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中意环境周 > 正文
 

Klaus Toepfer:免费自然资本已被消耗过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17:33 新浪财经

  

KlausToepfer:免费自然资本已被消耗过度

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席Klaus Toepfer(新浪财经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7月3日-6日“中意环保周”在京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共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本次活动。下面是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席Klaus Toepfer精彩发言

  Klaus Toepfer:尊敬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要祝贺各位,祝贺你们要把学术界的研究和大学的研究以及把私人领域融合在一起,以及把公民社会融合在一起,我觉得这个想
法是非常好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要实现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我们需要四种资本。首先我们需要金融资本,这是当然的,这样我们才能够投资于基础设施,然后才能够投资于经济当中的资本方面,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机会,这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比如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的经济来说,必须要调整自己的资本存量,并且吸引新的投资,必须要投资于清洁的能源,清洁的技术,清洁的技术能够带来经济快速增长,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资本,这样才能够增加资本的存量。我们把它叫做经济发展的硬件,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也需要人力的资本,我们需要科技,我们需要熟练的人员,我们需要经理,我们需要有经验的人员,我们需要非常好的大学以及专注的学生。第三点我们还需要社会资本,也就是说要投资于制度的建设,社会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在地方层面,地区层面上的制度建设,当然国家层面制度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必要的管理,我们需要社会的平衡,需要经济实现社会的平衡,这三种资本都得到明显的计算,但是有一种资本没有得到明显的计算,那就是自然的资本。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免费的使用自然资本,我们不负担任何的费用。在市场经济当中,结果这种免费的自然资本被过度使用了,联合国开发署我们的目的就是在过去的40多年当中,我们要保证环境的持续发展。我们知道自然的资本已经下降了60%,所以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面临着一个瓶颈,那就是自然资本的缺失以及环境,包括水、土壤,还有清洁的空气,所有这些自然的资源都在逐渐地丧失,所以我必须要强调一点,不仅是那些发达国家,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都同样的重要。我们要投资于自然资源或者是自然资本的使用,我们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有一种错误的想法,这种错误的想法带来了很多的浪费,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浪费,包括各种各样的垃圾,包括固定的或者是固体的垃圾,液体的垃圾,还有气体的垃圾等等,包括这些垃圾导致空气的污染,所以中国决定能够放弃这种错误的思维,能够建立循环的经济,这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生产者必须承担责任,生产者必须对于他们的产品,从开始到结束都负全责,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内容,而且这是中意合作的一个核心的项目。

  在开始的时候,发言人提到过我们希望能够找到全球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共赢,我要祝贺意大利环境和领土部,祝贺中国的环保局,感谢他们能够携手来建立新的循环经济,来保证生产者负责。我们觉得这样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私人部门也完全参与到了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私人企业他们会迅速的面对业务的需求,能够找到新的更清洁的技术。我还要感谢所有的主办方,因为今天我看到两位部长,中方和意方两位部长都来到这里,感谢你们主办了这样的会议,我期待着在将来也能够做出我们的贡献。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我要感谢同济大学的教授,因为他们相信这种循环经济的想法,能够摆脱眼前这种浪费的经济,这样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经济。而且更好的利用

能源,更好的利用资源。实际上我们已经取代了过去低能源效率的利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我们新能源的发展,包括新能源的发展,我想这些绝对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我觉得中国实际上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需求。同时与意大利进行合作,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来实现这个目标。我想现在恰逢其时,因为我们在两年之后再一次来到北京,来开绿色奥运,我是
世界杯
的绿色大使,所以我也希望在中国能够像德国一样能够举办一届绿色的世界杯,一届绿色的奥运会,因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是世界性的社会,在北京是一样的。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