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国崛起与台浙鄂豫商之竞争力比较与机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23:20 新浪财经
发表人: 刘德明博士 台湾中山大学 财务管理系教授 2007/05/26 大纲 壹、中国之经济发展现况分析 一、中国之GDP与人均GDP 二、20来多年中国利用外资现状与影响 贰、台湾与浙、鄂与豫发展状况比较 一、台湾发展状况 二、中国主要各省市发展概况 三、小结 参、当前两岸投资与经贸概况分析 一、台商赴大陆投资之金额估计 二、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结构 三、台商对大陆投资之特色 四、近年台商大陆投资策略之调整 五、台资大陆企业上市情形 六、两岸贸易情势分析 肆、结论与问题 壹、中国之经济发展现况分析 什么是GDP 与 GNP? 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亦称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情况的度量。它被定义为所有在一个国家内一段特定时间(一般为一年)里所有生产产品和货物的总值。 GDP 与 GNP 之差别 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之处在于,GDP是以生产所在地的国境界定范围,依照GDP的定义,外籍劳工在本国从事生产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包括在本国GDP中,但是本国国民侨居在海外者,其生产价值不包括在本国GDP中,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品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则计算一个地区的国民实际获得的收入。 一、中国之GDP与人均GDP (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纵向变化与内涵分析 中国GDP全球第四 2006年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1448亿人。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人民币,约为26263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四。200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5930.79元人民币,约为2042美元,排名全球第100名。 中国的GDP 28年增长了57倍 现代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可以说由1978年开始,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所得分别是人民币3624亿元和379元,到了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共增长了57倍,人均所得总共增长了42倍。中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中国的GDP虽然排名全球第四,但以购买力评价调整的GDP已经是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表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指数 单位:人民币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1) 200620940757.81593142.0 200518232150.3 14025 37.0 200415980044.1 12292 32.4 2003116741.232.2 911124.0 2002103935.328.7 821421.7 200195727.926.4 765120.2 20008825424.4 708618.7 199980579.422.2 655117.3 199876967.221.2 630816.6 199773142.720.2 605416.0 199666850.518.4 557614.7 199557494.915.9 485412.8 19944667012.9 392310.4 199334560.59.5 29397.8 199226651.97.4 22876.0 199121662.56.0 18795.0 199018598.45.1 16344.3 198916917.84.7 15124.0 198814922.34.1 13553.6 198711954.53.3 11042.9 198610201.42.8 9562.5 19858989.12.5 8532.3 19847206.72.0 6921.8 19835957.41.6 5801.5 19825301.81.5 5251.4 19814860.31.3 4891.3 19804517.81.2 4601.2 19794038.21.1 4171.1 19783624.11.0 3791.0 中国的问题 中国的国力以惊人的速度在崛起,但仍没有脱离开发中国家数组: 1)人均GDP2042美元,仍排在世界第100位之后,还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2)中国还有近2亿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000多万需要政府给予最低保障补贴的人口。城乡加起来,中国还有2.2亿生活困难人口。 从这些情况来看,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国仍然需要经济增长。 中国之经济快速往中等已开发国家迈进 根据2005年GDP之比率,中国农业的比例占13.1%,工业比例占46.2%,服务业比例上升到40.7%。 中国服务业产值从1978年的860.5亿人民币,成长到2005年4兆7700亿人民币,27年内翻了53倍以上。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已开发国家服务业产值占整体 GDP约是6~8成,中等已开发国家则是5~6成,由中国服务业快速崛起的速度,不难窥见中国之经济快速往中等已开发国家迈进。 