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谈伟宪:加强沪港金融合作 提高国际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5:13 新浪财经

  2007年7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组织的“2007上海金融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在分论坛“沪港金融合作论坛”上演讲。

  谈伟宪: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强沪港金融合作,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沪港金融合作论坛,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第一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大家聚集一趟,深入探讨沪港两地金融合作与发展问题,并对提升沪港为代表的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围绕沪港金融合作讲简单的两三点意见:

  第一,要从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竞争的战略高度考虑沪港金融合作问题。这是沪港金融合作的大背景所决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亚太各国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的层级或者是比较优势,纷纷推出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规划,掀起了亚洲金融中心建设浪潮,以争取本国能够在全球化资本配置过程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除香港、上海外,已经明确提出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亚洲城市,包括东京、首尔、新加坡、孟买、迪拜,外加澳大利亚的悉尼,竞争格局也可谓非常壮观,八大城市也各具特色和优势,但亚洲的城市还没有像伦敦、纽约那样成为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香港和上海要想在亚洲胜出,成为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都必须深入分析自己的不足,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深挖内在的潜力,加强两个城市的横向联系,以进一步提高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有两个排名可以让我们更加欣喜地把握亚洲金融中心竞争的优劣势。一是伦敦发布的全球金融

竞争力指数,前十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苏黎士、日内瓦,上海排在第20位。另一个排名前十名依次是,伦敦、纽约、东京、芝加哥、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巴黎、首尔、洛杉矶,上海排名第32位。通过以上两个排名,可以发现上海与东京、香港、新加坡、首尔、悉尼等城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更准确地说,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香港是国际化的成熟市场经济体,而上海是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国内金融中西,也正因为沪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才为两地的互助和互赢奠定了合作的基础空间,只有沪港合作,有效发挥合力,才能为中国在金融全球化趋势下赢得有利的竞争位置,因此沪港的合作包括竞争,必须从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度来分析和探讨,并涉及到国际金融战略的部署问题。

  第二,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要更多地向香港学习,进一步加强沪港金融合作。当前,社会各界对沪港金融的合作与探讨很多,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为,加强沪港金融合作有利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在亚洲各个城市比较中,上海在硬件等基础设施方面,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同,但在生活质量、城市管理等公共服务、知识创新和信息流量,以及企业从开业、营运到关闭的整套管理体系等软件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首先需要向香港学习取经,树立配套服务的理念和意识,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从管理体制、服务标准等方面努力为上海金融资产、中外资金融机构顺利运作提供高效的配套服务。

  其次,加强沪港两地交流制度的有效衔接是沪港金融深入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国会计制度已基本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下一步合作的方向是监管与市场交易规则的结合。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以及人民币在香港试点范围的扩大,需要沪港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清算制度等方面加强衔接,尤其是随着许多香港银行在上海注册法人支行,沪港两地的交易日益增多,都需要加强协调和统一。

  此外,沪港两地应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随着外资银行相继进入上海,上海人才配套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沪港两地加强合作与支持,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职业资格的评估,以及吸引香港等地职业优秀人才的配套政策等等。应该说香港在协助上海培训人才、扩展产品门类、建立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强化监管框架等方面大有作为。反过来,这也必将有利于沪港金融的有效合作,推进两地的一体化进程。

  最后也要介绍一下香港银行业在上海的发展情况。目前,香港主要银行均在上海设营业机构,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中银香港、恒生银行、永恒银行、中信嘉华银行,以及新进势力的南洋商业银行,此外大宗银行的上海分行业已基本车间,其中在沪的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均以转制为本地的法人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也获准筹建。截至2007年6月末,上海市港资银行资产总额已达到2252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为134亿元,存款余额为886亿元。港资银行在沪经营情况良好,

不良资产余额仅5.46亿元,不良资产率为0.24,前5个月实现税前利润8.31亿元。从业务发展来看,在沪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发展较快,已占据业务的半壁江山,尤其是个人业务迅速发展,营业网点扩张迅速。为了争取较大的发展空间,部分香港银行已经着手未来长远发展战略思考,如在A股市场已经发行债券等。

  我相信,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沪港相抵的通力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快沪港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有效加强香港和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