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江苏通州:促进非公经济大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 15:39 新浪财经

                                              江苏省通州市委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施行,为改善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标志着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通州市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把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方略,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放胆、放心、放手地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加快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新跨越。

  新特点 新成效

  我们通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北翼,与苏州隔江相望,与上海灯火相邀,人口125万,面积1166平方公里,下辖20个建制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0.68亿元,工业总产值1316亿元,财政收入24.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9.6:31.4。国民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区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这主要得益于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快速成长和有力支撑。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发展使我市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在全市工商企业中,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均占总量的99%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通州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5年来,全市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突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总量迅速扩大。我市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起初发展较为缓慢,在1995年以前,仍以发展市属国有集体和乡镇集体企业为主,约有公有中小企业1000多家。从1995年底开始,我市在江苏省较早地推行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进入加速期。2003年《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施行,为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放手发展催生一批、企业转制活出一批、扩大开放嫁接一批,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截至目前,全市工商登记注册中小企业16144家,注册资本255.75亿元,与2002年中小企业促进法施行前相比,分别增长409.6%和95.4%,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949家,增长301%;个体私营工商户42988户,增长112.3%;2006年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1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0.4%。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投资增势强劲,2006年全市非公经济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1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3%,比2002年增长234.6%,已成为投资的主导力量,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结构层次加快提升。在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结构和层次也得到有效提升,涌现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地域特色鲜明的企业群体。2006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121家,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7.8%和62.3%。一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做大做强,有的成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江苏综艺集团股份公司和江苏东源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分别为51.19亿元和13.86亿元,东源集团的顶塔牌低压开关柜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江苏中联科技集团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其电极箔及相关设备产量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第一,全球排名第五。南通江海电容器公司电容器年销售收入在国内连续14年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成为行业的单打冠军。江苏大富豪啤酒有限公司通过兼并重组,产能迅速扩大,年产销量达40万吨,跻身“中国啤酒工业十强”,大富豪啤酒系列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江苏银河面粉有限公司的面粉产量突破30万吨,综合实力列全国同行业十五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领域不断拓展,已经大量进入现代服务业领域。目前,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传统商贸零售业全部实现民营化,一批非公有制经济还开始涉足卫生、教育、体育、市政、基础设施等垄断行业和非经营性领域。

  3、集聚态势初步形成。我市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依托本土的人文背景、地理环境和现实基础,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地域化特色。以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为先导的五大优势产业初显集聚态势,并加快向产业集群形态转变。一大批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在产业集聚地和工业集中区集聚,走上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的集聚发展道路。与之相配套的专业市场也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服务性市场体系。在家纺产业集聚地已形成国内最大的家用纺织品交易中心,2006年成交额超过300亿元。在此基础上扩容建设的南通家纺城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总投资25亿元,从2005年3月一期开盘至今,已有500多家商户装修完毕并开业,二期工程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到2008年底,整个家纺城将全部建成。到2010年,有望成为继纽约第五大道、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中心,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出口创汇3亿元,利税3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

  4、贡献份额大幅增加。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加快了富民强市的进程。一是大大拓宽了城乡居民的就业渠道。目前,全市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25.2万人,比2002年增加10万人,占全市城镇就业人数的92.3%。二是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6年,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工商户支付职工工资42亿元,人均17000元。农民人均从事务工等非农收入46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三是对税收增长的贡献加大。2006年全市中小企业和私营个体工商户上缴税收17亿元,比2002年增长150%,占全市税收总额的70%。四是有力促进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对照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前我市已有17个指标达标,全面小康综合实现程度已达92.8%,位居江苏苏中地区第一。

  5、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为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小企业法,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创业扶持、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税收政策、社会服务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政府管理层面上,组建了中小企业发展局和相关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论证、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深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门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方便投资创业。在行业管理方面,成立了家纺、电子电器、食品、服装、机械、轻工、建筑7个行业商会,在服务企业、维护权益、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突破 新提升

  1、以“创业创新”为切入口,增强中小企业内在活力

  培育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富有活力和扩张力的市场经济主体,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打牢这一基础关键是推动全民创业、企业创新。为此,我们紧紧抓住《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后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人人都来创造社会财富”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深入实施小康户竞赛,激励“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实业、干部创事业”。全市上下形成了浓烈的创业氛围,有近2000多名村干部带头创办了经济实体,近万农户进入创业领域,全民创业率达到了20%。

  结合市情实际,我市提出了在江苏省“争创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县)”的奋斗目标,并制订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为鼓励农民创业致富,我们出台了房前屋后空闲地300平方米可临时用作生产加工的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截至2006年底,全市农民从事非农生产经营活动的人数已达数十万人,形成千军万马创业奔小康的生动局面。这在我市家用纺织品集聚地表现得尤为充分,当地农民依托市场和产业,运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有近60%以上的家庭从事家纺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几年来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市场的开拓,一大批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由此诞生。

  为增强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活力,我们把推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崇学创新城市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组织推进。一是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服务机制,强化招才引智平台建设。创建了留学人员创业园、 北美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额为10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留学人员、国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来我市创业。大力实施“人才接轨上海工程”,不断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形成了固定才市、网上才市以及与国内城市才市联手三轮驱动的工作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已拥有各类人才1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万多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基本适应了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科技项目建设。近年来,全市向上申报各类科技项目400多项,立项260项,获得产业政策性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科技成果转换项目130多项。通过技改,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约有80%的企业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主导产品水平。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92家,其中省级以上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连年提高。三是切实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组建国家创新基金创业服务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有36家企业被认定为产学研示范企业,产学研联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去年4月,在我市组织举办的首届“通州家纺产业科技合作洽谈会”上,东华大学等多家高校20多名专家学者向我市集中推介家纺科技成果1000多项,不少项目已落户投入生产。研发机构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仅2006年,我市就新增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4个,省高新技术产品12个。今年,我们在全市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年”和“人才开发年”两大活动,集中力量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产学研联合、科技平台建设、科技项目成果转换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了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2、以“集聚集约”为着力点,放大中小企业竞争优势

