可能做的就是这种私募融资,更多一些。所以我想首先咱们从这一点开始,就是咱们从传统投资银行和新型投资银行的区别和他们之间是一种合作于竞争还是一种互补与排斥,从这个观点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下新型投行,咱们先从陈总。

  陈宏:

  非常好的问题,我还是解释一下投行这个行业介绍一下在国外是怎么做的。因为我以前个人不是做投行的,当然也做过上市公司的CEO在美国,我用过很多投行上过市,我自己买国公司、卖国公司,投国公司做了一遍。

  我为在座的各位蛮欣慰的,大家能进入这个有趣的领域,就很像当时1998、1999年的时候新浪、网易这样的公司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小做起来的,但是那个前景无限,你看今天百度的市值,看看分众的市值,看看QQ的市值就知道了。所以大家知道这个机会就很好。

  一般来讲就是说,这是美国比较通用的讲法,这主要是在一个投资银行界比较成熟的情况下用的,像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CSFB这样的公司他就数量特别大的投行,几万个员工,大案子10亿美金、20亿美金的交易额都是他们在做的。

  另外一种是小一点的投行,大家在一起,大家为新兴的一些企业,帮他们融资,是这样的,这是两个不同的。但是投行的生意是这样子,就是说我们跟律师不一样,它是一个非常同工不同酬的一个行业。随便举一个例子,你说如果高盛、摩根斯坦利做一个并购案,它是一百亿美金的并购案,他抽上一个百分点,你知道他的财务费就多少。如果你小的投行做过五百万,你抽人家五个百分点还是比较困难,赚钱还是比较少一点,这就是投行之间的收入差距各方面多一点。

  那这个在美国的时候,因为他这个整个投资银行界已经完全成熟了,所以要有一些比较小的投行介入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有一些小的新兴的投资银行,我举几个例子就是说这个从叫做,举例来将像当时有一个公司在硅谷高科技成长的时候就做了几家,成长了几百个人,最后卖给别的公司,卖了大概一、二十亿美金也不错,这就属于这种新兴的一些投资银行。

  在中国来讲的话,其实这个行业来讲的话我个人感觉到,其实我们的机会比当时那几个,最后做到十亿美金的公司还要大很多。因为它不像美国,在我们上面呢没有太多的公司,你了解我的意思,要么就是我们已经上市的等等这样子,其实可以走向世界的真的是比较少,在国内也是这样。所以我觉得机会是远远大于在国外的投资银行。所以说这个新型投资银行的机会,所以我们汉能的战略就比较简单,经常跟各位也分享,我们跟很多朋友,这个都蛮熟的,我们也知道我们几年前,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我有这样一个观念,随着整个中国的经济增大以后,一定会有中国的投资银行具有跨境能力,走向世界跟世界上大的投行进行竞争的这就是美国,美国大概五十年前这个高盛是小小的公司,你看今天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等等全是美国,为什么?美国的GDP大。但是中国再过几十年以后,中国的GDP会非常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有中国的投资银行会走向世界,跟世界上大的投资银行进行媲美,我就希望各位在座的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来走向世界。

  所以还能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选择我们的团队的时候,我们现在有大概五十个人,还是非常小的一个投资银行,北京人最多,北京大概加上,这是专业人员,人员大概北京加上司机之类的每年有49个,我们刚刚算了一下,我们有上海、新家坡、美国这样大概一半左右在这个,开始一半多的人是大的投行过来的人,他们曾经在高盛在美林做投行的。那么同时中国有他特殊的背景,我们就配了一些做过CEO的人,像我这样的人做过上市公司。因为中国的新兴企业特别需要帮助,不单单是你帮把这个钱介绍给他,A介绍给B,B介绍给C,你在战略上,在整个公司的成长上,在关系网上要给他们进行很多很多的协助,所以我觉得这个是蛮重要的,所以中国的新兴的投资银行,其实跟美国的新兴投资银行来讲的话,就更要有一个全方位的服务性,就是你一定要帮企业家。

  我记得很早以前我们帮中软国际融资的时候,已经上市的公司了业务特别多,我们跟他们在一起来分享怎么重新设计一些战略。很短的时间之内,这个公司从大概400号人现在到4、5千号人,这个其实是投资银行要做的一些事情,所以中国的新兴的投资银行就需要做很多除了介绍以外,比美国的投资银行还要多做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企业家更需要各方面的金融、战略、关系网上的帮助和方向上的帮助。

  那在过程之间我还有一个信息就是说我们现在越做越有信心,因为知道我们是成被增长的是吧?就是说感觉到,我们当时目标定得很大,总希望有一点跟大的投行有一些方面可以碰撞。那我们实际上最近可能记者也问我,我们现在好几个案子是代表上千亿美金,国际上的公司在中国进行并购,也代表一些非常大的中国公司在国外进行并购,其实这种是满难的,你一旦上百亿美金以后,你会就遇到大的投行,那我们怎么优胜呢?我是觉得说在作一个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在中国都有很多的人,都在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大的投行可能还比较关注于IPO,我们切入了一点。

  我就是说在这边上,中国的新兴投资银行业希望大家各位的关爱,这个时候大家互相要帮忙,因为市场足够大,不要互相诽谤互相干什么,这个也是蛮重要的。因为市场足够大的时候,大家都有机会。在都有机会的情况下,才把整个市场变得更加健康,我们真正地才能做到跟国际上的大的投行进行媲美和竞争。等到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是我们的代表,可能不一定是高盛或者是别的,我觉得就是我们的目标,

  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信心呢?从有些方面我已经得到了一些验证。就是中国人还是蛮厉害的,从私募基金方面来看,有那么多国外的私募基金进来,那么多的VC进来,在中国现在做得比较有名的几个人,像沈南鹏,虽然是国外的名字,但是完全是中国的员工这样子的。他们都是中国的基金,但是他们在中国的私募基金里面融资最大的都是这几家。你看IDG现在融了上十亿美金,CDH融了十亿美金还是很多人抢着给钱。在这种情况下说明什么呢?国外的资金和公司越来越聪明,他们认为中国的公司已经在崛起,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服务在逐渐改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私募基金和风险投资能做出这样好的效果的话,我个人感觉到在我们新型的投资银行这个方面,我们在座的各位也一起可以努力做到那样一个方向,谢谢各位。

  张林:

  咱们国金公司的话,过去有几个经典案例,然后今年上半年我们做两个经典案例的话,一个是把杭州做网游的一个天创卖给香港才华社,大概是两亿人民币,然后又把这个新兴互动卖给纳斯达克上市的一个公司,新华财经5600万美元。反正我们做的案子很多,而且好像还是感觉到比较顺,这方面的原因呢我觉得是,咱们国金公司特别专注。就是比如说是在,前一段时间做SP的话,基本上所有SP的企业,有的都是看着长大的吧,或者有的都是朋友或者有的慕名而来大家建立起很好的联系,基本上这块领域的这种货源的话,应该说是某种垄断,我们一直专著做了五、六年。像网游这一块比较新的。昨天我们在上海的话也跟一家比较大的网游公司接触,他如果要问,哪家公司是做什么、做什么,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如数家珍。所以我们做好充分的储备做一行在市场细分里面一个非常专著的领域,我们把它研究透,把它客源或者说是货源给它不讲说垄断吧,也是差不多都能把握。这是一点。

  另外我们国金公司所做的案子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可能和其他公司不一样,我们不收取所谓的前期费用或者中介费,我们只收取做了融资也好、钱到你帐了,你们拿到大头我们再拿一点钱。然后做并购案把你企业全部卖掉了,钱到你帐了我们再拿我们的那份。所以这样的话一方面交了大量的朋友,我觉得是三赢吧,通过我们买到企业的他的股票或者说增值了,或者说企业的话某种布局完成了。作为被并购或者被融资的企业的话,他们拿到钱了,是指套现了,甚至上了一个台阶,这是第二个。第三个的话我们企业也获得发展,也交了好多朋友,甚至很多作为我们客户他拿到钱之后,然后又委托我们再给他找一些新的并购案例,或者说原来我们是作为卖方顾问的,那么买方的话我们对这个行业很了解,就变成买方顾问,所以说角色在不断地转变,谢谢。

