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数字报业新技术研讨会 > 正文
主持人:谢谢李慧丽女士非常全面、冷静地分析了“利、害”。今天我们的话题,纸网结合的报纸出版形态的市场前景,在大家的互动当中,我们确实把这个话题从1.0讨论到了2.0,在整个互动参与中,大家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这可能也是数字出版时代的读者,读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我觉得在未来时代,读者的概念也会发生很多新的变化。我们报社自己的编辑可能也成了互动回来的读者。
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四位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他的观点,或者来展望一下纸网结合的市场前景。
王毅锴:借助网络发力,冲出弱势媒体。
主持人:下面请田勇先生发言。
田勇:数字报实验既要非常积极,又要非常有耐心,愿我们的数字报业实验一路走好。
主持人:下面请李慧丽女士发言。
李慧丽:把握机遇,面向未来,战略报业高地。
李晓鹏:报网互动,精彩互联,实现报业生产能力的整体转型。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大家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今天四位的精彩演讲及回答提问,以及大家全程的参与,使得我们今天第一环节可以做得非常精彩,大家给自己,也给他们,也给我一些掌声,谢谢!第一环节到此结束。
下面进入第二环节,手机媒体传播价值的发展与利用。
各个报业集团,各个报社都把手机媒体的发展视为突围的路子,但是手机媒体新兴产物真正运行起来的时候,我们还是看到有很多问题不断出新,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解决,在下面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试着从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和实际操作中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今天我们也邀请到了一些嘉宾,他们是新民晚报新民网运营总监王晟先生;深圳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琳娜女士点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姚鹏先生;齐鲁晚报网站主编、大众网副总经理姜长勇先生,有请。
因为手机越来越成为每个人所必须的信息接收终端和处理终端,所以对于手机媒体,可能对于我们今天来做新媒体业务,我们既要恨,又要爱,必须接触的东西。
在座的四位在手机媒体的运营中,也是在国内做得比较前沿的,我先简要地把他们供职的机构介绍一下。
王晟先生是新民晚报的运营总监,他曾经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外商画报等任职。新民晚报是出版最长时间的晚报,创办于1929年。新民晚报是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一家晚报,它的发行量和报业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居全国晚报之首。96年在美国设立出版站,成为跨国出版晚报。
孙琳娜女士是深圳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曾任新闻网新总编辑。深圳晚报是目前经营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报刊之一。占据了深圳地区平面媒体90%以上的市场份额。深圳报业集团也积极利用新技术,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电子报纸、手机报纸,大众呼叫中心等新媒体。深圳报业集团现在已经形成以报刊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经营格局同时,积极拓宽互联网经营领域,利用资源大力加强房地产经营。
姚鹏先生现任中国妇女报手机报主编,中国妇女报是全国性的妇女报纸,84年创刊。04年7月18日,妇女报率先推出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目前手机报用户已经超过一千万。
姜长勇先生现任齐鲁晚报网站主编、大众网副总经理。齐鲁晚报1988年创刊。齐鲁手机报的推出报纸着大众报业集团实现了集团产业链从第一媒体经第四媒体,向第五媒体延伸跨越式的发展。他们也认为山东移动的负责人表示,山东移动用户群庞大,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下面请每个人用5分钟之内的时间讲一下他们的观点。首先请新新晚报新民网运营总监王晟先生。
王晟:很高兴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下新民晚报对于手机媒体传播的认识。