中国之产业分类与结构变化 照中国国家统计局之产业分类之定义,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行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1970年前,中国的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次序为"一二三"。随着第二产业迅速发展,1984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变为"二一三"。1985至今,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中国转变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 中国崛起之特色 中国崛起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比过去日本的影响大,不仅是因为中国经济体的规模,更因为两个独特的特征: 第一、中国对于贸易及投资采取高度开放态度 过去5年,中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24.6%,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5%,进口年均增长24%。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2006年年中国货品及服务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7万亿美元,占中国国民生产毛额的75%,比重比其它世界大国—美国、日本、印度及巴西等国来得高,这些国家的数据至多只有30%,甚至更少。日本在颠峰时期,贸易占其GDP的32%。 类似的情形,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整体投资相当于中国GDP的36%,相较之下,日本仅2%。 第二、中国的制造商拥有一个几近源源不绝的便宜劳工。 根据估计,中国的农村 有将近二亿的失业劳工,这些都可能成为生产力。这样的劳动力过剩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来消化,并且将继续压制低技术劳力的薪资。虽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间的实际平均工资快速增加,主要的受益者是具备技术的劳工。 外资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重要推手 中国是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7年1月数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FDI接受国,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位居全球第四 1)截至2005年底,中国实际使用外国资金额为6224.05亿美元,2006年中国FDI为700亿美元 2)外资已经开业投产有28万家投资企业,占中国企业数仅仅占3%,但产值占整个工业比重27.8%,出口57%,占全国的税收20%,就业在城市人口就业的10%。 3)目前外国直接投资(FDI)占中国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6%,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18倍。 4) 商务部数据显示,港澳台地区的投资是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51%,而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比重为20.8%。 中国内部发展差异在外资 从利用外资的地区差异看,1985~1999年间,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约有90%由外商投资引起。 目前东部地区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但从2004年始,西部地区吸引 外资的比重逐步上升,外商投资逐渐向西部转移。2005年,外国投资人购买外商投资企业中方股份呈高速增长,第二产业尤为迅猛,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两省。 截至2005年底,外商在制造业有优势,尤其是新兴产业,外资企业已占据绝对优势。目前轿车行业中三资企业占68%的份额;电梯行业中三资企业占70%;彩色显像管行业中三资企业占65%;机床行业中62%的份额为外商占有。 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贡献巨大 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其中约1.9%的增长源于利用外资。与中国GDP高速增长同步,外国直接投资也迅速增长,由1984年的14.19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700亿美元,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平均超过10%。 近6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解决就业呈现正效应。FDI存量每增加1%,则带来0.002%和0.062%的就业效应,外资的引入解决了约2300万人的就业问题。 外商投资经济还是中国不可缺少的税收来源, "三资企业"上缴税收已占中国财政收入的17%,外商投资经济工商税收占工商税收总额的20.5%,成为国内工商税收中增长最快的税源。 1998年~2005年,中国平均每100元工业总产值中就有28.96元是三资企业创造的。外商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贡献巨大。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8317.26亿美元,出口4442.1亿美元,进口3875.16亿美元,顺差566.94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8.48%、58.3%、58.7%和55.65%。 外资企业是中国技术引进的主体 外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结构。