  段嘉奇:

  那么有请曾总您对这个传统投行、新型投行,您有什么独到的观点,可以是和陈总是相通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您谈一谈。

  曾玉:

  谈不上,刚才陈宏其实把传统投行和新型投行的概念和区别讲得很清楚了,我当然是百分之百地都同意,我想我们都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我想主要是补充几点。第一个是我们现在这种中小型的新型投行,在中国真的是刚刚开始发展的一个行业或者产业。所以这个行业里面的从业人员或者像这些公司的老板们希望重合包括今天在座的,我想我们都是认识很多年的朋友,当然今天还有几家公司没有来。那么其实一定程度上我们大家是一个所谓的竞争的态势这种局面。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是所谓竞合、竞争合作的一个态度。

  所以我在这里想提倡一个说,我希望大家这些在座的这种类似这种公司的话,共同把这个市场培育起来,建立一个好的比较良性的一个健康的一个合作的环境,这个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市场如果没有了的话,我想大家都纷纷在转行非常简单,这是第一。

  那再回到这个我想说的话,其实我们跟所谓的传统的大投行的区别刚才就陈宏讲得很清楚。其实从整个产业链来讲的话,我们是这个大的传统的像高盛、摩根斯坦利,我们算是他们的上游,也就是说我们在面临一个企业的时候,我们是帮助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把他们资本运作的第一步是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这样的人来帮他们完成。譬如说我们做他的私募融资顾问的时候,我们首先把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路需要我们去趟平。譬如说他这个境内外的法律重组的问题,那么可能在四大审计之前的调税的问题,包括这个四大审计的问题,包括引进一个很好的一个PE或者VC的一个境外的投资者等等整个这个工作我们称之为私募融资的这个工作。这个工作我想是非常对一个企业的话,第一步资本运作是非常有利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想在中国我比较高兴的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甭管是TMT还是传统的企业家,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我想在我们最开始做的工作我想陈宏也知道,陈宏刚当年回国发现这个公司的时候,我们第一刻我想我们都在聊天、聊这个行业的问题,可能中国很多企业家或者是创业家他没有这个想法说,那么我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的话我需要一个专业人士和专业的公司来对我进行这方面的帮助。

  但是我非常高兴的就是说这个情况正在改变,正在逐渐的改变。

  那第二个我想说的是,我们所谓的新型投行和传统的投行,以我做过的一个案子,我做了一个银泰百货,是两年前,投了8000多万美金,这个是在今年3月份已经在香港主板上市了,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零售企业。它可能在未来这几年中也许会成为中国民俗行业的一个旗舰型的一家上市公司。那么以这个为主,你看,像我们这样的新型投行,我们基本上只能做到上市前,坦白讲,我们目前没有哪一家能够获得境内外的上市,这个来审,是我们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所以说我们和大的投行的一个方式是非常紧密地配合合作。

  就是说以这个企业来讲,你刚才说到银泰百货,就是就是摩根斯坦利他们的上市的券商。所以说的话,我觉得其实这个行业逐渐被我们培育起来以后,我觉得有两个情况可以产品。第一可能在座的很多这种中小型的投行,大家第一次朋友,第二可以大家对这个产业非常了解,彼此之间发生一些合作,或者更深度的,包括甚至是合并,公司合并,这是第一。

  第二,不远的将来,我想不管是在座的,还没有到来开会的,有几家类似这样的公司,会被国外的真正传统的大型投行兼并收购或者给他们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甚至说自己这个公司做得跟强大了以后单独去上市。我想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公司都已经上市了。

  所以,我希望这两点跟大家同行,或者是观众共勉,谢谢!

  段嘉奇:

  王总呢?有什么补充的?

  王明耀:

  对,因为各位讲得比较多,我想把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化,来回答传统投行跟新型的投资行的区别下面来。其实很简单,假如从阶段的角度来说,刚刚讲的就是一个PE跟VC的关系,对中小企业来讲,你去找资本、找钱肯定只能去找VC了,找PE肯定是没有戏,因为它那个是两个市场。

  那么我觉得刚刚大家讲得也很多,从规模上面来讲的话,传统的跟我们新型的投行差别也很大。中小企业你希望去融资也好,希望去做并购操作也好,你要找投行的话,那肯定是新型投行。你找摩根斯坦利也好,他们也好,那规模不够大。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在规模上面的第一个区别。

  那第二个区别是从我们作为新型投行的从业者来讲,我们可能是跟这些老的有些什么不一样?我觉得因为他们规模很大,那么他们关注的领域也必须是一些大行业,石化等等类似于这一些行业,是成熟型的。那么对我们新型的话来讲要做的事情其实要辛苦很多了。那就是我们会关注很多新兴的东西,那么,比较典型的为什么这么多,我们都是真扎根在互联网,包括电信领域。因为这里头容易冒出一些新的模式,新的点子。

  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讲,跟我们来交流,可能这个障碍性更小,我们的接受能力会更快。以后也共同可能来发现一些新的成长的机会。这就是说跟传统的会不一样,灵活性会更加强一点。

  最后一点,大家也都提到就是说跟传统的投行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一个上下游的关系了。合作得好,当然大家成为一家的可能性都有。最后一点大家也提到新型投行之间,各家之间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想其实是一个竞争合作的关系。

  那么大家也提到一点,就是说新型投行,其实大家都会在一个各自细分的另外里面去挖得比较深。你就是做游戏这一块,那我可能挖得很深了。那国金当然在SP这个领域里面耕耘很多,我们可能也会找一个比如说医药的也好,医疗的也好。那么只有在一个比较适宜的领域里面你挖得足够得深,这个中小的新型投行才有这个成长发展的生命力在里头。

  所以我们就觉得其实都并不矛盾。新型投行可能刚刚开始,那个冲劲更足,前景刚好加上中国的市场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机会更多,也跟大家一起共勉。

  段嘉奇:

  通过四位嘉宾对这个新型投行的界定和描述呢,似乎是这样,第一它就是新型行业来讲就是专注,可能传统行业做得都是一些比较大的项目,一些传统的项目。那新型投行可能做的就是一些高成长性的,还没有被大家认识或过多的了解的一些项目,王总也说了,做方面会累一些,辛苦一些。因为必须要去培养它,培育它,然后得到市场的认可。

  我认为专注可能是咱们这种新型投行与传统投行的最大区别之一。曾总也说了,在一个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他是全流程的服务,对于它初步的战略规划清晰,下一步的投资方的备选,到后面海外架构的设计。方方面面都要做。也就是一点,这个反弹性可能会更多一些,与传统的那种投行。传统投行就是公开市场,它有明确的法规标准,我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走。达不到的话就需要来整改。

  可能走这种信息投行的变数会更大一些,就是我们经常谈项目,拿到一个项目,觉得不确定因素还是更大一些。没有像走传统投行那样,标准是明确的,这样的。

  这是对一个咱们主题的一个大致探讨,接下来就希望对每个嘉宾再提个问题。是这样,刚才陈总这边也提到了。说最近做了几个案子,关于一些境外的并购,或者是境外的一些投资,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咱们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大家确实有目共睹,2006年的一个数据,那就是GDP2.8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GDP增长率10.7%,也就是良好四年是超过10的。

  环境,大环境经济很热,也滋生了我们一大批一大批的创业者。包括今天来会的很多都是有创业梦想,或想融资的需求与想法。但是大环境从最近的政策层面来看,从外管局的73号文到106号文,或者是去年的9月份的商务部签的六大部委的10号文以来,对这种咱们和私募投资,或境外基金的,对这种影响可能更大一些。

  经济上是催生了境外基金来投资,从法律层面上,有很多的障碍来涉及。

  我想第一个问题问陈总,这种境外基金,从目前来看,要进入境内的话,从政策的角度,从行业的角度有没有障碍?或者咱们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规避?