我们今天到这儿来做会谈的目的就是我们讨论新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我们在考虑一个思路,我们如何发展传统报业。我们讨论手机的问题,我不知道在座的几位老总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2008年3G可能就上线,信产部的经有这个决心,运营商准备几千亿的资金,在准备3G的上线。3G上线背后对传统的内容,以及对通道权进行开始了。现在移动运营商大家都很清楚,他们不断积累资源。现在移动更强势一些,它有可能成为现在的新浪,而联通可能成为搜狐,或者网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不能抓住这次机遇呢?我们没有看到未来在12月能够给出一个关于移动、互联网方面的解决方案。
从传统来讲,目前我们在玩的一些手机项目很简单,无外乎是短信、彩信和Web,只有这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能够满足几亿人民对移动资讯获取的需求吗?现在这种媒体在尝试着进行彩信报纸,短信报纸也好,可能大部分钱赚的并不是很多,我们认为这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技术和带宽问题。现在我们很多受制于技术和带宽的原因,所以我们一些展现形式在手机报纸上很难做出来,这并不是说话我们不想做,而且确实受制于一些具体的技术原因。所以说从新民晚报的研发角度上讲,我们觉得随着技术的推进,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抓住技术的发展,我们报业应该抓住从2G向3G变化过程中的机会,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和跟踪。
我再介绍一下新民晚报进行新媒体探索的一个部门,晚报是06年才开始的,现在晚报把新民周刊、新民晚报,还有新闻总署刚刚批给我们的社区版都在这个平台下,我们如何把它做好,我们上了新民网,也上了新民报纸,但到目前为止还没上一个产品,我们觉得在这儿与其讨论彩信报纸,还不如把眼光看得更长远,看在以建立移动数字互联网上面,因为现在彩信报纸的前景非常有限。
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新民网在做的一个项目,我们跟一家新加坡公司合作,进行一个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报纸分发体系,我们目前建立再一个GRRS基础上进行实验的,从实验效果来看,已经远远好于彩信在数字的展现形态,从新民网的角度来讲,我们做就要做最好的,而且要抓住最先进的技术,与业界最优秀的公司进行合作,能够在整个未来3G的数字和内容提供当中有利于我们的位置。如何去进行挖掘和追踪,我觉得从目前来看,还是以技术追踪,掌握技术为主要的支撑点。
主持人:谢谢王晟先生的发言,他讲了很多,把核心的东西还没讲出来,待会大家通过提问的形式再把这些东西挖出来。
下面请深圳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中心的副主任孙琳娜女士用5分钟来阐述一下她的观点。
孙琳娜: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我们报业怎么样面对新媒体的一些挑战。
今天主持人给我的题目是关于手机传媒方面的一些想法和体会。我跟大家汇报一下个人的情况,因为我本人没有做手机报,手机报在我们报业集团深圳新闻网下面做,我们深圳手机报是05年年底和深圳移动合作创办的,3个月之后就开始收费,包月8元,来之前我问了一下手机报的老总,他说到现在为止是25万元(订阅用户)。这25万元在深圳还是一个很小的数字,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一个年轻人的城市,是一个移民城市,深圳移动的用户,他们号称是900万。深圳联通用户是200万,我们跟深圳移动合作这一年多,收费的包月用户是25万。
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我来之前的一个星期,我们刚刚跟深圳联通又签了一个协议,我们推出了深圳手机报(彩页版),虽然联通用户在深圳占的比例比较小,但也有它的优势,所以我们也推出了一个彩页版,所谓彩页版还不同于移动的彩信版,它可以通过C网发短信,这样的话我们把移动和联通的客户都覆盖了。因为我们是报业的手机报,所以我们也是充分考虑到我们和纸质媒体的一些互动,我们是这样觉得,首先在时间上,我们是和纸媒,应该是纸媒在印刷的时候,纸媒在下半页印刷的时候,大概在四五点钟的时候就开始发消息,也是深圳报业纸媒的一些要闻、消息。再一个我们也考虑到导读的作用,这些消息是一种导读,不会影响报纸的发行。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我们还是很即时地把一些重要的消息通过手机彩信发出去。我们WAP的形式现在暂时没做,因为刚才小王说了,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在等3G,所以我们就暂时没有做。
第二个,讲一下我个人的想法,通过这几次跟数字报业实验室,我们在会议上跟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实际上我们都在摸索数字新媒体的东西,所以我们也会想,今天上午有好几位领导讲数字媒体有很多不确定性,未来到底什么东西能完全替代纸媒呢?我个人认为目前来说还是没有看到。如果没有一种完全能替代纸媒的新媒体,纸媒是不可能消亡的。我上午也听到一位领导说,他说也可能会有什么新的东西突然会冒出来,当然也可能会冒出来,但也有可能是我们现有看到的一些东西,它可能慢慢地就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占领了一个阵地。
