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浙江温州: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 实现经济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6:10 新浪财经

 

                                                   温州市人民政府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早、最快、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温州把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最早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温州模式、温州速度和温州文明。近年来,温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精神,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新发展。

  一、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目前,温州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各类民营企业13万多家,个体工商户24万户。全市民营企业数量、工业产值、上交税收、外贸出口、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的99%、96%、75%、95%、80%。从1978年到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加到1834.38亿元,到按可比价计算翻了5番多;财政总收入从1.35亿元增加到241.0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3.5元增加到7543元,年均递增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1年的422.6元增加到2006年的21716元,年均递增15%。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推动温州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富民强市的主力军。

  温州民营经济近三十年的发展有三条主线:一是从特色产业——块状经济——强镇重镇;二是从小商品——专业市场——遍布海内外的市场网络;三是从温州人——温州精神——温州企业家。这三条主线的发展,形成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优势。一是块状经济的优势。这种区域性块状经济,具有高度的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温州中小企业的群体规模、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品牌的集聚优势。温州

打火机就是凭借这个优势,打破了日、韩等国垄断世界打火机市场几十年的局面,致使这些国家90%以上的打火机生产企业关闭。二是经营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在外温州人约200万,其中在国内约160万,国外约40万。这些温州人在世界各地建起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构筑了庞大的国内外市场网络,架起了温州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合作的桥梁纽带。三是企业家群体的优势。在温州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界评价的“温州模式”,实际上是温州企业家创造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温州企业家集体奋斗的成果、结晶;所谓“温州人精神”,很大程度上都是温州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二、温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了促进温州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温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的水平。近年来,我们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思路,设计了“品牌立市”、“以民引外”、工业发展“12345”工程等一系列载体,强化八方面工作,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一)优化政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全国第一个私营企业地方行政性法规、第一个股份合作制经济地方行政性法规都出自温州。近年来,又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5〕59号)、《关于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07〕12号),进一步扩大了对非公经济的市场开放,鼓励非公有资本发展科技型企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以及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等,为民营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空间,构筑了公平的竞争平台。

  (二)强化产业导向。根据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总体要求,结合温州产业发展规律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强化产业导向政策,加快“腾笼换鸟”,体现了“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结构调整方针。在全省率先制订了《温州市当前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指导性目录》和《温州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企业,加大整治和淘汰力度。目前,全市建成了“中国鞋都”等34个国字号生产基地;鞋革、服装、电器等10个重点行业产值已经占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三;重点行业中有8类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三)优化企业组织。鼓励企业做优做强。近年来,我市坚持“促大”与“扶小”相结合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全力构建企业发展三级培育梯队。在优势行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中,推动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整合兼并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形成一批能体现产业发展方向和主导力量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动我市产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方面,通过每年筛选和公布一批成长型企业,打造一批小而强、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的活力企业。今年,我们又确定了1047家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微创型企业培育方面,以培育一大批有实力、上规模的企业为目标,重点在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改立项、进入小企业创业园等方面予以支持。最近四年,温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由原来的不到2000家增加到5757家,规模企业产值比重已经达到65.9%。全市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532家,29家企业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16家企业集团入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19家企业入围2006年度中国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500强。

  (四)缓解融资瓶颈。一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为了优先保障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重点技改项目资金需求,从2005年开始,温州市政府每年举行大规模的银企合作推进会。去年,全市银行系统为中小企业贷款达到1055亿元,占了全部新增贷款的一半。今年,我市银行系统还为9038家中小企业提供1630.5亿元的授信额度。二是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从2004年开始,我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若干意见》,积极引导担保资金向“初创型、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倾斜。三是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为了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倾斜,温州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分行、市银监局联合出台了《温州市区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列入试点的8家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按照新增贷款5%的补偿比例,通过财政1250万元的资金杠杆,直接为小企业增贷29亿元。四是推动企业上市。去年,华峰集团、瑞立集团两个企业已分别获准在国内和美国上市,实现民营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五)推动自主创新。通过政府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已与国内外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组建了800多家民营科研机构。通过政府扶持,实施“百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工程”,解决了一批行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建立了鞋革、锁具、模具、仪器仪表、压力容器等5家行业技术中心以及汽摩配和仪器仪表2个省级行业技术创新支撑平台。通过政府主导,引进一批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先后建立了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研究院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公共平台。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8家,德力西集团还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06年,温州市20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0.21亿元;全市完成新产品产值218.05亿元,同比增长40.2%。

  (六)坚持以民引外。温州民营企业并不缺乏资本要素,但最缺乏的是与外资资本要素捆绑在一起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制度和先进理念,以及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为此,我市坚持实施 “以民引外、民外合璧”战略,注重发挥政府部门引导、推动和服务作用。一方面是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树立典型,政策扶持;另一方面积极改善政府服务,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全程代理制。在去年引资项目中,二产的制造业项目有197个,占全市项目总数的88.3%,其中,以民引外项目176个,占全市项目总数的78.9%,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