  陈宏:

  非常好的问题,其实我们汉能目前做了,现在来看快10个客户,我们代表买方也蛮多的。每一个市值都超过100亿美金以上。有两个是1000多亿美金的公司。所以这些公司在中国做大型并购的时候,有一些操作接近10亿美金,这样的话,政策风险就蛮大的,大在什么地方呢?第一次就是说你目标越大,政府看得越紧,这是第一点,国外的基金遇到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中国最近出了各种各样的文,不但对我们,对所有的投资者,我刚才听到黄晶生在讲,对外资限制是蛮大的。我们发现很多想投资,想战略投资,投不进来,因为中国公司的审批手续,在商务部里边搁置,也不批。所以这种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希望国家在这个政策上有一个改善。

  首先是政策上对整个外资进入中国有一些影响。这两个方面,制订一个。另外一个就是完全跟外资没有关系的,就是整个中国A股市场的崛起导致了有一些公司决定还不如去A股上市,我记得以前,就上个月还在谈着,一个蛮大的美国公司收购一个中国蛮大公司,谈得差不多了,突然就觉得A股的100倍的PE之类的。外国公司不管怎么样来讲,还是20倍、30倍的PE,你让他愿意去花一个50倍的PE在中国买一个公司,他也不敢,对不对?

  所以就导致有些双方都有意愿,但是价格谈不拢,我觉得这个是目前的一个趋势。就是说除了整个政策上方面的限制以外,这个公司可能马上就要下个月在中国上市了。

  所以这个是比较一些的障碍。中国的企业走向世界,我感觉到现在苗头已经开始了。正是因为整个中国市场的市值的增高,我们这边100倍PE,其实在那边买200倍PE也不错,不管是香港之类。特别我蛮欣慰,联想,像他们这个成功,我一直讲,我非常相信联想一定会成功的。你看最近季度的报表,利润率急剧增加,他们搞清楚怎么回事来整合一个全球性的公司。

  这种实际上对更多的中国企业会产生很多的正面的影响。他们就敢走出去。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中国国内公司在境外的收购会越来越多。所以美国,我们新加坡这样团队也是特别麻烦。所以这就是其实是一个好事和坏事。就是说有时候投行就是这样子,那边不行,忙这边,反正总归就是跟市场,市场好的时候价钱高,多赚点钱,不好的时候,活都活不下去,想卖给别人。

  关系网好了,你可以卖得少赚点钱,这完全是一个心理状态,但是整体来讲,不管怎么样有起起浮浮,我感觉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各个公司都在成长,我觉得是一个很典型的,看来我们行业成长的趋势,我记得三年前我回来做汉能的时候,我们很多VC业的朋友说陈宏你为什么不去融一个资,5亿美金、10亿美金直接投资了对吧?其实我们是可以融得到的,你看我们的团队什么的没问题。但是我老觉得一个资金和时间都可以去融,但是投资银行这个机会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等到这个机会你没有把握到以后就没你的事儿了,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况且整体我觉得投行这个人多,明年一百、两百、三百、四百,你的公司对整个中国的经济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我记得我们汉能有一个很有趣的变化是我们以前老去找VC,现在是每个星期很多VC都来拜访汉能,因为我们案子比较多,手里比较多一点,这就是实际上有时候在整个公司里面他们的整个地位的变化或者等等,可能在座的也看到好几个CEO,我们可以找过你们,因为可能有外国的公司想收购,所以这个实际上的话我个人感觉到整体来讲我非常看好这个企业,但是政策的这个限制等等,我觉得会暂时会过去,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暂时性的。国家领导人也非常清楚就是说,这种事情做完了以后,企业还是要融到资产,你不能把人家卡在那个地方六个月融不到,就是一个简单的政策问题,总要找到出路对吧。

  段嘉奇:

  那好谢谢陈总的,陈总说了目前政策的限制只是暂时的,也就是我们将来不管是走红筹还是融资,还是大门向咱们敞开的。

  那我想第二个问题问张总,也很巧,在开会之前也有一个朋友找过来,有一个企业想找咱们国金搞一个并购看看能不能谈,其实我们每天碰到的客户很多,觉得做一段时间有的做得也还可以,有的做得很辛苦觉得。我就想张总能用一个比较简短的例子给大家描述一下你们做并购的一个大致的过程。

  张林:

  从这个概念讲传统,新型投行好像这个词特时髦,其实所做的和干的活和传统银行一样。我们可以说在此之前要做大量的、细致的那些高高在上或者说这种规模很大、地位很高的投资银行的话,他可能不愿意干的活我们可能先给干了。那么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个例子吧。

  比如说去年我们帮这个,有一个百态传媒融资1500万美金,当然是比较小的案例,但是的话它是一个很典型的吧。首先的话我们知道的话,就是随着就像分众、聚众这种新型传媒的上市,有的并购。我们开始关注这种新媒体,当然新媒体也有一些企业是找我们,我们事先也储备了大量的东西,有的是在酒店做的、有的是在出租社上做的,有的是在药店做的,有的是纸质媒体,有的是LED这样的,我们储备了大量的案例。当一个企业或者是投行来找到我们的时候的话,我们会了解他的想法、他的规模、他的什么样的这种要求吧,完了我们要帮他筛选。因为作为我们来讲,只有成功我们才收取费用,如果选得太多,然后人员出差陪着看、跑啊,然后再谈合同,这个成本会很高,而且的话你最后只能买一个,其他的都相当于亏损。所以我们就有选择地要试先跟投资方谈,而且要跟我们的签约客户谈,因为我们收钱是从签约客户这儿收到钱的,所以的话要做很好的判断。词根的话应该是选择的意思,就是选择对你有利,选择错的话就陪伴,这样的话我们就把百态传媒,他是做酒店的,酒店的话摆上一个架子,这个架子上可以插书籍、可以做广告。当然的话他作为一个平台的话,也可以做其他的一些服务,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或者是作为一个流通平台,那么我们引入了1500万的美金。然后他拿到这个钱之后他又要收购一些新的媒体或者户外的、或者跟他互补的,或者是找一些广告公司的话,那么做他的执行团队,这样的话我们又等于接到他的这种,我们在大量搜集一些广告公司,具有媒体的跟他互补的,有执行团队的,能够帮他营销的。可能今年马上要给他们融第二轮1500万美金的资金,然后还要帮他整合买一些广告公司,就是这个概念。

  段嘉奇:

  谢谢张总,接下来我想问曾总一个问题,刚才讲话当中谈到了,在为企业融资的全方位过程当中,要境外重组。

  可能以前咱们走新浪模式或者红筹模式必须的,进来重组,也就是VC退出的渠道,因为他境外资金居多嘛,首选的是境外退出,但是就您认为,从目前这个法律框架和大的前提下,走这种境外重组目前还有可行性吗?或者有的话,大致在你不涉及你的机密的情况下,给我们在座的讲一讲,可能大家经常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也经常问这些问题。

  曾玉:

  我想截止到今天为止这个法律环境来看的话,走以前的中中外或者小红筹结构是完全不可能的了。所以基本上其实我的业务跟刚才他们这几位同行的业务有一些不一样就是说其实我们公司是专著在做私募融资,我们是做传统行业比较多,也就是说我们做TMT的项目大概占20%、30%,我们做的大多数是传统行业,是跟一些大型的国际顶级的PE做他们融资顾问比较多一点。所以你刚才说这个问题,正好在我们做的两个项目当中,从去年9月8号以后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花了大家的实质,甚至大量律师费在探讨这个问题。当然涉及一些所谓商业机密。我想讲的就是说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让基金能够投到中国来,但是用一个到底是OFF或者是ON的结构的话,我想这个是根据不同的案子可以探讨的。