我个人感觉,我们做纸媒的要对手机引起高度关注,我目前感觉,有可能替代,或者部分替代我们纸媒体的,一个是互联网,互联网已经看到了,它已经部分替代了。下一个有可能能够部分替代的就是手机,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我觉得我们要引起高度关注。理由是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昨天也有一位先生说了,现在分媒体可以分成三类,大概八九种所谓新媒体,我想了一下,这里面很多种是可以和手机共享,或者是有些东西是可以切换的,比如说我们谈到的二维码,现在中国移动推的冠名是手机二维码,手机拍摄二维码,而且二维码印在一些平面物体上,对我们纸媒来说,是想把它印在纸传媒上,它结合得很紧,中间它又需要一个手机拍照。
还有一个就是最近两天很多人提到的,就是所谓的阅读器。如果我作为用户来说,我就有一个选择,比如是现在有三样东西摆在我面前,一个是手机,一个是阅读器,一个是笔记本电脑,它只是尺寸不同,我选什么东西呢?而且我现在发现有一个趋势,我们有些手机过去是很大的,后来变小了,现在又慢慢变大了,我观察了在座很多同仁,他的手机现在越来越大了,所以,我觉得昨天方正的郑先生说的手机阅读,我感觉这个东西确实不以我们媒体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能以后会变成某一种主流。因为我们现在阅读器很多东西是解决不了的,首先阅读器的传输,下载、传输、接收等等,行业规范、行业标准在哪里?再一个,我们的阅读器是黑白的,而且我们的阅读器不可能有视屏,哪怕是Flash,也是很困难的,但是这些东西手机通通能够做到,所以我感觉我们要关注手机。
我们的新媒体从一开始考虑,我觉得新媒体就要考虑到规范、标准等等,要不然等以后大家都五花八门发展起来以后,又要来整合,又要来规范,又要弄标准,所以,我觉得实际上手机是一个最能够统一,也是最容易统一的一个东西。比如现在是三个网,一个是广电网,一个是电信网,一个是互联网,这三个要统一起来,新媒体无外乎都在这三个网里面进行传输,进行互换等等。这两天我也听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把我们的报纸内容传上去,用广电网再传下来,然后广州日报又说用微波来传等等,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这三个方面,我个人感觉最容易统一的,或者最容易形成标准的,或者最容易普及的,我觉得还是手机。现在手机的更新换代也确实非常快速,这些厂商的行业标准也比较仓促,所以我觉得要关注手机。
主持人:感谢孙琳娜女士阐述她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很多观点也是非常闪光的,也是值得我们大家来思考。
下面请中国妇女报手机报的主编姚鹏先生用5分钟时间阐述他自己的思想。
姚鹏:在手机报方面,我们中国妇女报虽然是第一个是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说,这么几年下来,这只螃蟹还没有吃出味道,这里面酸甜苦辣也是非常多的,在这里就不想过多的去谈一些具体的酸甜苦辣了,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办手机报这些年来的体会和思考。
首先谈一谈我们对手机媒体传播价值的判断,我刚才听了孙女士的一番话之后,我感觉好像找到了知音。因为对于手机报的传播价值上,包括我们内部有很多人的观点也是不大一致的,说白了手机报不就是一个彩信业务吗?以前的增值业务也是非常多的,它的增值价值在哪里?我们第一个判断,手机是目前最便捷的数字终端,通过手机获取信息克服了电脑等一些数字终端不容易携带的问题。
第二个,手机是最普及的数字终端,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头,一个人可以没有笔记本电脑,可以没有PDA,但是一定会有手机。这一方面意味着市场的庞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手机上办媒体,我们拥有一个现成的发行系统。如果说以手机作为媒介的载体,发行商和用户都用不着另外掏钱去配制设备。
第三个就是手机强大的功能,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可以让媒体有多样的表现形式。手机的电脑化是大家可以看得到的趋势。十年前我们拿着砖头式大哥大的时候,很难想像今天的手机功能如此之多。比如说我有一部中档的商务手机在手,就等于拥有了照相机、MP4、电话,甚至GPS等功能,这在若干年前是不可想像的。我们现在也很难想像十年以后的手机会是什么形态,或者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那个时候手机不能再称之为手机,它就是移动的信息终端。
另外一个就是手机获取信息的即时性和快捷性,我想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通过手机,我们可以在这一秒钟获取上一秒钟所发生的事情,这是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的。
