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论坛二:我应该贡献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18:01  新浪财经

论坛二:我应该贡献什么
论坛二:我应该贡献什么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11月18日-19日,首届中国彼得·德鲁克高层管理论坛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论坛邀请国际德鲁克研究著名人士出席,他们与国内推崇德鲁克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精英汇聚一堂。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论坛。以下为“论坛二:我应该贡献什么”现场实录。

  吴伯凡:

  贡献这个词,要理解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不论是在卓有成效的经理人,还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企业,都要问目的是什么?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回答是盈利、赚钱。企业的目的一定不是在自身之内,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器官,企业如果对周围的东西没有贡献的话,就会像阑尾、盲肠一样可有可无。

  中国企业为什么一去海外就焦头烂额,我看一篇文章写得很有道理,新兴市场的企业能不能有国外市场,要看是否在本土企业里面感受市场的艰难。比如说海尔和三星,这两个企业感受市场的硬度了没有?他们都是在没有,这个市场是非常恶劣的市场,三星不是本土,他这个企业卖给韩国的话,他这个企业永远长不大,所以他们是感受过市场的难度,他们是想办法练好自己的内功。中国的企业是怎么样排队买冰箱、买彩电,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内功的。衡量一个企业重要,是不是真得值得做?想象你的创业团队五个人在去注册的头一天晚上,每个人中了5000万美元的彩票,这时候你们五个人讨论一下,这个企业还做不做?如果觉得还有必要做,跟这5000万没有关系,这个企业是有自己的目的和贡献的。管理也是一样,不论是组织内的纠纷,还是家庭的纠纷,最好的方式是贡献的态度,如果没有贡献的态度,一切问题差距都是管理的纷争。贡献对德鲁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这跟很多的其他管理学很不一样的一个东西。

  紧接着我们听完詹文明先生的演讲以后,下面就这个话题“我应该贡献什么”展开一场对话,对话的主持人

  是著名的包政教授。

  包政:

  我更应该是讲课的,现在有詹文明先生讲课,因为他读了98遍了,而且他读的心情跟我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我每次讲课前都会读一遍。我和詹先生属于一类人,都是解读和传播德鲁克思想的人。因为我们知道能够跟上帝对话的人是有限的,我本人是讲课的,主持的应该是梁冬。当时我看德鲁克讲到贡献的时候,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盈利问题天经地义,后来我慢慢读,有点感觉了,所以我去讲课的时候,有同学问我,包老师我有个问题想问你?我说,问吧?他说,我为什么活着?我说,你为什么活着应该从你为什么生出来寻找。我说,人活着本来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要自己定义。如何定义自己呢?比如说我想挣很多钱,花很大财。德鲁克讲的很清楚,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是由他为谁做多大贡献决定的。你要挣很大钱,你要当很大官,谁给你钱,谁让你当?所以要以成就他人为起点,要帮很多人挣钱,要帮很多人当官,这是你的使命和定义。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就像我包政一样,久而久之,我觉得我是有存在价值的。突然有一天,我老婆问我,你什么时候走啊?我说,我刚回来。她说,你回来的日子很重要,所以我要给你好好安排。有很多男人回不回来是不重要的,因为钱通过卡寄回去了。我家里有三个女性,我老婆、丈母娘、女儿,我怎么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呢?所以我在丈母娘身上小试牛刀,我说您很年轻。丈母娘说,不会吧,于是自己照镜子去了。

  我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主持人,下面请出大名鼎鼎的三位资深人士。今天为什么请这三位嘉宾,我相信我们的管理不仅是工商企业的管理,还有非营利组织、慈善事业的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的管理,按照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他认为今后整个社会是机构性的,政府应该更有效,应该把很多责任交给非营利组织,包括工商企业和盈利组织。在这点意义上来讲,当政府职能越来越集中的时候,应该变得更有效。为什么让我当主持人呢?我相信有一个理由,我自己解释的,我是商学院的老师,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去非盈利机构的,所以说,大会把我安排这里接受教育,下面请各位来听三个资深人士谈的非营利组织,因为德鲁克先生也是从事非盈利组织的研究。我们还是先请台湾的同胞陆宛苹教授谈一谈。谢谢!