  (七)深化品牌立市。2004年初,温州市委市政府在“质量立市”工程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深化品牌战略、实施“品牌立市”战略目标,并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把产品做精做优,企业做大做强,区域做响做好,实现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的大突破。今天的温州,已经拥有了32个中国名牌、34件中国驰名商标、138个国家免检产品,同时,我市有8个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6个品牌入选“中国出口培育名牌”,3个品牌入选商务部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八)发展行业协会。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经济性行业协会100多家,这些行业协会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引导同业竞争、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各种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应对贸易壁垒案件中,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虽然温州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势头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先天的不足”和“成长的烦恼”。一是民营经济缺乏发展空间,要素制约日趋严重。二是我市产业持续演进和升级的动力不足,而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模仿创新的发展路径又受到了严重挑战。特别是一些产业、行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二次创新”能力不强。三是块状经济还没有真正发展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产业的关联度不高,产业链不够合理,行业趋同问题较为突出,有些产业内部尚未形成有机的联系。四是少数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内部经济性,对社会效益重视不够,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今后五年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以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第三次跨越。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提升和进一步发展,不断放大其现有优势,克服各种制约因素,以温州民营经济的新飞跃带动社会经济的新发展。

  (一)发挥好温州民营经济的三大优势

  首先,要充分发挥块状经济的优势。温州有很多优势特色产业,如服装、皮鞋、低压电器等,在全国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有的已经成为“国字号”生产基地。对这些行业,我们要继续予以重视,加快整合提升。如皮鞋行业,有人认为这是个很低端的行业,但文明社会、文明人也得要穿鞋,不可能赤脚。如果温州皮鞋的质量比人家好,科技含量、附加值比人家高,资源消耗又比人家少,那么皮鞋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好的行业。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只要我们把产品做精了,我们的传统特色产业照样都能成为好产业。当前,提升温州的块状经济要做的文章非常多,自主创新的空间也还很大。下一步,市政府将切实加强各种服务平台特别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优势特色行业的发展和提升。此外,我们要加强区域品牌建设,通过打造区域品牌,努力打响“温州制造”,使温州产品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使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一说到优质皮鞋、服装等产品,就想到温州。

  其次,要充分发挥温州人经营的优势。经商办市场是温州人的看家本领。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浙北和苏南,浙北和苏南以前是凭借着为上海等大城市的企业做配套发展起来的,而温州主要靠市场带动。以眼镜行业为例,最初瑞安人是背着书包在火车站、码头叫卖,有了钱、积累了经验以后,才开始自己做眼镜。温州的虚拟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在外温州人的网络,美特斯•邦威集团70%的销售,是由在外温州人或者在温州打过工后回乡创业的人员来做的。推进今后温州的发展,就是要发挥温州人善于经营、善于经商的优势,把营销网络拓展和生产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商贸业的发展,实现工贸联动。下一步,我们考虑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全面启动温州杨府山商务区总部基地,同时规划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经济适用型写字楼,使总部经济的发展与现有产业的提升相互促进。同时,要搞好专业市场的规划布局和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新型的商贸业态,吸引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入驻温州,使温州真正成为的浙南商贸中心,走出一条新时期“以商带工”、“以商促工”的路子。

  第三,要充分发挥温州企业家的优势。温州企业家是温州最宝贵的资源。推进温州发营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就是要进一步释放温州民营企业家的活力,使之成为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者和先行者。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激发他们推进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发挥他们对于资源配置和市场变化的先天敏锐性,使之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安全生产;使之在诚信守法、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努力克服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制约

  第一是土地问题,这是一个硬约束。从全国来说,浙江人多地少,在浙江来看,温州是最典型的人多地少。今年,我们要继续在集约利用土地问题上下功夫。一是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通过鼓励实施厂房改造,提高现有空间的利用率。二是整合土地资源,包括土地的整理及用好可用的土地两个方面。三是加快海涂围垦,并搞好开发利用。目前已获批准的17个围垦项目,可围垦18万亩土地,这是很好的后备资源。四是建设标准厂房,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具体目标是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建设标准厂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温州不少中小企业脱胎于家庭作坊,没有独立的厂房,散落在居民住房、临时建筑、甚至在违章建筑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自身的生产条件也很差。我们将结合温州产业特点,以标准厂房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快推进温州中小企业向集约化、规范化发展,促进传统家庭工业向现代家庭工业转变。

  第二是生态环境问题,这是事关民生的大问题。现在温州局部地区的制革、电镀、褪色、废塑料等行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污染问题。最近两年,温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一江、两业、十六区”的环境污染整治,今年我们要继续打好环境保卫战,同时加快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努力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第三是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产业链。温州的一些特色优势产业,如低压电器、机械、泵阀、汽车零配件、包装印刷等,都是集聚度比较高的产业。为了抓好产业链的整合,政府将与企业实现互动,并以行业协会、大企业为龙头,加快促进产业要素的整合,带动整个产业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企业装备、技术、工艺、产品的升级换代。另外,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因势利导,培育一些新的产业。特别是要培育高科技的、高附加值的、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事实上,现在温州在这些领域都已出现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苗子”企业,这些企业是温州发展的潜在优势,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培育和扶持。

  (三)努力建设服务型公共政府。

    温州的民营经济发展走在前头,这就要求温州政府在服务创新方面也要走在前头。过去,温州各级党委、政府放手让民营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很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给予支持、引导,这对政府的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现在政府还是“无为而治”,那就是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政府必须针对企业的需求,及时开展有效贴切的服务。今年,我们将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开展服务企业和群众、改变政府作风的一系列活动:一是开展“阳光投诉”活动,集中一段时间受理投诉,梳理和解决企业和群众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同时建立长效机制,使企业和群众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投诉有门、办理有效。二是实行行政问责制。对不作为、乱作为,以及行政过程中失误的行政行为,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另外,我们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使之更好地发挥协调作用,加强行业自我管理和业内自律,约束和规范会员行为,避免无序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