另外还想说的一点是,用手机做媒体,可以很方便地掌握读者的分布,可以通过分析手机号码来实现。我以上说的这些都是以手机作为媒介平台所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这些优势就决定了手机作为媒体的一种必然趋势,也决定了手机作为媒体的传播价值。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在把手机作为媒体利用过程当中的一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感受既不是王晟先生那样,我们现在只考虑3G,因为我们的彩信报已经运行这么多年了。也不像孙女士说的那样,因为孙女士所在的报纸和我所在的报纸,在性质上和传播地域上还是不大一样,所以母报的性质不一样,也决定了作为子报的手机报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不同感受。
目前我觉得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手机媒体与无线运营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移动和联通。因为手机报的发行渠道,也就是说它的上游环节完全掌握在无线运营商的手里,无线运营商的政策决定了手机报的价格、发行是否通常,也就是说你的生死大权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这个恐怕是办过手机报的人都感同身受的一点。
运营商究竟有多大的诚意和兴趣来跟我们这些传统媒体一块分享手机传媒的蛋糕,这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决定媒体走向非常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个人的判断而言,我觉得目前这种形势不是特别乐观。如果是通过SP来办手机报,这种感受可能更深。因为SP作为中间环节,它也必须保证它的利润,这就决定了你的手机报成本居高不下,而不能被更多的用户接受。
恐怕我们最希望的一点就是无线运营商能够直接面向广大的传统媒体开放他们的平台,降低进入门槛。
第二个问题,手机报的内容,我们说内容为王,手机报作为媒体也必然要遵循这样一个规律。目前我看到的很多手机报都是简单的把自己母报的内容搬到手机上,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手机报所面对的用户群体是不是愿意在手机上阅读这样的信息,特别是作为我们这样的机关报,我们对于自己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争取到市场,本身也存在一个不确定的态度。
另外一个就是手机报的表现形式究竟是什么,也就是最适合手机报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到底是彩信,还是WAP,甚至是一些别的手段。我现在个人感受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机会可以直接浏览互联网,另外我还知道一种技术可以把普通的互联网站转变成WAP网站,这样一种技术的出现,可能就会宣告WAP,甚至彩信等一些载体的消亡,因为它既然能够以互联网作为内容依托,决定了它的内容可以做到第一是海量的,第二是内容的形式更加丰富,这肯定是WAP和彩信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我觉得手机报究竟以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出现,这也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最后一个,手机报的盈利模式就是是什么?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在互联网出现以后,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免费的获取资讯,特别是在中国。我知道在美国许多新闻网站,你要浏览它是要付费的,但是在中国似乎没有这样的习惯,付费网站一律没有人看。同样在手机报上也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哪些人愿意付费在手机上看新闻,因为现在获取信闻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从车载电视到报纸,到互联网,那么有哪些人会出钱买你的彩信呢,这个问题可能就提醒,按照以前无线增值的模式对手机媒体不是特别适用,是不是考虑采取都市报那样,赔本发行,依靠广告发行。或者对手机报的定位上,将手机报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个外延,就是通过打包的形式来吸取更多的广告。
主持人:下面请齐鲁晚报网站主编大众网副总经理姜长勇先生阐述他的观点。
姜长勇:大家好,非常感谢大会能够提供一个机会,让我自己对手机媒体的一些思考拿出来跟大家一块探讨。
首先我想提一个问题,手机媒体是不是第五媒体?现在这个说法比较流行,因为手机媒体涉足领域越来越多,像短信新闻、彩页、彩信、手机报、WAP网站,它的阵容越来越大,很多人喜欢把它叫做第五媒体,好像要跟前四大媒体叫板的样子,但是我个人认为手机媒体算不上第五媒体,它是网络媒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它很独特,并且前景很好。
换个角度想想,可能这个事就比较好理解了,第一,手机是电脑。我认为手机媒体要想使用得方便,肯定是高端的智能手机用起来最好,智能手机大部分是PDA,也是掌上电脑。我相信有一天手机的功能一定不亚于台式机和笔记本。