  其实刚才回到陈宏提的这几点,我想表达一下,第一是中国政府就如同历史不能开倒车一样,基金这个行业不会因为在过去这两年不断地有一些文件出台,在约束这个基金这个行业的中国外资投资的这个事情。那么我想可能不远的将来这个门可能会被打开,这是第一。

  第二的话其实我觉得中国政府也是在利用这个时间加强来推动中国A股的发展,我想随着跟我们基金相关的话,我想可能人民币基金的这个诞生,我想这个业界的人士有很多已经开始在尝试吃这个螃蟹的基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我想这一块如果说中国政府能够迅速地把人民币基金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把A股的这个报批,整个程序的稍微简单化,可能更能够达到这个中国政府监管和维护这个市场的真正的目的。

  段嘉奇:

  从陈总和曾总这儿的意思就是说,目前的政策监管可能只是暂时的,也就是为了过渡期间。从目前的法律来看,支持这个人民币基金的法律条文也很多,人民币基金在境内注册的可以由75%的税收的减免吧应该是,投资总额的75%减免企业所得税,现在合伙企业法的出台,为咱们的GP或者LP的区别,这对于我认为是对于人民币基金发展的一个大的支持。那么我们经常和VC和其他基金在谈,他们好多也都在探讨人民币基金,我想德同资本好像已经密集了吧?五千万好像是一个盘子,包括其他的也都在做,也就是今年年底会陆陆续续有一些出台的。五事业就是人民币基金要是开始以后,可能对于境外基金也会逐步放开,共同竞争嘛这样一个问题。

  那接下来我想问王总一个问题。王总可能做得居多的还是国内的一些融资企业,那您对我们现在在场的各位创业家或者创业者,您就从您专业的角度来看一看、或者谈一谈,怎么样的企业才能融到资,或者换一句话说,VC或者PE喜欢什么样的企业好不?

  王明耀:

  这个问题其实很大,一谈起来就没有边了。那么我还是从另外几个反面的来讲,我们做了他们多企业呢,好多企业最后融到资了或者没有融到资产,那么他们最后都会,他们觉得有一个换变的过程,就是什么呢?好多的媒体和VC一样都有很多报道,有很多失意的东西,比如说这种联姻这种合作美满等等,跟他们接触完了之后发现,最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我要能赚钱。所以说白了就是说,这个市场里面,其实最终你要能赚钱才可以。但是在这个融资的过程当中加入马车我们作为一个技巧性地去看,我们觉得资本的市场、VC的市场跟股票市场其实有一些时间比较像。股票市场你这个价值型的股票蓝筹股你迟早都可以股价上去,都没有问题,都有人关注,都有后面基金公司来投,但是某些时间会有一些概念的炒作出现,这样的公司也会得到很多这个炒作跟这个。那我觉得是这样子的,作为企业来讲你其实就要明确两点嘛:

  第一点就是说你是怎么定位的,你是希望把企业做得很大、很好的话,那你就必须把根基打得很好,怎么能够扎扎实实去赚钱,那么融资的事儿就可以慢慢地顺理成章地解决。

  第二点当然是你足够地聪明,有很好的融资技巧,看哪个行业最热门的时候,我想这个融资的概率也会很高。那么再具体的我想也不好说了,就可能必须我们一个一个案例地来看,对融资的来说。

  讲到另外一点,前一段时间有人讲,就这两年风险投资,这个基金进来很多,是不是就是创业者的一个天堂,其实这个未必了,那么跟股票市场是一样,一个那牛市里面,很多股票涨得很多,很多不涨,为什么?它是一个结构性的,就是你赶不上一个热点,对很多创业企业来讲,现在的日子可能更不好,因为现在也是很清楚,就是说大家对这种成熟型的企业的关照更多一点。那么特别早期的这个企业的话,其实面临的这个融资的压力反而更大,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说,什么叫做剩者为王,这个剩就是剩下的剩了,先把怎么能够支出减少,能熬过这一段时间,那可能把业务放下可能更有利于融资,所以我想融资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那么要么清楚地去分析,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否则的话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事实上是一种白白的付出,就这么一种告诫吧。

  段嘉奇:

  从王总的言谈可以得到一点,风险投资的资金大批地涌入中国,但是可能我们每一位创业者的心里都这样想,似乎风险投资还离自己很遥远一些,我们经常拼命地去找这个、找那个,但是结果多数人来讲还是不是很乐观的。也就是一点,虽然是资金进来了,但是也不见得就是已经进入了创业者的天堂。

  (播放短片,脚斗士)

  吴彦达:

  我们现在在座这里的VC、PE没有人关注到体育产业,没有人想在这上面投资,我想可能造成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没有比较好的体育产业公司可以投资,这是第一。第二个是对体育产业的一种陌生。

  那么这里我想我们对于体育产业这里我们是研究了比较长的时间了,在这之前我们做了比较多的技术工作。那么大家知道体育产业,什么是体育呢?可能很多的人会提出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体育,但是确实是对体育部了解,为什么呢?因为这里不能用传统的投资的概念或者说物质的概念来衡量它。你比如说一个奥运金牌我们都知道,它的价值不超过一千块,但是国家要投入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的投入去争这个价值不到一千块钱的一个奥运金牌,那这个投资价值理念的直接价值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这些这确实是现实。

  那么像中国足球大家是既爱又恨,那么我们已经在足球产业里投入了不下一百多亿,但是中国足球离大力神杯是越来越远。所以说从我个人的分析认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之内,那么体育产业将是中国最具有竞争,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所以在这之前我很荣幸地,给大家的一个交流的经验就在于什么?可能我比国内其他的,我们的公司和其他的体育公司有所不同。我们国内的这个有很多的这个体育公司是相当于比如说把皇马的,把火箭队引入中国来搞一场比赛,然后把这个钱赚了就分了,那么实际上他不是在做体育产业,而是在做体育贸易。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和推广这个脚斗士这个项目,并在世界68个国家进行注册和保护呢?我们实际上在打造一个什么?我们打造一个国际的平台,打造了一个国际的领域,那么这个领域呢就是它我们将来是跟国际足联甚至是说跟国际奥委会是一样的,在世界各国都有这个我们的机构或者组织。

  那么,像体育运动之所以在中国,我们一个公司的力量能够在迅速在这100多所高校迅速推广,只是半年时间,我好比说停了,我不敢再推下去了,因为我一个省培训了一家,这一家就把全省的这个高校都培训万,就100家都培训出来了。

  所以说它的快速的扩张,可以复制到世界各国。那么,所以说我想它不要当作是一种游戏,就像刚才大家也有一个感觉是什么?为什么?为了一个1000块钱的奥运金牌,国家要花10几个亿去争夺这个,还是未知的,还不一定能拿到的这个价值。

  所以说这个时间,因为时间来不及,所以我就简单地说个结束。我想这个脚斗士,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是一个什么?单个男人把这个腿抱起来的时候,他就抱着自己的尊严和荣誉来参加这个比赛。

  那么一个人的尊严,一个荣誉来参加这个比赛,那么一个人的尊严,一个荣誉,它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当这个人代表这个城市,代表这个大学来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他抱起来的不是自己的脚,而是这一个学校的荣誉和这个城市的荣誉。当他代表国家来参加这个国际大赛的时候,他抱着就是一个国家的荣誉,一个民族的尊严。

  所以说这个体育的魅力就在这里,我们脚斗士魅力也就是在这里,它是为荣誉而战,为人的尊严,为了这一个人的本性,谢谢大家!