  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我们把集聚、集约发展作为整体提升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潜心研究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推进产业集聚工作的方法。2005年,我们根据产业现有基础、发展趋向,选择和确定家用纺织品、纺织服装、机械电子、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食品加工五大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并在江苏省县级市中率先编制了《产业集聚发展规划》,《规划》对五大产业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各自功能定位,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同。

  为组织实施好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我们制定了《鼓励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突出“三个围绕”,引领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即围绕做大做强产业核心企业,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关联度大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尽快形成产业集聚的核心主体;围绕增强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推进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以及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条件;围绕提升产业的层次和水平,深入开展“名企、名人、名品、名镇”工程,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市涌现出一批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有3个镇工业产值超百亿元,有10个镇跻身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行列,2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

  目前,我市产业初具集群化发展态势,五大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的60%以上,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并呈现出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家纺集群模式,这是典型的创业富民集群。我市有着百年的纺织史,积淀了深厚的纺织文化和经商传统。改革开放之初,一批能工巧匠开始从事家纺产品生产销售,当地农民纷纷仿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家纺业异军突起,在我市以川港镇为中心的周边地区集聚了上千家家纺企业、数万家庭工商户,已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相互配套的纺纱、织布、印染、成品制造、整理、包装、研发等较为完善的生产分工协作体系,在国内家纺业中具有明显的技术品牌和产能优势,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三分之一强。二是电子电器集群模式,这是典型的技术创新型集群。企业优而强是其一个重要特征。以江苏中联科技集团公司、南通江海电容器公司和江苏东源电器集团公司为核心,集聚了200多家电子元器件及配套企业,其中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企业12家,构筑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电极箔、铝电解电容器等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加快形成,组建了省电子元器件功能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容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市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国家级电子电器材料及原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市”称号。三是船舶修造及钢结构集群模式,这是典型的地域资源优势型集群。我市滨江临海,有16.27公里海岸线、15公里长江岸线,以及连接长江可供船舶修造的内河岸线70多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船舶及钢结构产业的地理优势。呼应江苏省沿江沿海大开发,近几年来,船舶及钢结构产业依托临港临江岸线的优势、区域内发达的建筑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内外资的强劲投入而迅速崛起,产业起点高,发展后劲足,近两年共有总投资额近30亿元的船舶修造项目在建,将形成年百万载重吨的造船能力和百万吨的钢结构生产能力。

  3、以“民资外资”为动力源,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态

  我们充分发挥自身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业已形成的产业特色优势,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这一关键点,在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内资外资“两擎”并举,为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质态的提升提供了强力支撑。

  通过每年举办一届全市性的金秋经贸洽谈会,组织五大产业研讨会和推介会等,集中向外宣传推介,为项目落户搭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三化”方略,一是突出“全员化”。按照信息收集全民化、信息运用共享化的原则,在全市上下广泛营造人人关心参与招商引资、个个支持促进项目开发的良好氛围。重点发挥领导干部、专业队伍、企业家、驻外机构等四个层面的力量,强化项目储备和开发。二是突出“专业化”。组织专门力量,研究

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密切与国际国内高层次风险投资机构和中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努力在第一时间捕捉大企业、大财团最有可能到长三角地区投资的领域和产业资讯,努力挖掘一批重大项目信息。三是突出“链条化”。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制造产业向长三角地区大规模转移的契机,创新招商引资策略,更加注重高新项目的定向招商和产业链的补链招商,以增强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项目落户的承载力。2006年,全市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6.09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4.49亿美元,列江苏省第六;引进市外民资45亿元。实施规模以上项目518个,完成投资120.69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产品结构和层次的提升,加粗增厚拉长了我市的优势主导产业链,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以“三区三园”为主阵地,搭建中小企业成长平台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整体改善期、提升期,正加快向强化创新、提升能级、发展装备、建设基地等方面转变。为引领其健康发展,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抓好全市生产力空间布局和载体的新一轮规划、建设,为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成长搭建新的平台。根据全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市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土地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因素,我们确立了发展片区经济的理念,全力构造“三区三园”的发展载体,即经济开发区、苏通大桥工业区、滨海工业区,家纺产业园、机电产业园、船舶钢结构产业园。

  在“三区”规划建设方面,开发区作为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已引进各类企业800多家,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在新一轮规划建设中,开发区围绕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正在抓紧扩容增量提质,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对外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和项目的承载力。苏通大桥工业区位于在建的苏通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具有连接上海及苏南、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建设的目标是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目前已完成整体规划,进入建设期。滨海工业区位于南黄海之滨,与在建的沪崇启越江大通道相连,区位条件优越,功能定位为生态产业区,目前已拉开建设框架,其拥有原盐场7.5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形成了对外招商引资的资源优势,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

  在“三园”建设方面,已组织完成了三个产业园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按照一业一策的原则,分别制订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相关联的企业和对产业发展有影响力带动力的项目向“三区三园”集中,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已建标准厂房近百万平方米,为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5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并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力。这对于促进全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

和谐社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构建公共竞争平台,加大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支持、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