第二,手机上的网是什么网,它上的是移动的互联网,通过移动的无线互联网已经跟传统的完全对接起来。既然手机上的网是互联网,手机媒体一定是网络媒体。现在我们在手机媒体领域开展的业务没有一个是超出互联网业务的,所以它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只不过由于它屏幕小,容量小,内存不够,功能还差一点,它现在只能把原来网络媒体能实现的功能一步一步在实现。
既然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在谈手机媒体传播价值,实际上也就是在谈网络媒体的传播价值。如果手机功能强大了,如果它的传输速度提上去了,我估计3G到来以后,明年手机的传输速度跟宽带应该差不太多了。下一步就是屏幕能不能扩大,我觉得很多技术公司在做电子纸什么的,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的权宜之计,是一个过渡产品。我经常想产品的时候,我就想怎么能有一个大屏幕,如果电子纸是一个电子屏幕,你把手机当作主机,用手机传给电子屏幕,就解决了屏幕问题。或者你把一个投影仪,或者投影设备放到手机上,我拿着手机对着白墙就有一个大屏幕,如果能解决屏幕的问题,网站能干的任何事情手机都能干,手机媒体的问题应该是这个方向。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Web2.0能实现的功能像分类广告、推送、个性广告等,昨天夏总说的那些功能,手机一定会实现。
我们现在在谈媒体的价值是利用,是发掘,现在为时过早,因为手机在媒体技术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手机报、手机媒体用起来不方便,用户的体验不好。
第二个,传统媒体做手机媒体内容的时候,还没有探索出一条新的写作方式,比方说我们的报纸导语到金字塔的写作方式,已经被传统媒体,多少年来被大家已经视为一个标准了,被大家广为接受了,但是手机报目前屏幕这么小,它应该怎么表达,怎么写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更方便阅读,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共识,还在探索。
第三个,手机媒体现在还远远没有成为媒体。传统媒体在手机媒体领域还没有独立的人格,说通俗一点,目前的短信新闻、彩信、彩页手机报,还有WAP网站都不是媒体人说了算,都是移动运营商自己的业务。移动运营商手里有无数新业务,这只是他们一个盈利的手段。就是选择谁跟他合作,提供内容,开什么栏目,发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推动,推动到多少用户,全都是移动运营商说了算。
我们传统媒体人在手机里不能当家作主,不是主人,所以更谈不上什么媒体责任,所以我认为目前手机还称不上媒体。
一个新媒体的命运如果控制在移动运营商手里,控制到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里面,这个前景很不好,我觉得我们主管部门应该把这个收回来。如果有一天移动退到幕后,他是一个服务商的地位,真正的媒体由媒体人主宰,那个时候我们再谈媒体的价值、发掘与利用才能真正管用。
主持人:我觉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四个人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特别是刚才山东人说话就是直,在把根本问题解决以前,咱们在这儿也属于瞎忽悠,
王晟:我先强调一个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我和三位认识都是相同的,比如大家都用笔记本,未来互联网的概念,你的笔记本变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手机的装置,而整个WAP的覆盖达到手机的覆盖范围,就是我所称的互联网概念,移动和联通在那个时候所提供的数据服务,在数据里面是跑视频,跑语音,还是跑文字内容,这就不是由移动说了算,就类似于现在的互联网。所以,我跟三位的概念是相通的,只有在这种背景下才能公平地进行媒体价值发展,否则现在中国移动强势的模式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另外,上海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他们现在已经进行未来十年,乃至十年之后的一个3G的研究,3G的通讯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闹100兆的速度,它超过我们现在使用的所有宽带网络。其实现在3G也不是非常先进的东西,在非洲都有3G网络。只不过3G有一定的数据流,我们可以在移动和联通没法控制的区域进行一些业务探索。我们新民网目前做的设备其实是一个基于数字流的概念,它脱离于现在运营商的服务,它不需要建立运营商的网关,用户只要通过GPRS上网,我们是基于信息语言的定制和服务,我们有一个对手机优化的列表,用户可以定制信息,无论是信息的组织,以及信息的检索方面,都要优于现在的手机报,用户的主动权优于彩信。彩信是我们编辑好的,然后推送给它,其实我们相当于一个小工具,安装这个小工具以后,可以通过目前GPRS网络,就是我们所称的数据流,来定制新闻,然后通过一个格式发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