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90%以上由外资企业出口,2005年外商独资企业出口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67.4%。 2000年外资企业引进技术占全国引进技术总额的比例已高达40%。2003年FDI在进口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和计算机方面是内资企业的5.87倍、1.42倍和1.95倍。由于外资进入中国汽车行业,该产业与国际技术的差距缩短了10年。随着FDI进入机械产业,国内相关企业大部分自1970年代直接进入90年代初水平,而技术升级效应最明显的是电子产业。由于跨国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效率都大大高于我国企业,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减少了国内自主研发的费用。同时,几乎所有较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采取送往公司总部或全球性培训中心培训,实际上开发了中国的人力资本。 外资企业之产业结构 20多年来,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1990年代后至今逐渐多地投向第三产业。截至2004年底,FDI在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94%、68.27%和29.79%。 20年前,中国的大多数外资投资于自然资源和制造业领域。如今,服务业已超过制造业成为中国FDI最重要的领域。1988年服务业吸引FDI的存量占FDI总量44%,1997年这一比例升至48.5%,到2000年该比例达51%,而制造业和第一产业该数据则分别为40%和低于10%。 外资对中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甚大。1998年外资企业占中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74%,2005年这一数字增至31.74%。 中国GNP与GDP存在重大差异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年平均利润率高达16%~18%,由此估算,2005年外商就从中国赚走了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 这使得中国GNP与GDP存在重大差异。1981-2002年,中国GNP(国民生产总值)累计比GDP(国内生产总值)少10213.5亿元,平均每年少464.3亿元,两者差额在波动中逐步扩大。中国的GDP虽然比较高,但是有很大比例的GDP是由外资企业的投资带来的,使得中国最终的GDP和真正中国国民的所得有很大差距。1993年至今,中国每年GNP平均要比GDP低1.65%左右,年均GNP要低于GDP大约114亿美元,但实际的GNP与GDP差额可能远高于此。 (二)中国资本市场现况 中国的资本市场蓬勃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2000到3000美元左右之时,社会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 截至2007年4月底止,上海证券交易所之上市公司有850家,上市证券: 1123 只 ,上市股票:894 只, 总股本:11038 亿,总流通股本:2517 亿 ,总市值:12,4450 亿 ,总流通市值: 3,4364 亿,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是48倍。 深圳证券交易所知上市公司家数为612,上市证券数804,股票总股本2492亿,股票流通股本1277亿,股票总市值3,6478亿,股票流通市值1,7770亿。平均股票价格14.63元,股票平均市盈率47.62。已上市股票总市值来看,中国目前已上市股票总市值约为16兆人民币,约为GDP的78%,流通总市值约为5.1兆人民币,约为GDP的20%。而以开发国家上市股票流通总市值均超过该国的GDP,例如美国资本市场股票总市值却占GDP的180%,因此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股市近两年涨势世界第一 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在2006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分别收在2675.47点和6647.14点。上证综指2006年上涨了130.43%,深证成指全年上涨132.12%,到了2007年4月30日,上证综指收在3841,深证成指则收在10,865,涨幅分别高达43.5%与63.5%,举世第一。 到2007年5月下旬,沪深两地证券交易所开户人数突破一亿户,平均市盈率超过50,平均市净率超过5.4倍。也是世界第一。 中国股市有泡沫危机 2007/04/09上海和深圳合并市值达到1.8兆美元,首次超过香港,当天港股市值为1.772兆美元。 以市值来说,香港股市是世界第六大交易市场,大陆股市(上海及深圳)目前已是亚洲第二大股票交易市场,仅次于日本。 中国股市在2007年5月9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高达人民币3769亿元,创纪录地超过亚洲其余股市(包括日本)成交额总和,并推动基准的上证综合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大关。当日中国股市成交金额相等于490亿美元,较日本股市成交金额269亿美元多一倍,更是澳洲、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台湾、印度尼西亚、纽西兰和越南股市总成交金额165亿美元的三倍。虽然较5月8日美国股市成交金额的1200亿美元还少一半有多,但却较伦敦股市成交金额294亿美元高出许多。 中国股市明显过热 1)中国沪深股市一天的成交值达到流通总值的7%,平均一支股票一年可以换手17次 2)散户投资者占成交量的70% 3)股指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已经上涨近3倍 4)开户人数突破一亿户,一天新开户数超过36万 中国股票市值明显高估! 1) 中国股市市盈率世界第一 目前平均市盈率超过50,平均市净率超过5.4倍,而香港市场总体市盈率是16倍,蓝筹股的估值约为17倍,H股的估值则约为19倍,而创历史新高的美国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之市盈率还不到18倍。 