  韩英珂:

  非常感谢吴总他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他对人性的一种体验。同时刚才我们说错了吴总所在的公司,是德道传媒,我想再重申一遍,甚至吴总再解释一遍,我们大家就全部都清晰了。

  好,接下来我们进入我们下一个议题,这个议题我们是讨论关于解密阶段性成功的要素,我们知道2006年是有众多的创业型的企业获得了VC和PE的大量资金的支持。同时也有数十家的企业成功的实现了IPO。那么这些企业他们都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质呢?他们在融资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他们在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之后,是不是可以继续地再创辉煌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任靓:

  首先我们有请出今天的第一位嘉宾是来自千橡集团的董事长兼CEO陈一舟先生,掌声有请。

  韩英珂:

  有请!

  汉庭连锁酒店董事长季琦先生,有请!

  任靓:

  分众传媒总裁框架传媒董事长谭智先生,有请!

  韩英珂:

  有请,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那这一场论坛的主持人是空中网创始人总裁杨宁先生,有请!

  杨宁: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圆桌会议上做主持人,这也是我第一次做主持人。所以可能经验也不是很足,但是我觉得也不用担心,因为这几位,大家刚才也都听到了,这是整个中国的创业者们中的骄傲,并且也是每一位都有非常多的成就。而且我相信每一位都会有非常多的经验和自己的这种心得来给各位交流。

  所以今天这个论坛就是刚才也讲了,这个主题是阶段性成功。我想这几位创始人也都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有非常多的成就和非常多的这种成功了,所以我想也不用我自己多浪费多少口舌,把时间多留给这几位嘉宾来讲述他们的一些经验。

  首先可能是先问一下谭智,谭总也是我们的老大哥,也是在这个整个中国的这个IT产业和这个传统的这种媒体广告产业都有非常多的成就。从最早从微软的高管辞职下来以来,这些年也是屡创新高,每一次都是从做电子商务里面的老大到这个框架传媒的神话般的成功,到现在也是非常成功的投资家,目前我相信谭总也有很多的,投过的一些非常好的一些企业、非常好的一些苗子,我想也让谭总一会儿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问一下谭总,原来一直在传统的外企一直做到非常高级职业经理人这样的角色,为什么就是说这个选择了下海,为什么选择了去创业?而这个我想这个角色的这个转变也是非常非常大的,那么能不能跟大家谈一谈这方面的心得。

  谭智:

  这个问题回答过很多次,我想再回答一次也无妨。我要是说响声说不好那我就去演小品,演小品演不好我说响声,说响声的时候我小品演得好,跟小品的说我响声演得好是一个道理。我老自认为我在IT行业做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不大,也许我改一改思路。

  我最近到长江商学院念书,听院长常说的两句话里面的一句话,一句话叫颠覆性思维,要想办法思维转变一下,第二句话叫做从月球上看地球,怎么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

  我发觉我们在IT行业看传统行业看的角度是不一样的,那么也许的话能寻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同样传统行业看IT行业也是一样。那么我走这段路,最近这三年做这个,刚才陈一舟说,我是传统行业,但是享受的是IT行业的PE值是吧?占了一点便宜。但是这样做一点的话,至少来讲我们能用把IT行业方面的长处引到传统行业,使传统行业一下子迸发起来了。那么框架广告或者是分众传媒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实际上是把IT行业的一些好的应用,应用到传统行业来。那么这个我是强项,那么我可以跟传统行业说我IT做得很好是不是?所以我就利用他这个强项把它开发起来、做起来,而且做得很好。我回头到咱们IT行业来讲,说我传统行业做得好,就是这个意思。

  杨宁:

  下一位是季总,季总的创业的经历也是非常非常丰富的,从携程最早的创始团队的之一,那么到现在的如家,到现在的汉庭是吧?那个汉庭的商务酒店,现在目前也是听季总讲也是上百家的大型的连锁酒店的这个企业了。所以我想问季总就是目前从携程这样的IT的这种公司转变到一个汉庭这样的一个,也是跟这个,可能跟谭总也比较像,在传统的行业去创业,有什么这的心得可以跟大家来分享的呢?

  季琦:

  实际上我跟谭总老大哥的感觉很像,非常像。原来我也是在IT行业做,做了一段时间,当然没有我们谭大哥做得好,自己做系统集成怎么也做不大,然后看看传统行业机会比较多,通过携程这么一个平台,携程就是一个IT和传统行业非常好的一个结合的一个平台。然后最后我们做到就是开旅馆去了,开小旅馆去了,汉庭和如家都是属于那种叫有限服务酒店了。

  那么发现这个特长就是我们的很多思维他们原来没有,包括对很多新技术的应用,我们IT人有一个好点就是他最早知道一些新的IT技术,比一般传统行业的人能够更深刻地去理解和结合。我们做的这几个企业有一个特质,这个企业的IT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地广、非常地深,而且我说用得也非常好。

  中国的传统行业我认为目前的机会应该大过所谓的高科技、大过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原来没有人去开采、去挖掘,去好好地把它市场化。那么不管是IT的还是做投资的,不管做什么,从什么行业来不要紧,传统行业的机会是大得不得了。

  我们做的是一个宾馆行业,中国原来这个宾馆产业的话已经是非常地发达了,已经是这个星级宾馆已经是几万家了,那么我们做了之后好像还是感觉是像如入无人之境一样,做起来还是相当顺手。你看北京刚开了两家店,两家汉庭开了一个月不到就做满了,这种生意在我们IT行业可没那么容易,不管是微软还是什么,我们得天天求人、得喝酒、得请客、得找关系,然后签一个单子。像我们做宾馆我根本不用操心的,我们可以来这儿说说话,一会儿去哪个地方泡个吧都可以,那儿一样地买、一样地生意好,而且回报率也非常高,这种回报率我认为应该是超过一般的房地产和IT产业,房地产一下子两年或者三年挣了一个亿、十个亿,那我们这是每年都在挣这个钱,而且是越挣越稳定,越挣越轻松,所以我如果说把房地产的钱分成几年来看的话,所以我们这种行业,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呢?我想说为什么能够这么做?不是我们这些IT人比别人更会铺床、更会拉行李,不是的。我们这个在所有的公司里面,我们全部用我们的IT技术,包括我们的前台也好,包括我们的物料的采购供应也好,也就是说非常强的计算机系统来控制、来减少人工,来减少成本,来做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评测。我在办公室内部,就可以知道每个门店的,就是及时的经营状况,哪个店有问题我们马上就会知道,我们就会有专家跟他们讨论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这是可能很多传统行业的人,原来可能不会去用这个IT的手段,或者不知道没这个意识。所以我觉得蛮好的,我不知道台下都是一些什么听众,是投资的还是记者还是创业者,我不太清楚。反正我觉得这几年我们做传统行业是尝到了甜头,看来还要多搞几个这样的企业。

  杨宁:

  听得让我羡慕不已钱越赚越容易,当然是每个创业者的梦寐以求的这种情况。

  那么下一位是陈一舟陈总,也是一个叫做丰富的创业经验,创业惯犯。那么陈宗的创业都是在IT产业。

  那么刚才听到前两位的叙述之后,是不是有所动心呢?在这个新的产业里面。

  陈一舟:

  首先一个我觉得,我跟他原来是老搭档了,今天非常吃惊,他竟然当了主持人了,主持得相当不错。我记得杨宁第一次公共演讲的时候这个腿还发抖。

  刚才上来之前我们几个人都在底下聊,其实咱们在座的都是第二次创业,至少是第二次创业,是属于这个连续创业者。那么可能只有我最执著,我们这个原来做社区,我们千橡现在还是做的社区。那么呢我们觉得就是说,可能如果有大的成功的话,可能专注然后做自己最懂的事情,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但是即使你做这个也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或者一定有很大的成功,有时候可能像这个谭总还有季总他们这个在合适的时候,跳到了一个竞争起来更加容易,但是并没有大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这种地方的话,可能回报率更高一点。

