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牛文文米海鹰做客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7:59 新浪财经

  主持人 : 这个主题是很好的话题,正好也是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始打造国际品牌,开始做百年大树的时候,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以前作为小型企业,更多关注一个短期的企业的利润,当关注到长期的利润为全球股东带来回报的时候,商业伦理应该是不可回避的。

  我想问一下,米秘书长,我们今年的话题,具体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式商业伦理”大的主题下面,又分成哪些小的议题?

  米海鹰 : 从虚的和实的方面都进行了阐述,大家都在提倡和谐社会,包括中国的商业精神提倡得比较多。我们的主论坛有商业文明与和谐社会,这比较虚一点,其余的相对比较实,包括走出去:冲突与融合,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撑,现在汽车比较热,中国:下一个汽车大国,企业并购与品牌梦想,体育经济:2008的中国机会,未来的力量——青春创业。今年是中国入世第五年,2007:WTO过渡期后。

  主持人 : 我们知道,事实上在北京每年可以说是会山会海,我们注意到,今年最新一期的《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已经开始登关于这次论坛的广告,我们已经确认的嘉宾名单非常多,这也是挺多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论坛邀请嘉宾,往往嘉宾不能来,这个我们包括部委嘉宾已经确定了。牛主编,今年会有哪些新人?

  牛文文 : 刚才米海鹰也提到,《中国企业家》办会有一个特点,是有一分说半分,有两分说一分,我们打出来的广告和嘉宾,全部是确认的,如果不确认我们都不打出来,今年我们确认的嘉宾的确是比较多,大家说层次也比较高。

  我们这个会主要的嘉宾还是企业家、企业领袖,那些在企业家中间的企业家,在企业家中间有领袖风范的人物,这些人确认过来了。

  比如我们柳传志先生,王石先生,马蔚华、李东生、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非常多非常多,我们一直往下念会很长很长,企业界能够影响年度和影响整个商业趋势的这些领袖,全部确认,我可以一直往下念这个名单。新领袖也有很多,有一些新型的领袖,比如江南春、施正荣、长虹的赵勇,非常非常多,还有一些从来不怎么抛头露面的隐性冠军,或者潜在的“商业鲨鱼”,也会在我们的会上露一下面,是谋杀胶卷的时候,有沙钢集团的董事长沈文荣,这个人从来没在公众场合露面,今年他会来,大家知道徐工收购案,今年炒得非常热,但是始终没有主角出来,都是旁边的人爆料,但是今年的主角,王民先生就是徐工的董事长会来,亲自讲述徐工走过的充分争议的一年,我相信到时候大家也会非常多的人追他。

  当然还有一些投资界的英雄,我们这个会已经不单是一个制造业了,比如说投资业有名的沈南鹏、唐越,非常非常多的投资界英雄,当然刚才也说到了特别小的80后的,比如说泡泡网的李想,还有我们未来之星和《赢在中国》的人物都会到场。

  这个差不多是今年企业界的缩影。所以这个还在确认中间,还在延续,还有很多。而且我们也不是全部都打上了,每年差不多规模,我算了一下能够上台演讲、讨论的嘉宾差不多是100位左右,80到100位。

  整个台下加起来差不多是500到600位。

  米海鹰 : 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下日本战略大师大前研一。

  牛文文 : 对对,刚才我忘了说了,今年最重要的,我们希望国际化,就你刚才讲的中国式的商业伦理是什么样的,光中国人说是不行的,必须有国际眼光的人士一起来说,所以这方面,我们嘉宾邀请和话题设置上地我们邀请了日本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大前研一先生,他对亚洲型的企业有非常多的研究,对中国研究也非常多,他很不容易来一趟,由他来看看中国企业这20多年,现在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商业伦理了。下一步会怎么样,包括还有一些,吴建民先生,他也是华人在国际组织担任职务的三个人之一,亚洲人,还不是华人,三个人之一,那就是秘书长韩国的潘基文先生,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另外吴建民先生是国际展览局的局长,他实际像世博会类似这样的会议在哪里开,由他来带一个团队决定。吴建民先生对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问题,以及海外国际上对中国怎么看也有非常多的研究,我们请这样的人一起给我们会诊一下中国企业的商业伦理该怎么样?

