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4-2005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2:14 新浪财经

  “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 生活在19世纪的诗人海涅或许没有想到,200年后的人类正面临自然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这些构成了21世纪最重大的课题。

  处于小康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将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程,力争在这个时代命题前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那么,这份答卷目前完成的情况如何?日前《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采取非概率抽样的社会研究方法,试图从民间角度调查中国生态小康社会建设的公众体验,记录“以人为本”的种种细处。

  中国生态小康指数的调查试图从公众对周边环境状况的评价,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执行及效率认同度,公众环保意识、参与程度自评以及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前景预期这五个方面着手,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  并赋予其不同的加权值,最终得出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分。

  数据表明,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广大民众对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焦虑日益加深,对周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政府对环境保护投入、执行及效率认同度以及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均为不及格。尽管如此,受访者普遍对中国的未来环境形势还是持乐观态度。

  本次调查执行时间为2005年2月至3月,城镇地区调查采取多段随机抽样法,农村地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共发送调查问卷1000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756份,来自全国8个大中城市、8个小城镇及9个农村地区,地域覆盖东部、中部、南部、西部、东北部。

  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04%,且调查数据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具有较好代表性。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为(见图表):

  七成以上民众认为环境污染较严重

  从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来分析,广大民众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度普遍较高,有超过九成的居民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状况密切关心,分别有43.2%和51.5%的居民表示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选择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人群比例仅为1.2%和0.9%。

  或许正是因为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备受瞩目,民众对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生态平衡问题忧心忡忡。调查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居民认为中国环境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对周边环境状况给出的平均分是54.3分,该分值偏低。

  如果使用粗略估算法,将对于目前环境状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群体归为高满意度群体,将“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群体归入低满意度群体,则当前中国居民中高满意度和低满意度群体分别为11.3%和76.2%,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环境状况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满意度要低于后者。

  受教育程度与满意度成反比

  从调查中可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得就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下降。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满意度群体”比例和“低满意度群体”比例之比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满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满意度最高(15.1%:69.3%),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度最低(10.5%:77.8%)。

  在公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前三位的排列顺序依次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植被破坏。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又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城镇居民相比水污染更关注大气污染,将大气污染排在第一位的城镇居民为30.2%,把水污染排在第一位的占25.6%;而在农村居民那里水污染又比大气污染更备受关注,有31.9%的农村居民认为水污染更严重,而仅有21.0%的人认为大气污染更严重。

  多数民众缺乏环保参与意识

  在评价政府的环境治理工作时,82.3%的民众认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一定措施遏制环境恶化,但有超过50%的人觉得效果不明显,其中城镇居民在这方面的感受比农村居民更为强烈,总体满意度前者比后者低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群的满意度最低(7.5%:66.3%)。

  调查显示,广大民众将中国环境问题恶化的原因归咎为政府的

执行力和效率低下,因为有75.9%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认为我国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比较健全,但有64.3%的民众认为政府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并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执行效力提出质疑,其中对政府环保措施执行满意度表示非常不满意有21.2%,表示不太满意的比例为38.4%。

  调查还反映出我国民众在环保意识上呈现出比较强的政府依赖心理,而缺乏主动参与主动维护的意识与行为。在回答如何加强环保措施,提高环境保护效率时(多选题),民众最多的提到的是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和环保执法力度,比例分别为66.4%和67.2%,而最少提到发挥民间环保组织作用与自身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比例分别为4.7%和7.5%。

  尽管如此,多数民众对中国的环境保护的未来趋势还是持乐观态度,认为“肯定会好转”的占23.4%,认为“可能会好转”的比例是47.5%,回答“说不清楚”的是6.2%,其中45.3%的人把环境好转的原因归为政府会进一步加大体制建设和执法力度,22.3%的人认为经济的发展会帮助缓解环境压力,还有10.5%将原因归为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然而,上述分析结果也表明,广大民众对中国当下不断恶化的环境现状缺乏足够的警惕和了解,对自身应该在环保事业中发挥的作用的自主意识淡薄,而对环境前景的预测又显得不够理性,因此最终的乐观态度中多少还有点盲目的成分。

  性别 占有效样本总数比例(%) N(样本数)

  男  52.7 4614

  女  47.3  4142

  年龄 

  16-25岁 17.2  1506

  26-35岁  24.5  2145

  36-45岁 27.1  2373

  46-55岁  23.4  2049

  56-60岁  7.5  657

  60岁以上 0.3  26

  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小学以下 11.2981

  初中 31.12723

  高中 35.4 3099

  大专 10.9 954

  大学本科及以上 11.3989

  注:没有回答受教育程度的有10人,占有效样本的0.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