  实际上我们最近,我觉得就是说成长到一定规模的这种公司的话,最大的痛苦就是说你的成长的下一步靠什么?那么特别是我们这个互联网里面,竞争特别激烈的这么一个市场里面的话,资金是过剩的,而且并不缺乏创业者。创业者一大堆,满街都是,中关村的一半的人都想创业,然后呢钱也是多得不得了。当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就是说其实很多地方就不挣钱了。比方说我们很早以前就是从视频里面退出来,我去年九月份就从视频里面退出来,我觉得参与者太多了,而且我觉得你先砸一块钱产生的壁垒,比方说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你一定要看就是说,你比别人先砸一块钱,你产生的壁垒是值几块钱。我算了一下就是说比方说视频里面,我先砸三块钱的效果,三年以后别人要跟我竞争的话,他可能也只要花一块钱就够了,那这个时候我可能先把这一块钱先砸在回报率更高的其他地方,三年以后再来做。所以说这个我觉得做企业的话,确实是当我们做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其实最大的痛苦就是怎么投资、怎么花钱。怎么让自己企业的钱能够有效地用上去。但是确实在我们这个行业,互联网这个里面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花钱的地方。因为你想花钱的地方大家都想花钱,马上就变得不挣钱了。所以这个我们也在向这个传统的行业学习。当时在聊天就是说,确实我们的思路可能更加开放一些,最后企业挣大钱、挣多少钱,还是看你所从属的这个行业竞争壁垒有多高,参与跟你竞争的人数多少?

  所以说我觉得谭总和季总他们取得成功就是说,确实他们带着IT行业一些好的思想、好的习惯,冲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里面,然后竞争对手相对比较少,相对比较弱,我觉得任何行业都一样,放置四海都皆准。

  杨宁:

  那么谭总我想再问谭总一个问题,就是说框架传媒三千万的这个估值,到收购的时候好像是15亿,到现在估计是30亿还是40亿的这样一个,现在的这样一个框架的估价值非常传奇的一个神话。那么我想问两个问题。

  第一谭总怎么看好这个项目,就是在三千万的时候怎么发现这个项目是有酝酿的非常大的金矿。

  第二在跟分众传媒谈收购的时候,当时有没有再考虑一下自己再努力一下自己去上市,为什么当时要谈收购呢?

  谭智:

  谢谢把这个话题点出来,框架在我进入框架的时候,是2004年的,那时候估值确实在三千万左右,那我觉得我想人民币应该说正确说3200万人民的估值,但是当时它的营业额、净利润差不多是在四百多万吧,所以差不多已经是七、八倍了。但是这个七、八倍是过去的七、八倍,不是未来的。

  那么我们投入了一些钱占了一半左右的股份,投入不多,1000多万人民币,就这个数。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扩充一点说,因为今天讲的是创投,就是在很多投资项目,我现在每天遇到很多投资项目,遇到投资项目,很多情况下都是你这个投资项目,每个人都会说得天花乱坠,顾问式的,条条有理,条条是道。大部分是基于一些假设条件,而这些假设条件分两种:一种叫做市场的假设条件,假设中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都上网,假设中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买个手机,或者假设中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都买我一个玩具,其实这简单,都是一种假设,这是一种假设,就是假设市场情况。

  第二种假设假,设能力,假设我能建立好团队,假设我能招一批好人,这两个假设,往往这个投资者、创始人都把第二个假设认定为是一个天经地义,一定能做成的,他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过了两年之后,这个假设情况不成立,外界出现有点问题的话,假设的情况下,假设数字电势能起来,3G能起来,这个3G已经五年了、四年了,还没起来。这些假设条件不成立的话,这些公司都死了,而这些假设条件成立的,比如说手机涨这么多,互联网用户涨了这么多,这些涨了这么多的情况下,很多公司也没起来。像空中网这样起来的公司还毕竟是少,很多倒的一大批。

  什么情况呢?它假设的那个条件,就是能力那个条件他没考虑进去。关键的是一个执行力的问题。我当时遇到的情况就是说所有人都看到这个行业是一个拥挤的行业,因为在框架做的是,有一些朋友不知道,大概做的是电梯里面的广告,所以现在北京一些高档社区都是电梯里面的平面广告,就是一个镜框里面镶着一张纸这样的广告。我们当时做的是在中国大概有不到20个公司在做这样的。在全国每年的营业额大概在六、七千万左右,就这么大个市场。

  那我们做的一件事情,我感觉到这个商业模式很好。所以这个里面首先选的是一个商业模式。第二个选的是我认为我自己能够组织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个是我在假设我自己的能力。由于我在这个行业,中国的行业做了十几年,我认为我自己有这个能力,所以就做了这两个假设。做这两个假设之后,进去之后,但是今天正好也是同样的话题,创投,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的杠杆作用来去做,而不是简单地靠自己去做。

  所以我们首先做的一件事,进入到框架之后,采取收购方式,统一这个市场,所以我们利用大概五个月的时间,收购了从第二名到第九名的九个公司加一起,加原先的框架,一共九个公司,这样就做完了占成市场份额96%。那是在2005年的7月1号,所以记得很清楚。所以我们从进入到2005年7月1号大概半年的时间,收购完了,完毕。把竞争很激烈的,用学术上讲话叫红海变成了蓝海。

  那在这之后下面它的价值就出现了,因为我们垄断市场,因为我们能够提供网络化的管理,网络化的,利用IT的技术,提供网络化的管理、网络化的操作。这样创造了价值,巨大的价值空间。销售价值也提高了,然后成本也降低了。我们从原先收购完800多人,降到现在的300多人。营业额一跃从2005年就做到了8000多万。2006年我们做到3.6亿,2007年今年我们估计应该做个七、八个亿没有什么大问题。

  那么,这样壮大起来了,这是第一个问题。关键是我们用资本市场的手段去进行收购,去整合。这是回答您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当然是我收购完了,是2005年的7月份的时候,面临的几条路走,是卖给分众,是卖给聚众,还是自己独立上市,按照整个的投行的人给我们估算,大概上市的时候应该市值至少应该在两亿美金以上。而我卖给分众的话,大概卖了一亿八千万美金,差不多15亿人民币。那么怎么走这条路,确实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但是我这人懒了一点,一方面我希望把包袱,把球踢给别人,第一个。

  更重要一点,我觉得为什么我这样做呢?还是一个同样的做法,如果进行竞争的话,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散,如果整合的话,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健康。所以我当时跟江南春谈了一个合同,最后把整个公司并到分众集团里面去,作为分众集团的子公司一部分。形成了一个既有大环境的保护下的一个产品,又有自己独立运作的一个实体,这样来讲,最后我们形成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原先任何人一个估计的价值。那么没有人估计到我们一年营业额能做到四个亿、三个亿,没人估计到这一点,没人估计到我们净利润能够做到那么好,那么我们做到了。

  所以,从现在来看,分众集团来看,分众整个价值大概在50亿美元左右,而框架在里面形成的价值大概应该至少在10到15亿美元左右。相比我卖的价格远远高出我们原来的价格。那么应该创造了利益价值。所以我们从股东体现的价值也最后创造了到大概40亿左右,也应该是一个好事,所以我也稍微轻松一点。速度也快,比单独上市速度要快很多很多。

  所以这是当时做判断决定的最后一个决定的一个条件。

  杨宁:

  所以我也非常佩服谭总在那种条件下能够做出这样非常明智的选择,我相信对各方都是一个好事。对于团队、对于框架的股东,当然对于江南春的股东来说更是一件好事,创造的价值可能远不止这个收购所体现的这个价值。

  那么下一位呢,我想再问一下季总,季总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就是连锁商务酒店的这个行业,这个产业,我刚才听季总讲是一个非常好做的一个产业,因为你只要开一个酒店,那么基本上都爆满。目前的情况我发现季总原来的公司如家,包括其他一些连锁酒店也是这样情况。据说好像它们的入住率都还是蛮高的。