2) A股对H股平均溢价已超过1倍 同一家上市公司A股40倍的市盈率,H股只有19倍的市盈率。H股公司虽然数量不多仅39家,但其净利润超过2000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一半以上,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3)金融股占权值过高 1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对A股增量市值的贡献超过50%。以最大权重股工行为例,其实际流通A股仅占沪市流通A股2%左右,却由于按全部总股本计算的市值记入指数而拥有逾20%的权重,由此大大放大了其股价波动对股指的影响。中国工商银行市值超过花旗银行,为全世界总市值最高的银行,金融股的虚胖是中国股市泡沫的元凶。 (三)中国的外汇存底与汇率管制 中国大陆的外汇存底自1996年的700亿美元,10年间快速成长至去年底高达1兆零663亿美元。自2006年2月起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外汇存底最多的国家,一般认为外汇存底与国内生产毛额GDP的比例不应超过 15 %,中国2006年GDP接近2兆6千亿美元,超过1兆的外汇存底早已超过 GDP 35%的水平,大陆的外汇存底显然太多。台湾2006年GDP 3556亿美元,目前2700亿美元的外汇存底也是偏多。 目前市场预估2007年中国全年的贸易顺差将超过2,000亿美元,高于2006年的1,775亿美元。贸易顺差是中国外汇存底累积的最主要来源。 贰、台湾与浙、鄂与豫发展状况比较 一、台湾发展状况 台湾一览 台湾面积只有三万六千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相较下,是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的五分之一,人口是湖北的三分之一。 2005 年台湾GDP 为3461.41亿美元,全球排名第21名,人均GDP每人15,120美元,全球排名第38名。2006台湾的GDP为3556亿美元,台湾仍是世界前21 大经济体,是湖北的3.6倍,人均GDP每人15,500美元,全球排名第38名,是湖北省的8倍。 在对外投资方面,台湾是世界前二十大,对外贸易方面是全球第 15 大。 台湾经济结构型态已逐渐转型为已开发经济体 台湾经济发展型态系从早年的农业、加工出口工业及代工生产(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发展到今天誉满全球的半导体产业、机械产业、信息硬件产业及各类产业的设计代工制造(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台湾经济成长率在1970与1980年代时达到高峰,平均年成长率接近10%,自1989年汇率大幅升值后,经济年成长率一直在4%左右。 自 2000 年后台湾的农业产值占GDP 已不到 2% ,工业产值占 GDP 比重也逐年下降,至 2005 年首度低于 25% ;服务业产值占台湾 GDP 比重则逐年扬升至 73% ,显示台湾之经济结构型态已逐渐转型为已开发经济体之结构模式。 2005年全球GDP 25强 排名国家/地区GDP/百万美元 —全球 44,433,002 —欧盟 13,446,050 1美国 12,485,725 2日本 4,571,314 3德国 2,797,343 4中国2,224,811 5英国 2,201,473 6法国 2,105,864 7意大利 1,766,160 8加拿大 1,130,208 9西班牙 1,126,565 10韩国 793,070 11巴西 792,683 12印度 775,410 13墨西哥 768,437 14俄罗斯 766,180 15澳大利亚 707,992 16荷兰 625,271 17比利时 372,091 18瑞士 367,513 19土耳其 362,461 20瑞典 358,819 21台湾346,141 22沙地阿拉伯 307,770 23奥地利 307,036 24波兰 300,533 25挪威 296,017 台湾靠外贸经济成长 在1991年之前,台湾外贸总额超过整个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量(台湾当年为1390亿美元),充分显示了台湾外贸的发展成就。 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外贸规模持续扩大,2005年达到3800亿美元,2006年突破4000亿美元,是当年GDP的110%,而且出口与进口分别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贸易量在全球范围内居前15位。 台湾外贸易的表现显然较总体经济表现为好,这与两岸经贸关系密切相关。 二、中国主要各省市发展概况 东部 东部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 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 从地方财力看,东部的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人占全国的60%,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其中,由沪苏浙组成的东部沿海一般预算财政收人占到全国的1/4。从居民收入看,上海、北京的城乡居民收人分别居于全国各省、直辖市的第一、二位。 浙江省纲要 2006年浙江省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980万人,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约为2006亿美元,照2005年全球GDP可排入第30名,在希腊之后但超越爱尔兰;在中国则名列第四在广东、山东与江苏之后。 2006年浙江省人均GDP为3168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975美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4位。浙江的民富主要是靠发展民营经济,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浙江已达六成,而广东只有三成。 2006浙江实现进出口总额1391.5亿美元,增长29.6%;其中出口1009亿美元,进口382.5亿美元,分别增长31.4%和25.1%。2006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浙江为88.9亿元,增长15.1%。 