  陆宛苹:

  谢谢包老师!我在台湾习惯称所有一起共聚一堂的为伙伴,我来自于台湾,叫陆宛苹,在台湾主要负责一个基金会的工作。今天包老师请我自我介绍,我一直矛盾到现在,年纪有多大,有要搬出来了。

  包政:

  我是1955年生的。

  陆宛苹:

  我30年前在台湾社会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社会工作,从事社会工作没有办法解决大部分的问题,社会工作很多都在组织里面。我从80年代开始学管理的东西,到今年终于把管理的博士拿到了,我在台湾商学院做非盈利的。一直从事非盈利组织管理的培训十几年了,之前在台湾做筹款的。我觉得筹款不难,难的是你要承诺,你给了我这个钱,我是不是真的做出我告诉你可以做出来的结果。今天要讨论的这本书我没有看那么多遍,大概只看了三遍,但是我受德鲁克影响非常之大的是他在90年出版的一本书,我至少念的20遍以上,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人家问彼得.德鲁克,你到底在帮助他们做什么事呢?帮助他们筹款吗?彼得.德鲁克说,没有,我只是帮助他们制订他们的使命,让他们更有效的做好盈利和管理这件事。这件事让我突然发现一个新大陆,每次德鲁克说非盈利组织是点化人心,我发现自己被他点亮,不再用善心、恒心,最重要的回的经营管理上,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来自一些善心的资源投入,我们更没有理由去浪费这些资源。

  彼得.德鲁克也提到,你的资金花完了就要宣布倒闭,但是我们很少听到非盈利组织宣布倒闭的。所以对我最大的学习,这三十多年来,从第一线的服务工作人员,一直到现在做管理、培训的工作,教育培训人才的部分,实际上德鲁克对我影响非常大的是,你的贡献能不能成就别人这件事情。所以我先做简单的介绍,谢谢!

  徐永光:

  我叫徐永光,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我是1988年辞掉了团中央组织部部长职务,拿到了10万元团中央的钱创办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差不多18年,大概像我这样的情况不多,我一张名片用了18年,除了电话从六位升到八位,其他的没有变。我去年换了一个名片,被中华慈善总会任命为副会长,1月份任命,12月份辞职。德鲁克的思想从邵明路先生那里接触到的,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一个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还有一个要做你能够控制、能够做的事情,你的心不能太高。实际上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各个方面,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我觉得“希望工程”还是走了一条按照民间组织运行的这样一种路子,没有政府一分钱的资助。

  到底选择什么样的目标?价值在哪里?对这个事情的判断,我应该说开路比较早,开始做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件事,只是说10万块钱的基金会干什么呢?我说一定要想一个大家听了就要拿钱的这样一件事,所以就选择了救助贫困的失学儿童,这件事真的把世界上所有的公益事业特别关注的三个问题:儿童问题、教育问题、贫困问题,三位一体绑在一起,大家的眼泪指数特别高,大家哗哗的捐钱,一下子做起来了。但是到1990年的时候,有一次,我坐飞机从杭州到北京,我在飞机上看北京城,北京那时候已经有一点高了,有一些楼,我拿到了这么多钱,我能盖一个什么样的楼呢?我连最小的楼都盖不起来。如果我盖一个很高的楼又怎么样呢?我辞掉了一个正局级的干部,六年从干事到正局级,应该是非常顺利的。我是温州人,温州人就像做事,就不想混,所以只能出来。

  我追求绝对不是钱,钱再多也实现不了我的价值,我做的事情一定是追求精神、追究文化,一定是这样的。所以十八年,我很少去讲钱的事,我自己也不去募捐,我十八年只募捐过一次,我跟四通的总经理段永基募捐过一次。还有我不向温州人募捐,不杀熟,但是他们一捐就是一个亿。“希望工程”总善款多少呢?但是它的精神价值远不在这里。

  商玉生:

