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李鸿阶:华人经济发展的经济新动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3日 17:34 新浪财经

  第七届中国经济论坛于2007年6月22日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社会科学院华人华侨研究所所长李鸿阶先生演讲。

  李鸿阶:尊敬的主持人,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今天上午我们从全球化的角度对华人经济面临的环境、运行机制,以及华人经济的发展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得出了一些共同的看法和结论,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一、我就经济转型及其方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华人经济是在转型中发展。我们知道中国人依据海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刚开始华人经济是以三把刀起家的,现在通过商品交换模式,首先是在小相反,中介上和承包商中产生,并以商业资本的形态出现。实现了第一次经济转型。

  第二,二次

世界大战,随着东南亚国家的鼓励,广泛华侨由客人变委主任,实现了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过程,由华侨变为华人。为了响应政府发展工业化号召,华侨华人资本由商业领域进入了工业和其他服务业领域。

  第三,20世纪90年代默契,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华人企业纷纷调整企业方向,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内内联合,行业联合和强强联合,重点发展比较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逐步走出了发展困境,开始第三次的经济转型。

  二、华人经济转型中面临的新课题。

  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发展粗放化,华人企业大多是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投入产出率低,高新技术产业少。这种浪费资源、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在资源约束强化,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情况下难以为继,需要进行新的转型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2、经营家族化。虽然家族企业邮决策快,效率高等方面的优势,在初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结合,不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激发创造精神,一旦决策失误容易导致企业破产道路,不利于企业持续经营。

  3、利益短期化。部分华侨华人企业,融入化程度低,客人心态严重,缺少社会责任感,经营上追求短期利益,不遵守经营游戏规则,出现诚信危机,出现了西班牙烧鞋等问题产生。

  4、创新瓶颈化,华人企业以劳工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从事加工、组装为主,科技投入和技术型企业比较少,创新意识、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能力不强。

  5、区域差异化。华人经济发展呈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美国华人科技企业一枝独秀,东南亚华人经济已经逐步成熟,欧洲及其他国家的华人经济仍在发展,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

  三、华人经济发展的经济新动向

  华人企业已成为所在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1、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企业。

  长期以来劳工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一直是华人经济的优势产业,在所在国的经济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应以华人经济转型为契机,继续强化服务业优势地位。

  2、重视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般而言,低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管理水平、低盈利能力是华人企业的主要特征,要改变这种发展状况,应该加快应用先进,适用型技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华人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企业由外延性向内涵型发展,实现劳工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步发展。

  3、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融合互利发展。

  要把华人企业纳入所在国的经济体系,加强与当地企业分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双赢恩互动发展,要关心当地民生,诚信经营,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游戏规则,合法赚钱,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维护华族的合法权益,形成融合发展新的族群关系。

  4、加快国际接轨,改善家族经营模式。

  要改变任人唯亲的家族管理模式,实现所有权与经济权的适当分离,不断注入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5、发挥华商网络优势,与

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年仅10%以上的增长,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最密集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牵引车。要充分发挥华商网络优势,通过双边合作和多边经济往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记得有一位日本的企业家这样说把,富翁和企业家是不同,富翁以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基本特征是抓住机会赚钱,企业家是以系列产品服务人类为出发点,他们要用一生的努力为社会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我希望我们不仅要有很多的华人富翁,更需要有一大批华人企业家,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和祖籍地区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