浙江上市公司多 截至2007年3月31日,浙江共有上市公司134家,其中A、B股上市公司105家,浙江上市公司中,有97家为民营企业,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3.5%,境外上市公司27家。A、B股上市公司总家数居全国第三位。2003年至2006年,浙江IPO的家数连续4年占到全国IPO总数的10%以上。 近几年,浙江新设股份公司平均每年以超过90家的速度在增加。浙江正成为中国大陆上市公司的最大摇篮。到2007年4月17日收盘,全省A、B股上市公司市值为4531亿元,占全省2006年GDP28.95%,上市公司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部地区崛起 2006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出台了36条政策措施,提出要把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国务院还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根据这一政策,中部六省将享受历史欠税豁免、税收优惠等多项优惠政策。 中部拥有中国十分之一国土和近三分之一人口,是著名“粮仓”、“鱼米之乡”,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但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本是富庶之地的中原却因为开放不够渐次滑落,面临“塌陷”。这才有了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中国的又一次区域发展大战略——“中部崛起”。 2006年前三季度,投资增加速度东部为26%中部为40%大西部为33%,投资开始向中部倾斜。 河南省概要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06年底止,全省人口约为一亿,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2.8岁。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535.20亿元,成为继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之后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1236元,排第16位。 河南省目前有23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22只,河南已有11家企业成功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有15万余家,但99%以上为民营企业。200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04.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8.45亿美元。 郑州与武汉都在争中部的领头羊 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因为有两大铁路在郑州交会,因此被订为新型工业城市,目前郑州人口达700多万人,市区面积达一千多平方公里。 现在讲中部崛起,郑州与武汉都在争中部的领头羊,虽然目前武汉领先,但郑州在急起直追中,现在郑州有中国的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三千多家外资企业,2004 年郑州市的GDP达1375亿元,在26个省会中排12名,财政收入114.8亿元,排第六名,2006年郑州人均GDP突破3500美元,均超过武汉。 湖北省概要 2006年湖北省户籍总人口为6050万人,全省完成生产总值7497.17亿元,GDP总量在全国排第12位,人均生产总值13169.10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第17位。 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2亿美元,2006年出口值达44.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26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4亿元。表现创新能力的R&D经费支出为75亿元。 至2001年底,湖北省共有上市公司18家占1.54%和1.63%,与湖北省GDP占2.24%的水平相差0.6—0.7个百分点。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是非工业类公司(其中能源、农业和交通类公司各一家),一些权具发展前景的行业如旅游业等类上市公司缺位,行业或产业结构不合理。从所有制结构看,湖北省所有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则没有一家。 湖北省政府:“对投资者来说,湖北是一个投资成本较低、投资周期较短、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黄金机遇期;对湖北而言,则是将自身打造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推进期!” 武汉概况 武汉行政区面积为8494.41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为1615.14平方公里。在中部城市中,武汉的市区面积是最大的。 武汉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是最高的。武汉市2005年的GDP为2238亿元,武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位。 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超大规模的城市,决定了武汉的房价水平也相对较高。2006年底武汉楼市成交均价已达到3812元/平方米,应该是在九城市中最高的。 2006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国土面积和51%的人口,提供了全省62%的生产总值和63.47%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成为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 三、小结 (一)浙江省就经济发展阶段、GDP或人均GDP都领先中部各省,浙江省的领先有两个因素 1)成功吸引外资开发,尤其是台商大量投入开发。 