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2006中国企业成长论坛 > 正文
 

景俊海:了解是信任的前提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 10:21 新浪财经

  

景俊海:了解是信任的前提信任是合作的基础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先生致欢迎辞。(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6年6月3-4日,2006中国企业成长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颁奖典礼在西安隆重举行,主题为“自主创新:新兴企业的决胜之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论坛,以下为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景俊海致辞:

  景俊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石榴花开,盈盈笑意”迎贵宾。今天全国众多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相聚古都西安参加“2006年中国企业成长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颁奖典礼。在此我代表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与本次论坛的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向前来西安参加典礼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这几年未来之星企业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企业家成长论坛,和中国企业“未来之星”评选活动,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为全国企业界搭建的一个交流经验,增进合作的平台,对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历届的企业家们都是中国年度最据创新性和成长性的杰出代表。六年来中国高新区的富士达公司等七家企业相继入选“未来之星”。入选企业列全国城市的第六位,这不仅是西安高新区的光荣,西安企业界的光荣,也是西安城市和全体市民的光荣。希望西安的“未来之星”和全国各地的“未来之星”一起尽快的茁壮成长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苍天大树,为西安的经济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主创新中国企业成长论坛在西安举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西安是重要的发祥地,历史遗存,珍贵文物非常丰富,被誉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以西安为起点,亚欧的“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西安又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城市,是中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西安以建成较为齐全的工业主体,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主体,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老城区与新城区,人类资源与生态自然资源相互依托,铸成了西安鲜明的城市特色。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印象,这几年西安的天变蓝了,水变绿了,道路变的宽阔了。西安近几年的天气变化,环保指数的提升,使我国所有大中城市当中变化最快的一个,西部大开发之后陕西西安大面积植树造林,使西安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近年来,我们感受特别明显,沙尘暴已经不在频频光顾西安,另外,西安过去本来就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城市,城市的旁边就是5万平方公里的秦岭山脉,它为西安提供了非常好的水资源和生态保障。西安并不是西部的沙漠城市,是一个人居和创业的城市。到2008年西安和周边省份主要城市全部连接,西安成为我国

高速公路会聚的城市,米字形铁路已经形成,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在西安率先建成,陕西将投资近百亿元建设西安机场第二跑道,成为西安去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个拥有第二条跑道的地方,这种交通状态的改变使西安变成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今天在座的嘉宾有刚刚结实的新朋友,也有老朋友,各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们真知灼见,一定会提升企业自主的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我把西安高新区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进一步加深我们的友谊,寻求更大的合作。

  西安高新区是国家53个高新区的佼佼者,处在全国的前5位,西安高新区地处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靠的是人的智慧,靠的是科技势力,靠的是大学和科研的广泛参与,靠的是全球资源的理念,当然,也要靠不断的体制创新。西安高新区有效的发挥了这种优势,发展科技产业说到底是要发挥人的智慧,人的天分,靠这样一种知识化的劳动来推动产业发展。在西安最多最具备优势的就是大量这种资源的存在,西安劳动力的成本大体上是沿海地区的50%,而劳动力的素质非常高,规模很大,而且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西安这样的资源,这样的体制,这样的稳定性决定了西安高新区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有着特色优势。

  西安的综合科技实力雄厚,但科技资源优势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够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环境,如果能建立科技要素,利用市场机制使全球的市场机制为我所用,那么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话。西安以市场机制建立了总数资本50亿元的204家重点投资机构,树立了技术与资本的有效融合。西安高新区还建立研发机构,组建产学研联盟。

  2003年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以来陆续出台了20多项鼓励技术创新政策,这不仅激发了企业的创新,也使科技人员创新活动变的更为有效。目前已有600多名

留学人员,20名院士,8700名硕士等高端人才进入西安高新区参与创新,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投资创新的人风险很大,在我国目前
知识产权
保护制度尚不完善的阶段,为此,西安高新区在资产保护方面大量的提高,建立了版权等三围一体的保护体制,这在全国还是首创。设立了西北惟一全国高新区中首家产权中心,保护了他们的创新制度。两年来有100多个企业创新了100多个标准,在此,西安高新区6000多家,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产权。国家科技部的中小型企业创新总数列全国高新区前列。近几年西安高新区平均每天高新企业有两项项目专利。中小企业是最据创新活动的公司,而企业家更是中小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推动力。因此,西安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鼓励企业经营者进行培训、创新、管理,科技创新发展,权利打造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整体。海星科技,金花集团等一批优秀企业家成为西安高新区实施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

  西安高新区不仅是现代化的科技园区,同时也是生态化的绿色区域,具有餐饮、娱乐,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和全省知名的中小学,有多个国家师范小学。有110米宽的唐城墙遗址公园绿化带,绿地面积231.3公顷。西安高新区的现代气息和文化气息浓郁,生活服务设施齐全,道路通畅,环境优美,成为西安市,乃至中西部地区最使居住的城市。西安高新区资本技术人才密集,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齐全,拥有产业、环境、政策,中国富有成长力的地方,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大唐电信,东盛集团,海信集团,金花集团等为代表的大批本地科技企业。还有以广东科隆,山东鲁能,华为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投资西安高新区。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选择了西安高新区,有全球最大的设备生产商,美国最大的半导体企业美光公司,和国家著名的世界知名企业到高新区投资建设。

  目前以有美国、日本、德国等29个国家地区的投资企业,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企业。在西安高新区30万就业人口当中,众多企业投资西安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的经济聚集能力,西安高新区的经济活力和国际化,使这里成为国际化外项型区域。

  “十五”期间二次创业以来,西安高新区规模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大唐电信、海天天线为龙头的产业,以东盛为核心的企业高速增长,以远东科隆机械为主的经济制造产业,以比亚迪、法士特等企业为核心的机车产业,以美国应用材料美光IR企业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拥有富士通为代表的软件产业迅速发展,这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不断延长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和机遇。

  “十一五”期间西安高新区提出了打造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发展,未来15年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根本,全力打造中国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西部现代商务中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特别是要突出集成电路,通讯、软件、机车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目标是继续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实现农业收入1042.3亿元,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国家级高新区当中首家超千亿元的高新区。到2010年高新区的开发面积将达到63平方公里,GDP总量讲比2004年翻一番。西安高新区完成百千万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和515龙头企业,我们要实现百名院士创新创业,百家企业上世,引进项目投资千亿元,在营业收入上5个过百亿元的企业。

  女士们,先生们,了解是信任的前提,信任是合作的基础,我们衷心的希望各位企业家朋友从历史、现实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西安产业链的重组,进一步建立双方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西安正处在快速发展,快速变化的阶段,西安的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基础,需要更多的外地企业进入,和加快提升。目前西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经济技术开发曲江新区,产灞河区,和阎良基地,以成为主导产业的聚集地,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环境优良,设施完备。

  目前发挥雄厚的科技人才优势,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未来方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题,产业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社会化的科技就业服务体系,努力向建设创新型政策目标迈进。

  我们讲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大家的先进理念,发展全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环境,走在全国建设新型城市的前列。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来西安开拓市场,投资发展,相信我们的合作必将带来互惠互利,共生双赢的理念。

  最后,祝本次论坛和颁奖典礼圆满成功,愿大家在西安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