  那么,在中国我发现一个什么特点啊?只要有谁赚了钱,只要有谁开始有点尝到甜头,你不用宣传,大家都突然发现了,说这个东西很赚钱,中国有一个特点,我总结了八个字,叫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就是什么市场好呢?我相信都会吸引无数的企业,然后跟踪、效仿,那么我看到就是说现在的连锁商务酒店这个产业,我发现也出现这种情况。现在有锦江之性什么的,一大堆我看到无数个,而且这个产业,现在甚至一些小连锁都能赚钱,我一个朋友开了三家类似这样的快捷酒店,我问他怎么样,他说很赚钱,挺好的,入住率蛮高的。我说你就开三家都能赚钱,那么我就认为这个市场很快就会出现泡沫了。

  我不知道季总对于我的这个看法是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季琦:

  刚刚接着前面讲IT和传统行业,我刚刚说了一个传统行业吸引人的地方,实际上你刚刚点到了传统行业的它的另外一个不太有利的地方。就是说互联网这个行业,咱们不说互联网行业没机会,不能这么讲,就是说成功的人很少,概率少,但是一成功就是大成功,可能就把所有的人全部都灭掉了,他自己就是老大,那老大跟第二名可能差十倍,差二十倍,不管是盈利规模,还是事实。

  传统行业不是这样的,那么我举一个吃饭的例子,你们能告诉我你们会一直吃火锅吗?不可能的,早上会吃一个什么,我今天吃的什么,包子,比如说连锁店的一个包子店,中午可能是川菜,晚上可能去吃个广东粤菜,对吧,人的这种最基本的需求,它是非常的多样化。这个多样化反映在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时间段,他会有不同的消费。第二个是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不同的消费,就使得我们这种传统行业,我们叫市场细分非常的明显。我不认为你住酒店就一直住五星。一直住很多快捷。你可能独家的时候就在三亚最豪华的独家酒店,但是出差的时候,如果自己公司出差可能咱们住好一点的话,中国大饭店也行,香格里拉也可以,如果以后自己创业、自己开公司了,我看江南春他们经常住如家的,你看连我们的谭老总都住如家,那这个他可能不一样了,他可能跟老婆、孩子度假去住高级宾馆了,三亚的最好的宾馆,人的需求一定是这样子的。当你刚刚毕业的时候,跟你女朋友约会的时候,你可能选择我们快捷酒店一百多块钱的话度假、度周末,但是等你慢慢以后有钱了,可能就会住得再好一点。这个可能就会使得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细分非常多。而且某一个细分一旦出现一个盈利的趋势的话,大家都来,拼命来抢、拼命地争,我认为这个是好事儿,还是那个例子,开餐馆有一个特征,这个街全是餐馆那是好事儿,这个街没人开参观不见得是一个好事儿,很有可能你就死了。那么我开旅馆也是这样子的。我看到旁边有旅馆我就觉得这是好事儿,这里面有客源,而且对我的竞争力、对我的管理能力、对我的品牌传播能力我非常有信心。我这个人还就觉得挺好,毛主席说,同行在一起合作竞争我觉得很有乐趣,才方显英雄本色对吧?实际上很多的传统行业都是看上去很好做,非常好做,开个旅馆还不好做吗?但实际上要做大、要做好更不容易。

  这个难度可能比做个什么社区、做个什么网站我觉得真的要难很多,它已经不是简单地住旅馆的层面,它综合了很多很多层面的东西。

  那么通过这个竞争我们就是要保持一个像红海这个状态,咱们还不能消灭太多的对手,给他们留着,在这个来比较、来互相把这个市场炒起来。所以说我没有指望在我这个住宿产业,说以后我把它全缩的,变成96%的市场,这辈子都不想,在全球我也没有这个先例,我倒是希望有很多的对手,我们不叫对手,我们叫竞争伙伴,我们用这个词,竞争是竞争,但是更多的是伙伴。像我们原来做的如家、现在做的汉庭等等的一堆,我们在一起的话搭一个岛,但是更多的还是在一起瓜分这个市场,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地方。像我们汉庭书生气很重,我们叫知识白领。像我们这个168就是年轻时尚,时尚的人住我们汉庭可能不一定喜欢。还有7天就便宜,他能卖78块钱一间房就便宜,那么我也不一定喜欢这种人过来找我的店里面,就是不同的人群你去选择吧,所以我觉得挺好的、蛮好的,我觉得这个,这样子能够把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人给他洗掉、给他清掉对吧?就像我们身体的感冒一样的,实际上你把你的整个身体的技能加强了,如果一个让长期不生病还真有毛病了,所以这个行业竞争是会让我们这些,我认为我们假设能够做得很好的人,更健康、更好,可能觉得自己太牛了的人反而不好。

  杨宁:

  我再问一下陈总,在你创业的这个经历非常丰富,而且每一次都是风险投资支持的,尤其是在这个千橡集团的融资,也是我们业界都是非常传奇的,就是融的这个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小IPO了,融了五千万美金。那么我想在座的很多的创业者也都非常想了解一下,怎么样才能说服和打动这些投资人呢?在这个融资的五是层面上。

  陈一舟:

  这个我觉得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吧?我觉得就是说如果比较强调内因这块的话就是说,首先我想解释一下千橡融资,我们融资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我们不需要钱的时候别人主动给你钱,所以有一个教训就是说,资金都是喜欢锦上添花,不喜欢雪中送炭,所以往往你融资的时候,往往是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去融资,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那么从企业发展来说,实际上我们公司也在成立的头三年多的时间,基本上没有花太多的外界的钱,基本上是靠自己的滚动,靠自己挣的钱不断地开拓新的业务,这样滚动起来发展的话。所以说因为你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和行业模式以后呢,可能投资人觉得就是说,投在你这边的风险比较小一些,那么这个是我觉得一个内因的因素。

  外因我想跟大家,以前大家可能问这个问题主要是讲我怎么去准备这个,准备去跟这个投资人谈判,要准备哪些东西,我觉得这个东西大家可能别的地方能看到。

  那我想强调一下外因的这个问题,外界市场判断的问题。而且这个能决定到不光是融资成,而且能决定到你这个事情能不能成功,我个人主张的话,刚才杨宁也说,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所以我个人主张就是说做任何事情的话一定要做得比较早,你做任何的事情不要等它变得很流行、很火了再来做,你应该说你真的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你像季总,他做汉庭已经做了三年了,跟这个酒店有关的行业可能做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人家做得时间很早,等季总都已经上来,都发言了,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来发言的时候,你再想学季总,要没有经验去学季总的话,我觉得几乎不可能。所以说不要等到一个。当然有的公司已经很成功了,然后特别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互联网行业,已经有公司说我要开上市了,我已经快超过雅虎了,已经再出来说的时候,你再出来融资去做,已经太晚了,几乎没有成规的可能性,成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所以我觉得时机会很重要,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有热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是呢这个热情我刚才底下也说,我看到了太多人为一些不值得去有激情的事情充满激情,大部分的事情不值得去做的,充满激情没有用。所以我觉得是说,我是给大家体归一个反例的,就是说一定要选择你自己充满激情的事情,不要轻易做一些判断,不要去赶时髦,这样的话可能会增加你的,如果说你真正的做得比较早的话,能增加你的成功的机会,最好你做这个事情,现在没有人在说的。

  我记得当年我还投资了一个,说是创始人也是我的好朋友叫刘健,他看到这个商业周刊上已经在写一个网站叫FLASHER,然后我刚投了他,我发现旁边认识的人都在搞,所以我觉得这个泡沫就来了。然后为什么我们去年坚决地退出这个视频行业,很简单,我看到周围有很多人都在做视频。那我说这个东西就太多人做了、太晚了一点没有投资的可能性,没有投资赚钱的这种机会,所以说一定时间很重要,你做什么事情时机很重要,你选择了时机,那么你如果做得早,融资稍微难一点,但是你成功率更高,这是我的一个经验。