2)企业家精神,浙商有创业精神并善于利用资本市场。 (二)河南与湖北经济发展的竞赛在伯仲之间,河南人力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湖北是鱼米之乡,接触外来思想早。目前两省在吸引外资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都严重落后沿海各省。 (三)河南的省会郑州与湖北的省会武汉目前都在争当中部崛起的领头羊,两市发展状况类似,同样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将来发展的差异同样取决于两项关键因素: 1)谁能吸引更多的外资,尤其是台商来本地投资开发? 2)谁能孕育更多的本地企业家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参、当前两岸投资与经贸概况分析 一、台湾对外投资源由 1980年代初台湾企业掀起海外投资热潮,主要是因经济环境中“推力”及“拉力”所造成的。 从“推力”面来看,主要是在传统的国际市场上受到新兴工业化国家产品竞争威胁日增,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又相当盛行,不利于台湾制造业产品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台湾地区投资环境改变,劳力短缺、劳工成本及地价大幅上涨、劳工运动迭起、环保意识高涨、新台币升值等问题先后发生,不利于传统的劳力密集加工产业在台湾的发展。 从“拉力”面来看,主要就是包括大陆、东南亚等地开发中国家积极招徕外商投资发展经济,特别是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创造很多商机,更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吸引许多台商前往投资。 一、台商赴大陆投资之金额与营收估计 (一)台商赴大陆投资之金额 台商赴大陆投资额到底是多少?各方统计数据不一,根据美国国务院统计,约有2800亿美元,折合新台币高达8.4兆元,若是属实则台商投资中国大陆之资金占中国外人直接投资的40%以上。 不过台湾官方的统计数字较少,台湾央行总裁彭准南曾在财委会表示,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约有1000亿美元。 中国大陆官方统计,截至二○○六年八月为止,台商投资大陆的案件为七万零八百七十七件,合同台资金额接近900亿美元。 自一九五二年累计至二○○六年八月为止,对大陆投资占台湾整体对外投资比率高达54.17%,但二○○五年一年即高达71.05%6,大陆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金额最多的地区。 (二)、大陆台商营收估计 台商对大陆投资已超过其全球投资之七成。根据台湾工商时报之调查报告,大陆台商1000 大企业于2006年共创造了9993亿元人民币营收,其中半数(50.1%)由计算机以及其外围行业创造,其次为电子与光电两产业,共贡献了20.2%之营收,前1000大几乎都是制造业。 有半数以上的企业营收成长超过17.6%,平均营收成长高达45.5%。有超过8成的企业(816家)有获利,其税前平均利润为5.5%,台商企业的营运模式要不是薄利多销就是把利润留在境外,因为扣掉直接的营业成本,1000大的营收净值不到1900亿,也就是说台商整体毛利率不到2成,营收的8成都花费在中间原材料上。 大陆台商1000 大企业创造的9993亿元人民币营收约换算为台币4.3兆,已达台湾1000大制造业本地营收的38%,若维持目前的成长率,大陆台商1000大企业营收在10年内会超过台湾1000大制造业总营收。大陆台商目前在大陆雇用的员工为153万人,已超过台湾1000大雇用员工的82万人。大陆台商1000大主要在长江三角区共453家,华中区只有19家。 二、台商大陆投资的产业结构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公布的资料,累计至目前为止,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中又以橡、塑料制品、电子及电器制品、食品及饮料制造、基本金属及金属制品、精密器械制造等产业占最多。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80%;第三产业投资额合计所占比重为19.8%,而投资在第一产业的比重约只占0.7%。 大致而言,制造业台商在1995年之前较集中的产业大多属于劳力密集型下游加工业,而且产品结构的技术层次并不高。另外,台商之投资规模,平均而言也都不是很大,近年来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不只大中型企业愈来愈多,同时也不再像过去一样仅止于加工出口的型态,已逐渐由劳力密集型转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层次较高的零组件及原材料产业,有些甚至投资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半导体高科技之应用。 再者,由于大陆开放内销市场的措施,也导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更加多元化,当地市场导向的经营也渐增加。 台商占大陆出口200强的三分之一.自2002年起台商赴大陆投资有大者恒大的现象,比较优势的产业集中在电子相关产业,主要还是做外销。内销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业及石化业。根据大陆最近公布的出口200强企业中,外资企业有148家占74%,而台商则占出口200强的三分之一,前20大外贸公司有一半是台商。 三、台商对大陆投资之特色 首先,台商对大陆投资受政府政策严重干扰,最大的限制是台湾政府规定台湾企业投资大陆不能超过净值四○%、个人不能超过台币八千万的限制,但台商投资中国仍然络绎不绝,但金额仍受政策影响。 一九九二年台湾通过两岸条例,赴大陆投资依法有据,因而投资案大幅增加;一九九六年由于飞弹危机,李登辉宣布“戒及用忍”,赴大陆投资案因而萎缩;二○○一年由于台湾经济严重衰退,台湾政府宣布“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于是投资案又恢复成长,但由于并无新增开放投资项目,且已开放项目中,该去的已经去了,导致二○○三年以后投资案件略见衰退。 