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专题二:从资源看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23:34 新浪财经

  2007年4月26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郑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博会“万商西进”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认为中部各省都是资源大省,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把中部各省的资源转化为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就此提出了四点建议。

  厉以宁说,中部各省都是资源丰富的大省,包括农业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资源转化为资本。“万商西进”实际上代表着资本的西进,人才的西进,以及各种创新技术的西进,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应当充分发挥金融的促进作用。

  

中部崛起关键在将资源优势转为现实经济优势:

  建立“中部银行”

  厉以宁建议,中部各省应考虑联合组建一个较大型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虽然目前中部各省的城市都设有城市商业银行,但是规模太小,应该把六省的一些资本聚在一起,特别是民间资本,组成一个“中部银行”,这对缓解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融资难和企业自主创新中资金不足等问题,带动中部各省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他认为,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资本除中部各省的大型企业可以积极认股外,更应当吸纳民间资本加入,包括有意投资于中部地区的沿海省市的民间资本,境外的投资机构也可以成为合作者。

  对于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可能会遇到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厉以宁认为,中部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中部各省也有较好的金融、财经院校,人才还可以从国内国外招聘引进,金融人才的供给问题并不大。

  对于风险问题,厉以宁认为,目前大量的民间资本在体制外运行,将民间流资从“体外循环”引入“体内循环”,风险会减少而不会增大。而区域性商业银行组建后,应当依靠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定来管理、核查,降低风险。

  筹建中部产业投资基金

  厉以宁说,目前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启动工作已经开始。去年底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成立,标志着采用投资基金方式进行直接股权投资的闸门已经打开,这对于中部各省的资源优势到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有着重要意义。

  他认为,中部六省如果争取建立一个类似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中部产业投资基金,可以拓宽直接投融资的渠道,为中部各省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发展起到有力的催动作用,也为民间资本向中部地区流动和参股开辟了新途径。

  加快发展创业投资业

  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方式。厉以宁认为,中部省份就如何发挥金融在中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方面的作用时,一定要把扶植和培育创业投资企业,包括按照修改后的《合伙企业法》建立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欢迎、鼓励外地的创业投资企业到中部各省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中部各省在发展创业投资企业的同时,可以运用私募基金的方式,对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进行投资。

  进一步活跃农村金融

  中部各省都是农业大省和人力资源大省,厉以宁认为,中部地区应当加紧农村的金融改革,活跃农村金融,这对于加快把中部的农业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化有着重要作用。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中部省份面临的共性问题,厉以宁建议中部省份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工作,比如建立更多的乡镇银行,这对于满足农民的小额贷款需求,活跃农村金融,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致富有着重要作用。

  在中部地区,农村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庞大市场。厉以宁认为,农村金融状况的改善、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会带动整个中部地区面貌的变化,给中部省份提供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并为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提供支撑。

  附:

  新华时评:资源型地区觉醒 中部走出资源陷阱

  行走在资源富饶的中部六省,不少地方整合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给人们留下较深印象;资源型地区已经开始觉醒,要走出“资源陷阱”怪圈。

  “富不过三”是一条古训,经济发展也有这种现象。许多城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煤装上车就是钱,石油进了管道就是钞票。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是富裕。可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的资源挖完了,由于过去只顾得卖原字号的东西赚钱,资源深加工没基础,其他的产业也没有跟上来。矿井报废之日,也是一些城市颓废之时。输出资源、留下污染更给当地生态带来严重破坏。这就是“资源陷阱”。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经营路子,经济增长靠增大投入、铺新摊子,能耗高、污染重、产业低。一些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靠拼卖资源,“有水快流”,资源枯竭正在威胁其可持续发展。很多人都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在政绩本位和利益的驱使下,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可贵的是,在新一轮

宏观调控中,中部许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顺势而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近年来,作为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煤炭净调出量占全国70%的山西省,通过制订措施不断推进煤炭生产大型化、集约化水平。山西规定,今后年产30万吨的新建矿井原则不批,逐步淘汰关闭9万吨/年以下的矿井,鼓励国有大矿兼并收购地方小煤矿。2004年山西产煤5.2亿吨,小煤矿的产量由原来的一半左右下降到30%,减少煤炭资源浪费约3亿吨。

  河南省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全省的煤炭和铝矾土资源进行整合,2006年底完成。全省大小1600多家煤炭企业相对向7家骨干大矿集中,约1000家小煤矿将被关闭,占2/3强。240家铝土矿企业向5家氧化铝重点企业相对集中。古铜都铜陵、钨都赣州、淮北煤海也都纷纷出台了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案。短期看,整合资源,使资源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抑制,但却为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