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潘英丽:沪港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5:04 新浪财经

  2007年7月1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会组织的“2007上海金融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英丽演讲。

  潘英丽: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有机会在这样的场合做一个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我觉得非常的荣幸,我的题目是沪港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合作。

  我想讲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国际金融中心对东道国经济的贡献。第二,亚洲国际金融中心未来演变的多种可能的割据和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第三,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和竞争力因素。重点我想放在最后两个问题,就是沪港条件的比较和沪港目标定位和分工合作的前景。

  从国际金融中心对东道国的经济贡献来讲,我讲的东道国主要是指发展中的中国,他的贡献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就业的增加,第二税收的增加,第三提供融资和投资的便利。第四是关于全球形成力的提升。我后面都打了一个星号就说明他重要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实际上他的目标是借助金融的开放和先进的国际金融制度和技术促进我们国内金融业的发展以及

中国经济从一个经济大国转变成为一个经济强国的目标。假如国内没有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没有好的制度的支撑,那么国际金融中心,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奢侈品。在建设的过程中,引起了金融危机的话,那么就成了毒品。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强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将提高我们的话语权,他也会产生一些影响,一个是会导致社会阶层的变化,第二,金融中心崛起的过程中,有可能扩大,也有可能缩小和地区经济差异。本身决定于金融一体化程度。

  我列出了四种可能性。第一,东京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上海、香港、新加坡、孟买、细腻成为多个二线的国际金融中心,前提条件是日本经济强劲复苏。第二,香港成为类似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上海等大都市成为二前线国际金融中心,前提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米比资本帐户迅速升级,香港承担起更多的国家责任。第三,上海成为类似纽约的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成为类似芝加哥或者是法兰克福式的金融中心。第四种是亚洲不存在全球的金融中心。中国的目标是排出第一和第四种可能性,20年以后在中国建成与纽约、伦敦齐名的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可能的现实基础是第一,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中华地区的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第三,资本帐户的开放,人民币在持续升值。

  我们看一下沪港条件的比较,我们不是用国际金融中心先行的指标体系来评价的,因为用国际金融的现行指标来评价,香港是们门功课都达A的优等生,而上海则是中等偏下的学生了。各项指标都是比较差的。刚刚讲到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竞争的新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金融中心假如在中国的话,需要更多的体现国家的利益,第二,腹地经济的驱动,我认为这一点上海比香港更好一些。第三个是金融开放的动态趋势,人民币资本帐户如果开放迅速,香港会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如果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缓慢,那么上海有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资本帐户开放比较缓慢的话,给了上海创造了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条件。这里重点要讨论一下金融发展的动态三角。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我认为金融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业的秩序,很大取决于金融改革和金融开放的关系,以及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的互动。如果这三个方面可以很好的运作的话,会形成一个高效的金融体系。我个人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关系方面,我有几点意见,第一,目前中国的金融改革是严重滞后开放进程的。十一五器件,重心在改革而非在开放。比如说,我们从99年开始市行了高利差政策,这个政策实际上是让存款人给银行提供补贴,这个政策的考虑是帮助国有银行冲销政策性的包袱,但是今天在我们国有银行资本进已经达到12%的时候,利润已经是四年前10倍的时候,我们的高利差政策仍然在市行,其中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已经成为获取最大利润的渠道。因为外资银行成为中资银行合作者,也享受者中国的存款人给银行的补贴。所以我们想,金融改革是不是应该加快推进呢?还是应该继续加快金融的开放。我觉得中国的政府,需要打破现有利益集团的格局,加快建深层次的制度变革。

  第二,现阶段资本市场国际化应以QFII和QDII这类渐进、可控、间接的方式推进。

  第三,在全球留恋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上升背景下,中国宁可大幅度提高

汇率,人寿痛苦的自我调整,也不能开放资本帐户,引入外来金融危机,外汇管制必须加强,要严防死守。

  第四,香港对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进程过于乐观。我认为他们的想法不完全正确,也不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大的成效。

  最后谈一下沪港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和分工合作。这个分工合作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民币资本帐户下,尚未完全可兑换的阶段,我认为中国的资本帐户的全面开放,有可能在2013年到2015年的时候可以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风险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开放呢。我认为在没有太多的投机资本在中国的情况下,这时候中国的资本可以出去投资和收购,这对国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资本帐户完全可兑换之前,香港的定位应该是中国的离岸国际金融中心。第二是更贴近亚洲美元和欧洲美元的市场,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上海这一段的时间定位应该是国内金融中心,虽然我们做的规划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其实这个建设就是增加国内金融中心的国际成份。通过引进国外的金融机构,通过国际上好的制度的建设,来推进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所以我的建议是,一个是完善现货市场体系,一个是债券,一个是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这是让老百姓参与城市的成长,让国民参与城市的增长。第二,消除金融市场的分割和区域一经济回报的分割,促进国内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第三,在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上实现重大的突破。在人民币资本向下完全可兑换之后,以前说上海和香港存在替代的关系,我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超大经济体,中国强盛以后,完全可以由两个金融中心构成的组合,比如说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第二是加快沪港金融业的相互渗透和市场的联网,以便于上海更好向香港学习,香港有更好的向内地发展的机会。第三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分工。比如说上海以人民币产品为主,以现货产品为主,香港以美元、欧元为主,以衍生品为主。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