其次,自二○○三年以来,每年总投资金额减少,过去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金额一直超过南韩,例如自一九七九年至二○○五年,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为四百一十七亿美元,超过南韩的三百一十一美元,然而,最近数年南韩对大陆的投资却超过台湾,例如二○○五年南韩对大陆投资五十二亿美元,超过台湾的二十二亿美元。 第三,近年平均每件投资金额变大,由二○○三年的约二百万美元成长至 二○○五年的四百六十三万美元,二○○六年一至八月每件投资金额更是增加 为六百七十三万美元,显示台商投资大陆有大型化的趋势。 第四,投资多元化,过去台商对大陆投资着重在制造业,现在朝文化、零售通路、医疗等服务业投资,例如,鸿海集团投资一亿美元在山西成立“富士康晋城影视城”、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公司投资七亿五千万人民币在北京成立“新光三越华贸中心”、台塑在厦门建立长庚医院、旺旺集团在湖南长沙设立医院、明碁在南京投资设立医院8等。 四、近年台商大陆投资策略之调整 2002年入世后,大陆产品出口的增长,引发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磨擦,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迅速上升,而且连续十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而对以外销为主的台资企业产生重要影响,被迫进行新的战略调整,部分向高附加价值产品转移,或是转移到成本更低、遭遇反倾销较少的地区发展。 (一)是在大陆内部区域投资进行重新布局。在大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与经济发达地区生产成本相对上升的情况下,台商投资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发展策略,而且开始新的区域投资布局。长三角与珠三角虽然仍是台商投资最多的地区,但集中度明显下降。在福建省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并获得中央支持的情况下,台商对福建省投资出现快速回升趋势,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华北、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与东北等新的政策支持或热点经济区域,台商投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二)是台商加快向越南等东南亚转移。 越南已经成为继大陆之后台商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06年,台商对越南累计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居越南境外投资第一位。 (三)是台商在大陆的经营策略重新调整 台商在大陆发展长期以来主要是从事以加工或代工为主的制造业,在大陆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后开始寻求跨行业发展,特别是向第三产业发展,使得大陆台资企业的投资领域迅速扩大。较典型的企业包括以电子业为主的富士康(EMS,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明基(电子)与沪士(楠梓电子)等转向开发房地产,裕元(制鞋)与台达电(电源供应器)等转向饭店与餐饮业,顶新(食品)投资仓储与超市,鸿海与蓝天电脑等发展3C商场。目前,经多年在大陆的投资与发展,台资企业更重视内销市场,更重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更重视向服务业领域渗透与扩张。 (四)台商投资领域越来越广,服务业领域投资热点增多。在经历了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浪潮后,台商开始向商业、物流、医药医疗、房地产、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领域发展。其中,台商进入大陆医疗市场取得新进展,台塑集团经多年努力终于获准在厦门建立长庚医院,标志着台商在大陆经营医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五)由于中国规定金融、保险、汽车制造与电信关键行业外资只能以合资形式进入,外资利用合资企业学习如何在中国做生意同时借机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则是藉助合资企业学习生意之道,由于双方立场不同,台商的合资企业案例较少而且纠纷也较多。 五、台资大陆企业上市情形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规模快速膨胀,对于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依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统计数据,1991年平均每件投资核准金额为70万美元,至2006年平均每件核准金额已达700万美元。 过去,大陆子公司扮演的角色是生产加工,如今,大陆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与“世界市场”,台商的营运重心也逐渐倾向大陆。大陆子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遽增,然而,在台湾的法令限制下,在台母公司已无法完全满足大陆子公司的资金需求,因此大陆子公司转向外部融资,以因应营运所需资金。但是,台资企业在大陆进行银行融资多所限制,因此挂牌上市便成为获利良好公司的最佳融资管道。 大陆证交法规规定较其它地方严革,目前在大陆资本市场成功挂牌的台资企业仅六家,包括深圳中小企业板:海鸥卫浴、成霖国际、信隆实业;上海A股:国祥制冷、晋亿实业;深圳B股:厦门灿坤。 大陆台商到海外上市 不少台商选择分拆子公司至其它第三地市场上市融资:香港、新加坡、NASDAQ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台商分拆上市的新选择。 香港市场与大陆市场的紧密经贸关系是香港资本市场最大优势。2005年台资企业在香港初次挂牌上市的家数〈8家〉,而香港挂牌的台资企业募资金额达8.7亿美金。