  杨宁:

  非常精彩,我想这几位嘉宾都是非常多的创业的经验,所以我想最后就是让几位嘉宾每个人在给这个观众里面的这些创业者们,或者想创业的这些年轻人们提一些自己的建议,就是自己认为创业要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就是自己的一些看法。

  谭智:

  那我就先说一下。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执行力,我每天都强调跟我的团队、跟我认识的人强调执行力。因为创业的时候往往你的看好了一个商业模式了,但是这个商业模式对与错,在初期的这个地方,不一定那么完全地重要我认为,那么就像很多的商业模式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搜狐上市之前并不是说要做游戏对吧?不是说短信对吧?可能空中网上市是做这个,但是其他很多都不是以这个为主要,网易上市之前绝对不是目的是做短信或者游戏的。

  那么上市的话它有一个很好的团队,这个团队有很好的执行力,不是在上市,在启动之后的时候,他会根据市场情况,根据我们刚才说的假定情况发生了变化之后,他去调整他自己的商业模式,然后呢去执行,所以执行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把精细字得极值,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完整、做得完美,这就是你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因为你在很多情况下,在启动的时候,你已经融到一笔资金,就是说你已经忽悠这些投资商已经成功了,你把这些人的钱已经骗到手了,或者忽悠到手了,下一步做什么呢?就是做执行力,你能不能做到?你别做过了一年之后跟我说,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因此我做不到,我宣告失败,这个不行的。所以这个主要是执行力的问题。主要是在人,主要是在团队,因为其他的事情都是一个可以调整的是吧?这是我的感觉。

  季琦:

  我想讲的跟谭总讲得有一点像,首先这个目前的创业的机会是非常好,如果说创业的话,这个时候不创业将来可能会后悔。那么如果是创业要成功的话,最关键的要素我认为是一个团队。现在做一个大规模的公司、大规模的企业已经不太可能从一个个人英雄或者一个技术专才或者一个管理专才所能够承担的,一定是一个能够相互补充的一个非常棒的团队才可以,当然这个团队也要,他将来要做好这个工作,包括这个团队的执行力,这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个团队人的价值取向,甚至个人的感情、兴趣、爱好,包括这个各个专业的互补非常重要。这个也可能是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几个哥们儿谈得来,搞一个公司来做,这个方式我认为是最好的。但是更多的是一边做一边在补充,就是哪块少了,哪块缺了,然后去高薪挖或者是去挖是吧?这个团队非常重要,没有一个好的团队。这个话可以这么讲,在中国现在做什么行业我认为都有可能做出一个非常大规模的公司来,因为中国这两年都在拼命地整合、市场化发展。我们只要顺着这个潮流做就能够成功。那么到底是谁能够成功呢?就是那些有一个很好的团队的人,他的概率会比较大,没有这一点是绝对没有希望的,就是你融了五千万美金、一个亿美金我认为也没有希望,在互联网时代有很多人拿了很多的钱,最后这些公司大家都知道,可能都没了吧这些公司,可能钱还在花着,公司反正从市场退出了,这是我的观点。

  陈一舟:

  刚才两位老总都讲了一个执行,一个团队,我想我也是非常支持这个观点,但是我也不想再多讲了,因为这个东西我认为首先我觉得执行力和团队呢它是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你根本想都不要想。但是我们实际上也看到了很多就是说,有执行力的一个好团队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就那么回事儿,就是成功率很低,你两个都有,你可能成功率只有10%。所以我现在就琢磨,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来,在已经有了这两个条件以后,怎么样增加成功的这个可能性呢?我觉得我想了半天,我觉得可能是需要有一定的远见。就是说你要在一些大家不太看好的时候,去做一些大家看不懂的事情,我记得最清楚,最好的一个案例就是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当时互联网创业的时候,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门户高,包括我们圈里的人,我们也包装成门户这么一个概念。然后当时突然发现丁磊突然投资不做门户了,跑到去做网游了,然后呢2000年的时候,很早的时候然后我们当时都笑他,当时我记得所户大家讨论这个东西,也还想不清楚他为什么要做,想不清楚就笑一笑。

  但实际上丁磊在那个时候是非常有远见的一个人,所以为什么说这个网易的话,在这个后来的股值的话已经远远超过搜狐,而且一度领先新浪吧,我觉得现在也比新浪高一点。所以说呢这个就是一个远见的问题,现在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上的大量的花的钱都是游戏上面。我们最近做一个调研,年轻人这个只要上网90%的时间在玩儿网游,所以你不得不否认这是一个很大的行业,而且大家又是花了钱在做,那么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先知先觉者的话,2000年就开始做了,可能又比他们做得更早,所以这个是在有了这个团队、有了这个执行力以后,我觉得进一步增加成功机率的话,我觉得是有一定的远见,就是敢于去在别人不太看好的时候,做一些新的方向。

  杨宁: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来讲一些我自己的看法。那么其实不久以前,就是我跟陈一舟,包括张朝阳,曹国伟,包括丁伟他们,我们去广西百色去学习百色起义的精神。跟北京市新闻办的领导一块去的,所以在那次红色之旅的旅程之后,我感触也非常深,因为我感觉到其实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从武装革命组织,到最后实现了解决全中国,包括实现了新中国的建立,这个过程其实当时有很多方面可以学习这个过程。

  但是其中一个方面是成功学的一个研究,所以我的感触特别深刻,就是邓小平在25岁的时候从法国留学回来,去百色组织百色起义,其实我想到了非常像一个海归,跑到中国来,去一个边远的山区,边远的地区去组织了一个3000人的一个队伍,去创业,其实也是邓小平的一个创业。在那个过程当中,当你看到了墙上写的密密麻麻的名字,那么多的烈士,那么多的人牺牲,其实邓小平从百色一直走到中南海,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一个过程。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有无数次的自我怀疑,无数次的这种,受到无数次的打击,无数次的挫折,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就真的像一个创业者在受这么多的打击之后,在你怎么样能够在这个九死一生的这种过程当中坚持自己的自信,就保持自己的自信,努力去奋斗,而到一天获得成功,我觉得这中间有非常多的值得大家去学习的地方。

  像在长征的途中,其实当时说长征,就是无数人走了这个长征路上,其实真正走到延安的人真的是不多,从百色起我记得3000多人,的延安的时候只剩下了30多人。就是说当时百色起义,跟邓小平参加百色,他们还有一个合影,在延安的时候。

  当然其中有很多人牺牲了,但是其中还有很多人掉队了,在长征途中有很多人就说这个路太艰苦了。我走不下去了,我就不走算了,就离开了。在一个创业者,在他创业的过程当中也会每天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其实在一个创业者在长征路上,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一个很重要一点。

  第一,坚持自己的信念。第二,要说服这个团队,要引导这个团队,要给大家信心去给大家描绘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而我们怎么样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来交流、来沟通。我相信这一点的话,真正的创业者,我想在座的几位嘉宾都深有体会,真的是创业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一点。

  但是,其实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你最没有自信的时候,在最失望、最受打击的时候,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在你最得意的时候一定不能忘形,我觉得这两点都是我时刻在告诫自己的这两句话。而现在正好我们的行业也处于一个最黑暗、最艰难的时刻,我也是同样以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同样来勉励我们的团队。

  今天这几位嘉宾刚才精彩的演讲,我自己的收获都非常大。我想各位在座的朋友也应该有非常多的收获。所以今天也感谢几位嘉宾的到场,也并且感谢主办方提供这样的机会,谢谢大家。

  韩英珂:

  非常感谢各位成功的企业家们为我们献上他们很宝贵的创业的经验。那么同时呢在本场我还要特别感谢我们的主持人杨宁先生,他说这是他的一次初次的主持秀,但如果我算一个主持的专业人士的话,我觉得他初次的主持秀是非常成功的,他非常平易,很有亲和力,希望再接再励。

  (结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