  我不是很资深的人士,我是在农村发展工作中普普通通的实践者,最初加入这个行业,是我在菲律宾留学的时候,那个地方有一个乡村改造学院,曾经在1930年在河北定县举家住在那个地方,开拓农村发展的工作模式,一住住了十年,因为日本侵略之后他才出走的。当时我去那的时候,我是做翻译的,国内的代表团去哪里,我去帮着做翻译,他的那套理念深深打动了我。在国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这么一个人,做着跟我们有共同理念的事情。所以我加入了他们,我在这个一做做了八年,主要是一些交流和学习。所以每次回国填表格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要填什么,因为既要做培训,又要做一些合作交流。在菲律宾一直做中国的发展工作,远离大陆,所以我决定回到中国,我加入一家机构,以消除贫困为主的。目前通过60万欧洲公民的捐赠和2000多个机构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开展消除全国贫困的机构。这个机构在管理上建立了一套诚信、学习和计划的制度,一直强调把所服务的人群放在首位,关注贫困和弱势群体。

  对德鲁克的管理我是刚开始的入门的道上,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接受这个邀请的时候,我比较认真的读了这一章,我觉得有几点是相通的。纵观民间机构的发展,很多的管理机制是借鉴企业上的,但是在设定上面,把他的价值观设定的很高,这也是德鲁克先生在做贡献里面提到的第二点,怎么有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我看了这章以后,德鲁克先生把职务和权利的理解,任何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平等待人。所以说,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在机构里面,通过德鲁克先生的理念,能够积极调动人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是跟他的理念相关的,他有的价值观,是我们要时常的考虑这是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的需要,当你在做工作的时候你有更多的决策考虑他们。

  当价值观转换到决策的时候,德鲁克先生也强调,我们如何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要考虑,农民为什么不接受技术,有没有能力接受技术,有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接受这样的技术。我想这些理论都是普遍应用的。

  在扶贫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和艰辛,会碰到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强调用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方法去做。德鲁克充分用贡献激励员工进行开拓和贡献。我们强调自我的发展和机构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们最终的目标服务的人群是这些贫困人口,这些都是共通的。德鲁克先生也非常强调,我们所服务的外部人群,而企业服务的可能是客户满意度,我们服务的是在社会中比较贫困的,比较边缘化的,比较弱势的人群,这些理念是共通的,我从中也受益匪浅。

  包政:

  大家都初步了解了这些非盈利组织的背景,我对非盈利组织是没有打过交道的,以后可能会多打交道。在我印象当中,非盈利组织要么是医院,要么是人民大学。我觉得像德鲁克所讲的我能贡献什么?我应该贡献什么?用他的思想对照我们医院,当然不是全部医院,他们究竟成果和贡献的承诺到底是什么?我从来就不相信那些医生会了解一下这些病人为什么要到医院来,他们肯定是救死扶伤,但是我知道像强生他们这样的价值理念是改善生命、保存生命,改善我们生命的质量。他们在救死扶伤这个概念当中,做的怎么样呢?我觉得医院一直没有好好思考过,平时谁去看医生,他们去了几次?花了多少钱?看了病花了多少钱?像我这种人是不敢去看医生的,因为没病也可能会生气半天。其实我需要一个忠告就行,你还没说话呢,医生把药方已经开好了。我想只要有点办法,我自己抓药,他们叫OTC。我知道这个过程,很多人都有同感,这样的机构应该确立自己的责任、自己的成果,和对成果的承诺?

  现在医生没有这个概念,我说上医是强生,中医是兼治病,下医是卖药。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应该有什么样的承诺,怎么把这些东西转化成规范、伦理价值观。我想就这个话题,因为陆教授是资深的,以后我面对学生,像这样的非营利组织怎么确立使命呢?我还真不知道,向您请教这个问题。然后这些使命又怎样转化成大家的行为?最后德鲁克讲了对企业的贡献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直接的成果,一个是价值观的确立和传播,一个是培养后继的人才。我不知道陆宛苹教授从你自己的体会当中,谈一谈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思考的?讲个故事给大家听听。下次我就讲海棠公司是怎么做的,给你传播一下,以后学生毕业以后就愿意到慈善机构去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