2005年鸿海集团分拆中国业务的子公司─富士康至香港挂牌,集资金额高达33.7亿港币,其招股价格〈承销价〉3.88港元,至2006年12月底股价达25.26港元,上涨达6.5倍,激励台商企业有意效仿。 另一个台商上市集资的主要市场为新加坡交易所。目前约有17家台资企业于新加坡挂牌。最早挂牌的旺旺集团(1996年上市),即以新加坡为筹资基地,支应在中国内陆的发展。近年,新加坡交易所也积极的争取华人企业至新加坡挂牌,中国企业至新加坡挂牌者至2006年10月已超过100家,筹资金额亦达4,200万星币(合新台币约8.4亿)。 六、两岸贸易情势分析 (一)两岸贸易往来密切 依中国商务部统计,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900亿美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增长15.8%。依台湾方面统计,两岸贸易总额为7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秘书处公布的“中国贸易政策检讨”报告中指出,台湾2005年对中国大陆贸易顺差达580亿美元,居全球首位,是大陆贸易逆差最大来源,且台海两岸“产业间(intra-industry)”贸易额超过中国大陆与全球产业间贸易的一半。 根据WTO秘书处报告,台湾是中国大陆进口的第三大来源,占11.3%,第一是日本的15.2%,其次是韩国的11.6%,但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达580亿美元,高于世界各国,韩国则以420亿美元居次,日本为165亿美元居第三。 根据台湾经济部之统计,2006年台湾对大陆贸易总额为881.2亿美元,;对大陆贸易顺差为385.5亿美元。2006年,台湾对大陆贸易总额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超过20%;台湾对大陆出口额为633.3亿美元占台湾出口总额28.3%;进口额为247.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3.3%,占台湾进口总额12.2%。 台湾对中国及香港出口依存度突破四成。中国大陆自二○○一年底起已经成为台湾出口最大市场,且其成长态势持续。若加计香港,则2006年台湾对中国及香港出口占出口总额比率并已突破四成,达41.0%,超过对美国之30%。中国已成台湾第一大出口国。 (二)两岸经贸往来之特色 第一,大陆已成为台湾产业供应炼之一环: 在对大陆出口的产品中,主要货品项目为电机设备及其零件、光学产品及零附件、机器用具及其零件、塑料及其制品、钢铁、有机化学产品、人造纤维丝、铜及其制品、工业用纺织物、人造纤维棉等,这些产品合计占我输出中国大陆的比重超过80%16以上,台湾出口上游原料、零组件及机器设备至大陆,大陆进行生产加工的制造过程再输往欧、美主要消费市场,台湾与大陆这样的生产合作型态,已成为台湾产业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2005年台湾对大陆与香港农产品出口额为超过8亿美元,占台湾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4.6%,内地与香港已是台湾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其中大陆对台湾水果进口额达到约5000万新台币。 第二,两岸贸易为台湾带来巨额的贸易顺差,成为台湾经济成长主要动力: 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2006年达385亿美元。而,2006年台湾对全世界的贸易顺差为200亿美元。自一九八五年至二○○六年八月的二十多年间,台湾对大陆累计的贸易顺差约有三千二百亿美元,超过台湾同期累积之二千六百一十亿的外汇存底。 而大陆官方的贸易统计数字与台湾官方的贸易统计数字有若干差异,以二○○五年为例,大陆官方统计两岸间的贸易总额约为九百一十二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金额约为七百四十七亿美元,进口金额约为一百六十五亿美元,台湾享有顺差五百八十一亿美元,近年来大陆官方统计的数字均大于台湾官方所统计的数字。 (三)两岸经贸发展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自二○○五年起大陆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伙伴及第三大进口伙伴;台湾为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及第七大出口市场。内地与香港已是台湾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两岸贸易大幅成长与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经济发展均贡献良多。对台湾而言,促进对大陆的出口,替台湾创造了为数可观的外汇顺差,且大陆成为台商的生产基地之后,台商利用大陆廉价与充沛的劳工、土地及自然资源,大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对大陆而言,台商投资为大陆经济成长注入了成长的动力。除对大陆出口有相当大的贡献之外,同时会有带动其它投资的效果,并增加大陆的就业机会。两岸经贸关系互补互利,理应加强经贸合作,以提升两岸人民的福祉。 肆、结论与问题 一、结论 1)中国的快速崛起,除了体制正确与领导人有方外,最大原因取决于外资大量的投入开发,其中台商占有关键的角色。外资投入的多寡也决定了东部沿海各省与中西部各省经济发展的差异。 2)随着汇率升值、物资上涨、沿海各区经营成本逐渐增加,中国的经济开发将由沿海往内陆发展,由外销导向变为内需导向,由制造业主导,变成制造服务业并进,目前中部地区工资与土地经营成本比沿海各省少一半,中部崛起有机会但要善用外资,尤其是台商,并积极参与资本市场 二、问题 一、台商、浙商、鄂商与豫商有无竞争力之差异?若有表现在哪方面? 二、台商、浙商、鄂商与豫商有无组织、管理与文化之差异?若有,其特色何在? 三、在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技术水平、资本募集与组织管理上台商、浙商、鄂商与豫商之差异在哪里? 四、中部崛起对台商、浙商、鄂商与豫商谁的机会最大?在法令与天时地利人和上谁的优势最大?外商应与什么形式进入中部最有机会?独资、合资、合作?什么行业与什么特色的商人最有机会?内需产业或外销产业?通路业?制造业?高科技业?传统产业?民生工业?流通业?观光旅馆业?房地产业?医疗产业?精致农业?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