  刚才我在说全球化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泛泛的讨论,有时候流于太泛,我们这次特别重要的特点,我们知道中国企业“走出去”很艰难,很多“走出去”的企业都碰到挫折了,把这些碰到挫折的“走出去”的英雄,重要的人物全部请过来了,我刚才讲的,我们有一场也是今年的亮点。“走出去:冲突与融合”这是比较大的亮点,比如TCL、联想、上汽、包括明基、包括还有一些汽车业,有的真真正正出去的企业,碰到了一些问题的企业都会来。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编牛文文(左二)和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副秘书长米海鹰(右一)做客新浪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编牛文文(左二)和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副秘书长米海鹰(右一)做客新浪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 : 有时候可能作为上市公司,有很多是上市公司了,出于对公司形象的维护,品牌的考虑,很多人不愿意在很多场合谈这方面,一个涉及到商业机密,另一个不希望有一些挫折的经验,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如何请到他们聊这个话题?

  牛文文 : 你要知道《中国企业家》96年开始的时候是以研究失败案例著称的,所以这些年我们跟这些所谓的失败英雄,或者遇到困难的英雄,有很多心灵上的交流,“走出去”这件事情不是个一两年、一两天的事,我们这五年来,看着这些企业家,从第一年年会开始,差不多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开始在我们年会上宣布要出去,宣传自己的想法,他们也看着他们在海外碰到了一些挫折,可是碰到挫折需要切磋,需要认真来从道德层面,因为中国企业20、30年来一直在国内市场,在海外是什么样的感觉,碰到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个需要领袖与领袖的切磋,所以不是我们把他们吸引过来的,是他们互相吸引过来的。

  这些“走出去”的企业,他们在其他的场合,或者是他们“走出去”没有相互交流,坐下来的机会,这样你看,这几个人在一起,我认为是讨论一些真正的高端问题,你刚才讲是商业机密什么的,我相信这些人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讨论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中国的企业文化“走出去”,碰到海外的商业文化必然有冲突,然后必然会融合,所以我们这个主题是“走出去:冲突与融合”,现在是在冲突的阶段,但是马上会融合。

  主持人 : 有共性的问题。

  牛文文 : 大家交换一下技术怎么弄,怎么管理外国人,怎么给外国人当老板,这件事情是很难的,中国企业过去老是给外国人打工,股东是外国人很多,大老板是外国人很多,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当了外国的公司老板,这些事大家都是刚开始,所以我说这些人为什么能够来,我觉得主要他们讨论一些真问题,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些在其他地方不能说的问题,在其他地方说不出来的问题,几个人分别采访过。

  最后走到海外去,那种挫败感,那种感觉,只有跟相同体验的人才能交流。只有在台下的时候企业家才能说出来,怎么能跟自己的员工和家人说,这好像是不能说的,需要大家互相讨论。

  总体上我觉得,如果五年来看,三年以前,他们是兴高采烈地出去了,去年他们碰到了难题,今年已经有转折,我相信今年就是一个拐点,也许到明年后年的年会,这些人再来的时候又是来庆功、分享经验。

  主持人 : 谈到刚才那个话题,许多企业家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能够来到我们《中国企业家》所办的企业年会,能够袒露心声,出于对我们媒体的信任。

  还有些企业家,他们是那种会更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怎么控制他们在我们这边,或者怎么能够让他们的话题更多是实质性的。

  米海鹰 : 我们年会,也作为一个商业的一个顶级盛会,每年把企业家聚在一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聚会,还会把一年的感受,全部和大家分享一下,所以每个人讲自己实际的案例相对会少一些,我们会通过年会的主题,通过年会的议题,还有我们相互坐在一起的嘉宾能吸引他们,他们和企业家一起沟通的内容肯定和媒体沟通的不一样。

  这个不需要设计,他们自己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就会很好的讨论。

  牛文文 :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补充一下,大家知道的熟面孔,这些也是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好朋友,我们的老朋友,你说这些新面孔,那是我们的新朋友,在这样的会上,我刚才讲了,对于媒体来讲,可能是追那些新朋友,对于企业界来讲,新老之间的互相交流,特别特别重要,所以有的时候他们不是看重,这个会还有点闭门会的性质,这些人相互在一起交流一下一年的得失,大会他们在说,在台上说的时候,你算算80多个人,同时说的人也不会超过10来个人,大部分其他人都在中国大饭店呢,都在各个小角落里谈一些事,每年在我们的年会上,相互之间认识的人量相当大,相互之间做生意的,相互之间谈成合作的也很多,国内和国际,国有和民营,做新经济和传统经济,很多这种互相的交流,你想,500位企业领袖,就像达沃斯一样,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面,大家朝夕共处,我相信我们这个会的最大价值是企业界的一个内部交流和探讨,不单单是一个外部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